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明的毁灭与孕育(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60次重大战争)
内容
编辑推荐

秦始皇何以能统一六国?十字军东征何以打了174年?鸦片战争给世界格局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美国为什么一再发动海湾战争?据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2006年,世界上共发生过14749次战争,其间只有331年是和平的。在这成千上万次战争中,有60次战争曾对人类历史即人类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外交等产生过重大影响。战争就是这样一个怪物,它既毁灭文明,又能孕育文明;既受文明发展的影响,又深刻地影响着文明的发展。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研究人类血腥史的力作。上自远古时期还没有文字记载的逐鹿之战,下自本世纪初刚发生的伊拉克战争,纵侃数千年。不过,作者并没有通说战史,而是从卷帙浩繁的史籍中筛选出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战例,加以剖析、归纳和阐发。并且,作者还不拘泥于战争事件的本身,而力求从宽大的历史背景,勾勒出战争的发生、经过和战局,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阐述其对当时和后来的重大影响,揭示能够启迪今人的哲理。这样,读者可以通过战争更多地了解历史,以及军事与社会的发展关系,从中增长知识、增加智慧,更清晰地认识今天,预知明天和创造明天。

目录

前言

华夏由蒙昧步入文明的契机 公元前约26世纪:涿鹿之战

尼罗河文明的助产婆 公元前14世纪前:埃及战争

一个划时代变革的起点 公元前1027年:牧野之战

黩武主义的弘扬与悲哀 公元前8—前7世纪末:亚述扩张战争

欧洲历史的转机 公元前492—前449年:希波战争

东西方文明一次重要融合 公元前334—前324年:亚历山大东侵

改变了罗马社会的性质 公元前264—前146年:布匿战争

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专制皇朝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的战争

民族文化的特殊交流 公元前128—前119年:西汉反击匈奴的战争

奴隶解放运动的重大推动 公元前73—前71年:斯巴达克起义

社会生产力一次大解放 公元58l—589年:隋王朝的统一战争

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阶段 公元617—624年:李渊夺取中国统治权的战争

阿拉伯人的显赫 公元630—750年:伊斯兰“圣战”

中国自此趋向长远的统一 公元963—979年:北宋结束南北分裂之战争

强盛与罪戾 公元1221—1402年:蒙古帝国对外战争

唤醒了民族意识 公元1337—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

英国历史的转弯处 公元1455—1485年:红白玫瑰战争

把西欧推向殖民统治时代 公元16世纪初:西班牙、葡萄牙对外掠夺性战争

给封建主以猛烈打击 公元1524—1525年:德意志农民战争

海防精神的光大与召唤 公元1546—1565年:中国东南沿海抗倭战争

世界最大帝国形成 公元1550—1881年:沙俄侵略扩张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之机缘 公元1588年:加莱海战

欧洲战略格局的一次重大变化 公元1618—1648年:三十年战争

对腐朽的摧毁与摧毁者的启示 公元1627—1664年:明末农民起义战争

海上霸权斗争新的里程碑 公元1652—1674年:英荷战争

对殖民主义者的有力回击 公元1661—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争

导致欧洲势力大调整 公元1756—1763年:七年战争

全世界反殖民统治的先声 公元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对殖民主义者的决定性反击 公元l790—1826年: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开辟了资产阶级军事科学发展的 公元1796—1815年:拿破仑战争新时代

中华民族进入空前灾难期 公元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促使沙俄农奴制走向崩溃 公元1853—1856年:克里木战争

震撼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公元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公元186l—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

两种重要力量由此产生 公元1870—1871年:普法战争

制海权的得失与呐喊 公元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开篇 公元1898年:美西战争

加剧了中国和东南亚危机 公元1904—1905年:日俄战争

开创了人类征服天空的战争新纪元 公元1911—1912年:意土战争

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接上了导火索 公元1912—1913年:巴尔干战争

人类历史空前大灾难 公元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加速了法西斯帝国的灭亡 公元937—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公元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掀起太平洋战争狂浪 公元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

希特勒灭亡的决定点 公元1942—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宣告核时代到来 公元1945年:美国对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袭击

改变了世界东方的面貌 公元1946—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西亚长期动荡不安的连环套 公元1947—1972年:印巴战争

阿拉伯世界的不幸与苦难 公元1948—1973年:中东战争

打乱了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部署 公元1950—1953年:朝鲜战争

美国霸权地位的极大削弱 公元1961—1975年:越南抗美救国战争

南下战略的闭门羹 公元1979—1989年:苏联侵阿战争

两败俱伤 公元1980—1988年:两伊战争

现代局部战争的活教材 公元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

预示空战新时代的到来 公元1986年:美军空袭N~t,2

跨世纪的牵动 公1991年:海湾战争

没有尽头的硝烟 公1994—2007年:车臣战争

魔王戏山羊 公元1999:科索沃战争

狗熊逮跳蚤 公元2001年:阿富汗战争

老鹰抓小鸡 公元2003年:伊拉克战争

后记

试读章节

大约在一两万年前,古埃及人已生活在尼罗河两岸的高地上,过着采集、狩猎的氏族部落生活。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便在尼罗河谷地开始了定居的农耕生活。到公元前4000年前后,聪明的埃及人已掌握冶炼金属的技术,用铜来制造刀、钻、锛、匕首等工具和武器,同时还制造使用大量石器。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埃及已有了原始性征战。考古学家曾在当时的墓室中发现,在一块刻有战争场面的调色板上,画有许多零乱的尸体,并有两个手臂被倒绑的战俘,这说明了当时为掠夺财富和奴隶进行的战争已不断发生。

战争与古埃及经济和政治相辅相成地发展着。为适应集体生产或为争夺水源、土地的需要,原始氏族部落发展成为“斯帕特”(埃及语,意为联盟部落)。“斯帕特”有设防中心、军队和首长等,其后演化为国家。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后半期,埃及分为上下两个奴隶制王国。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上埃及逐渐强盛起来,国王美尼斯亲自带领大军攻打下埃及,两军在尼罗河三角洲展开决战,结果下埃及战败,统一的埃及国形成。从此国王被看做神而不可侵犯,并被尊称为“法老”(意为大“宫殿”,相当于古代中国称皇帝为“陛下”)。

法老为使国家进一步强大,便运用被看做最有效的手段——战争去拓疆开土,攫取更多的利益。为获取奴隶和手工业原料,法老经常组织和派遣武装商队去各地从事贸易,从黎巴嫩攫取木材,从西奈半岛获得铜,从努比亚得到黄金、象牙和奴隶等等。如法老斯涅夫鲁在一次远征努比亚的过程中,就掳掠人口7000人,大小牲畜20余万头。军事侵略客观上要求组织大规模的运输,因此水路和陆路交通应运而发展起来。除了通往西奈半岛的陆路外,还开辟了穿越红海的航线,并在努比亚开过运河。埃及的船只远航在地中海上,与腓尼基、克里特都有往来,有力地促进了古王国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又促进了其政治变革,行政管理机构日益完善,军队逐渐增多。国王公开称自己为法老,是太阳神之子。因此,出于对神的尊重,大规模地兴修神庙、建金字塔,并把这些当做法老统治的强大支柱之一。

法老们的穷奢极欲和大批浪费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从第四王朝后期起,国内阶级矛盾逐渐激化。约在公元前2100年左右,终于酝酿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奴隶、贫民起义。人民拿起武器,从四面八方赶到了埃及的国都,把国王、官吏和一些大奴隶主们围困在城里。经过战斗,奴隶和贫民们终于占领了国都。反映这次起义的文献《伊普味箴言》说:“王都立刻被占领,国王为穷人所捉,大臣被逐出王宫,官吏被杀,文书被劫夺了。”宫廷中的税册,被起义者所烧毁。与此同时,起义群众还没收了富人的许多财产,分给了穷人。贵族奴隶主有的被杀,有的逃亡,被捉的贵妇人在推磨。伊普味把这些天翻地覆的变化比拟成“大地像陶轮一样地翻转过来”。据推算,这场大起义延续了约70年。这次起义是人类进入文明以来最早一次有文字记载的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农民起义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法老残暴的奴隶制度,致使古老王朝不断衰落下去。中王朝虽有所回升,但法老的权势大为削弱了。公元前18世纪末叶,内部衰朽的中王国开始遭受外族希克索斯人的入侵。希克索斯,意为“牧人之王”,是生活在西亚的一个游牧部落。当其对埃及入侵时,分裂涣散的中王国埃及已无力抵抗。希克索斯人使用马拉的战车作战,他们到处烧杀掠夺。埃及的土地被侵占,庙宇被玷污,祖坟被劫掠,华丽的宫殿被毁坏。尼罗河上骄傲的民族至此大片土地沦陷,开始被迫接受异族奴役,长达150年之久。

希克索斯人在对埃及统治期间,吸收了埃及先进的文化、艺术,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生产和军事技术。因埃及在希克索斯人入侵之前,从未曾用过马匹。当希克索斯人用马和战车扫荡了埃及几乎全部富庶的平原之后,埃及人看到了马的重要,于是便开始学会养马、用马,用马驾驶战车和其他工作。因此,车轮和马匹使得版图辽阔的埃及帝国的建立又成为可能了。

希克索斯人对埃及的残暴统治,必然激起埃及人的反抗。公元前16世纪初,属于埃及人建立的十七王朝的统治者雅赫摩斯一世领导了这一斗争。至公元前1575年,凡是没有被杀戮或没有成为奴隶的征服者都被从埃及驱逐出去了。在反希克索斯人统治及防止其复活的斗争中,埃及加强了军事力量,增加了骑兵和战车兵等兵种,培养了一批新兴的军事贵族,把全国兵权统一于中央。军队的武器和给养由国家供应,弓箭手的箭普遍带有铜镞,长矛手则都配有短剑和战斧。

P7-9

序言

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血与火、兴与灭的历史。上下五千年,战争从未长时间地停顿过。据瑞士、美国等许多国家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2006年,世界上共发生过14749次战争,其间只有331年是和平的。战争给人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灾难。然而战争就是这样一个怪物,它既毁灭文明,又能孕育文明;既受文明发展的影响,又深刻地影响着文明的发展。

卡尔·马克思曾指出:“暴力是每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一位历史学家直截了当地说:“战争曾深刻地影响人类的历史。”美国两个历史学博士在他们所著《简明战争史》中这样写道,战争影响了文明的进程。当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驱其不钉马掌、不备马鞍、装备简陋的骑兵直)中波斯王大流士三世装备精良的陆军并取得决定性胜利时,对公元前331年经济情况的一切考虑便毫无意义了。亚历山大的胜利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十字军刺激了西方商业的复兴,而不是西方商业的复兴引起十字军的东征。技术先进的火器帮助西班牙的科尔特兹和庇札罗征服了墨西哥的阿兹蒂克族和印加族各国,并且发掘了对近代经济发展有决定作用的宝藏。法国拿破仑通过战争,把革命思想向全欧洲传播,使得西方社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20世纪初起,诸如电子、航空、红外等各种新军事技术在战争中的成功运用,极大地改变了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面貌。大量历史事实表明,战争与人类文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然,这种联系和作用是客观的,许多并不是战争发动者的主观意愿。非正义战争,它在给人类文明带来惨烈破坏的同时,也可以产生一些具有一定意义的积极作用,但那近乎完全是一种客观效果。

一切正义战争,对人类文明的建设作用和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非正义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作用和消极影响同样是明显而巨大的,并可归咎于战争发动者。假如有人及时对战争客观后果进行历史总结的话,或许能对后来欲发动战争者有所警示,甚至可以唤醒战争狂人的良知。遗憾的是,自从近代科学走向分化之后,各学科之间似乎就逐渐出现了一些空白。如,历史学家往往只重于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忽略了对战争的总结;而军人又往往偏重于对战争的研究,忽略了战争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这种忽略,经世世代代相因相袭,便造成了军事学与社会学的“隔离带”(包括战争影响研究的空白区)。在科学高度综合的今天,这种“隔离带”虽然正在缩小,但最终弥合还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

翻开历史的记录,我们可以看到,战争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是与人类文明进化程度密切相关的。在农业社会里,战争的影响主要限于交战国。在工业社会里,随着电话、电报、汽车、飞机等电气化工具的出现,信息传递手段增多、速度加快,战争的影响大大超出了国界,可以迅速向世界范围内扩散。而在现代社会里,战争一旦发生,世界平湖便陡生波澜,其传播速度之迅捷、波及面之广大、影响之深远,都是前所未有的。可见,社会文明程度越高,战争影响就越快、越大。因此,我们今天研究战争的影响,启发人们推动和平运动的开展,防止各种战争的发生,就尤为迫切和重要。

在过去发生的成千上万次战争中,我们只选择了60次战争进行记述,其初衷就在于:这60次战争都曾对人类历史即人类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外交等产生过重大影响,它曾使历史的车轮或前进或倒退或拐弯,人们由此可以看到战争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这些战争同时还具有鲜明的特点,在上万次战争中很有代表性,对今天人们认识、研究历史具有很重要的参照意义。

倘若我们的这一初衷或认识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那将是我们莫大的欣慰。

后记

在画上本书最后一个句号的时候,我首先要说的是,拙作吸取了前人的许多成果,如果没有他们铺路搭桥,我是难以完成任务的。这主要有:《简明世界通史》(李纯武、寿纪瑜等编)、《世界通史》(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史简编》(刘明翰等主编)、《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前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等编)、《中国军事百科》(粟亚等编)、《中国通史》(周谷城著)、《简明中国通史》(吕振羽著)、《中国古代战争战例选编》(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编)、《中国军事史略》(高锐主编)、《中国历代战争史》(台湾三军大学编)、《局部战争概览》(张聿法、余起芬等编著)、《西洋世界军事史》(英J.F.C.富勒著)、《简明战争史》(美小戴维·佐克、罗宾·海厄姆著)、《战后世界重大军事事件始末》(谢朝晖、罗庆旺主编)等,在此谨向这些书的作者表示深切谢意。

需做特别说明的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吴方泽同志对本书撰写的总体思路、框架结构、写作方法等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性意见,是实际而不署名的顾问,尤以致谢。

还要说的是,由于本人学识所限,奉献给读者的绝不是久经雕琢的白玉,只能算是一块粗糙的土坯。不过这样也许还是一种优点,因为它可激起读者的思考,引发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明的毁灭与孕育(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60次重大战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庆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615712
开本 32开
页数 375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1994-09-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1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4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