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女性的负面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位女性主义者、一位知情者泄露女性天机的首部力作,它对女性彼此迁怒于对方的、有意无意的无情行为进行了惊人而详尽的研究。全书从心理学、人类学、灵长类动物学、工作场所研究、社会学、文学批评等等多种角度,运用神话分析、法律、第一手访谈及回忆录等,详细地描绘了女人与女人冲突中常使用的主要攻击手段和策略,揭示了所谓“姐妹情谊”的美丽愿景下女性之间的竞争压力。如果你是一位对女性心理研究感兴趣的读者,一定不可以错过本书!

内容推荐

本书从心理学、人类学、灵长类动物学、工作场所研究、社会学、文学批评等等多种角度,运用神话分析、法律、第一手访谈及回忆录等,详细地描绘了女人与女人冲突中常使用的主要攻击手段和策略,揭示了所谓“姐妹情谊”的美丽愿景下女性之间的竞争压力。

目录

本版前言

第一章 动物观察:物种中的雌性

第二章 女孩与少女中的问接攻击

第三章 女人的性别主义

第四章 童话、神话和希腊悲剧中的母女关系

第五章 关于母女关系的一些心理分析观点

第六章 “好”母亲以及她对“好”女儿的虐待.

第七章 姐妹与交友

第八章 工作场合中的女人

第九章 团体中的女人

第十章 心理道德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动物观察:物种中的雌牲

从生理上看,多数男人并不暴虐。不过,地球上杀害别人的最可怕的凶手是男人而不是女人。男性暴力对人类生存与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男性暴力成为文学、电影和学术论文中屡见不鲜却又遮遮掩掩加上冠冕堂皇理由的话题。由于男人的攻击既外露、又可怕,它已经快要蒙蔽我们关于女性暴力与攻击性的观点,而女性暴力常常是微妙的、朦朦胧胧的,但却影响久远。人们错误地相信,女人对女人的暴行并不重要,因为它造成某人直接死亡或严重身体伤害的可能性不大。

男人攻击时场面壮观、可怖。男士兵冲进村庄,射杀视野中的每个人。男飞行员从飞机上空投炸弹,炸毁整座城市。男士兵折磨、残杀和关押男敌人,并有组织地强奸和轮奸敌方妇女和女孩。单个男性通过武力和胁迫手段统治别人。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中,90%的暴力犯罪是男人而不是女人所为。最终,在所有现存男人中,不到10%的男人占有和控制着绝大部分地球资源,从而使绝大多数人陷入贫穷、挣扎的生活境地。相比之下,女人的攻击几乎是看不见的。光有女人能做出这种残暴之事吗?

女人热心地合作着,维护着这种文明。她们为此类男人组建家庭,并帮助孩子们走向社会,成为同样成功的男人,或使其成为与同样成功的男人结婚的女人。只有极少数女人拒绝这样做。

英国进化心理学家安妮·坎贝尔(Anne Campbell)(如今在达勒姆大学工作)、得克萨斯大学心理学家戴维·H.巴斯(David H.Buss)和乔舒亚·邓特利(Joshua Duntley)认为,通过有组织地选择更有钱的男人以及“重男轻女”,女人其实支持和助长了父权制的重构。巴斯和邓特利主张,女性的“助纣为虐”在父权制形成中起了关键作用,因此,女性不断进化的“偏见(即追求‘卓越’配偶)为男人的同性竞争确立了一套重要的行为准则”。巴斯和邓特利坚持认为,“男人或女人都不团结同性其他成员”,而宁愿与同性其他成员全力竞争。

事实上,女人攻击、敌视、侵犯和虐待的首要目标是其他女人。正如多数女人所知,一个女人可以持续不断地破坏她所嫉妒、畏惧或必须从其手中夺取财富的任何其他女人的生活,使她们生不如死。例如,年长的女人和纯女性小帮派就喜欢欺压女孩和其他女人,强迫她们乖乖服从;小帮派拒绝接纳任何她们认为更漂亮、更有魅力、更加性开放的女人,或那些“另类”女人。

女性间的对峙更有利于维持而不是破坏现状。因此,为了生存或改变自己的命运,多数女人会和男人一样,串通处在下层的女人,形成一个阶层。

除了在经济上和肉体上施加严酷的压力外,我相信,女人在心理上还压制小女孩和其他女人,逼迫其和她们保持一致,其手段是:威胁这些人与任何“成长过程或环境变化已经危及现状”的女孩或女人断绝关系,否则便剥夺她们与这些人缔造亲密情感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女人具有母性上的迷惑性——从而相互恐吓或“反击”。童话中到处可见这种神仙教母和邪恶继母,这应当被理解为一种身陷困境的女性关系史,以及其他极乐与困苦轮回的变迁史,体现了双重命运。

科学家们最近才开始研究所谓“间接攻击”行为。从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角度看,女性的间接攻击行为都可能令人非常痛苦。这种攻击既表现在口头上,也表现在非口头上,包括毁誉的流言和孤立措施。这些流言和孤立措施可能造成社交中的“死亡”,在某些文化背景下,还会真的将人逼死。

因为女性攻击行为过于平常,所以被视为无可厚非的现象;即便其中含有暴力成分和犯罪因素,也不一定就认为是病态的。况且,多数女人并不采取男性化的攻击方式。如果她们那样做,其行为会被认为不正常,从而是病态的——一即使某个女人为了保全身家性命而积极消除自身行为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应直接攻击对方。和其他女人(或男人)进行“肉搏战”的女人被认为“没有教养”。

与男性攻击行为相比,女性对女性的攻击研究较少,讨论不多,也只得到些许的认可。也许,在一个重男轻女的社会里,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深信女人之间的所作所为并不那么重要。同样,在一个重视棕色人种的社会里,人们认为,其他肤色人种相互间的所作所为也不那么重要。

1987年,西澳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人类学家维多利亚·K.伯班克(Victoria K.Burbank)发表了一篇研究137个社会团体中女性侵犯行为的论文,这些群体分布在亚洲、印度、中东、非洲、欧洲、南美、加勒比海地区以及北美印第安人的部分土著部落。她采用的资料是至少在100多年时间内一些社会科学家所收集的。伯班克只研究了这样一些案例:在家庭或邻里这样的环境下,哪些女人最先发起攻击?攻击发生在什么地方?伯班克发现,“全世界”的女人都采取肉体、语言和间接攻击方式。女人“尖叫、大喊、责骂、训斥并羞辱(这是主要方法)她们的女对头”。例如,1870年,有人看到艾马拉(Aymara)女人通过“踢碎其对手的陶制灶具”“泄私愤”。1895年,克什米尔(Kashmiri)女人被人形容为“以骂人的话五花八门而闻名”。1931年,有人看到奥纳(Ona)女人“连续几个小时对骂”。1964年,有人在描写一位与丈夫和姨太吵架的女人时,称其“毁掉(对手的)房子,将花园的树草拔掉一大块,并拆毁篱笆”。此外,1974年,资料还描述了一位犹特(Ute)妇女可能是怎样“杀死她对手的马”的。

伯班克写道:“这次调查的一个最显著的成果是:迄今为止,女人是最常见的女性攻击目标。在137个社会团体中,拿女性当靶子的团体有124个,占91%;而男人成为(女性攻击)靶子的团体只有74个,占54%。女人攻击的对象主要是姨太、丈夫的性伙伴、妻子或‘女第三者’,以及那些关系不明确的女人。”

由于我们不想看到女人具有外在攻击性,由于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对女人的攻击行为大惊小怪,人们都愿意将女人的攻击行为更多地看成情绪和肉体上的失控,甚至比最可怕的男性攻击行为还难以控制。研究认为,从某种程度上看,在运用暴力时,男人有着清醒的头脑,而女人则没有。此外,女人会说,她们采取暴力是因为她们无法控制自己,而不是因为她们采取暴力以达到自身的目的。根据坎贝尔的观点,女人在故意、老练地突然做出进攻之举时相伴而生的失控品质,也许“要么由于女性在早前缺乏程序化训练所致”,要么由于女人对外界刺激反应过强,以至于这种反应“战胜了她们不情愿采取肉体攻击的心理”。这也是可能的。

路戈斯(Rutger’s)大学社会理论学教授罗宾·福克斯(Robin FOX)引用已故伟大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Mead)的话说:“战争在男人的掌控之中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尽管他们擅长发动战争,他们同样也深谙如何结束战争之道。”

P1-4

序言

《女性的负面》是美国心理学家、著名女性主义者菲利斯·切斯勒博士历经20年潜心研究而完成的作品。切斯勒是20世纪70年代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的中坚人物,也是美国当红作家,其作品《女人与疯狂》销量超过300万册。切斯勒还是纽约市立大学斯塔腾岛学院(College of staten Island)的心理学及妇女研究教授,以及《热点问题》杂志的编辑,现居住于纽约。

本书从心理学、人类学、灵长类动物学、工作场所研究、社会学、文学批评等等多种角度,运用神话分析、法律、第一手访谈及回忆录等,详细地描绘了女人与女人冲突中常使用的主要攻击手段和策略,揭示了所谓“姐妹情谊”的美丽愿景下女性之间的竞争压力。

尽管切斯勒在作品中描写大胆而犀利,笔触细腻而深刻,且许多观点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但在我们看来,书中相当多的看法仍然有失偏激与武断,有些文字甚至是一味迎合女性主义潮流,难以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出版本书,旨在向中国读者介绍当代国外女性研究的现状和趋势,了解国际著名的女性主义思想家的主流观点与写作特点。因此在这里有必要郑重声明:本书中的观点,并不代表出版者和译者的立场。相信读者会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本书,凭借自身的判断力和洞察力,客观公正地剔除糟粕,汲取精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10月

书评(媒体评论)

切斯勒强有力的呐喊……正是在宣告:女人是完整的人。

——德博拉·坦嫩,《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The Washington PostBook World)

这是一位女性主义者、一位知情者泄露女性天机的首部力作……它对女性彼此迁怒于对方的、有意无意的无情行为进行了惊人而详尽的研究。

——《丹佛邮报》(The DenverPost)

意义深远,观点鲜明。所有不敢直视女性负面这个话题的书在本书面前都会黯然失色。只有我们认识了女性的负面,我们才有可能将社会改造得更加公正。

——《惧怕飞行》作者埃里卡·琼

切斯勒的资历背景无可挑剔,她在本书中作了详尽论述和详实分析。(她)似乎提倡回归到在历次妇女运动中激励过许多女性主义者的观点上。这并不是一个5男人对女人或女人对女人有关的问题:这是一个-5所有追求正义者有关的问题。

——《圣彼得堡时报》(St.Petersburg Times)

许多绝佳研完成果糅合到一起的作品……切斯勒的声音再一次大胆得惊人、真实得无情,发人深省、令人深思,仁慈之心可见一斑。这是一条崎岖不平的路,而切斯勒冲在最前面。

——《梯坤》(Tikkun)杂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女性的负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菲利斯·切斯勒
译者 汪洪友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57299
开本 32开
页数 4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4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5
丛书名
印张 14.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4: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