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陆游/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经典诗篇把汉语升华到至美至纯的境界,足以使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这些作品是联接所有炎黄子孙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无论身在国内,还是身在海外,优秀的诗歌对读者的感召力都是相通的。本书系以各位诗人、词人单独成册,书中每人只选取了二三十首代表作品,以使读者了解古典诗词的体裁形式特征,体味其韵律之美。所选作品都是历史诗苑中的名仲奇葩,情高意真,风格多样,反复吟颂,能受到浓郁的艺术熏陶。

本册为《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之《陆游》。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其中之一。书中选取了陆游二十八首代表作品,内容包括诗人小传与作品赏析两部分。对每篇作品的赏析,又分为题解、句解、评解三个章节:题解交代创作背景;句解用现代语文对诗词进行逐句意译,对某些难懂的字词作注释;评解部分则提要钩玄,对作品特色进行点评。

目录

陆游简介

夜读兵书

游山西村

剑门道中遇微雨

醉歌

金错刀行

关山月

登赏心亭

过灵石三峰(其一)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

夜泊水村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合

书愤

临安春雨初霁

夜归偶怀故人独孤景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小舟游近村,合舟步归

沈园(其一)

沈园(其二)

秋夜读书示子聿(其三)

梅花绝句(其三)

秋思

示儿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钗头凤(红酥手)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试读章节

夜读兵书

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

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

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

成功亦邂逅,逆料政自疏。

陂泽号饥鸿,岁月欺贫儒。

叹息镜中面,安得长肤腴?

题解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秋天,此时陆游三十二岁。他参加礼部考试,因其抗金主张与当朝者相左而被权臣秦桧黜免,只得返回家乡山阴,寓居云门山草堂。当时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被金人侵占,大好河山沦陷于敌手。偏安一隅的南宋政权置失地于不顾,退让苟安,不图恢复。诗人自幼即喜读兵书,练武习剑,有匡济天下之志,有恢复失地为国牺牲之愿。但他的仕途进取之心受到无情摧折,目睹时艰,又身陷厄运,心情激愤难平而写下这首诗。他深感实现驱逐敌人、解救百姓苦难的理想之艰难,由此发出慨叹。

句解

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

“耿”,光明,这里用作动词,有照明、发出光亮之意。“霜夕”,秋天的晚上。“穷山”,人迹罕至的深山僻壤。一个孤灯照耀的秋夜里,诗人独自在人烟稀少的深山里阅读研习兵书。开篇两句点出夜读兵书的孤寂清冷的环境。茫茫夜色,漫天冷霜,而这其中有一盏明灯在照亮周遭的一切;深山之中难见人迹,却有一颗心在激荡澎湃,报国之志没有丝毫消歇。如此开篇,作者意在抒发对现实政治的愤懑之情。

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

一生都抱有立功于千里万里之外的雄心壮志。“万里”是虚数,形容极远之地,指边远的地方。“戈”,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的一种长柄兵器,司横击,亦可钩杀;这里代指兵器。手执锋利的兵器,为君王冲锋陷阵,这是何等威猛雄壮。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就是诗人所言的“万里心”。“执戈王前驱”一句用《诗经·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之意。所谓“前驱”是指在前面奔走,作为勇往直前的先锋。

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

战死沙场是仁人志士应有之义,是每一个将士都可能遇到而且无法回避的事情。如果只想着厮守在妻子儿女身边,尽享天伦之乐,而忘掉报国之志,失去誓死杀敌的气概,这在诗人看来是万分可耻的。“妻孥”,妻子儿女。

成功亦邂逅,逆料政自疏

“邂逅”,偶然遇见。“逆料”,预料;“政”,通“正”;“疏”,疏阔、迂阔,脱离实际。经由这两句,作品的格调由高昂转为低沉。在诗人看来,所谓建功立业原本就是偶然所得。意气风发是可取的,常在心中的崇高之志是可贵的,但要把它们转化为现实的功名,还需要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如果一定要在这样一件没有把握的事情上去预料将来会如何,那么就未免太迂阔了。诗人把成功归之于偶然,与他无端被黜的经历不无关系。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这样来解读:诗人勇往直前报效国家,早已把一己的成败得失置之度外。宋代刘辰翁《精选陆放翁诗集》,在“逆料政自疏”一句下加批语“名言”,显然是看到了陆游身上所具备的高贵思想品格。

陂泽号饥鸿,岁月欺贫儒

“陂泽”,洼地积水之地,比喻恶劣的环境;“饥鸿”,指忍饥挨饿、流离失所的民众,语出《诗经·鸿雁》:“鸿雁于飞,哀鸣■■。”作者一己的理想虽然不能实现,但他仍胸怀天下苍生。那些生活在金人铁蹄之下的平民百姓,就像哀号着的一群群鸿雁,饥困流离,他们每一声的涕泣都牵动着诗人的心弦。诗人分明感到时间在无情地流淌,却不知自己的雄心壮志何时才有施展的机会,他怎能不哀伤心痛?“贫儒”,贫穷的读书人,这里是作者自谓。一个“欺”字,突出地传达了诗人的愤懑之情。

叹息镜中面,安得长肤腴

诗人痛惜之余,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憔悴的面容,为之深深叹息:怎样才能保持肌肤丰润、永不衰颓呢?“肤腴”,皮肤丰满润泽。诗人是在为自己面容的沧桑、衰老而叹息吗?显然不是。诗人此时正当壮年,正是可以建功立业的大好时光,然而现实中他却受到挫折和打击。他希望自己永不衰颓,是渴望在此后的岁月里能够重整旗鼓,一展内心积郁已久的抱负。

评解

这首五言古体诗是诗人早期的一首爱国诗篇,即事而言怀,自述研读兵书的心境和情怀,是一位不得志的爱国志士的自我写照。全诗蕴含着炽热而深挚的感情,同时能把一己之情和广大人民的悲惨境况联系起来,使得诗篇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诗的开篇描绘读兵书的时间和环境,烘托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下来发表感想。首先自述立志厮杀疆场、报效祖国,其次感叹人民的悲惨境遇和自己壮志未酬,最后喟叹岁月蹉跎,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去实现、完成理想和事业。诗中情景相互衬托,身处萧瑟之境,而心在万里之外的沙场上;流离失所的民众的哀号又把诗人拉回现实的情境中,通过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强烈对比,读者可以真切体会到诗人壮志难酬的心情。诗人的豪情壮志在现实中不免遭受拘迫,于是时而会生发出一种“骏马宝刀俱一梦”的失落之感(《小园》)。这种失落的情怀在诗中又主要表现为悲壮之情。元代方回认为陆游特别善于创作“悲壮”的作品,但“无一语不天成”(《跋遂初尤先生尚书诗》)。这首五言古体诗就有“天成”的特点,虽然整体结构严正,但其间流动的是郁郁勃发的情感,自然成文。诗人学养深厚,胸中贮藏有万卷书,同时又有一腔浩然之气,面对古往今来之事,诗情自然流淌,不需要苦心雕琢经营。  P15-18

序言

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早在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作出了以“诗三百”为代表的优秀诗篇。此后每个历史年代,诗歌创作都结出丰硕的成果,其中不少名篇名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这套“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书系,选取了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诗人、词人的优秀作品,并加以详尽通俗的译注、评解,试图由此将古代中国人创造的最可珍贵的文化瑰宝介绍给当代海内外读者。

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手法上,都对中国后世诗坛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诗歌至唐代而达到高峰,呈现出后人所称誉的“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而从李白、杜甫等诗人身上,从他们留下的诗歌中,不难看出“风”“骚”以来优秀传统的回响。他们都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关注国家、社会、民众等问题;而这种主题,往往是诗人通过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心灵历程去感悟,通过描绘自然界山川万物、人间世事民情来体现的。在唐诗的辉煌之后发展起来的宋代诗歌,成就也相当高,但最能表现此年代文学特殊成就的是词。宋代优秀的词家把这种长短句诗体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那或慷慨激昂、或委婉凄清的词作,今天读来仍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神采的篇章。本书系介绍的诗人、词人,如东晋的陶渊明,唐代的李白、杜甫、王维、自居易、刘禹锡、杜牧、李商隐,五代南唐的李煜,宋代的苏轼、柳永、秦观、李清照、辛弃疾、陆游,元代的萨都刺,等等,都是中国诗歌史上耀眼的星座。

中国古代诗歌注重抒情、写景,善于表现友情、亲情、爱情、乡情,以及其他复杂细微的个人情感。这形成中国诗歌又一个强大的传统。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诗歌几乎从一开始就具有“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特点,情感的表达比较克制、内敛、含蓄,有别于西方的诗歌风格。与此同时,中国诗人们又强调“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善于通过各种艺术手法传达言外之意,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想象空间。古代诗词中的优秀之作往往写得深情宛转,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性,诵读这些诗词,可以受到多层次的艺术感染和美的熏陶。古典诗词还善于表现自然之美及人与自然的融合。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书系中的每首作品,都配以当代画家根据诗词意境绘制的中国画,通过欣赏这些诗、画,可以更深刻地领悟到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的诗情画意,品味其艺术之美。

除了“诗情画意”的特色外,本书系以各位诗人、词人单独成册,以更清楚地展示其不同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各分册包括诗人小传与作品赏析两部分。对每篇作品的赏析,又分为题解、句解、评解三个章节:题解交代创作背景;句解用现代语文对诗词进行逐句意译,对某些难懂的字词作注释;评解部分则提要钩玄,对作品特色进行点评。我们的本意,首先是帮助读者减少阅读中的文字障碍,继而是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写作技巧。

中国古代经典诗篇把汉语升华到至美至纯的境界,足以使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这些作品是联接所有炎黄子孙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无论身在国内,还是身在海外,优秀的诗歌对读者的感召力都是相通的。一个喜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人,可能会不断地接触和学习祖先的这些遗产。久而久之,这些优秀文化中的一部分会积淀下来,构成每个人头脑中一道美丽的艺术长廊,不断给人以教益、激励和艺术享受。我们期望,本书系所介绍的诗词名篇能够成为这道艺术长廊的组成部分。

本书系所介绍的诗人、词人,都各有很多传世名篇,限于篇幅,书中每人只选取了二三十首代表作品。限于编辑水平,书中会有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提出宝贵意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陆游/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敏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五洲传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510194
开本 16开
页数 1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
出版时间 2006-10-01
首版时间 2006-10-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7: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