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徽派盆景产生和发展的脉络,寻求它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从徽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它主要的造型款式及其艺术特色,从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出发,探索徽派盆景的发展和创新思路,为振兴徽派盆景艺术添砖加瓦。
图书 | 徽派盆景艺术(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徽派盆景产生和发展的脉络,寻求它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从徽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它主要的造型款式及其艺术特色,从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出发,探索徽派盆景的发展和创新思路,为振兴徽派盆景艺术添砖加瓦。 目录 一、盆景概述/ 二、古徽州自然地理、历史和人文特点/ (一)自然地理概况/ (二)历史沿革/ (三)徽商的崛起、兴盛和它在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四)徽州古文化的发展及其成就/ 三、徽派盆景的历史和品类/ (一)中国宋代盆景艺术简述/ (二)徽派盆景的形成/ (三)徽派盆景的品类/ 四、徽派盆景的造型技艺/ (一)素材的繁殖技术/ (二)传统盆景的造型/ 1.梅花龙桩的造型/ 2.三台式盆景的造型 3.扭旋式盆景的造型/ 4.疙瘩式盆景的造型/ 5.劈干式盆景的制作/ 6.屏风式盆景的制作/ 7.杂桩(野款)盆景的制作/ 8.水石盆景的制作/ 五、徽派传统盆景的艺术特色/ (一)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二)反映徽文化的特色/ (三)生动的形象性/ (四)造型的简约性/ (五)以曲为美,以古为贵/ (六)自然潇洒,富含画意/ (七)奇石作景,奇险恬静/ 六、徽派现代盆景在继承和创新上的思维/ (一)关于徽派盆景的继承/ (二)关于徽派盆景创新的思维/ 1.拜大自然为师,向自然界中的古树名木和山山水水学习/ 2.运用现代美学规律,制作出优美的盆景艺术形象/ 3.向先进的盆景技艺学习,充实自己的制作经验/ (三)徽派现代盆景的制作/ 七、徽派盆景主要素材树种介绍/ (一)梅花/ (二)罗汉松/ (三)圆柏/ (四)龙柏/ (五)刺柏/ (六)黑松/ (七)五针松/ (八)黄山松/ (九)榔榆/ (十)三角枫/ (十一)紫薇/ (十二)虎刺/ (十三)杜鹃花/ (十四)雀舌花/ (十五)碧桃/ (十六)南天竹/ (十七)雀梅/ (十八)腊梅/ (十九)柞木/ (二十)■木/ (二十一)金雀花/ (二十二)紫藤/ (二十三)胡颓子/ (二十四)十大功劳/ (二十五)珍珠黄杨/ (二十六)石榴/ 八、佳作欣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徽派盆景艺术(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映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73745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3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07-04-01 |
首版时间 | 2007-04-01 |
印刷时间 | 2007-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家庭家居-宠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S688.1 |
丛书名 | |
印张 | 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15 |
宽 | 152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