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多克、李开复、稻盛和夫、奥普拉·温弗瑞等意见领袖都在热议正能量;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浪微博等主流媒体都在传递正能量。
这本《正能量》是卡耐基心灵修炼的巅峰巨作。
戴尔·卡耐基被誉为美国“成人教育之父”。20世纪早期,美国经济陷入萧条,战争和贫困导致人们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而卡耐基独辟蹊径地开创了一套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教育方式,他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他讲述的许多普通人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真实故事,激励了无数陷和迷茫和困境的人,帮助他们成为拥有正能量的人。
20世纪早期,世界范围内的战争纷乱和经济萧条,人们丧失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卡耐基有鉴于此,独辟蹊径地开创了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学和心灵励志学,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正能量》是戴尔·卡耐基心灵修炼的巅峰巨作,旨在帮助人们转化负能量、凝聚正能量,帮助人们发现、开展和利用潜伏在身心之中的正能量。那些是人们习惯于不加以利用的能源,是人们孕育在身心、尚未利用的财富!
这世上最宝贵的财富不在别处,就在陪伴我们一生的心灵之中。唤醒正能量,激发内心的强大力量,这是我们一生的心灵修炼。让《正能量》这本影响世界半个多世纪的心灵励志经典,带你追寻内心深处的圆满与富足。
找出负能量的根源
如果你是一个商人,也许你会对自己说:“这个话题实在荒谬至极,我干这一行已经十几年了,如果说有谁知道这个答案的话,当然非我莫属了。居然有人想要告诉我如何减少50%的负能量,这可真是荒谬透顶。”
这话一点也不错。如果我在几年前看到这样的话题,也会有同样的感觉。这个题目好像能帮助你解决很多问题,但实际上这种空话根本不值一提。
让我们开诚布公吧。也许我的确不能帮你减少50%的负能量,因为从我前面分析的结果来看,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可是我能做到一点,就是可以让你看看别人是如何做的,剩下的就要看你自己的了。
前面我曾经提过,闻名世界的阿利西斯·科瑞尔博士认为“不知道如何摆脱负能量的人,都会短命而死”。既然忧虑如此严重,那么如果我能帮你消除,哪怕只有10%的负能量,你是否会满意呢?很好,我下面就要告诉你一位商人是如何摆脱负能量的。而且他还节约了以前用来开会、解决生意问题的70%的时间。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里昂,多年来一直担任西蒙出版公司的高层主管,现在是纽约州纽约市洛克菲勒中心袖珍图书公司的董事长。
下面就是里昂的经验:
15年来,我每天几乎都要把一半的时间用来开会和讨论问题。我们应该这样?还是那样?或是什么都不管?这时我会很紧张,会在椅子上坐立不安,或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彼此辩论,不停地绕圈子。折腾到了晚上,我总是筋疲力尽。
我原以为我这辈子大概也就只能这样了。但是我干这一行已经有15年了,一直觉得应该有更好的办法。如果以前有人告诉我减少3/4的会议时间,可以消除3/4的神经紧张,那么我会认为他是一个盲目的乐观主义者。
可是,我现在确实能够拟出一个恰好能做到这一点的计划。这个方法我已经用了8年,对提高我的工作效率、我的健康和我的快乐来说,都有极大的好处。
这听起来好像是在变魔术——可是正如所有的魔术一样,只要你弄清楚是怎么做的,就非常简单了。
下面就是我的秘诀:
第一,我立即停止了那套15年来我们会议中一直使用的程序。在以往,我那些同事会先报告一遍问题的细节,最后再问“我们该怎么办”。
第二,我订下一条新的规矩,任何人想要问我问题,必须事先准备好一份书面报告,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1.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以前我们这种会议通常要开一两个小时,可是大家还弄不清楚真正的问题在哪里。我们常常开始讨论问题,却不愿提前明白地写出问题到底是什么。
2.问题的起因是什么?
回顾了一下,我竟然惊奇地发现,尽管在这种会议上我浪费了很多时间,却没有清楚地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3.这个问题可能有哪些解决方法?
在以前的会议上,只要有一个人提出一种解决方法,就会有另外一个人跟他辩论,大家也都争论起来,结果常常扯到题外去。于是直到开完会,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你建议用哪一种办法?
以前和我一起开会的人,往往为一种情况担心几小时,并且不断地绕圈子,却从没有想过什么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然后写下来,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现在,我手下的人很少把他们的问题拿来找我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发现要回答上面的四个问题,就必须搜集所有的事实,仔细地考虑自己的问题。
当他们做了这些之后,他们会发现大部分问题都不必再来找我商量。因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会像面包从烤面包机中跳出来一样不断地涌现。即使是那些必须跟我讨论的问题,所花的时间也不过是以前的1/3,因为讨论的过程非常有秩序而且符合逻辑,最后都能得到很明智的结论。
现在,在我们袖珍图书公司的办公室里,不再有人花那么多时间去担心、讨论出了什么问题,而是用更多的行动来解决问题。
法兰克·比吉尔是美国最了不起的保险业巨头。他曾告诉我,他不仅减少了在生意方面的忧虑,还使他的收入几乎增加了一倍。他使用的也是类似的方法。
“很多年前,”法兰克·比吉尔说,“我刚开始做保险推销业务的时候,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无限热诚和喜爱。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使我非常气馁,我开始看不起我的工作,甚至想到过放弃。我几乎都要辞职了,却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于是在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坐下来,想找出我内心中负能量的根源。
“首先,我问自己:‘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的问题是:我拜访过那么多人,可是业绩并不理想。我跟那些顾客都谈得很好,可是在最后快要成交的时候,顾客总会跟我说:‘啊!我想再考虑考虑。比吉尔先生,有时间再说吧。’于是我又得再去找他,这样就浪费掉不少时间,使我觉得很沮丧。
“第二,我问自己:‘有什么解决办法?’可是要找出问题的答案,我一定得研究以前的事实。我拿出了过去12个月以来的记录本,仔细查看上面的数字。
“结果,我有了一个非常惊人的大发现——我所卖的保险里,有70%是在第一次见面时就成交的,另外有23%是在第二次见面的时候成交的,而只有7%是在第三、第四,甚至第五次……才成交的。这些记录让我觉得非常难过,因为它很浪费时间。换句话说,我的工作时间几乎有一半浪费在实际上只有7%成交率的业务上。
“第三,‘问题的答案是什么?’答案很明显,我立刻停止了第二次以后的所有访问,这样多出来的时间,我用来寻找新的顾客。结果令人难以相信:在很短的时间内,我就把以前平均每次赚28美元的业绩,提高到了427美元。”
法兰克·比吉尔是美国最著名的人寿保险推销员,他每年推销出去的保险业务都在100万美元以上。可是他曾经一度想要放弃他那份工作。可是结果呢?正是因为坚持分析问题,才使他走上了成功之路。
P29-33
人人都爱“正能量”
正能量,positive energy,意思为正面能量,正向能量。这个词源于物理学,在物理学界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延伸定义,一切带给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成功、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生活的悲喜交加,都是自然的规律,现实的常态。生活中,有时会有悲观和消极,但更多的是希望和追求,是向上的动力,这种动力来自他人,来自社会,更多的来自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正能量”的一份子。
传播“正能量”,并不是要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选择性忽略阴暗面。只是当我们看到脚底的烂泥时,不要忘记提醒身边的同伴:天空中正闪烁着美丽的星光,提升自己的勇气,培育向善之心。
社会渴望“正能量”,我们每个人也需要“正能量”,事实上,社会的“正能量”也是每一个个体的“正能量”积聚而来。
每个人身上都有正能量和负能量。当我们积极、豁达、理性时,释放的就是正能量;当我们消极、狭隘、无知时,释放的就是负能量。
与其每天抱怨生活,唉声叹气,有没有想过改变自己的心态,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改变现状。
正能量越足,人生就会越幸福!把心拿出来晒晒太阳吧。
我总结了拥有正能量人的几大特征:
“对很多事情充满好奇,敢于尝试新鲜事物。”
“对生活乐观,坦然面对生活的悲喜。”
“分得清世界的是非曲直,不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偏,不扭曲事物的本质。”
“拥有人生目标,知道自己的所需并不断努力。”
“去爱一个拥有正能量的人吧”,“他会让你觉得人生有意思,会让你觉得世界色彩斑斓,会给你惊喜,同时也会带给你感悟。”
如何才能获得正能量?
在多年的演讲与培训生活中,我注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内心是否拥有正能量,并不取决于他们在事业上获得多大的成功,也不取决于他们拥有多少财富,而完全取决于他们的心态。
良好的心态也可以让处于困境的人渡过难关,让走在正确道路上的人加快成功的脚步。在我们的培训班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一位拥有了14名员工的老板,参加了培训课程。多年以来,他不加限制、毫无顾忌地批评、训斥他的员工。他永远对现状不满足,觉得到处都是问题和错误。在培训课中学习了这本书后,他果断地改变了对人生的心态。他的公司,很快就出现一种忠诚、热情、团结的精神,公司的业绩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提高。他在培训课的一次讲演中高兴地说:“以前我在公司中巡察,没有人主动向我打招呼,我的那些员工们一见到我来了,马上就避开了。可是现在他们都成了我的朋友,甚至连门卫都叫我名字向我打招呼!”现在,这位老板获得了比以前更多的收益,更重要的是:他在工作中和家庭生活中获得了更多的快乐。
看,就这么简单,只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一切都不是问题。
读完这本书后,你应该记得以下的原则:
有了积极的思想和行为,你就能获得人生的正能量。
记住不要去试图报复你的仇人,否则你会深深地伤害自己。
不要因为别人忘恩负义而不快乐,要认识到这不过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
多想想你的得意事,而不要过多在意自己的烦恼。 不要模仿别人,让我们找回自己,保持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