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一书关注的焦点是信访在现代社会中的命运。法制现代化是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现代化而出现的。谈到法制现代化,人们往往和现代的司法制度相联系,正规化的法院,受过职业法律教育的法官和律师,当事人不熟悉的诉讼程序,只有通过律师才可能用法言法语表达自己诉求的制度,以及必不可少有时甚至相当昂贵的诉讼费和律师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法制现代化,信访的存废已经成为摆在国家制度设计者和亿万老百姓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图书 |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 |
内容 | 编辑推荐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一书关注的焦点是信访在现代社会中的命运。法制现代化是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现代化而出现的。谈到法制现代化,人们往往和现代的司法制度相联系,正规化的法院,受过职业法律教育的法官和律师,当事人不熟悉的诉讼程序,只有通过律师才可能用法言法语表达自己诉求的制度,以及必不可少有时甚至相当昂贵的诉讼费和律师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法制现代化,信访的存废已经成为摆在国家制度设计者和亿万老百姓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内容推荐 信访问题是当前中国的热点社会问题,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政法问题。它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治理传统的发展转型,也从一个制度侧面深刻反映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本书从法学的角度,综合运用社会学、历史学等方法,对信访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就此热点社会问题贡献了法学的智慧。 本书适合法学、社会学教学科研人员、信访工作人员和关心信访问题的一般读者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 为什么是信访 一、信访的问题意义 (一)信访是一个地道的中国问题 (二)信访是当代中国一个典型的政法问题 (三)信访是一个充满困惑和日渐陷入困境的问题 二、分析框架和资料文献 (一)信访问题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二)材料和文献 三、几个核心概念 (一)“信访” (二)“上访” (三)“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 (四)“涉法信访” 第二章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一、建国之初的政治动员型信访(1949一1956) (一)西柏坡之前 (二)“五月批示” (三)政务院的信访工作立法 (四)“三反”运动中的信访实践 (五)建国初期信访实践的特点:一个小结 二、政治运动中的信访运用(1956一1965) (一)第一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 (二)国务院的指示 (三)整风、反右、“大跃进”和“四清”运动中的信访实践 (四)十年间信访发展与变迁:一个小结 三、大动乱及后动乱年代的信访(1966—1978) (一)萧条的信访与周恩来的孤独 (二)大动乱年代的信访总结 (三)后动乱年代的检讨:第二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 四、春风化雨(1979—1982) (一)熊一福之死 (二)中央机关处理上访问题领导小组 (三)第三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 (四)春风化雨:一个小结 五、安定团结时期的信访(1983—1995) (一)匿名信 (二)政治风波后的信访工作 (三)《信访条例》: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四)信访的功能转换与制度完善:一个小结 六、新时期信访的发展与走向(1996年以来) (一)涉法涉诉信访的凸显 (二)上访洪峰 (三)《信访条例》修订:一波三折 (四)走向规范与和谐:一个小结 第三章 信访制度的法文化与法社会学解释 一、信访制度的意识形态与文化渊源 (一)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二)毛泽东的“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三)传统中国的“清官文化” 二、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 (一)政治动员和反对官僚主义 (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三)建设和谐社会 三、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发明:一个简单结论 第四章 游离在规范与事实之间 一、《信访条例》确立的基本规则 (一)信访基本法:《信访条例》的主要内容 (二)《信访条例》之外的部门规则和地方性规则 (三)中国信访法制的基本景象:一个小结 二、权力博弈中的潜规则:信访制度的另一种样态 (一)弱者的智慧与武器 (二)地方政府的应对之术 (三)为难的仲裁者:国家的态度和策略 (四)一个小结 第五章 信访制度的政法功能 一、信访制度的政治功能 (一)政治动员和政治参与 (二)信息搜集和信息反馈 (三)发泄民怨的社会安全阀:“让我的烦恼有机会表达” 二、信访制度的法律功能 (一)自下而上的权力监督 (二)中国式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 三、中国式的民主实现和人权救济机制:简单的总结 第六章 去还是留: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 一、法制现代化转型背景下凸现的问题 (一)法制与信访: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理传统 (二)信访运作的社会效果 (三)为什么上访 二、信访制度的去向:充满悬念的结局 (一)“强化论”和“弱化论”的争执 (二)人民信访的法制化驯服:一种可能性探讨 (三)信访制度的未来去向:一个犹有悬念的结局 第七章 中国法制现代化反思 一、法制的中国化将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 二、认真地对待人治 三、认真地对待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宏勃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14668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5 |
出版时间 | 2007-03-01 |
首版时间 | 2007-03-01 |
印刷时间 | 2007-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32.8 |
丛书名 | |
印张 | 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4 |
宽 | 14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