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正义是否击败了时间--中国人战后补偿诉讼的十年历程
内容
编辑推荐

要把“绝对不可能”变为“可能”——这是不屈的律师们热血沸腾地谱写出的诉讼记录。

面对国际人权侵害事件,为数众多的律师们团结起来,像开凿难以打通的隧道那样,一次又一次地凿落坚硬的岩石。这样的诉讼过程,是超越国境、实现人类共同正义和理念的斗争,通过这一斗争他们展示给世人的,是作为律师、同时也作为一个人,令人格外向往的人生方式的典范。

内容推荐

“中国人战争被害赔偿请求事件”律师团成立于10年前。此书既以探讨中国人战后补偿诉讼为课题,同时也对该律师团体所展开的各种活动,包括宣传受害事件和旧日本军的加害事实、组织签名活动及集会、法庭旁听等的记叙。

由于战后补偿诉讼是尖锐地指向日本人的“历史认识”这个社会性、政治性问题——该诉讼至今并没有结束,其社会评价和各方面情况,也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即使是现在律师团每天仍然在法庭内外进行着斗争,特别是2005年春天以后,几乎每月都会有新的判决,判决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准确地捕捉到不断变化着的问题,对之予以评价认知,再进行归纳,即是此书的核心所在。其根本目的则是使中日两国共有正确的历史认识,构筑中日间真正友好和信赖的关系。另外,这场诉讼斗争所针对的问题,以及各个律师团的律师、学者和支援者们就这个问题过去进行了怎样的斗争,现在又在进行着怎样的斗争,以及将日本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同样罪行的德国进行比较等,也是这本书想要坦率地告诉读者的。

目录

第一章 挑战艰难课题

第二章 诉讼之路

加害者与受害者的对话/22

——七三一、南京大屠杀、无差别轰炸诉讼

无法开口讲述的痛苦经历/36

——山西“慰安妇”诉讼

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清白/47

——海南岛战时性暴力受害者诉讼

白骨在向人们诉说/56

——平顶山事件诉讼

遗留下来的负面遗产/65

——旧日军遗弃毒气、炮弹受害者诉讼

中国劳工诉讼洞穴生活十三年的刘连仁/74

——抓掳劳工及“外务省报告书” (东京诉讼)

在地方提起的首例诉讼/85

——持续了七年多的法庭斗争 (长野诉讼)

沉寂的法庭/94

——没能传达到法官的真实 (北海道诉讼)

从法庭上的“和解”到问题的真正解决/105

——京都诉讼

走向胜利的里程碑/112

——法官为什么能作出胜诉判决 (新溺诉讼)

两年完成的一审诉讼/121

——事实改变了法官 (福冈诉讼)

在南国宫崎丧失的生命/136

——宫崎诉讼

起诉当地企业/145

——山形诉讼

在判决巾认定的事实/152

第三章 法律上的论争

法庭上追求的国际意识/174

——关于“个人请求权”

克服战前的亡灵/186

——关于“国家无答责”

正义是否击败了时间/198

——关于“时效、除斥”

最后的壁垒——“请求权放弃论” /210

理论与实务的架桥/220

——法律论:诉讼上的到达点

第四章 来自国内外的支援

第五章 克服过去走向未来

“克服过去”以及对未来的责任/242

我们的追求和愿望/254

后记

试读章节

永野茂门否认侵略历史的发言

一九九四年五月,羽田内阁的法务大臣永野茂门在就职时的记者会上表示,“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否认亚洲太平洋战争的侵略性质。

就在前一年的八月,当时的首相细川护熙刚刚就过去的战争承认了其侵略性,表示了反省和谢罪——这在历代内阁中是第一次。因此,永野茂门的发言,给中国政府和民众一个强烈的印象:这是日本政府历史认识的大倒退,理所当然地此一发言招致了中国方面的猛烈批评。

这时正巧有一个日本法律家访华团在北京访问。这个名称为“中国司法制度调查团”的访华团由18名学者和律师等组成,由日本民主法律家协会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邀请派出,团长是小田成光。他们访华的目的,是对中国的司法制度进行调查研究,恢复因文革而中断的日中法律家的交流,建立新的合作关系。日本民主法律家协会事务局长小野寺利孝律师是该访华团的一名成员。

司法制度调查团经南京、上海,五月五日到达北京,这时他们得知了永野茂门的发言。在南京,他们刚刚访问了展示日军战争犯罪行为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置身南京事件的现场,接触日军战争犯罪带来的活生生的受害事实,他们感到震撼——那种感觉同书本上的记述带来的感觉完全不同。一九八二年的教科书检定等问题,使得日本国内否认南京屠杀的存在、否认侵略战争的错误历史观日渐增强,据说南京纪念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的。在参观过程中访华团得知,建成的纪念馆成为对儿童和青年进行历史教育的场所。

对南京的访问使团员们意识到,要谋求两国民众的友好合作,相互之间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关系是必不可缺的。这就要求日本方面必须在侵略战争带来的战争犯罪的事实上,确立正确的历史认识。

调查团一行带着上述感受来到北京,当得知了永野法务大臣的发言,在愤怒的同时,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他们决定以律师团的名义发表抗议声明,要求羽田首相罢免永野法务大臣。

五月六日,调查团将抗议声明分发给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媒体,小野寺等人以调查团代表的身份访问了日本驻华使馆,要求罢免永野。接待他们的使馆官员表示,中国方面反应很强烈,同时日本国内要求罢免的呼声也很高,暗示法务大臣有可能辞职。P2-3

后记

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回顾过去的事情,汇总成一本书出版,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本书的出版也是正逢“中国人战争被害赔偿请求事件”律师团成立10周年,同时也是日本战败,太平洋战争结束60周年,为了探讨中国人战后补偿诉讼的进程和课题,我们计划出版这本书。

然而到了执笔阶段,却遇到了具体怎样去写这本书的困难。这是因为。书的题材是“战后补偿诉讼”,但这一诉讼并没有结束,还没有确立一定的社会评价,即使是现在,我们每天仍然在法庭内外进行着斗争。特别是2005年春天以后,几乎每月都会有新的判决,判决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由于战后补偿诉讼是尖锐地指向日本人的“历史认识”——这个社会性、政治性重大问题的诉讼。其社会评价和各方面情况,也都在发生着不小的变化。

在当前这个时段,准确地捕捉到不断变化着的问题,加上评价,归纳成一本书,是件很困难的事。于是我们考虑,在这本书里。要把我们的斗争所针对的问题,以及各个律师团的律师、学者和支援者们针对这个问题,过去进行了怎样的斗争,现在又在进行着怎样的斗争,都坦率地告诉人们。

我们对这本书的计划是否成功,评价只能由读者来做。但是对于敢于面对诉讼这堵相当厚的障壁,承担起“战后补偿”这一社会性事件的律师和学者们,是如何在烦恼和困难中拼搏的,人们通过本书如果多少有所了解,我们将感到欣慰。我们期待着对今天的日中关系感到忧虑的人们、希求东北亚和平的人们、关注东亚共同体的人们、以及立志在将来成为法律家、研究者的人们,务必读一读这本书。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以全国各地律师团成员、诉讼支援者为首的许多人士的大力支持,在此衷心地向各位致谢。尤其是“中国人战争被害赔偿请求事件律师团”事务局的吉原雅子女士,从本书的计划阶段,到原稿的校对工作,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帮忙。还有日本评论社第一杂志部的上村真胜先生,即使面对迟迟不见进展的执笔状况,仍然是严格而又热心地关注着本书的出版。如果没有这两位的努力,本书的出版是不可能的,这里再次表示谢意。

中国人战争被害赔偿请求事件律师团全体

二00五年七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正义是否击败了时间--中国人战后补偿诉讼的十年历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人战争被害赔偿诉讼律师团
译者 朱春立//余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昆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408656
开本 32开
页数 2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831.3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6:4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