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内容
编辑推荐

你是否在漫无目的地找工作,困惑于“我要找什么工作”、“我适合做什么工作”,找到工作后又会为“我是否需要换工作”而迷惘……为什么?怎么办?本书从六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将告诉你一切答案,让你从容面对就业竞争及压力。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关于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实用指导用书,全书分大学生职业规划概述、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原则与方法、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制订、大学生就业准备、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准备、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准备与大学生活几个部分详细介绍了相关技巧及实用案例,适合广大大学生就业时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大学生职业规划概述

 第一节 人生发展与职业规划/3

一、人生发展的阶段/3

二、职业与人生/5

三、如何规划你的一生/11

案例:不要丢掉自己的梦想/11

案例:比尔·拉福的成功之路/13

 第二节 大学生职业规划及其意义/15

一、什么是职业规划/15

二、什么是大学生职业规划/16

三、职业规划对于大学生人生发展的意义/17

四、大学生尽早进行职业规划的必要性/19

五、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课题/21

 第三节 我国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23

一、国内外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发展状况/23

二、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25

案例:盲目择业的遗憾/27

三、当前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时机和条件分析/28

第二章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时机选择/35

一、影响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主观因素/35

案例:周一超的命运/37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应贯穿大学阶段教育的全过程/39

 第二节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原则/41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应具有个人特色,以人的发展为主旨/42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要遵循诚信的原则/44

三、保持低位切入姿态,用实力说话/47

四、职业规划需要随着自身素质和社会的变化不断调整/48

 第三节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要点/51

一、明确职业规划的目的/51

二、遵循职业规划的基本步骤/51

三、设定职业生涯目标/52

四、注重职业规划的条件分析/53

五、要不间断地审视个人资本与不足/53

 第四节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方法/54

一、自我规划法/54

二、职业测评法/59

第三章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制订

 第一节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人生规划/73

一、人生规划的五个步骤/73

二、立足人生规划,实现大学生职业规划/76

 第二节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大学生活规划/78

一、大学生活规划/79

二、立足大学生活规划,实现职业规划/81

三、大学生活规划与职业规划的误区/83

 第三节 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规划/85

案例:打工妹摇身一变成为企业股东/85

一、职业规划应具备的特性/86

二、职业规划应从哪些方面入手/87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应注意哪些问题/98

四、实际操作/100

案例:某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规划/100

第四章 大学生就业准备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准备的原则与内容/107

一、服从国家需要,适应社会需求/108

二、面对现实,客观评价自己/108

三、主动求职,把握主次/109

四、择业的发展性原则/110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准备的注意事项/111

一、及早进行就业准备/11l

二、及时、准确地获取就业信息/11l

三、认真分析就业市场,确定合理择业期望值/112

四、增强择业自信心,积极把握就业机会/113

 第三节 大学生就业的思想准备/114

一、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和准确的个人定位/114

二、树立远大抱负,将个人发展同祖国建设大局结合起来/117

三、应该处理好的几个问题/118

四、必须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120

 第四节 大学生就业的知识准备/122

一、重视专业知识学习/122

二、注重非专业知识的准备和运用/123

案例:面试主考官为什么选择了他/123

 第五节 大学生就业的能力准备/125

一、表达能力/125

二、逻辑思维能力/126

三、沟通能力/126

四、决策能力/128

五、实践能力/130

六、应变能力/130

七、创新能力/131

 第六节 大学生就业的信息准备/132

一、信息与大学生就业/132

案例:“想当然”使他成了“黑人”/133

二、就业信息的分类/135

三、就业信息的收集与整理/139

四、充分利用就业信息/142

 第七节 大学生就业的材料准备/143

一、自荐信/143

二、个人简历的准备/145

第五章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准备

 第一节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准备的关系/151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是就业准备的基础和重要内容/15l

二、就业准备是职业规划的归宿和实现途径/154

三、就业准备和职业规划相辅相成、互相促进/157

 第二节 从职业规划出发,做好就业准备/158

一、尽早动手进行职业规划/158

案例:成功不是偶然的/159

案例:重点大学≠成功就业/159

二、围绕职业规划,应对就业准备的各个环节/161

案例:她如何成功应聘“只要男生”的公司/165

案例:视美乐的创业故事/166

三、不断调整、完善职业规划,促进个人全面发展/169

 第三节 在就业准备中体现职业规划/171

一、围绕职业理想,进行就业准备/171

二、根据客观实际,在就业准备中调整职业规划/174

三、做好就业准备,完善职业规划,实现人生理想/179

案例:罗莎琳·苏斯曼·雅洛的故事/179

案例:被扔进纸篓的应聘简历/180

案例:武汉某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案例/18l

第六章 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准备与大学生活

 第一节 做好职业规划,充实大学生活,完成就业准/187

一、做好职业规划,完成就业的思想准备/188

二、掌握专业知识,完成就业的知识准备/190

三、提高自身素质,完成就业的能力准备/19l

案例:1杯咖啡决定命运/192

 第二节 走向社会,在实践中实现职业规划/198

一、尽快适应职业需要,完成角色转变/198

二、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尽快打开工作局面/200

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搭好施展才能的舞台/203

四、掌握职业技能,学会开展工作/207

五、竞争进取,把握机遇,走向成功/208

试读章节

           一、人生发展与职业规划

目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70岁。对一个正常人而言,在人生七十余年的时光中,不同的人生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也担负着不同的人生任务。古往今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生阶段进行过不同的划分。在一般意义上对人生阶段进行划分者之中,较典型的有我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外国学者沃特恩(watering)。

1.孔子的人生阶段划分

《论语·为政篇》中记载了中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观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按照孔子的这一思想,人生可划分为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学前期(0~15岁)。在这段时期,人的心智开始形成,人们已经开始学习生活中的基本知识。这一时期的学习主要靠家长的安排或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通常并非主动学习。

第二阶段:立志学习时期,并开始社会实践(15—30岁)。与从学前期相比,这一阶段的学习更为主动积极,并且与个人志向相结合,是有目的的学习阶段。

第三阶段:自立时期(30~40岁)。这一时期人的心智已经完全成熟,懂得许多道理,并且在经济上和人格上都独立了。

第四阶段:不惑时期(40一50岁)。经过多年的学习与实践,已形成完整的个人见解,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办事不再犹豫,行为果断。

第五阶段:知天命时期(50~60岁)。丰富的人生经验可以让人认识自然规律,懂得自己的人生使命。

第六阶段:耳顺时期(60一70岁)。总结经验,能够冷静地倾听别人的意见,明真伪,辨是非。

第七阶段:从心所欲不逾矩时期(70岁以上)。处于这个阶段,能够做到言行自由,同时不违背客观规律和道德规范。

2.沃特恩(Watering)的人生阶段划分法

沃特恩按希腊人的观点把人生分为十个阶段,每阶段七年。

第一个七年:0~7岁,是充满幻想的天真时代。此时的孩童虽分不清幻想与实际,但是最敢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

第二个七年:7—14岁,是想象时期,开始谋划未来。

第三个七年:14~2l岁,进入青春期与青年时代。在本阶段,个人的身心均得到迅速发展,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四个七年:21—28岁,在社会实践中,开始发现人生的意义,把握人生的机会。

第五个七年:28~35岁,是积累社会经验、证实和强化已发现的人生真谛的阶段。

第六个七年:35—42岁,进入第二青春期,按照内心召唤重新调整人生方向。许多人在这一时期会重新思考职业定位,争取找到后半生要从事的事业。

第七个七年:42—49岁,许多人进入狂躁抑郁期。人生过半,青春不再,在家里可能上有体弱多病的老人、下有未成年的子女需要照顾,如果事业仍没有成就,甚至还在为基本生活问题操心,则更加表现得忧心如焚。

第八个七年:49—56岁,身体方面出现衰老的征兆,进入更年期,开始与自己的衰老搏斗。

第九个七年:56~63岁,思想成熟,做事稳妥,人生经历沉淀成一樽美酒。

第十个七年:63~70岁,是第二童年期。心理上可能出现“返老还童”现象,如能有意识地接受这一转变,则能把人生引向新的起点。

           二、职业与人生  从以上两位对人生阶段的划分我们很容易发现,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平均而言,从精力充沛的二十多岁到精力开始衰退的六十多岁是人生的黄金时段,个人一生的功过是非在这个阶段结束后基本可以确定下来。在这一阶段,人们几乎都在依托一定的职业,努力地开创、成就自己的事业。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职业?它对我们的人生为什么那么重要?

1.职业与职业生涯

◆什么是职业

职业的概念由来已久,对职业概念的界定主要是从社会学和经济学角度进行的。此外,也有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的界定。

从社会学角度界定职业概念的有日本社会学家尾高邦雄和美国学者泰勒等。尾高邦雄认为,职业是某种一定的社会分工或社会角色的持续实现,包括工作、工作的场所和地位。尾高邦雄还认为,职业是社会与个人,或整体与个体的联结点,通过这一点的动态相关,形成了人类社会共同生活的基本结构,整体依靠个体通过职业活动来实现,个体则通过职业活动对整体的存在和发展做出贡献。

P3-5

序言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问题,对于从事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同志们来讲,应当不是新话题。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和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在就业活动中主体地位的日益突出,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难度也在逐年提升和加剧。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志们和毕业生本人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大学生职业规划问题的关注程度,也在相应地与日俱增。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以及毕业生的客观需求看,对于人生职业规划,尤其是大学生职业规划问题的研究还远不够深入,也缺乏必要的、足够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论述。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大多数人,包括在校大学生甚至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真正懂得和实际进行了人生职业规划者,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因而给自己的专业选择、课程学习、求职择业以及人生发展等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有两个比较常见的现象非常能够说明问题。现象之一:在每年填报高考志愿时,总有不少考生和家长会问大学的招生咨询老师:“你们学校什么专业实力最强,什么专业最好,什么专业最热门?”老师会问考生:“你最热爱什么专业?将来准备从事什么工作?”不少人的回答是:“不知道。”由于这些考生不清楚自己的专长和潜能,在专业选择上就缺乏方向,存在盲目和从众心理,所以,在学校和专业的取舍上,大多数人最终都以是否重点、是否热门、是否时髦为标准。现象之二:大学毕业后是考研究生、出国深造还是去工作?如果是去工作,那么在地域选择上,是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还是其他地方?在单位选择上,是去党政机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还是企业?对这些问题,许多学生在准备就业时的认识都不明确。由于缺乏规划,不少学生对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准备做什么等很少考虑,或者没有将其作为重点考虑,于是在选择毕业去向时不知道何去何从。大学生在选择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或去向时的这些表现,同样也非常说明问题。

相比之下,一些学生重视职业规划,在专业选择和人生发展上就有了方向和重点。有位专家在德国考察时遇到了几位准备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他问他们准备学习什么专业,其中一位说:“我要学习机械制造,因为我父亲开了一家工厂,是专门为某一品牌汽车生产螺丝的,我的理想是把螺丝的生产工艺进行改造,生产出便于操作、质量好、价格低的螺丝,最终使所有的汽车生产厂家都使用我们生产的螺丝。”另一位学生说: “我要学习家政服务,因为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的问题日益突出,能够让他们幸福、愉快地安享晚年,是我的理想,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第三位学生说:“我要学习法律,毕业后从政,成为一个领导者。”这几位学生的职业规划都比较好。由于有了明确的人生定位,他们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学什么和怎么学。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是否懂得人生规划、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否有明确的认识,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揣简陋,冒昧地涉足大学生职业规划这个既富有社会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及分工为:第一章,由潘国臣、钱建国执笔;第二章,由赵锁泽、王文中执笔;第三章,由邓勇、吕晶执笔;第四章,由王滨、吴奕执笔;第五章,由宋朝阳、朱剑平执笔;第六章,由吴红波执笔。吴红波、宋朝阳负责全书的统稿工作,最终由钱建国终审并定稿。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参考、借鉴了一些同仁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在此特向他们表示感谢。由于时间仓促且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钱建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59532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47.38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3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1: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