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书法阵营是一个时代的高峰,是群体作用、共同智慧的结晶,是一宏伟的纪念碑群。挖掘这份宝贵的遗产,总结近现代『海派』书法崛起及成功的经验,是当代上海书法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相信这套《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能对当代的书法创作和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本书为“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系列之一,收录来楚生画作,以飨书法爱好者。
图书 | 来楚生(精)/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海派』书法阵营是一个时代的高峰,是群体作用、共同智慧的结晶,是一宏伟的纪念碑群。挖掘这份宝贵的遗产,总结近现代『海派』书法崛起及成功的经验,是当代上海书法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相信这套《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能对当代的书法创作和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本书为“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系列之一,收录来楚生画作,以飨书法爱好者。 内容推荐 來楚生(一九○四—一九七五),原名稷勛、號然犀、楚□、負翁、一枝、非葉、懷旦等,别署安處樓、然犀室,晚年易宇初生,亦作初升。浙江簫山人。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理事、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员。 在現代藝壇中,來楚生先生是一位藝術風格鮮明,身兼書、畫、金石三絕的藝術家。早年,他有幸結識了潘天壽先生,彼此志趣相投,情同師友,過從論藝甚密,并由此打下了扎實的基本功。經過終生不息的錘煉,至晚年其藝術創作達到雄健樸厚、简潔空靈的境地。來楚生先生曾作自用印,散述其平生藝事。“生于鄂渚、長于浙水,游于沪瀆。”“刻尽二吴风规,志我一生萍踪。”唐云先生旷評曰:“來楚生先生書、畫,篆刻无不精妙,而于書,篆、隸、正、草均熟中求生,剛健婀娜,平正憨辣,氣势磅礴,不可名狀,允推當代杰手;晝從書法得來,清新横逸,刻則運刀如筆,饒有奇致——皆不涉前規,開生面者也。” 目录 前言 周慧珺 心血為爐 熔鑄古今 來楚生的書法篆刻藝術 童衍方 生平留影 一 行草臨黄道周榕壇問業軸 二 行書黄庭堅句聯 三 行書五言聯 四 行書扇面 五 行草臨杭董浦與金壽門聯 六 行書扇面 七 行書七言聯 八 行書集楊萬里、秦觀句聯 九 楷書臨石濤題晝詩 一○ 篆書臨《三公山碑》册 一一 行書上海農民歌謠軸 一二 隸書毛澤東《满江紅·和郭沫若同志》詞軸 一三 隸書毛澤東《蝶戀花·答李淑一》詞横披 一四 草書毛澤東語錄軸 一五 隸書魯迅詩册 一六 篆書魯迅詩册 一七 隸書宋詞册 一八 隸書七言聯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来楚生(精)/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253709 |
开本 | 8开 |
页数 | 32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12-01 |
首版时间 | 2006-12-01 |
印刷时间 | 2006-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0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92.28 |
丛书名 | |
印张 | 4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388 |
宽 | 271 |
高 | 3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