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提出中国能源经济发展面临的转型问题,重点分析了2006年中国能源行业发展转型问题,对中国能源现状与未来给予了评价与预测,并分别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焦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行业进行了研究,对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
图书 | 2007中国能源发展报告(附光盘)/能源蓝皮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提出中国能源经济发展面临的转型问题,重点分析了2006年中国能源行业发展转型问题,对中国能源现状与未来给予了评价与预测,并分别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焦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行业进行了研究,对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 目录 总报告 2006年中国能源转型分析 一 2006年中国能源发展新趋势 二 经济发展与能源的动态博弈 三 能源全球化与新能源安全观 四 能源与环境:建设“绿色中国” 五 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 分报告一 中国石油困局的解决方案 一 石油: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 二 石油定价机制改革: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三 中国石油安全保障的选择 四 石油天然气业发展态势预测与展望 五 天然气及再生燃油对石油的替代 分报告二 全面促进煤炭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 2006年煤炭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二 政策定位与市场导向 三 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 四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五 生产安全与政府监督 六 行业展望与趋势预测 分报告三 电力:绿色消费与绿色投资势在必行 一 供需博弈:改革新机遇 二 政策环境:产业风向标 三 投融资运作:市场多元化 四 行业分析与趋势预测 分报告四 如何推动焦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 焦炭行业的供需现状分析 二 中国焦炭行业存在的问题 三 全球焦炭市场供需及其对价格的影响 四 中国焦炭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五 中国焦炭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分报告五 突破传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一 世界新能源行业状况分析 二 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三 世界新能源政策支持体系与比较 四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重点行业分析 五 新能源的前景展望及政策建议 分报告六 能源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体系 一 能源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确立 二 能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三 能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验证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2007中国能源发展报告(附光盘)/能源蓝皮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崔民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30526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2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54 |
出版时间 | 2007-03-01 |
首版时间 | 2007-03-01 |
印刷时间 | 2007-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426.2 |
丛书名 | |
印张 | 3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64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