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参与守持与怀乡(孙犁论)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当代文学史上,孙犁作为主流作家中的一个“异数”是很值得研究的;而“异”在何处,又何以“异”,这些构成了孙犁研究的聚焦。叶君的研究从“主体间性”入手,论析了作为“间性主体”的孙犁的多重身份及相互牵引而又多方掣肘的复杂关系,由此解说了孙犁创作的“不纯性”。论者所持的理论方法及其阐说大体可以应对孙犁研究中的诸多难点和疑点。与诸多研究相比,本研究报告有高屋建瓴之势,将生平分段的历时描述和文化身份的共时描述结合起来,对孙犁在不同阶段上文学创作的文化取向和文化矛盾作了颇为细致、深入的探讨,其中不乏自己的洞见和新鲜的阐述。本研究成果对于中国当代作家研究,尤其是“十七年”主流作家研究是富有启发性的,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远不像文学史教科书所叙述的那么“纯”,他们也是由不同身份聚集成的“间性主体”。叶君以孙犁研究为示范,相信也会开启其他作家研究的思路。

目录

绪论 作为间性主体的孙犁

第一章 激情与诗意

——论怀笔从戎(1937~1949)的孙犁

 第一节 参与之歌:激情体验与诗意传达

一 历史情境与个人选择

二 个人经验与时代诉求

三 民族国家想像与个人抒情

 第二节 诗意缘何生成

一 战争中的女人

二 战争中的家

三 战争中的“我”

 第三节 裂隙与症候:宏大叙事中的个人感受

一 感伤及其他:一个故事的三种写法

二 小资情调:革命叙事中的凄美爱情

三 暧昧的立场:时代政治运动中的群体和个人

第二章 疾病与遭逢

——论进城后(1949~1976)的孙犁 

 第一节 守持之艰:“文化大革命”前的孙犁

一 国初孙犁:颂歌与苦恼 

二 孙犁的“病” 

三 孙犁在1962

 第二节 《铁木前传》:多义而敞开的半部杰作

一 友情失落与时代意蕴 

二 另类婚恋与乡村发现 

三 童年叙事与精神返乡 

 第三节 《书衣文录》:无边焦虑的自我缓释

一 水流萍滞之悲 

二 人之惑和关于书的悖论 

三 自伤与孤愤 

第三章 愤激与伤悼

——论劫后余生(1976~1995)的孙犁

 第一节 怀乡之痛:晚年孙犁的内心世界 

一 基于失望的愤激

二 基于残破的感伤

 第二节 生趣与死意:晚年孙犁的生命意识解读

一 不能承受之“重” 

二 生趣体悟 

三 死亡想像

 第三节 乡关何处:晚年孙犁的精神返乡之旅

一 怀念与追忆——重温青春时代 

二 朝花夕拾——梦回童年乡里 

三 沉湎典籍——寻找另一种对话的可能 

余论 走向虚无和幻灭(1995~2002)的孙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参与守持与怀乡(孙犁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03584
开本 其他
页数 3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6.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5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