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鲁滨逊漂流记(英汉对照)/探险与传奇经典文学双语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通过作者丰富的想像、曲折的情节、朴实的语言,本书鲜明地反映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时代特征,真实地描写了离开社会28年之久的人所遭遇的逆境和绝望,还有对信仰的感同身受,以及对生活无尽的挑战。

内容推荐

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从小就渴望冒险,终于有一天离家航海。后来,船在海上失事,他历尽艰险,独自漂泊到了一座荒岛上。在岛上,他想出了很多具有创意的办法,努力活了下来,并救出了被土著人俘虏到岛上的星期五,使他成了忠实的仆人,最后还机智地救出了一位英国帆船的船长,帮助船长平息了船上的叛乱,一起回到了阔别35年的故乡。

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丰富的想像、曲折的情节、朴实的语言,鲜明地反映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时代特征,真实地描写了离开社会28年之久的人所遭遇的逆境和绝望,还有对信仰的感同身受,以及对生活无尽的挑战。

试读章节

1632年,我出生在约克城的一个体面家庭。我有两个哥哥:其中一个是驻佛兰德斯的英国步兵团的一名中校,在敦克尔克附近与西班牙人作战时阵亡;第二个的下落,我至今一无所知,就像父母亲对我后来的下落一无所知那样。

因为我在家里排行老三,而且学无所长,所以从小我的脑海里就充满了浪迹天涯的念头。

有一天,我偶然来到了赫尔城,当时还没有离家出走的念头;而我到了那里,我的一个伙伴正要乘他父亲的船去伦敦,并用引诱水手的普通方式怂恿我跟他们一起去,也就是说,不收我任何船钱。

1651年9月1日,我登上了开往伦敦的一艘轮船。那艘轮船一出亨伯河,风就开始猛刮起来。我以前从未出过海,所以恶心欲吐、胆战心惊。这时,我开始认真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

此时,风暴越刮越猛,海浪滔天,随时会将我们吞没。每次我们的船跌人浪谷,我就想我们再也升不起来了。在这种极端痛苦的心情中,我一次次地发誓,一次次地下决心,说如果上帝在这次航行中饶我一命,如果我再次踏上干燥的陆地,就马上回到父亲身边,这辈子再也不坐船了。

这些明智而清醒的思想,在暴风肆虐、乃至过后的一段时间,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但到了第二天,风小了,浪也渐渐静了,我开始对海上生活有点儿习惯了。然而,我整天仍然闷闷不乐,因为我还有点儿晕船。傍晚时分,天晴风停,随之而来的是一个美丽迷人的黄昏。当晚的落日和第二天早上的日出都清澈明朗。此时,风平浪静,阳光照在上面,我想,那种美景最让人心旷神怡,我以前从未见过。

那天夜里,我睡得很香,现在不再晕船了,心情非常愉快,我惊奇地望着昨天还是那样汹涌可怕的大海,没过多时却能如此平静宜人。

在海上航行了六天后,我们驶进了雅茅斯锚地。暴风过后,因为逆风、天气平静,所以我们没走多少路,只得在这里下锚停泊。逆风(即西南风)持续刮了七、八天。在此期间,许多艘来自纽卡斯尔的轮船也都驶进了这个锚地,因为这里是海上公用港口,那些轮船都在这里等候进入河口的顺风。

我们本来不该在此停泊太久,而是应该趁着潮水驶入河口,但风刮得太紧;而停了四、五天后,风势更猛。然而,由于这块锚地一向被认为是一个良港,是理想的停泊地,而且船上的锚索又很结实,因此水手们都满不在乎,一点儿也不担心有什么危险,而是像在海上那样休息作乐。到第八天早晨,风势增大。于是,我们都一起动手拉下中桅,并把船上的一切东西都捆牢扎紧,以便船尽可能轻松航进。到了中午,大浪滔天,我们的船头钻进了水里,好几次都灌进了海水。有一两次,我们以为船锚已经脱离;因此,船长下令放下备用大锚。这样,我们在船头下了两个锚,而且锚索放到了头。

这种凄惨景象,我以前从未见过:海浪像山一样高,每隔三、四分钟就扑向我们。我环顾四周,只见我们周围危机四伏。我们发现,停泊在我们附近的两艘船因吃水深,已经砍掉了下风板边的那些桅杆。随后,我们船上的人大声呼喊。原来停在我们前面大约一海里远的一艘船已经沉没。还有两艘船被吹得脱了锚,冲出锚地,不顾一切地驶向大海,船上一根桅杆也没有了。那些轻型船境况最好,在海上不那么吃力,但也有两二三艘只挂着斜桁帆,被风刮得从我们近旁飞驰而过,向大海漂去。

到了傍晚,大副和水手长请求我们的船长砍掉前桅,船长不愿答应。但水手长向他抗议说,他不答应,船就会沉没,船长只好答应了。而当船上砍掉前桅时,主桅随风摇晃,船也晃得越发厉害。他们只得把主桅也砍掉,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甲板。

尽管我们的船非常坚固,但因载货重、吃水深,并在海里打晃,水手们不时地大声喊叫,船要沉没了。

到了半夜,更是雪上加霜,其中一个下去到船舱底查看的人跑上来大声喊道:漏水了;另一个水手跑上来说,底舱里的水有四英尺深了。于是,全船的人都被叫去抽水。

尽管我们不断抽水,但底舱里进水越来越多。显然,我们的船将会沉没。这时,尽管暴风开始减小,但我们不可能让船驶进港口了。于是,船长鸣枪求救。有一艘刚刚漂过我们前面的轻型船冒险放下一只小艇来救我们。于是,我们一边划着小艇,一边随浪逐流,歪歪斜斜地向北方的岸边漂去,差不多漂到了温特顿海角。

离开大船不到一刻钟,我们就看到它沉下去了。这时,我才第一次明白大海沉船是怎么回事。

尽管我们处在这种境地,但水手们还是奋力向岸边划动小艇。当小艇被冲上浪峰时,我们能看到海岸,只见岸上有好多人跑来跑去,想等小艇靠岸时援救我们。但小艇前进速度很慢,而且怎么也靠不了岸,最后一直划过了温特顿灯塔。海岸由此向西偏离,朝克罗默伸去。这样,陆地挡住了一点风势。我们在这里靠岸,尽管非常吃力,但大家都安全匕了岸。

P3-9

序言

《鲁滨逊漂流记》是“探险与传奇经典文学双语系列丛书”奉上的第六道精美大餐。

《鲁滨逊漂流记》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也是英国乃至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18世纪初,一个英国水手在航行中和船长发生冲突,被遗弃在海上。他在南太平洋漂流了一段时间后,流落到一座荒岛上,独自生活了四年。1719年,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并因此成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

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丰富的想像、曲折的情节、朴实的语言,鲜明地反映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时代特征,真实地描写了离开社会28年之久的人所遭遇的逆境和绝望,还有对信仰的感同身受和对生活无尽的挑战。

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从小就渴望冒险,终于有一天离家航海。后来,船在海上失事,他历尽艰险,独自漂泊到了一座荒岛上。在岛上,他想出了很多具有创意的办法,努力活了下来,并救出了被土著人俘虏到岛上的星期五,使他成了忠实的仆人,最后还机智地救出了一位英国帆船的船长,帮助船长平息了船上的叛乱,一起回到了阔别35年的故乡。

笛福擅长描写环境,细节逼真,令人信服。他的语言自然,不引经据典;故事都是由主人公自述,使读者感到亲切、通俗易懂,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这正是这部作品历久弥新、雅俗共赏的重要原因。

青闰

2007年6月1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鲁滨逊漂流记(英汉对照)/探险与传奇经典文学双语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丹尼尔·笛福
译者 青闰//安月英//宣碧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112818
开本 32开
页数 3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0
出版时间 2007-09-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319.4:I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0
14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6: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