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照片配以简要文字说明的形式,介绍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的特点及功法,并对相关功法及定步推揉法作了介绍,在此基础上说明太极拳修炼心得和武术名家王培生先生对太极功的独到见解,实为习武练拳者之良师益友。
图书 | 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照片配以简要文字说明的形式,介绍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的特点及功法,并对相关功法及定步推揉法作了介绍,在此基础上说明太极拳修炼心得和武术名家王培生先生对太极功的独到见解,实为习武练拳者之良师益友。 内容推荐 本书以照片配以简要文字说明的形式,介绍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的特点及功法,并对相关功法及定步推揉法作了介绍,在此基础上说明太极拳修炼心得和武术名家王培生先生对太极功的独到见解,实为习武练拳者之良师益友。 目录 第一章 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 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的来历和特点 预备式 一、起式 二、揽雀尾 三、搂膝拗步 四、手挥琵琶 五、野马分鬃 六、玉女穿梭 七、肘底看捶 八、金鸡独立 九、倒撵猴 十、斜飞式 十一、提手上式 十二、白鹤亮翅 十三、海底针 十四、扇通背 十五、左右分脚 十六、转身蹬脚 十七、进步栽捶 十八、翻身撇身捶 十九、二起脚 二十、左右打虎 二十一、双风贯耳 二十二、披身踢脚 二十三、回身蹬脚 二十四、扑面掌 二十五、十字腿 二十六、搂膝指裆捶 二十七、正单鞭 二十八、云手 二十九、下势 三十、上步七星 三十一、退步跨虎 三十二、回身扑面掌 三十三、转身摆莲 三十四、弯弓射虎 三十五、卸步搬拦捶 三十六、如封似闭 三十七、抱虎归山(十字手、收式) 第二章 功法 一、桩功 (一)混圆桩(五圆桩) (二)降龙桩 (三)伏虎桩 (四)撑抱桩 二、通臂功 三、日月增辉功 四、蜗牛功 五、散步式三弹腿 第三章 定步推揉法介绍 一、单搭手推揉法 二、双搭手推揉法 三、练推揉时必须做到五点 第四章 学习研究太极拳随笔 一、练好太极拳五要 二、什么是太极拳 三、试力中的神意训练 四、太极拳常识 五、人体组织结构如何划分阴阳. 六、五行之问的相互关系 七、如何练好吴式太极拳 八、十三势的穴位对照 附一 王培生先生论太极劲 附二 王培生先生谈八法之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于子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93512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7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0 |
出版时间 | 2007-01-01 |
首版时间 | 2007-01-01 |
印刷时间 | 2007-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少年(9-14岁),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852.11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2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03 |
宽 | 139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