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周恩来飞往万隆(迈步在1955)/新中国外交年轮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陈敦德外交题材纪实文学《新中国外交年轮丛书》分册。全书共分八部分,披露了亚非万隆会议中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和曲折迷离的细节。本书内容全面具体,资料丰富,叙事详细真实,可供广大读者参阅。

内容推荐

1955年4月的亚非万隆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独立地迈步登上国际舞台。在“克什米尔公主号”总理座机爆炸之后,仍毅然率团出席的周恩来总理排除冷战势力干扰,天才地创造了“求同存异”精神而力挽狂澜,使万隆会议成为民族独立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团结发展的里程碑。本书逼真生动地再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扭转乾坤的智慧和举重若轻的胆识,被书评界称为“一部既有史料价值又独具艺术感染力的上乘之作”。2004年本书由作者编剧拍成的故事片《周恩来万隆之行》获得文华奖和夏衍优秀电影剧本奖。本书是研究和了解新中国外交史的必读书,堪称纪实文学的精品。

目录

卷一 从日内瓦遥看科伦坡

卷二 万隆会议呼之欲出

卷三 来自华盛顿和台北的阴谋

卷四 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空难

卷五 空中霸王号飞机在马六甲海峡上空遇雷

卷六 加查玛达大道夜里戒严

卷七 周恩来在万隆

卷八 万隆会议之后

采访材料、参考书刊及资料的主要目录

试读章节

1954年4月24日,下午三时左右。由周恩来率领的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即将飞抵瑞士。日内瓦可茵特林机场上人群涌拥,除了到机场迎接的瑞士联邦政府的负责官员、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驻瑞士的使节与当地华侨代表之外,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记者和摄影记者。

当中国代表团包乘的苏联民航专机在停机坪缓缓降落,舷梯搭近,舱门打开,身穿中山装的周恩来出现的时候,挤在机场的记者人数之众多,情绪之活跃,场面之热火,据在场的有关人士事后评述,远远超过了当天傍晚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到达与翌日美国国务卿约翰·杜勒斯到达的情景。

当时在场的法新社记者记述:“……从苏俄标志的客机舱门走出来的是身材瘦削的周恩来,照相机的镁光灯一串串竞相争闪有如点燃了众多的中国鞭炮;传奇人物周恩来的脸色严肃、深沉、没有笑容,神态甚至显得很复杂。跟随周恩来走下舷梯的人数众多的代表团成员们都身着一样的深黑色的中山服,提着一样的黑皮箱,使人有一种悲壮的感觉……周恩来要代表毛泽东中国,和苏联、英国及还不承认它的存在的美国、法国一起,在日内瓦同桌讨论朝鲜与印度支那的和平问题。周恩来将是日内瓦会议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人物,他带领的穿黑衣服的代表团是以胜利者的身份来到这儿的,看上去像是悲壮的胜利者……”

这是新中国成立四年多以后,第一次出现在西方世界的新中国代表团,也是第一次正式走上国际舞台的新中国代表团。将近两百人的中国代表团都统一穿着黑色中山装,服装是由伍修权提议,统一研究制定的。伍修权在1950年去过纽约参加联合国的会议,算是出席过国际会议见过大世面的人。他提出:“中国代表团成员的服装一定要庄重、严肃、统一。”于是,经研究,选择了一种黑色面料来统一制作中山装。后来代表团走在日内瓦大街上,行人见了纷纷在路边立定站好、脱帽致敬。原来在瑞士,只有牧师才统一穿黑色的衣服,大家都把中国代表团当作来传教或是赴殡仪的牧师了。

周恩来很快就觉察了,哈哈一笑,让大家改变了衣服的颜色与式样。周恩来也换上了他喜欢的灰色的中山装。在日内瓦街头出现的中国人也随着变得笑容可掬了。

要说中国是胜利者,是因为刚在百年废墟中建立的新中国,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在朝鲜战争中将美国军队从中国边境的鸭绿江边,赶过了三八线,迫使美国在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定。即使算中国与美国在朝鲜战场上打成平手,也是中国的胜利。通过与美国的这番较量,新中国的威望大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大大地提高了!使世界各国,无论是朋友或是敌人,或是尚未了解新中国的人,都对中国刮目相看。因而,当1954年1月,苏联在苏、美、英、法四国外长柏林会议上提议召开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内的五大国会议,以讨论缓和亚洲紧张局势,英法两国都倾向同意,美国处在朝鲜战场失利的尴尬地位上,被迫放弃反对的态度。新中国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充分表明新中国这个东方巨人站起来了!

周恩来这一年刚满五十六岁,第一次以新中国的总理兼外交部长的身份正式走进国际舞台。

他飞抵日内瓦,在镁光灯闪闪之中走下舷梯时,他的心情当然是兴奋、深沉而复杂的。胜利来之不易啊,几十万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牺牲,新中国急需的建设延缓了,中国人民在几十年的内外战乱结束后,刚有机会休养生息,又承担了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的牺牲,新中国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

周恩来深切地感受到毛泽东发动抗美援朝、决定出兵朝鲜这一外交战略决策的高瞻远瞩与撼人心魄。因而,在国内为出席日内瓦会议做精心准备的时候,他指导有关人员搜集、熟悉与研究朝鲜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的情况,搞模拟发言和模拟新闻发布会,进行翻译练兵;更重要的,他几次给代表团主要成员回忆出兵朝鲜的经过。当时,麦克阿瑟将军率领的美国军队挟胜利之余勇,扬言要打过鸭绿江时,有人有一种苟安心理,总觉得美国佬未必会越过界河、打到中国来;而毛泽东则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周恩来对大家说:“毛主席认为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不下决心,不仅朝鲜被占领,就是我们自己的建设也将成为不可能。即使美国暂不大举进攻中国,当侵略战争的阵势已经摆开,中国人将生活在一种时时刻刻准备挨打的心理状态之下,这样中国人将是十分被动的。”他说他常常会回忆起毛主席最后决策时的语气很重的那句话,毛主席说:“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他还向代表团成员引述了不久前张治中将军在国务会议上的讲话,张将军颇有感触地发言说:抗美援朝跟美国较量下来,我感到现在作为中国人有了自豪感!

那位法兰西记者是说对了,中国是个胜利者,是悲壮的胜利者。

美国妄图从朝鲜半岛、台湾海峡与印度支那三方面组成的新月包围圈来包围封锁新中国,首先在朝鲜战场上遭到了失败。在去年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后,种种情况表明,美国是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的;即使它迫不得已同意与中国一起在日内瓦坐下来开会,杜勒斯又在华盛顿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跟中国一起开会不等于对毛共中国的外交承认。”

美国还在印度支那加强了对法国的军事支持,在台湾海峡采取“放蒋出笼”的政策,对蒋介石反攻大陆的行动“不再加以限制”。

周恩来在主持制定向中央书记处提出的《关于日内瓦会议的估计及其准备工作的初步意见》这个基本文件中指出: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特别是美国政府却故意低估日内瓦会议的作用,将用一切力量来破坏各种有利于和平事业的协议达成,我们应尽一切努力务期达成某些协议,甚至是临时性的个别的协议,以利于打开经过大国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道路,“我们要力争不使日内瓦会议开得无结果而散”。

周恩来在离开北京前,主持召开了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参加的“打招呼”会议。他郑重其事地告诫大家:

尽管我们在过去国内谈判有经验,跟美国吵架有经验,但是那是野台子戏,那是无法无天,什么也不怕,闹翻了也就那么回事;当然我们谈判还不是为了闹翻。就是说,那时我们进行谈判的范围小,有什么就说什么。中国是一个大国,到曰内瓦是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了,我们是登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的戏、舞台戏。有几个兄弟国家要参加,要配合,要有板有眼,都要合拍,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还是要本着学习的精神。

P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周恩来飞往万隆(迈步在1955)/新中国外交年轮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敦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318849
开本 32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8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0:4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