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舞蹈史论研究方法初探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总结了国内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对舞蹈历史和理论研究方法论方面,加以分析和总结。结合国际上相对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加上作者本人从事社会科学和舞蹈史论研究的经验和教训,为读者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建议,以便对提高舞蹈界整体研究素质尽绵薄之力。全书共有八章,除了引言之外,还包括研究课题的设定、文献回顾、信息资料的收集和田野考察、宗教与舞蹈、比较研究与交流研究、研究现状与反思,以及结语。

内容推荐

本书总结国内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对舞蹈历史和理论研究方法论,加以分析和总结。结合国际上相对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以及从事社会科学和舞蹈史论研究的经验和教训,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建议,以便对提高舞蹈界整体研究尽绵薄之力。

目录

一、引言

二、研究课题的设定

三、文献回顾

四、信息资料的收集和田野考察

五、宗教与舞蹈

六、比较研究与交流研究

七、研究现状与反思

八、结语

试读章节

在研究课题设定之后,研究者的下一步工作就是要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回顾和评估。

文献回顾是对已发展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文献回顾可以帮助研究者对有关的课题和相关的研究充分熟悉,对于此项研究所达到的境界了如指掌,并可学习和借鉴前人研究的结构、过程和方法,并分析和发现尚存的漏洞和不同作者之间的不同观点,从而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的问题有更加准确的提示和把握。同时,又可以避免重复前人已经研究过的内容,而使自己的研究项目在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新的贡献。

文献回顾的表达可以分为几种,一种是按照不同观点分类,逐一进行阐述和分析,将不同的观点归纳总结后,找出矛盾点和不一致的理据,以使自己的研究就这些矛盾点和理据加以分析,并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搜集证据,而加以新的论证。

另一种可按学术类别分类,如对历史和少数民族的研究,不同学科对某一舞蹈现象有多方面的分析,如从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考古学、哲学以及其他艺术学类(如美术、戏曲、音乐和舞蹈)。通过不同学科对其舞蹈现象的分忻,找到相同或不同的观点和论据,从而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

再一种方法是以历史的演进、朝代的不同加以分类,以比较不同时期的文献对某一特定舞蹈现象的分析评价,找出其延承性或不一致性,从而界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挖掘出本研究项目的特殊性,作出新的贡献。

对某些舞蹈研究课题,如果在研究者本人研究以前没有人做过相关的研究,研究者也不妨选择相关的文献做回顾,如人类学对类似的现象如何做研究,以及它的结论如何,或历史学、考古学对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是如何评价的,当时的社会、文化、经济等背景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不同的学术研究对研究者都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我们在下一节专门用一些具体的实例向大家解释,如何用古典文献作为舞蹈史研究的文献回顾以帮助研究者运用历史学来达到对舞蹈史的详尽研究。

文献回顾的实证

(一)舞蹈史研究所需的文献回顾

新中国首部舞蹈史,是欧阳予倩写成的断代史《唐代舞蹈》,他认为唐代是中国舞蹈史上的黄金时代,把唐代舞蹈史弄清楚,然后上及隋、魏晋南北朝、秦汉、夏、商、周,下至宋、元、明、清,都容易找到线索。这时主要根据的文献是二十四史中有关乐舞的专门记载,先从唐代的有关文献入手,《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礼乐志》、杜佑《通典》、《全唐文》、《全唐诗》、《唐宋传奇》、《开元天宝遗事》、崔令钦《教坊记》《今人)任二北《教坊记笺注》)、段安节《乐府杂录》、王灼《碧鸡漫志》、《唐人说荟》、《渊鉴类函》等笔记杂录和类书。

1956年10月间舞协前身舞蹈研究会成立了以吴晓邦为组长的“中国舞蹈史研究组”,由欧阳予倩任艺术指导。七八位青年同志翻检全部《全唐诗》,从48000首诗中摘录出有关乐舞、服饰等资料出版了《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已再版多次),欧阳予倩撰写的《试谈唐代舞蹈》于1959年面世(见作家出版社,欧阳予倩著《一得余抄》),标志着新中国第一本舞蹈史诞生,开创之功绩不可没。此后中国文化部计划出版中国舞蹈史教材,孙景琛、彭松、王克芬、董锡玖4人在欧阳予倩指导下撰写《中国舞蹈史长编》(油印本),该书“文革”之前就已完成,“文革”中搁置达10年之久。“文革”后由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共分5册,先秦部分孙景琛撰写;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部分彭松撰写;隋唐五代部分王克芬撰写;宋辽金西夏元部分董锡玖撰写;明清部分王克芬撰写。5册《中国舞蹈史》是新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中国舞蹈史发展脉络的书籍,讲述了舞蹈在历史长河中各朝代时代背景,舞蹈种类、舞蹈风格特点、各民族之间以及与外国的乐舞交流等,初创阶段难免有很多不足之处,但还是一部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著作。现正重新修订拟再版。

为撰写5分册舞蹈史,阅读的大量文献资料,主要以二十四史音乐志为基础,以及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并参考《诗经》、《楚辞》、《周礼、仪礼、礼记》、《论语》、《老子》、《庄子》、《吕氏春秋》以及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周贻白《中国戏曲史》、任二北《唐戏弄》、《唐声诗》、《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音乐史》(杨荫浏著)、《中国美术史》(王朝闻主编)、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中国戏曲论著集成》(十册)、《昭明文选》及历代的笔记杂录等,由于印刷术的发明,自宋代始这方面的书籍增多,司马光《资治通鉴》、沈括《梦溪笔谈》、洪迈《容斋随笔》、陈肠《乐书》、周密《齐东野语》、《武林旧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粱录》、《太平广记》、《太平御览》等,不一一列举。

(二)舞蹈理论研究所需的文献

古籍:

1.《诗品》,钟嵘。

2.《文心雕龙》,刘勰。

3.《诗品》,司空图。P10-12

序言

董先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艺术研究所的创办者之一,她也是我国著名的研究舞蹈艺术理论的学者。她以自己多年的研究体会写成《舞蹈史论研究方法初探》一书。她不仅以自己对舞蹈艺术本体研究的学术成果作出了自己的理论贡献,也以本书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舞蹈艺术研究的方法论,对从事舞蹈艺术研究乃至艺术研究的人们会有良多的启示。

本书的另一位作者朱迎,是董先生的次子,现任墨尔本大学经济学教授,受家学影响,对舞蹈艺术也深有研究,其与董先生共成此书,是佳话,家学有传,也是可贺的一件事。

谨写以上几句话,祝贺《舞蹈史论研究方法初探》的出版。

王文章

2007年5月12日

后记

舞蹈历史和理论研究工作,在整个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中,属于比较偏的一门学科。虽然,它不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但社会科学研究要想得到全面发展,也离不开有系统地、规范地对舞蹈历史和理论的研究。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舞蹈历史和理论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非主流性,导致其研究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有很多弱点。同时,有关舞蹈历史和理论研究方法论教材也是非常少见。

怀着对提高舞蹈历史和理论水平的心愿,我们完成了这部手稿,以期对新一代舞蹈历史和理论的研究工作者的研究有所参考。

我们在此提供的研究方法论,是根据我们长年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经验,特别是对舞蹈史论研究和教学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一些有的放矢的建议。同时,我们也想强调的是,我们研究方法论的思想基础是结合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所强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西方的结构主义。所以,我们很注重并且强调舞蹈史论的研究要有实证的过程,而不能只从文献到文献,或凭研究者的主观臆断和想象,研究的过程,不能是做文字游戏。这与以下两方面有所不同。

第一,是与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不同,文艺作品的创作只需要创作者的想象和判断,而舞蹈史论的研究是要佐证推论研究课题的存在,而不是艺术创作。

第二,我们强调的研究方法论和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论是不同的。我们不只是停留在从文献到文献,或停留在创造语义和特殊意识的过程。我们更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文献与考古文物以及现存的有关民族民间舞相结合,用事实为佐证我们的研究课题。从而分析和提出新的理论,以及对人类社会的认识有新的启发。

最后,我们还想强调的是,我们在此做了一个抛砖引玉的工作,希望前辈、同行的批评指正和后来者能在对舞蹈历史和理论研究方面,特别是在研究方法论方面,作出新的贡献。特别是今年正逢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舞蹈史研究组(可以称之为新中国第一个舞蹈史研究组)或立半个世纪。对于热情关怀帮助我们的师友,谨以此书表达衷心的谢意!

这本小书的出版得到文化艺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此致谢!

董锡玖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

朱迎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管理系教授

2007年夏修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舞蹈史论研究方法初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董锡玖//朱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933851
开本 16开
页数 1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07-09-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709-3
丛书名
印张 9.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2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