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朝花夕拾呐喊/素质教育新课程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和《呐喊》两部佳作。《朝花夕拾》是鲁迅最具代表性的散文集之一。它由10篇散文组成,较完整地记叙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的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历。在文中,作者饱含深情地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

内容推荐

《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第一篇作品《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这篇散文与其后的《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等7篇作品,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后面的《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呐喊》收1918年到1922年创作的小说15篇。《狂人日记》主体部分用日记体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迫害狂”在患病期间的遭遇及心理。《孔乙己》写的是鲁镇咸亨酒店里发生的故事。《故乡》是一篇散文体的小说,讲“我”回到故乡,但事过境迁,连那个曾经在月下海边的西瓜地里刺猹,淳朴得不染俗气的闰土都会很木然地唤“我”“老爷”了,使“我”突然很悲哀地感到了“隔膜”,于是在迷茫中离开了故乡。《阿Q正传》里的阿Q是一个在末庄打短工的。小说写了他的“精神胜利法”,恋爱的悲剧,外出谋生,想革命以及被拒绝,最后被杀了头的悲剧故事。《社戏》写由于看中国戏的乏味而回忆起少年时在故乡的乌篷船上看社戏的生动场景。

目录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呐喊

《呐喊》自序

狂人日记

孔乙己

明天

一件小事

头发的故事

风波

故乡

阿Q正传

端午节

白光

兔和猫

鸭的喜剧

社戏

试读章节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我讲“长毛”。她之所谓“长毛”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但除却革命党,因为那时还没有。她说得长毛非常可怕,他们的话就听不懂。她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子看家。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长毛笑道:“那么,这东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房的头。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脯道:“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

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房。但她大概也即觉到了,说道:“像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

“那么,你是不要紧的。”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灸疮疤。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处?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P12-14

序言

名著是经过很长时间过滤仍然闪烁着思想光辉的文字作品,是经过岁月漂白仍然不褪去艺术光泽的经典论著,读书需要读名著。

名著都具有深刻的理论思想、精彩的艺术特色、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读名著的好处很多,不仅可以受到典范语言的熏陶,学习名人作家的遣词造句、结构安排,而且可以了解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增加文学知识,滋养心灵,形成正面的、积极的人生态度。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可以宝贵的文字。是用生命的一部分,或全部换来的东西。”一部名著就是作者的一部人生,集聚了澎湃的心血热潮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悟。曹雪芹只有亲身经历了家族的衰亡变故,遭到了沉重的世态炎凉波折之后,才能有了《红楼梦》的深沉魅力;鲁迅先生透过《呐喊》,表达忧国忧民。对中华民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慨之情;《老人与海》中塑造的坚持到底的硬汉形象,就是作者本人海明威……读名著是和名人作家内心的对话,它可以给人以启迪,使人思索生活中更深层次的东西。

2001年和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分别颁布了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内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两个语文课程标准是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体现着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其中规定:初中生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要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高中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能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根据新的教改精神和课程理念,我们编辑出版了这套“丛书”。

“丛书”的编写以这两个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为依据,精心挑选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而成。

本“丛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充分尊重原著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如何适应广大学生读者的日常学习需要,在轻松阅读过程中欣赏、感受名著的语言魅力,品味文学名著的博大精深,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写作能力、艺术技巧的模仿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扩大知识视野,我们还组织华师附中、广雅中学、执信中学、广东省实验中学的资深中学老师编写了学习导读,安排在每部名著的前面。主要包括认识作者、全文解读(时代背景、内容介绍、名家评价)、教你欣赏(重点分析原文“精彩”的地方,提供学习方法)和互动园地(提供尽量丰富的互动练习、思考题等)四个板块,深入浅出、有的放矢地让学生阅读、欣赏名著。

相对于市场上品种繁多的中外名著,本“丛书”内容忠实于原著、版本完善、附加导读,确实是一套不可多得的课外读物,相信一定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丰富、充实的辅导材料,成为中小学生的良师益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朝花夕拾呐喊/素质教育新课程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鲁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6024886
开本 32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9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0.2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1
14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