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清王朝的侧影
内容
编辑推荐

兴膳强邦的努尔哈赤、膳政宴策的康熙、奢泰忘危的乾隆、腐朝败世的慈禧……清宫御膳都是为清朝的政治家们服务的,以“满汉全席”为代表,是清朝政府为促进满汉文化的大融合而研制的。可以说,仅仅看清朝饮食文化这个侧面,就已经将整个朝代政权演变鲜活地跃然纸上,本书以清代的饮食分析为切入点,从饮食文化侧影来窥究清代政权的兴衰历程。

内容推荐

本书以清代的饮食分析为切入点,从饮食文化侧影来窥究清代政权的兴衰历程。从兴膳强邦的努尔哈赤,到康熙的膳政宴策,再到奢泰忘危的乾隆,到最后的腐朝败世的慈禧,文章运用大量丰富的史料,将清王朝由鲜到腴、由腴到糜、由糜到腐的政权演变鲜活地跃然纸上。

目录

清王朝的侧影

 兴膳强邦的努尔哈赤

 康熙的膳政宴策

 奢泰忘危话乾隆

 腐朝败世说慈禧

 清宫御膳房探秘

 乾隆御膳研制开发谈

 京菜探源

 漫话“满汉全席”

试读章节

二、照常膳中的俭廉自律

康熙亲政后,表现了组织、引导和完成兴国大业的才能,具有接受各种事变考验的意志。他内剪鳌拜,掌握了帝权;外灭三藩,收复台湾;又荡平了噶尔丹叛乱;并亲征东北,在雅克萨一带发动两次自卫反击战,打怕了彼得二世的沙俄兵。他于阵前纵马握剑,威厉地一挥,说黑龙江这地方,“皆我所属之地,不可少弃于鄂罗斯”。迫使彼得二世收起野心,签订了维护清王朝国威的《尼布楚条约》。从此,国疆和顺,康熙构建起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强大的后面必然跟随富有。这期间,因他又颁布了永停圈地,准许壮丁“出旗为民”,并奖励垦荒,蠲免钱粮,又治理淮、黄水患。因而,老百姓的食俎问题有了升格,国强带来了相对的民富。广义地讲,康熙也就顺理成章地做起了富甲四海的皇帝。

当然,康熙还搞过文字狱,残酷地迫害了大批正直而有才能的知识分子。他的恶事也不能粉饰。只因不是本文的内容,点到为止。

这时候,我们还是得看看清王朝的侧影,即康熙的膳宴。先从他的照常膳说起。“照常膳”是清官里头对皇帝日常膳食的俗呼。这使我首先想到,在《吕氏春秋》的“本味篇”里,伊尹曾对商汤王说过:“天子富甲四海,必当拥有天下美味。”此时的康熙恰是应验了伊尹的这句话。不过,伊尹说这话时是有个前提的,他是先劝谏商汤王要运用“调羹之道”,足具作治之为,还要选备九州良马(喻人才),乘运天下美味,才能有政治成果的繁延,才可以享拥富有。伊尹的这番劝谏,也像是给康熙说的。何况,康熙已经“富甲四海”了。按照伊尹的意思,他理应享受天下美味了。然他却超越了伊尹的预料。曾做过康熙的西洋科学侍讲的法国人白晋,对康熙的照常膳有过这样的评价:

康熙皇帝满足于最普通的食物,绝不追求特殊美味;而且他吃得很少,在饮食上从未看到他有丝毫铺张浪费的情况。

这段话出自白晋献给他的法国皇帝的奏折里,这个奏折后来被汉译为《康熙皇帝》一书,想来可信。康熙的这种俭朴的进膳行为,若具体分析起来可能是这样的:国事繁忙沉系着他的心思,使他分不出精力来琢磨美味。所以,御膳房的人就较为轻松,供出差不多的膳食就行,康熙不会挑肥拣瘦。但膳食的量度得要掌握适当,不敢使康熙认为是浪费。但是,康熙也不会吃得很少,因为他的用脑量或活动量比常人要大得多,吃得少不符合他正常的营养摄取。他腾不出时间去安静地享食,许多紧要的事情亟待他去处理。因而就促使他压缩进膳的时间,习惯吃得很快,咀嚼和吞咽的速度自然就快。一个人若将两口饭菜总当一口饭菜来吃,他吃完了,等于别人还有一半没吃呢。这就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误解,以为他吃得少。我想,白晋可能就是这样误认的。但这无所谓,康熙吃多吃少不是本文的话题。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他在照常膳中的俭廉自律。

如果说,白晋的这段话还觉得空泛,有些不切实际,那么后来光绪朝的内阁中书徐珂,对此的记述就很有内容了。徐珂说的情况是:当时,臣僚张文端拿着祈雨的奏折,请康熙批阅。时值京都一带久不降雨,农田受旱,康熙为此正在发愁闹心。他看完张文端的奏折,就说:“不雨!”其实,雨不雨的康熙也说了不算,他能管地却管不了天。他这样“不雨”是带着一股气烦的情绪,是冲着老百姓来的。他说旱情之时米价腾贵,已经开了皇仓,将米平价卖给老百姓了。可是老百姓平日不知节俭,一日竟食三餐,夜又饮酒。我当皇帝的,一日只进两餐,当年出师塞外,日食仅一餐。如果老百姓都像我一样,夜不饮酒吃饭,将三餐并作两餐来吃,岂不是节省了许多米粮,即使天旱也用不着祈雨啊——康熙这样埋怨老百姓当然不对,强民学帝也总是有着太多的隔阂。何况,老百姓的小日子过得不易,绝大多数是知道柴米贵的,不节俭者只是少数,却被康熙当成普遍现象了。看来,皇帝即便再英明,唯心观念也是很强的。张文端听了康熙这些话,如果酌度释辨一下,说说公道话,或许能唤起康熙对旱情下的老百姓的更多同情,哪怕使康熙说一句“可雨”也好。可是他却说:“小民不识蓄积,一岁所获,随便耗尽,习惯使然。”这是诬视老百姓、又趋谀康熙的一种居心不正。使我想到当今的官场,用张文端这种心态去说话、办事的仍有人在。这类人善于在这类情况下这样说话,将持唯心观念的上司尚未放释明彻的意思充实得更加“剀切”,违心地讨乞上司视自己为“知己”,并投桃报李般地中伤别人。此类行径可以在逢迎其事之中有备而为,又不留下印记,因而也不触犯任何法规或条文。这类人不想对什么负责,只想到为讨好上司而存在。如果他们多一些,权位再大一些,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隐患就较难清除。康熙这时候不一定觉察出这些,反而在张文端的逢迎下,引发他说出下面一段话:

朕每食仅一味,如食鸡则鸡,食羊则羊,不食兼味,余以赏人。七十老人,不可食盐酱咸物,灯下不可看书。朕行之,久而有益也。

——《清稗类钞·圣祖一日两餐》

这里,不必再论康熙的唯心和张文端的可憎。我们还是能从这段引文中觉察到康熙在进膳之事上所持有的那种俭廉自律的执著意识,他表白时还有点洋洋自得。当然,康熙这时候还不到七十岁,就是他死时也只有六十九岁,这也不必怪他。但他此时确也临近溘然长逝了。因而,这段引文足可当成他对自己一生进膳心得的总结。他这段总结,虽然有着养身健寿的色彩,但又是他进膳情况的真实反映。如果不是白晋和徐珂出证,我们怎会想到这位声威显赫的大帝,每膳仅食一味,多了也不浪费,还要“余以赏人”呢。P30-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清王朝的侧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正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46991
开本 32开
页数 1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2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71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1
14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2: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