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用餐A+说明书(最新实战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孟奀编写的这本《用餐A+说明书(最新实战版)》从饭局人脉学角度入手,深入浅出地分析饭局与人脉的密切关联。通过精辟的推理、论述,辅以生动的经典饭局案例,使得饭局人脉经营术一目了然。语言生动风趣,案例活灵活现,内容包罗万象,从独特视角切入,全面剖析饭局应酬之道。还详细分析了饭局应酬的各个细节,让你在饭局中,从小处着眼,轻松掌控大局。

内容推荐

古往今来,中国都是一个注重关系、人情的社会。用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承担了太多的功能:职场、官场、商场、名利场、情场……凡有人处,必有饭局。所以懂得用餐里的各种规则,显得尤为重要。

《用餐A+说明书(最新实战版)》从十个角度全面细致地分析了从请客吃饭,到点菜,再到祝酒,以及最后的买单的饭局潜规则和一系列的礼仪讲究。还在全书最后的附录里介绍有关各国酒俗的知识,使读者不仅了解中国式饭局,更能了解世界饭局文化,让自己的交际圈更宽、人脉更广。

《用餐A+说明书(最新实战版)》由孟奀编写。

目录

第一章 饭局不是万能的,没有饭局是万万不能的/001

 饭局,中国式的交际方式/002

 吃饭事小,出局事大/004

 你吃的不是饭,是关系/007

 请客吃饭,多半“别有用心”/009

 借“局”行船,你会走得更远/013

 饭桌上的气场就是你的人场/015

 利用饭局留住贵人缘/018

 每周至少有两次饭局/021

 在高层次的饭局中占一把椅子/023

第二章 邀约有道,让你的饭局高朋满座/027

 会请客使社交锦上添花/028

 用诚意邀请你的宾客/030

 请对人,你才能上台阶/033

 根据主角喜好选择宴请地点/036

 请客吃饭,时机是关键/039

 找个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041

 把贵人拉上你的餐桌/044

 目的不同,宴请的档次也不同/047

 用一顿饭收获一颗心/049

 不会埋单的人,不懂机会是什么/052

第三章 摸透饭局心理,读懂人心好成“局”/055

 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056

 从点菜看出对方的性格/059

 从谈话速度和语气洞悉人心/061

 饭局中不可不重视的小动作/064

 留心你的表情,表情爱出卖你/067

 稳住可能搅你局的人/070

 谨慎应对深藏不露的人/072

 防备饭局上的小人和骗子/075

 别把场面话完全当真/078

第四章 饭局之中会说话,杯子底下好办事/081

 找准饭局上的话题/082

 掌握“没话找话”的本领/085

 交深言深,交浅言浅/088

 玩笑过火,为饭局减分/090

 嘴上留道门,做人莫揭短/093

 饭可以吃饱,话不能说满/095

 逢人减龄,见货添钱/098

 先学会倾听,再巧妙插话/100

 人在饭局,哪些话不能说/103

 饭局后对主人表达你的谢意/105

第五章 豳嘴里吃的是饭,眼里看的是“礼”/109

 你在品食,人在品你/110

 外表是你的第一张名片/112

 饭局宴客座次安排的学问/115

 点菜有讲究,搭配最重要/117

 让菜不夹菜,祝酒不劝酒/120

 窃窃私语是无礼的表现/123

 中途离席如何完美抽身/125

 用餐完毕的结账礼仪/128

第六章 场面人说场面话,让你的祝酒词更精彩/131

 饭局离不开精彩的祝酒词/132

 说好开场白,赢在第一印象/135

 初次相识的祝酒词/137

 怎样问候和致意更吸引人/140

 学会即席即兴的演讲/143

 让你的祝酒词与众不同/146

 把握祝酒的最佳时机/149

第七章 打好感情牌,把“交易”变成“交情”/153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154

 利用饭局推销你的生意/156

 看清客户的嘴巴下菜单/159

 懂得桌上吃亏,桌下盈利/162

 推销中的“人情效应”/164

 酒没喝到位,别轻易谈事/168

 饭局推销的五大原则/171

 小单做人情,大单做买卖/174

第八章 杯小学问大,酒场的规矩你要懂/177

 无酒不成席,选酒有学问/178

 酒品是人品的折射/181

 商务用餐的敬酒技巧/183

 酒场上如何与陌生人拉近距离/186

 劝酒有道,喝完这杯还有三杯/189

 能喝的不如会喝的/192

 酒量不好,如何拒酒不失礼/193

 别被酒桌上的“感情”灌醉/196

 你一定要知道的饮酒礼仪/198

第九章 以“场”御人,做饭局中最具影响力的人/201

 气场决定饭局成败/202

 修炼一种淡定的气场/204

 赔着一张“笑脸”入局/207

 可以温和,但绝不软弱/209

 增强人格魅力,点燃气场/212

 积极参与饭局,增加曝光率/214

 掌控饭局中的主动权/217

第十章 悟透饭局潜规则,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221

 当众向你的对手举杯/222

 面对是非,应当“急刹车”/224

 活学活用“谎言”,巧办大事/227

 巧用策略,让你更容易成事/229

 用幽默给饭局加点“料”/232

 尊重,让你赢得好人缘/234

 诚信,稳固你的人脉资源/237

附录 了解中外酒俗,结交天下朋友/240

试读章节

请客吃饭,多半“别有用心”

聪明人在人际交往中,不会直接切入主题,而往往会借题发挥。而饭局,就是一个借题发挥的好平台。历史上的著名饭局之所以出名,也正是因为设局者的别有用心。

饭局之所以能够成“局”,正是因为它的“别有用心”。饭局设立者与局主之间,一般会有某种形式的利益关系。或是为长期的关系而进行的感情投资,或是为短期利益而进行的危机公关。以目的区分,请客吃饭大概可以分为这么几种:庆典类饭局、朋友聚会的饭局、商务谈判的饭局和官场角逐的饭局。庆典类饭局,一般谈不上别有用心,然而也可在里边大做文章。朋友聚会,就是为了联络感情,一般情况下没有特别的功利牵涉,所以气氛也会比较轻松,饭局参加者可比较随意,也不用讲那么多规矩。商务谈判的饭局分为很多种,比如为拉拢业务而请客户吃饭,与竞争对手商讨合作而设立的饭局等。这种饭局,可谓包罗万象,需要极高的情商和智商,才能最终在生意谈判中立于不败之地。由于官场仕途的特殊性,牵涉权力斗争的饭局往往大气磅礴,饭局参加者在谈笑风生间斗智斗勇,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圈套。

钱钟书曾经在《吃饭》中这样说“吃饭有时候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不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是在女人”。饭局中,吃饭只是形式,真正的动机和目的则隐藏在饭局的沟通中。

林华曾就读于一所知名大学,毕业后来到一家机关单位上班。刚到单位的林华,认为自己初来乍到,应该多向有能力又有经验的老同志学习,于是为人非常热情,还主动邀请同事吃饭。然而,他三番五次地邀请,很多人却不怎么理会他。后来,他才从别人口中得知这些老同志的想法:“小林人是不错,也有潜力,可他毕竟刚来单位,什么都不懂嘛,帮他又不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干吗要帮!”原来,林华还在试用期,另外一个处于试用期的是单位老处长的孙子,而单位只有一个名额。知道实际情况之后,林华非常气愤,也看清了单位老同志的势力嘴脸。然而,这又是无可厚非的,别人没有得到好处,自然也没有义务帮你。于是,林华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赢得尊重和认可。他利用下班后的时间,积极为自己充电,报了职业技能培训班;在工作中,也更加努力,留意观察和学习。最终,林华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赏识,试用期结束后,他留在了单位。

林华之所以请客请不到人,正是因为大家有一个共识,即饭局多半别有用心。那些老同事,之所以不肯赴林华的饭局,也正是怕吃了林华的饭就要爱林华的管,被迫帮林华的忙,而得罪老处长的孙子。

请客吃饭,虽然别有用心,然而也往往心照不宣。饭局的目的是公开的秘密,只是谁也不会捅破那层窗户纸,因为中国人比较内敛,点到为止、留三分意与人揣摩才有意思,也能显示你的水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男孩儿爱慕一个姑娘,希望让她成为自己的女朋友,于是想请她吃饭。他可以这么说:“某某,我们家附近新开了一家餐馆,味道不错,明天咱们一起去吃呗?”如果直接说:“某某,我很喜欢你,明天一起吃饭吧?”那人家姑娘会愿意来吗?换句话说,即便人家愿意,又好意思来吗?所以,饭局的“别有用心”也要花心思隐藏,不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国演义》上有一则故事,叫“群英会蒋干中计”。话说,曹操派蒋干做说客,意图说服周瑜归顺。周瑜则将计就计,假借同乡之谊,设“群英会”,大摆宴席,款待蒋干,并在酒宴上,立下“但叙朋友交情,不谈军旅之事”的军令,命大将太史慈为酒监,但有违令者,斩立决。蒋干本来就是个胆小的人,被周瑜这一威吓,早把魂儿丢到九霄云外去了,食不甘味,如坐针毡。好不容易熬到酒宴结束,周瑜已喝得酩酊大醉,为显同乡之谊,便邀蒋干“抵足而眠”。周瑜倒是头一碰到枕头,呼噜声就响起来了。蒋干可没心思睡觉,他受了曹操的重托,如今回去如何交差?半夜时分,蒋干听到外边有军士叫周都督,说是有紧急军情禀报。周瑜醒来,看到身边睡着蒋干,便假装吃了一惊,问军士,这人是谁?军士说,都督如何忘了白天群英会之事?周瑜这才说道,险些误了大事。这边,蒋干假装睡着,却听到军士向周瑜禀报:“蔡瑁和张允二都督说,急切不可得手,有书一封在此。”蒋干听得真切,暗自窃喜,心想此番虽有辱使命,然而却得了这等重要的军情,也算不枉此行,到曹操那儿也交得了差了。蒋干等周瑜睡下之后,便悄悄起床,将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和张允“通敌”的书信收好,连夜赶回曹营。无谋蒋干如何能知晓,这正是周瑜将计就计之策,以此除掉曹操的水军都督。果然,曹操一时气愤,竟斩了蔡瑁和张允。事后虽然醒悟,却也于事无补了。周瑜借“群英会”,致使无谋蒋干中计,从而除掉了负责操练曹操水军的蔡瑁和张允,这也为赤壁之战的胜利添了保障。“群英会”的参加者,都是别有用心,周瑜凭借过人的智谋,笑到了最后。

无缘无故,不会请客吃饭。这既说明饭局需要名头,也说明饭局多半“别有用心”。请客吃饭,只是一个平台,最终是要为饭局的真正目的服务。如果你是饭局设立者,就要谨小慎微,虽“别有用心”,也不可过于明显。如果你是饭局参加者,则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可喧宾夺主,亦要防止被人利用,小心驶得万年船。

P9-12

序言

赢得饭局,就赢得了人脉

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一言道出“饮食”是人的最基本生理需求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人在“吃饭”上就很讲究。中国是文明古国,又是礼仪之邦,迄今为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饮食文化。由于吃饭的重要性,人们逐渐为它注入越来越多的内涵,于是便产生了饭局。饭局承载了情感沟通、权力争夺、利益分配以及商务谈判等诸多内容。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的这句话是主张饮食简朴,谨言慎行,也恰恰可作为饭局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则。在饭局中,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言语得体,行为合宜。饭局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感情沟通,达成利益的满足。因此,在饭局中的一言一行都要为这个目的服务,切不可因小失大。

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多积累“一饭之恩”,是拓展人脉的捷径。饭局中,气氛轻松,人与人之间距离缩短,关系融洽,很多难题都能迎刃而解。“饭局”是一个民间词汇,因此我们无从追究它究竟何时首次被使用。可以肯定的是,“饭局”这种内涵丰富的吃饭形式,在中国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饭局比比皆是,有秦朝末年楚霸王项羽为汉高祖刘邦设的“鸿门宴”,有三国时期枭雄曹操为试探汉皇叔刘备而发生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有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还有清朝乾隆皇帝声势浩大的“千叟宴”。

饭局的影响力可大可小,视情况而定。不可否认的是,一次成功的饭局能够为你积累一定的人脉。无论是在职场闯荡,还是与知己相处,饭局都能充当人际关系的催化剂和润滑剂。一场饭局,局中人谈笑风生,推杯换盏中看似其乐融融,觥筹交错间其实暗藏玄机。局中人各怀心思,能够从细节中准确把握别人心理动向的人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你在饭局中的发挥,往往决定着你是否能够成事。饭局之所以重要,不在饭,而在局。从小处着手的同时,掌控大局,方能让饭局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一个人所要参加饭局的多少,反映出他的人脉圈子的广度;而饭局参加者的身份、地位,则能够反映出这个人的人脉圈的质量。饭局邀请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邀请人,是一门学问。通常来讲,一次成功的饭局需要各种类型的局中人来支撑。如果是你设局,就要根据饭局的主题和目的,邀请合适的人来参加。如果是应邀参加饭局,则要事先弄清其他参加者的情况,并以此来判定此次饭局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饭局中,能够准确地把握自己所处的位置,并能充分了解其他局中人所扮演的角色,才能营造融洽的气氛,从而拓展自己的人脉。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中国,饭局就是各种人际交往形式的一个缩影。能够在饭局中“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不仅能显示出你优秀的交际能力,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赖。而这种尊重和信赖的心理,是彼此成为朋友的基础。

本书从饭局人脉学角度入手,深入浅出地分析饭局与人脉的密切关联。通过精辟的推理、论述,辅以生动的经典饭局案例,使得饭局人脉经营术一目了然。语言生动风趣,案例活灵活现,内容包罗万象,从独特视角切入,全面剖析饭局应酬之道。还详细分析了饭局应酬的各个细节,让你在饭局中,从小处着眼,轻松掌控大局。

编著者

2013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用餐A+说明书(最新实战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孟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706484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25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6: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