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齐如山随笔/齐如山作品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随笔两种,抒情、叙事、评论,洋洋洒洒,读来欲罢不能。文如其人,风格酣畅淋漓,俏皮幽默,乃有年轻人之语感;见闻视野宽阔,言之有物,显然跨时代的阅历……齐如山不跟从别人的话音,不附和别家的观点,不描红也不描黑。他主张“不由恒蹊”,“不由恒蹊者,是有恒蹊而不由”。所以有了柳指斜风的清新,有了桃泛酥雨的鲜活。京剧和皮影的缘分,中国美人的标准,曹雪芹家和贾府的瓜葛,赛金花和瓦德西的那事……

内容推荐

作为《齐如山作品系列》,这一卷收进齐先生两书:《齐如山随笔》和《随笔》;编辑依据的是台湾《齐如山全集》版本,两种随笔都在其第八集中。随笔是齐先生常用的文字形式,集入本卷的四十五篇(《齐如山随笔》计十四篇,《随笔》三十一篇)很能代表他的文风,也很能体现他关注人情、洞悉世态的人品,可誉之处不可言尽,读者自有明鉴。

目录

自序

齐如山随笔

 自传

  一、读经书作八股时代

  二、学洋文科学时代

  三、经商做买卖时代

  四、研究戏剧时代

 七十年前小学童

 清朝每日的上朝

 清朝传胪大典

 漫谈中国邮史

一 中国原来就有递信的机构

二 中国邮局创设时之情形

三 中国邮政局的成绩

 清末京报琐谈

 从满清十从十不从谈起

一 男从女不从

二 生从死不从

三 官从隶不从

四 阳从阴不从

五 娼从伶不从

六 儒从僧道不从

七 官从婚不从

八 国号从官名不从

九 役税从言语文字不从

 由天热想到从前皇帝的避暑

 由铁路联想到前清之祈雨

 谈北京杆儿上的

 镖局子史话

一 镖局子非同小可

二 硬碰硬全凭信用

四 失银两赔也不赔

五 武术家分道扬镳

 婚姻史话

一 婚礼

二 夫妇的关系

三 婆媳小姑的关系

 漫谈《儿女英雄传》

一 亲其所闻亲眼得看

二 几件事情常人不知

三 不经意中没有破绽

四 例如《水浒》难免漏洞

 关于赛金花

随笔

编后记

试读章节

我为什么做买卖呢?这也有一个原因。庚子拳匪之乱*,遭难的良民不知有多少,舍下也在其中。先君因之灰心愤慨。拳匪乃一般无知之土匪,本不足畏,所可恨者,乃西后欲借此谋害光绪,钦派王公大臣练拳,所以闹的拳匪比什么势力都大。京师各衙门官所,无不设有拳匪之坛,同文馆亦如此。结果因英法等国公使注意谋害光绪一事,未敢动手,但搅得北几省,烧杀抢掠,人民涂炭,死伤人数,以百万计。南几省,幸有张之洞、刘坤一诸君之东南联盟,不奉中央乱命,东南十几省,才得平安保住。否则中华之丧权辱国,恐怕更要严重若干倍。先君愤西太后之昏庸,满朝官员糊涂无能,于是命我弟兄,绝对不许再做清朝的官,可也不许与外国人当翻译。不许做清朝官,固因西后,然亦有些远的原因。在明末时,先九世祖林玉公,名国琳,曾与王馀佑(通称五公山人)、颜习斋,李恕谷诸公,约同窦已东(即戏午《连环套》之窦尔墩),神枪韩五拐诸人,起兵抗清,曾收复大城等三县,后因清兵势大,知不能敌,遂解散隐遁。彼时未能如愿,然族中遗传的家教,总含带革命性质,所以家君有此严命。不许给外国人当翻译者,因自己耗费国家官款,学来的洋文,反与洋人指使,于良心上过不去。以上两件事不能做,何以谋生呢?思来想去,只好做买卖了。买卖的名字,日义兴局。因为彼时北京所有买卖,完全被抢,无一幸免,外国兵盘据,商人一时谁也不敢再开,所以我们买卖,异常兴隆,得利很多。又因国中尚无学校,所以我们在局中设立了一个学校。功课不过洋文、汉文、算学、地理等课。学生共有三十余人,都是亲戚本家的子弟。我便除做生意外,兼当教习,成绩倒还不错。乱后,国家复立京师大学,如进士馆、译学馆、医学馆等等,我们校中的学生都考入了国立大学,自己的学校也就停办了。做了七八年买卖,虽然赚几个钱,那时我才三十二岁,自己一想,难道就如此做下去,事业毫无发展,学问毫无进步不成?恰巧彼时至友李石曾,及家兄竺山,在法国组织的巴黎豆腐公司,需用工人,他们给我拿旅费,我给他们带了一批工人去。本想在彼留学,入学未久,因家中有事,又赶回来。到宣统年问又去一次,又想留学,又有事故回来。但此次没有白去,彼时蔡孑民先生及舍弟寿山在德,张静江、张溥泉诸兄在法,吴稚晖先生在英,都得晤面。且在公司中得见中山先生,尤为欣幸。我做买卖这一节,本是极微末之事,不值一说,但我们的买卖,却给民国帮了很大的忙,这是值得一说的。当辛亥湖北革命一动,大有成功的可能,各省纷纷响应,北京也暗地里设了一个革命机关,就设在我们义兴局里头。当时与事者,人数颇多,李石曾为外面主持人,炸良弼的彭君(后葬于西直门外动物园),即由义兴局派出。当时的组织,是民军占领上海后,即可自制炸弹,制好还到北京,存于比国公使馆内,用着时,即由此馆取至义兴局。当炸弹初次运到北京,大家恐其不响,拟先试放,但北京绝对不可能,乃由义兴局派人送至南苑我家农庄上。因彼处人烟稀少也。试放之后居然炸力不小,这才敢用。当时袁世凯身为军机大臣,他的手腕是借民军声势,逼迫清官;仗清室地位,恫吓民军。跟他办交涉时,他特别说他是汉人,诸事都好办,但因一人作梗,致和局不能成功。革命军代表问其为谁,他则指是良弼,于是没出几日,即将良弼炸死。此一炸弹,功效极大,不但清室丧胆,因说炸谁,就炸谁,所以袁世凯也有些害怕,和议遂能速成。当时我们义兴局,所能容纳及庇护此机关者,实有三种原因。一因我们义兴局设在崇文门内镇江胡同,归内左一区管辖,在左一区管辖之内多住洋人,遇有地面交涉,当然都归左一区署办理,而彼时翻译人才尚少,小小一巡警区署,更请不到这种人员,遇有与洋人交涉之时,我们时常去帮他们忙,所以区署对义兴局有相当的面子。二因义兴局所交接之生意,尽系洋人,每日门口出入,亦以洋人为多,故区团不愿多加干涉。三因清室贵胄学校之教习,多为我们的朋友,或先君的学生,这些人常常到义兴局来闲谈。当时巡警总厅厅丞为吴彭秋名■孙,与这群教习多系朋友,亦是先君门生,所以也往往来坐坐,吴君与袁世凯为世交,又与其子克定系至友,故偶亦与之同来,袁氏所以肯来者,乃欲借以联络,及探听消息之故,盖彼时外表袁氏虽与民军两立,而亦时时想在暗中买好,俗谓蝙蝠者是也。自初设机茨,至上海和约成功,共两三个月之久,我们义兴局,除冒验外还赔了饭钱等等一万余元。看以上种种情形,可以知道义兴局与薄命及民国是有绝大的关系的。我做了十几年买卖,也算没有做。知其详情者,如蔡孑民、张静江、张溥泉、王励斋、汪精卫褚民谊等等,都已作古。目下健在者,只有李石曾,而吴稚晖先生亦能知其大概。因日前张其昀先生,偶尔问及此事,也曾在《中国一周》杂志第二期中发表过一些,兹再补述如右,然仍是大概,因详述则占篇幅太多也。到民国成立我又往欧洲,遂将该买卖交亲友管理。到法国又因有事回国,原定即时回去,而第一次大战起来,遂未能如愿。在这个期间,因无事做,便研究起旧剧来了。

P13-16

序言

我来到台湾之后,有许多朋友,怂恿我写点东西,尤其报界编辑诸兄,更是抬爱,恒来催促,不得已才想勉强写一写,岂知一提笔,问题就都来了。我此次*,是于两个航空公司疏散眷属时,顶着友人的名姓出来的,到南苑飞机场的时候,仓卒极了,刚要上机,离我站立的地方,约不过十几丈,就响了一个炮弹,大家立刻非常之紧张,飞机推进器加紧转动,大家赶紧上飞机,一切行李都未能装上。我是三十六年十二月底离开北平,所以身上只穿了一件皮袄,连一身单衣服都没有带出,书籍更是一本也没有。想写点什么,总难免查一查书籍,作一度的参考,方能充足确实。如今无书,遇到有问题的地方,就不敢写;有时这件事情,还记得七八成,然无书可查,亦不敢写。有这两层关系,能写的东西,就少多了。最初本想专写关于戏剧的,后因友人多乐听旧事,戏剧之外的事情也极爱听于是才起意写这些文字。四五年来,也写了几十篇,只不过是拉杂闲谈,本不足以登大雅之堂。乃承张秘书长晓峰兄不弃,欲代出版,因检了这十几篇。其中错误之处,当然还不少,倘博雅君子肯赐教正,则幸甚矣。

                 齐如山识*

后记

齐如山(1877—1962),戏曲艺术理论家,作家。

作为《齐如山作品系列》,这一卷收进齐先生两书:《齐如山随笔》和《随笔》;编辑依据的是台湾《齐如山全集》版本,两种随笔都在其第八集中。

随笔是齐先生常用的文字形式,集入本卷的四十五篇(《齐如山随笔》计十四篇,《随笔》三十一篇)很能代表他的文风,也很能体现他关注人情、洞悉世态的人品,可誉之处不可言尽,读者自有明鉴。

齐先生随笔题材广泛,而以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占有较大比重,其历历可见的人文资料价值极为令人珍惜。因此,除了《齐如山随笔·清朝每日的上朝》同文又见于《随笔》而不予重收之外,另如《七十年前小学童》等篇,即使某些内容已见于《齐如山作品系列》的别卷,我们也因其观察角度的特点而做人卷中。再如齐先生有些文章或明显主观,或过分偏见,我们也只是拂去若干字且记人脚注,而对纯粹的文化传统解读则全予葆存。甚至除了对繁体字进行必要简化、异体字予以大致规范而外,我们对一些作者惯用的字眼因其具有一定时代性(如通用代词“他”和通行助词“的”),也决不冒昧行以置换。如果读者能予留意,定然同予认可。

编选异于当代文化的齐如山先生的文学作品,我们经验不足,在篇目决定上,乃及词句、文字的技术处理上,不仅不见得精当,而且一定不乏愚钝,兹敬请读者学者赐教。

             编者

             二○○六年六月二十九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齐如山随笔/齐如山作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齐如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279337
开本 32开
页数 3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07-02-01
首版时间 2007-02-01
印刷时间 200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0
14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