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隐士大风流
内容
编辑推荐

隐士离我们并不遥远,人人都可以做一个心灵隐士。

当他们选择作为一名隐士的时候,他们也就选择了隐居生活带给他们的所有的快乐或者悲伤,决不后悔,直至死亡。

他们没有山珍海味,没有绫罗绸缎,但他们有青山绿水,有粗茶淡饭。

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贫穷的人,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最快乐、最幸福的人。

2007年度最温暖人心的历史读本,精彩呈现,不容错过!

内容推荐

请注意这不是一本讨论隐士文化的学究书,这是一本充满活泼、张力、风趣,饱含作者感情的通俗历史读物。这本书与时下众多历史类书籍最大的区别是,本书不仅向我们传递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展现了古代隐士这一特殊群体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还让我们在充满快感、轻松的阅读中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慰藉。我们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会突然发现,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像隐士那样逍遥,他们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每个人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有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才会感到快乐。

目录

作者序

编者序

许由——一直在出逃

伯夷和叔齐——首阳山上的慷慨悲歌

介子推——与君共逃亡

钟子期——知音往事

鬼谷子——那些徒弟,那些事

庄周——谁比他逍遥

商山西皓——皇帝家的那点烦心事

梁鸿——牧猪也快乐

严君平——我的算命生涯

严光——那条压在光武帝肚皮上的腿

樊英——一个女权主义者

庞德——公决不当官

阮籍——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嵇康——空谷绝响

陶渊明——爱在桃花源

王通、王绩——不一样的风流

司空图——誓不做遗老的老头

林和靖——西湖梦,孤山魂

试读章节

一个小部落酋长

自从黄帝打败炎帝,统一黄河流域之后,中国北方的老百姓就开始过上了和平安定的日子。但是黄帝的子孙后代却一个不如一个。据说黄帝有一个孙子,号称玄帝,虽然没有啥政治才能,但他却颁布了一条千古奇闻的法令:如果在路上女人碰到了男人,女人必须要低着头,恭恭敬敬地站到一边,让男人先走,否则就要被流放三千里。社会发展到今天,规矩却反过来了,女人碰到了男人,不是女人让开,而是男人让开,因为男人要做绅士。假使玄帝老先生在天有灵的话,不知道有何感想呢。

黄帝的子孙们默默无闻、浑浑噩噩地干着,到了黄帝王朝第五代君主尧帝的时候,事情才有了改观。并不是说尧帝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只是后来的史学家们再也找不出除了黄帝之外比尧帝更好的君主了,于是只好把尧帝拿出来夸耀一番,把他捧上了圣人的宝座,以供后人顶礼膜拜。我们从“尧帝”这个谥号可以看出,尧帝是一位心肠太软的君主,因为心太软的缘故,才有了后代史学家一直津津乐道的“禅让制”,也因为心太软的缘故,尧帝把我们的许由先生害惨了。

我们现在说许由先生。许由先生的童年生活大概和一般人的童年生活差不多,穿开裆裤,下河摸虾,上树掏鸟蛋,在外面玩耍的时候常常忘记回家。谁想到了青年时期,许由先生已经当上了部落酋长。那时候的部落就相当于村,部落酋长就是村长了,许由先生是怎么当上村长的呢?不是他聪明,也不是他很有力气,更不是他很有关系,而是他做了一件“轰轰烈烈”的事情。

尧帝在位的时候,黄河时不时发一通脾气,扰乱百姓的生活。尧帝想破了脑袋瓜子也没有想出对付黄河泛滥的法子,只好叫鲧,也就是大禹的老爹去治理黄河,可是鲧也拿黄河没有办法。

这一天,当老百姓还在睡梦中的时候,黄河又发脾气了,半夜起来方便的许由先生看见水已经漫进了自家的屋子,大惊之下立刻跑出门外,挨家挨户地敲门,告诉大家发洪水了,赶快起来逃命。洪水来势汹汹,等许由先生跑到原部落酋长家里的时候,洪水已经漫到了他的胸口。酋长家的门已经被 洪水冲开,酋长的女儿站在床板上抱着一根柱子,而老酋长已经不知去向,老酋长的女儿以为自己的老爹被洪水冲走了,一边痛哭,一边叫着老爹。许由先生看到这一幕,连忙英雄救美——救走了酋长的女儿。

老酋长的女儿被许由先生救到了安全地带,洪水终于退去,更加幸运的是'老酋长没有死,原来他知道洪水来临的时候不顾自己女儿的性命,跑去救他的子民了。洪水退后,父女俩相见,激动万分。这时候,女儿想起了一个人,于是就把许由先生如何救她的事情告诉了老爹。而此时不止女儿一个人,老酋长听到很多人都在盛赞许由先生的美名,也就从这一刻起,老酋长做出了两个决定:第一个决定是把酋长的位置让给许由先生;第二个决定是把女儿嫁给许由先生。

这真是天上掉馅饼了,不仅掉馅饼,还掉下一个林妹妹!任何人遇到这样的好事还不乐昏了头?可是许由先生不但不喜,反而愁眉不展。他既不想 当什么酋长,也不想娶什么酋长的女儿。为什么?因为他深知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没有能力管好一个部落大大小小的事。不娶酋长的女儿并不是她长得不好看,相反酋长的女儿是部落里头号大美女,只是许由先生已经有了意中人了,那就是和他青梅竹马的邻家女孩。

这司急坏了许由先生,自己只不过是在洪水来临之际充当了一回跑腿的差使'却惹上这两个巨大的包袱。老酋长不是一般的人,他的两个决定不可她一个也不答应吧?那也太不给老酋长面子了。正在为难之际,好好先生尧帝听说了许由先生的义举之后,亲自慰问下属来了。老酋长趁机把自己的两个决定跟尧帝说了,尧帝很爽快地答应了,对许由先生的义举大加赞赏,对孝酋长的禅让也大加赞赏。这下可好,许由先生不答应也得答应了。尧帝老爷的旨意谁敢违抗?就这样许由先生很不情愿地做了老百姓的父母官,做了一酋之长。

第一次出逃

做了酋长的许由先生,开始忙碌起来,由于本来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因此许由先生做了官之后没有一点架子,很多人都不把他当酋长看,只是在有事情的时候才把他当酋长看。总之一句话,许由先生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人缘极好。在他的管理下,其实啥也没有管理,老百姓安分守己,不偷不抢,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许由先生不曾想到,啥都不管也会有这样的效果,这个酋长当不当都一样。于是他决定辞职,不想徒有虚名。这个酋长职位一直是许由先生心上的一块石头。

许由先生的辞职报告还没有送到尧帝那里,尧帝却亲自来找他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尧帝也是没有架子的,事必躬亲。许由先生端茶倒水之后,心想,来了也好,省得我再跑一趟。

许由先生以为,尧帝只不过是来看看老百姓,顺便旅游一趟,没有什么大事。然而,当他得知尧帝此番前来的目的之后,浑身吓出了冷汗。

尧帝是一个直爽的人,也不打什么马虎眼,开门见山就说:“许由先生啊,我老了不行了,听说你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威望很高,是个有德行的人,你就接替我治理天下吧。”

许由先生听了倒退一步,简直不敢相信这番话出自尧帝之口,想也没想就推辞道:“尧帝老爷啊,这万万使不得!天下之事,别说我不想,就是我想也没有这个能力啊!我就是一个庸人,酋长这个职位,我已当得好辛苦!如果你今天不来,我还打算去找您老人家呢。我不想干什么酋长啦,让那些更有能力的人做吧!”

许由先生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以自己的性格,善于做什么,不善于做什么。治理天下这样的事情即使一百个许由加在一起也是干不来的,更何况尧帝的儿子丹朱先生,尧帝的女婿姚重华先生都在虎视眈眈呢,他才不去捅这个马蜂窝呢。

但是尧帝却说:“你不要太谦虚了,过度谦虚就是虚伪了。你说你没有能力,那我问你,为什么你管理下的部落是最好的呢?”

许由先生不慌不忙地说:“这不是我的功劳,这全在于老百姓自身。他们个个都像您老人家一样,心肠好得不得了,根本就不需要我管啊。”

尧帝被许由先生拍了一下马屁,无话可说了,只得起身告辞。

但是尧帝并没有善罢甘休,隔三差五地就来慰问许由先生,一见面,尧帝就说你帮我治理天下吧。如此下去,许由先生受不了了,他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做梦都梦见尧帝对他说,你帮我治理!

不得已,许由先生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可是逃跑并不顺利,首先就是他的老婆反对,这位曾经是老酋长的女儿,现在是酋长许由的老婆的女人对许由先生的做法很不理解:“为啥要跑?那么多人想做都没有机会,可你却像大祸临头似的。做皇帝多好啊,吃好的穿好的。”

许由先生用一句话算是回答了老婆的疑惑,治理一个部落我心里都憋得慌,更何况是治理天下了。好一句“憋得慌”,这就是性情中人,不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不为名利和外界的舆论委屈自己,这是大智若愚。可是,许由先生的老婆智商和情商都不高,无法明白这些,无论许由先生怎样对她这头“牛”弹奏出如何美妙的琴声,她都一口回绝:“要走你走,打死我也不走!”

都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可许由先生的老婆就是不随他。这咋办呢?老婆不义,许由不能不仁,绝对不能抛下老婆,虽然他对老婆没有什么感情,估计他老婆对他也没有什么感情,那么只有最后一条路了:离婚吧。走之前先把婚离了。

让许由先生大跌眼镜的是,老婆听说许由先生要跟她离婚,不但不生气,反而拍手叫好:“好呀好呀,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许由先生叹了一口气,唉,这可恶的包办婚姻,害了两个人。许由先生拿起笔,写了一封休书,一日夫妻百日恩,想到自己的老婆即将要成为下堂妇,心中难免有点愧疚和悲伤。写完后,许由先生说:“分手了,我们还可以做朋友吗?”

许由先生的老婆夺过休书,斩钉截铁地说:“不要再来伤害我!”

好在许由先生还没有孩子,否则就麻烦了。

就这样,许由先生逃跑了,似乎有一种力量在呼唤着他,他逃跑的时候没有一点害怕的感觉,而是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意。他很激动,因为他马上可以过自己向往的生活,马上可以抛弃功名利禄的束缚,像一直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可以飞向天空一样,许由先生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惬意。原来逃跑的感常这么好。P2-5

序言

每个人都必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们捧读这部书稿的时候,怦然心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隐士情结。试想,当我们被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逼得无路可退的时候,当我们面临种种诱惑而身心俱疲的时候,当我们左冲右突仍无法找到慰藉心灵的途径的时候,我们是否萌生了退隐的想法?我们是否憧憬那种闲云野鹤、恣意遨游的境界?

这就是我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隐士情结。

本书叙述的主旨在于,通过古代隐士的那些事儿,把中国所特有的隐士文化和隐士情结演绎出来。隐士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与世界其他文明的所谓隐者的思想内涵迥然有异。

西方文化的隐者归于自由主义范畴,略带民主政治的色彩,即坚持个人独立,坚持超然物外,坚持为自己的理想而放弃社会活动;印度的隐士,则完全出世,甚至出家、苦行,除了自己的信念,其他的一概不论,完全的纯粹的与世隔绝的状态。

中国的隐士则不然,往往身在江湖,心存魏阙,除了小部分天生隐居外,大多数都是人生蹭蹬,经历种种不平,遭遇无数碰壁,最后心如死灰,归隐山林;抑或是胸中丘壑万千,却无可施之处,天地虽广,却难觅英雄用武之地,沮丧之余,终老泉下;要不就是生逢末世,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空怀满腔抱负,却因群小当路而不得伸张,痛苦绝望袭来,遂萌引退之意;还有一类,信奉老庄,崇尚精神的绝对自由,自视清高,出淤泥而不染,像是遗世而独立的一丛幽兰,身处空谷,怡然自得,偶有恶风吹来,则和光同尘,明哲保身,以全其志。

由上看来,隐士者,天生的固少,而后天的居多。政治黑暗和人生失意乃是归隐者的外部根源。而内部根源则是儒家、道家两种中华文明的主导思想中,都包含了归隐的思想,无论是孔子门生,还是老庄弟子,都能从自家的经典中找到归隐的理论支持。

孔子曾说,如果他的思想得不到认可和施行,他将乘竹筏,隐居海上。儒家还认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独善其身的最好方式莫过于隐居避世,远离纷扰。老庄主张清静无为,因应顺势,不做违背规律的事情,尤其是庄子的思想,更被认为是隐者所信奉的圭臬。很多人都认为隐士是道家的专利,即是因为老庄超然物外、齐物逍遥的观念。

本书的另一个主旨则在推销一种观念,宣扬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观念,即生活要有自己的主张,要热爱自己的生活并坚持到底。这个观念从隐士的那些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书中所选取的隐士,虽然经历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对隐居生活充满着热爱,以自己的生活主张为荣,。并愿意为自己的隐居生活贡献终生的精力和热情。我们也应该向隐士学习,虽然我们未必就去隐居。生活中大致有两类人,一类制定规则,另一类遵守规则,而我们则主张为自己制定规则,自己身体力行,使生活变得充满价值和快乐。要做生活的主人,而非傀儡。对于自己选定的道路,则要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就像隐士,没有动听的丝竹,没有众星捧月的虚荣,也没有执掌生杀的威严,却有自己的独特的快乐,这种快乐别人体会不到,自己却愿意为此而舍弃许多。

一种生活方式,即心灵的生活方式,活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隐士能够容忍绝世的寂寞,就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把物质的欲求降到最低,把精神世界搞得有声有色,这样的人生才不会虚度。现在最常见诸报端的一种生活方式是简单生活,说到本质,简单生活和隐士生活大有异曲同工之妙,双方都主张将外界的诱惑摒弃,过一种心灵上的纯粹的逍遥的无拘无束的生活。有时候,你抬头看一下天,会觉得天格外的蓝。是天格外的蓝吗?非也,天每时每刻都是碧蓝的,只是我们的心灵布满了阴霾,长满了野草,以至于我们迷失了,失去了人生的最具价值的方向。那是一件多么令人痛惜的事情。  1845年,二十八岁的梭罗撇开金钱和名誉的羁绊,来到瓦尔登湖,亲手在湖畔建起一个小木屋,并且自耕自食,过起了现代人的隐居生活。瓦尔登湖畔的生活,让梭罗远离了世俗的虚伪和险恶,找到了一种与自己性格、气质相吻合的生活方式,即精神层面上的孤独、严谨、节俭、求知和野趣。

同样是现代人,为什么不追寻梭罗的足迹呢?因为我们放不下,因为我们崇尚物质生活,而对心灵的生活不屑一顾。因此痛苦、沮丧、煎熬、折磨,时刻袭来,使我们无处躲藏,身心俱疲,优越的物质生活下面是一张张冷漠、无情、贪婪、尔虞我诈的脸庞。悲夫!

读者倘能从本书中得到启示,转而寻求一种心灵上的生活,并热爱这种生活,坚持到底,作者的一片心血亦有所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隐士大风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纳兰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9059272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3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4
16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2: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