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铁道建筑漫游
内容
编辑推荐

很多人喜欢旅游,你最喜欢哪一种呢?毫无疑问,搭乘火车到世界各地的城市观看建筑,体验民情,是最佳的建筑旅行方式。因为一般的建筑经常是以固定的方式存在,但是火车本身却是一种移动式的建筑空间。在阅读中体验铁道建筑漫游,探寻、思考、发现,世界不断打开,下一站,在何方?

内容推荐

移动的空间和静止的空间,一种神秘的邂逅。建筑师狡黠地埋下伏笔,铁道将藏宝的路线串连。随着铁路,将一个个车站串联起来,让你领略到这一片为大多数人所忽视的风景,在这里,你将看到一个现代人类文明造就的世界。

目录

序言 建筑家的移动乐趣

铁道迷的魔幻档案

1 眩目的未来之旅

东海道新干线与京都车站建筑

“欧洲之星”与伦敦千禧建筑

百合海鸥号与台场建筑

2 浪漫的怀旧之旅

日本铁道文学漫游

荒川线漫游

法国巴黎旧铁道的浪漫再生

蒸汽火车赡养所

冬访门司港

3 悠游的城市之旅

山手线的环行

阿姆斯特丹的环城电车

南海电动火车与大阪建筑

回转寿司与铁道文化

码头轻型铁道与朱庇利地铁建筑

分离派与红电车

西班牙AVE高速铁路与塞维利亚新建筑

山阳新干线与广岛之恋

5 愉悦的逃学之旅

逃学的铁道/江之岛电车

北九州海鸥号与长崎港湾建筑

中央线的绿野仙踪

6 神秘的探险之旅

飞燕号与玉名市幽浮建筑

超级北斗与函馆建筑

毕尔巴鄂夜车与盖瑞的古根汉博物馆

试读章节

         铁道迷的魔幻档案认识铁道狂热分子是在一次铁道迷的聚会中,地点在淡水车站附近的奇怪的小餐馆里。有趣的是餐馆老板本身就是铁道迷,他的餐馆内布置了许多火车的照片;部分座位被设置在装修成火车车厢样子的房间内,在其中用餐便有如搭乘餐车一样;天花板上也架有铁道,欧洲古董火车在勤奋地奔驰着。整个餐馆布置将每一个铁道迷以及小朋友挑逗得十分兴奋。在这间奇怪的小餐馆中聚会的铁道分子们,每个人背景都不同,职业也迥异,但是铁道与火车有如一种神奇的魔法,将他们聚集在一起。Z君是位皮肤白皙的娃娃脸的图书馆员,平日沉浸在最高学府新建的庞大的图书馆建筑物内,低调地处理着学校的行政杂务。在平日的职场工作中,他绝少提及铁道与火车,但是下了班却马上

如超人变身般地投入铁道活动中。Z君娶了日本太太,日本太太将家里整理得素雅干净,并且接纳了他对火车的狂热。暑假期间,日本太太先回东京娘家省亲,z君则等到8月假期来到,才飞奔到东京,却只在岳父、岳母家待一夜,第二天便起程,开始他规划周密的铁路旅行。看着他密密麻麻的铁道旅行计划,我开始怀疑Z君的日本太太是不是太纵容他了?C君则是年轻的铁道迷,微胖的身躯使他带着一种温暖的喜感,在铁道迷中是个很受欢迎的人物。C君平日窝居士林知名的电子公司内,忠于职守地当个上班族,不过,一到中午吃饭的时间,他就会立刻趴在桌上呼呼大睡一原来每天晚上他都奔驰在网络上,大力推介铁道文化与火车知识。他有个自己的网站,进入此网站可以看见许许多多珍贵的铁道摄影图片与铁道录像带。从这些图片可以看出铁道迷基本上都带有怀旧的情绪,C君的收藏中除了已消失的古老车站图片之外,竟然还包括早年的电视短片录像带,以及许多老歌塑料唱片。上回聚餐,当大伙儿酒足饭饱之际,他立刻取出他的noteb00k,在餐桌上播放起他拍摄的铁道VCD,并且丢了几片铁道VCD给我,原来他也在网络上贩卖各式各样的铁道VCD,并且小赚了一笔,e时代的铁道迷果真不同凡响!H君是台湾铁道文化的开山鼻祖,他有着光荣的铁道迷血统,祖父、父亲都是火车的爱好者。H君在从小耳濡目染之下,20岁便出版了关于台湾铁道文化的巨著,影响之大,连C君都承认H君的著作是当年对他进行铁道文化启蒙的作品,那本书让C君感觉到喜欢铁道的人在台湾并不孤单,而且迷恋火车也不是一种怪癖!虽然H君的父亲是机械学教授,并且曾自行研制小型火车头,但是H君念的却是气象学,并且在服役后出国深造,念的仍然是气象,如今已经是博士班的学生。我有些怀疑何以身为铁道迷领导人之尊的H君,会甘愿待在美国的研究所耗费青春岁月研究大气科学?后来才知道H君在美国的学生生活,是一有空便跑去坐火车、拍火车,甚至还寻访到了小学课本中((小女孩救了一整列火车》故事的发生地点。那个大家十分熟悉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小女孩站在暴风雨摧毁的木桥前,奋力挥动手中的红衣服,终于使一列火车停下,免于出轨。以前我总以为是杜撰的,但是H君竟然把真实发掘出来了。前一阵子在网络上与H君联络讨论20世纪30年代雷蒙德·莱奥维(Raymond Loewy)所设计的流线型火车,知道今年夏天H君已经从西岸飞奔到东岸研究早期美国火车公司的历史,心中除了佩服之外,也确信H君学成归国时,应该已经拿到气象博士与火车博士的双学位了。W君的铁道人生比其他狂热分子多了一些浪漫成分。大学时代他与其他铁道迷在平溪线巧遇一位日本女孩,日本女孩来台研究侯孝贤电影场景,正想知道如何由侯硐去九份山城,好心的铁道迷便直接带她前往。途中两人交换名字,赫然发现这位日本女生与他认识的某日本铁道专家同姓,深入交谈之后,才晓得她正是那位日本铁道专家的女儿。此后两人通信保持联系,并且坠人情网,毕业后共结连理。W君当兵期间,日本妻子在家乡工作,每三个月来台相会一次,直到兵役结束,W君成为一名跑国会新闻的记者,日本妻子也来台定居。这段由火车牵引来的“铁道良缘”实在是神奇得令人不敢相信。不过从今以后,我相信仙履奇缘中的南瓜车其实根本就是一辆吐着蒸汽的火车头。 我相信斗篷、猫头鹰、铁道以及蒸汽火车头,都是具有魔法的神奇事物。哈利·波特便是到第九又四分之三月台,搭十一点的火车,才到达了魔法学校。而我的童年旅行经验也几乎都与火车脱离不了关系。不过关于这些神奇故事的种种记忆,被封存在魔法箱中许久,直到遇见了这些铁道狂热分子,昔日的火车记忆才慢慢被解咒,重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序言

法国诗人波特莱尔曾说:“……移动一直让我的灵魂引以为乐。”搭乘火车到世界各地的城市观看建筑、体验民情,一直是我心目中最佳的建筑旅行方式。因为一般的建筑经常是以固定的方式存在,但是火车本身却是一种移动式的建筑空间。搭乘火车可以享受建筑空间的各项乐趣。一辆火车可以是舒服安逸的旅店,也可以是美味温馨的餐馆,更可以是观看城乡景物变化的电影院;火车中的沙发椅、空调、照明,甚至是卫浴设备,同样都需要建筑师的巧思去设计构想;最重要的是,搭乘这种移动式的建筑,摆脱了久住一地、面对一成不变的景物却无法迁移的厌倦感与烦躁感。  英伦作家狄波顿认为运行中的火车,最容易引发我们心灵内在的对话。在建筑旅行中,除了实际去面对与体验建筑之外,其实也需要有安静思考建筑的时间,搭乘火车在我的建筑旅行中为我提供了许多思考建筑、沉淀思虑的机会。  我大概遗传了外祖母的铁道情怀。我的外祖母前辈音乐家陈信贞女士,可以说是那个年代里最会利用铁道旅行的人。早年任教于台中女中的外祖母,总是精力充沛地四处游走,除了到彰化、台南、斗六等豪门世家担任私人钢琴教师之外,也经常到台北中山堂聆听国际音乐家的演奏。喜欢旅行的外祖母早在光复初期,就已经是旅游的行家,不论是台湾最南端的垦丁,抑或是清幽的溪头森林,都是她经常造访的旅游景点,而便利的纵贯线铁道便是她南北奔波往来最佳的交通工具。  外祖母使用铁道十分频繁,她也懂得利用铁道外围设施,特别是台中车站的铁路餐厅,几乎成了她最常出现的场所。搭火车前,外祖母会到铁路餐厅用餐,顺便在等候的时间写几张明信片问候亲朋好友,然后在上车前托铁路餐厅的侍者寄出。有时候也会利用这段时间发一封祝贺电报给过生日的孙子,让收到的人惊喜不已。这种善于利用铁道与邮务、电报的生活风格,充分显示她对于现代化生活的适应与乐在其中。

 铁道与火车也时常出现在超现实主义画作中,例如意大利画家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的画里地平线上吐着烟雾的蒸汽火车头,甚至广场前挂着大钟的车站建筑景观;画家保罗·德尔沃

(Paul Delvaux)的画作中,则常常出现梦游般的裸女、骷髅人,以及电车行驶在月夜街道中;连超现实主义画派的大将马格里特(Rene Magritte)也画过吐着烟雾的蒸汽火车头从室内壁炉开出的奇特景象。对于超现实主义画家而言,火车不仅出现在他们的画作里,同时也出现在他们的梦境或潜意识中,代表着某些隐喻或象征,也可能是过去某些奇特的记忆。我幼时的梦境里,也充满着与铁道有关的事物,特别是一个经常侵扰我睡眠的噩梦。在梦中的我经常看见一座乡野的小车站,心情便开始紧张害怕,车站旁的铁道向远方延伸,终点却是一座黝黑的隧道山洞,过没多久,我就坐在火车上极速地向隧道内直奔,黑暗的隧道像是一座无底洞,陷入黑洞中的我似乎永远出不来……我开始惊慌尖叫,然后一身冷汗地从梦中惊醒。这个噩梦一直是我幼年固定的噩梦,直到我在20岁受洗接受基督信仰之后,这个噩梦才不再缠扰着我。后来我思索这件事,试图解析自己的梦境,认为火车进入黝黑隧道是我幼年对于生命死亡未知的恐惧,而基督信仰让我超脱生死的恐惧,以至于噩梦从此不再。这些年来,我的建筑探险,尽可能都以铁道旅行的方式进行,可以搭火车又可以欣赏建筑,这样的旅行可真是一举两得。我试着将每一次的铁道建筑漫游记录下来,最重要的是希望与所有的朋友们分享,不仅分享我的漫游心情、同时也希望大家一起来体验铁道建筑漫游的乐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铁道建筑漫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清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25678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861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7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