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编著的《一口气读懂心理学》是一本随时随地都想翻看的实用心理学手册,地球人都应该知道的99条心理学现象。
本书带你走进他人神秘的心理世界,为你营造人际完美的交往,了解自己的心理,是一种高明,了解他人的心理,是一种智慧。
图书 | 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萍编著的《一口气读懂心理学》是一本随时随地都想翻看的实用心理学手册,地球人都应该知道的99条心理学现象。 本书带你走进他人神秘的心理世界,为你营造人际完美的交往,了解自己的心理,是一种高明,了解他人的心理,是一种智慧。 内容推荐 《一口气读懂心理学》简介:踢猫效应:防止自己成为坏情绪的传染源,沉没成本:不为失去的东西哭泣,巴纳姆效应:算命先生为什么那么神?卡瑞尔万灵公式:事情已经糟糕透顶,剩下的就是解决问题;近因效应:为什么“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墨菲法则:努力追求完美,不能完美时也不要苛求;彼得原理:职位并非越高越好;奥卡姆剃刀定律:化繁就简,抓住本质很重要;社会促退定律:对于自己不太出色的事情,最好还是独自进行;热炉法则:执法要严格,罪与罚要相符…… 通过阅读王萍编著的《一口气读懂心理学》中的故事,相信读者们一定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心理学中最简单的知识,进而加深对自身、他人、社会的了解,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事业发展产生一些良好的助益。 目录 第一章 自我成长 1.踢猫效应:防止自己成为坏情绪的传染源 2.沉没成本:不为失去的东西哭泣,放下才是最好的选择 3.巴纳姆效应:算命先生为什么那么神 4.蝴蝶效应:不要忽视周遭的小细节 5.情绪效应:坏情绪会带走你的健康 6.钟摆病:管理自己的情绪很重要 7.卡瑞尔万灵公式:事情已经糟糕透顶,剩下的就是解决问题 8.补偿心理:化自卑为自信的人往往能获得成功 9.自我认知:你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吗 10.吞钩现象:要用积极的心态摆脱昔日的阴影 第二章 人际交往 1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往往是最重要的 12.近因效应:为什么“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13.照镜子效应:你怎么看别人,别人就怎么看你 14.尊重效应: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获得尊重 15.托利得定理:容人之量很重要 16.同理心: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17.体貌效应:你习惯以貌取人吗 18.投射效应:不要用想当然的态度认识别人 19.定型效应:不要带着成见看人 20.视网膜效应:为什么他们和我一样 21.睡眠效应:印象是会随着时间改变的 22.晕轮效应:不要以想当然的态度看人 23.留面子效应:为什么人们愿意欣然付出 第三章 职场发展 24.詹森效应:保持一颗平常心很重要 25.墨菲法则:努力追求完美,不能完美时也不要苛求 26.狗鱼效应:有竞争才有进步 27.彼得原理:职位并非越高越好 28.马蝇效应:每个人都需要一种鞭策力 29.自我失败:你认为自己会失败,那么你一定会失败 30.士兵们是如何做出神奇的石头汤的 31.酝酿效应:为什么灵感总是不期而至呢 32.不值得定律:做事情要有侧重点 33.奥卡姆剃刀定律:化繁就简,抓住本质很重要 34.懒蚂蚁效应:要做职场中不可替代的人 35.社会促退定律:对于自己不太出色的事情,最好还是独自进行 第四章 管理决策 36.激励的“倍增效应”:赞美胜过灵丹妙药 37.三明治策略:批评之前和之后都要赞美对方 38.啤酒效应:信息共享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39.苛希纳定律:企业管理要提高效率就要做到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 40.热炉法则:执法要严格,罪与罚要相符 41.最大笨蛋理论: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无比自己更大的笨蛋 42.多米诺骨牌效应:小细节往往能造成大损伤 43.雁阵效应:需要领头雁,也需要成员间的相互配合 44.破窗理论:你必须懂得适时修正和补救问题 45.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效应:工作中应该注意男女的搭配比例 46.布里丹毛驴效应:及时决策很重要 第五章 销售策略 47.自己人效应:找到彼此的共同点更容易亲近 48.心理定式:打破你的思维定式 49.冷热水效应:目标要低于期望值 50.竞争优势心理效应:恶性竞争不如双赢 51.熟人链效应:原来他是朋友的朋友 52.直觉决策:冷静分析很重要 53.凡勃伦效应心理:奢侈品为什么会让人趋之若骛 54.自我设限:想要成功,就不能为自己设限 55.名人效应:名人可能会给你带来销售奇迹 第六章 人生规划 56.登门槛效应:大目标要从小目标开始 57.青蛙效应:生活要有危机感,不进则退 58.杰奎斯法则:不要试图解决所有的问题 59.路径依赖:惯性是一种可怕的力量 60.梦想法则:坚持就会最终实现你的梦想 61.手表定律:选择太多,反而难以找到正确的道路 62.虚假一致偏差:南瓜比宝马更珍贵吗 63.80/20法则: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往往能事半功倍 64.马太效应:使自己的优势得到最大的发挥,出名要趁早,成功也要趁早 65.彼得·潘综合征:心智成熟是生活幸福的必要条件 66.幸福递减率:努力之后的成果更容易让人获得幸福 67.毛毛虫效应:换个目标和方式会有另一方天地 第七章 社会家庭 68.安慰剂效应:精神安慰也能治病 69.心理性肥胖:减肥不但要控制食欲,改变心态更重要 70.离退休综合征:离退休老年人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71.幸福误区:幸福不是用来比较的 72.旁观者效应:为什么旁观者众多,“见死不救”的事件却频频发生 73.狄德罗效应:知足才能常乐 74.从众心理:人云亦云可能会造成可怕的后果 75.传播扭曲效应:要警惕消息是否失真 76.奥卡姆剃刀:非必要的东西就要剔除 77.更年期遭遇青春期:互相体谅很重要 78.格雷欣法则:为什么会有优淘劣胜现象 第八章 爱情婚姻 79.心理饱和:生活中要多一些新鲜感 80.失恋综合征:失恋后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81.三分之一效应:最好的一定不是最初的吗 82.人际吸引的相悦规律:因为他爱我,所以我爱他 83.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为什么父母越干涉,恋人们爱得越深 84.异性恐惧症: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异性 85.避雷针效应:沟通和交流很重要 86.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被绑架者为何会爱上绑匪 第九章 子女教育 87.蔡戈尼效应:为什么你会常常欲罢不能 88.心理暗示:心理诱导比直接命令更有效 89.过度理由效应:内部原因才是根本原因 90.培哥效应:为什么有些人记忆力超棒 91.情商: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92.习得性无助感:成功和肯定对孩子很重要 93.空白效应:为什么唠叨往往会毫无作用 94.皮格马利翁效应:赞美比批评更能让人进步 95.超限效应:教育过度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96.太阳效应:诱导比强迫更容易起到好的效果 97.求败心理:自我欣赏很重要 98.禁果效应:为什么潘多拉会打开盒子 99.罗森塔尔效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试读章节 1 踢猫效应:防止自己成为坏情绪的传染源 某公司董事长在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训斥一顿,还开了罚单。董事长真是郁闷至极啊!这位董事长回到办公室后,想起销售业绩下滑,于是将销售经理叫到办公室训斥一番。之后,觉得郁闷好多了。销售经理挨训之后,气急败坏地走出董事长办公室,将秘书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并对他挑剔一番。秘书无缘无故被人挑剔,自然是一肚子气,就故意找接线员的碴儿。接线员无可奈何、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对着自己的儿子大发雷霆。儿子莫名其妙地被父亲痛斥之后,也很恼火,便将自己家里的猫狠狠地踢了一脚。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的心情,一般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便成了最终的牺牲品。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坏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心理学上称之为“踢猫效应”。 如何应对“踢猫效应”呢?请看一位家庭主妇的做法。 “进门前,请脱去烦恼;回家时,带回快乐。”一位家庭主妇在她的房门上挂了这么一块木牌。在她的家中,男主人一团和气,孩子大方有礼,一种温馨、和谐,满满地充盈整个空间。 询问那块木牌,女主人笑笑,解释说:“有一次我在电梯镜子里看到一张充满疲惫的脸,一副紧锁的眉头,忧愁的眼睛……把我自己吓了一大跳。于是,我开始想,孩子、丈夫看到这副愁眉苦脸时,会有什么感觉?假如我对面也是这副面孔,又会有什么反应?接着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这些在我原来认为是他们不对的事实背后,隐藏的真正原因竟是我!当晚,我便和丈夫长谈,第二天就写了一块木牌钉在门上提醒自己。结果,被提醒的不只是我自己,而是一家人……” 主妇不经意间的一句平白朴实的话,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家庭又焕发出生机。如果我们稍稍用心,把这种豁达和体恤用于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踢猫”这条恶劣的传递链就能被截断了。 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犯了错误之后有人能及时地提出批评意见,这是犯错误者的福气。如果没有人及时地提出来,我们也许就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因此,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毁了自己的一切。有人提出了批评,不管我们接不接受,至少批评让我们知道了自己犯了错误,会使我们引起警觉。只要我们注意,那么,我们在今后的生活里就会少犯或不犯同样的错误。 在现实的生活里,我们很容易发现,许多人在受到批评之后,不是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受批评,而是心里面很不舒服,总想找人发泄心中的怨气。其实这是一种没有接受批评、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的一种表现。受到批评,心情不好这可以理解。但批评之后产生了“踢猫效应”,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容易激发更大的矛盾。 同样还有一个故事:一天,张太太驱车来到一家玉器店准备买一对镯子。张太太把精致的手提包放在柜台上,仔细地挑选。这时,一个打扮入时的小姐推门进来,看到碧绿剔透、晶莹可爱的镯子,不禁眼前一亮,也过来挑选镯子。张太太礼貌地把包移开,可这位小姐却愤怒地瞪了她一眼。原来她以为张太太把她看做小偷小摸,想浑水摸鱼。她感觉受到了侮辱,于是转身而去。临走嘴中嘟囔道:“有病!”平白无故地被人骂了一句,张太太的脸一阵儿红,一阵儿白。销售人员说了些什么,自己一句也没听进去。她愠恼地拿起手提包,转身而去。开车走到前面正赶上堵车,原来前面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张太太异常烦躁。今天怎么这么倒霉?司机的水平太差了。像他这样的水平怎么能取得驾驶证?以后再也不周末开车出来买东西了!在离家不远的路口,一个大型的卡车慢了下来。司机伸出头,满脸微笑,示意她先过。蓦地,张太太一肚子的不快,都烟消云散了。应对“踢猫效应”的诀窍是用自己的好心情给别人带来快乐,而不是让不良的情绪无限地蔓延下去。 2 沉没成本:不为失去的东西哭泣,放下才是最好的选择 东汉时期,巨鹿人孟敏客居太原。有一天,他到集市上买了一口甑(古代的炊具),却不小心把甑掉在地上摔碎了。眼见那锅摔成碎片,孟敏却“不顾而去”,丝毫没有表现出惋惜和后悔的样子。旁边有个叫郭泰(东汉著名的名士)的人,对孟敏的举动很是不解,“遂问其意”。孟敏答道:“甑已破矣,视之何益?”(锅已经破了,看又何用?) 十年后,孟敏知名当世。“堕甑不顾”的成语实际上和“沉没成本”说的是同种道理。“沉没成本”本是个经济术语。如果一笔已经付出的开支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具有理性的人只能忽略它,这种成本就称为“沉没成本”。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用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沉没成本”。他说:“假如你花7美元买了一张电影票,你怀疑这个电影是否值7美元。看了半小时后,你最担心的事被证实了:影片糟透了。你应该离开影院吗?在作这个决定时,你应当忽视那7美元。它是‘沉没成本’,无论你离开影院与否,钱都不会再收回。” 既然失去的已经无法再挽回,那就干脆把这件事情抛于脑后,不要让懊悔影响自己接下来的情绪和决策。西方有一个著名的谚语:“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中国古代也有一个成语“堕甑不顾”,这都是处理沉没成本的绝佳方式。对此,卡耐基受益终生。 卡耐基的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他曾试着在密苏里州举办了一个成人教育班。成功后,他又迅速地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设了许多分部,由于没有经验又疏于财务管理,在他投人了很多的资金用于广告宣传、租房、日常的各种开销之后,他发现虽然这种成人教育班的社会反响很好,但自己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并不好,自己一连数月的辛苦劳动竟然没有什么回报,收入竟然刚够支出的,几个月下来自己是白忙活了。 卡耐基为此很是苦恼,他不断地抱怨自己的疏忽大意。这种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他整日闷闷不乐、神情恍惚,无法将刚刚开始的事业进行下去。 后来,卡耐基只能去找他中学时的生理老师乔治·约翰逊,向他寻求心灵上的帮助,老师在听完卡耐基的话之后,真诚地对他说:“是的,牛奶被打翻了,漏光了,怎么办?是看着被打翻的牛奶哭泣,还是去做点别的。记住,被打翻的牛奶已成事实,不可能重新装回到瓶中,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吸取教训,然后忘掉这些不愉快。” 老师的话如同醍醐灌顶,使卡耐基的苦恼顿时消失,精神也振作起来,他又重新投入到了他热爱的事业中来。 许多公司在明知项目前景不好的情况下,依然勉强维持该项目,原因仅仅是因为在此项目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成本。殊不知,世间的事情,并不是只要坚持到底就一定会胜利。为了追回“沉没成本”而继续追加投资,却常常导致更多的损失。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经常犯下愚蠢的错误,而加大了“沉没成本”。 比如花了10块钱买了一张今晚的电影票,准备晚上去电影院看电影,不成想,临出门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如果我们执意要去看这场电影,我们不仅要来回打车,增加额外的支出,而且还可能面临着被大雨淋透而发烧感冒的风险。 晚饭结束的时候,本来你已经吃得很饱了,可是看着桌上剩了一半的饭菜,我们大都觉得如果把它们留到明天肯定会坏掉,太可惜了。于是,我们选择了宁可让自己的肠胃受罪,也要把它们全部吃掉。结果,因为吃得过饱,使得自己一个晚上没有睡好,第二天还得跑到医院去看医生。这样一来,最初的“沉没成本”就由原来的一碗剩菜,滚雪球似的加入了你的一夜好睡眠、肠胃健康还有医药费。 P2-5 序言 人自类产生以来,对自身心理的探索一直就没有停止过,我们一直渴望揭开幽远、深奥、神秘的心理世界的面纱。举个简单的例子,《伊索寓言》中曾记载着这样的一个故事:一只饥饿的狐狸路过树林,看见架子上挂着一串串葡萄,垂涎欲滴,可是却摘不到,只好离开,抱怨着:“葡萄是酸的。”在西方,这个故事被引入词典,酸葡萄心理就是来自于此:得不到的就说不好。心理学中也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解释人类心理防卫的一种机制要合理化地自我安慰与“酸葡萄”心态相对应,还有一种心态被称为甜柠檬心态,它指的是人们对得到的东西,尽管不喜欢或不满意,也坚持认为是好的。例如,你买了一套衣服,回来后觉得价钱太贵,颜色也不如意。但是你和别人说起时,你可能会强调这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即使价格贵一点儿也值得。 人类对心理学正式开始研究要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开始算起。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在斯金纳、杜威、霍尔、皮亚杰、布鲁德斯、弗洛伊德等大师的努力探索下,心理学已经取得日新月异的成果,逐渐成为一门蓬勃发展的学科分支。近年来,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压力空前增大,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不断涌现,患有心理障碍症的人数持续增加,“亚健康”一词也频频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其实,如果借助基本的心理学知识,现实生活中,很多痛苦和烦恼都会烟消云散,很多悲剧都可避免。可由于不了解最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一些本来极其简单的问题结果复杂化,并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在西方,心理学知识已经凌驾于任何知识之上,成为一种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知识。如今,越来越多的专家呼吁要全民普及心理学知识。然而,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有着严谨、深奥的特点。在晦涩难懂的术语面前,即使最权威的心理学家都坦言曾经有过兴趣索然的感觉。这个问题在我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也曾经深为困惑过,所以在这里尝试着用幽默、风趣、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来让艰涩难懂的心理学知识变得轻松有趣,以保证大家乐于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相信,对于每一个心理学爱好者来说,只要你读一读书中的小故事,就能很清晰地明白每一个心理学常识里所蕴涵的真正意义。 和珅为什么会深受乾隆皇帝的宠幸?同理心理论告诉我们:站在对方立场思考的一种方式,往往能够准确无误地体察到对方的心理感受,进而做到“想对方之所想,为对方之所为”。即使和对方出现矛盾也会真诚地为对方着想。和砷对乾隆的脾气、爱好、生活习惯、思维方法都了如指掌,因此能够平步青云。 为什么当你想买一条红裙子的时候会发现街上到处都是穿着红裙子的人?视网膜效应告诉哉们:当人过于关注自身所拥有的某种事物或某种特性时,就会使自己的视觉发生偏差,进而发现周围的此种事物或特性越发凸显出来。 为什么父母越干涉,恋人们爱得越深呢?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告诉我们: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为什么蝴蝶拍拍翅膀就会引起龙卷风呢?蝴蝶效应告诉我们:初始条件出现极小的偏差都有可能造成结果的巨大差异,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周遭的每一个小细节,否则很可能会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 通过阅读文中的故事,我相信读者们一定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心理学中最简单的知识,进而加深对自身、他人、社会的了解,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事业发展产生一些良好的助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41394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9 |
出版时间 | 2011-10-01 |
首版时间 | 2011-10-01 |
印刷时间 | 2011-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4-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39 |
宽 | 171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