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肆无忌惮(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林采宜,被业内称为“陆家嘴风格最异类”的经济学家。

  读林采宜的文字,经常会眼前一亮,心中一惊。她是一个女性,但你看这些文字像是一个女性写的吗?

本书的书名是《肆无忌惮》。书中有些话的确说得比较肆无忌惮,然而根源却是一种相当彻底的通情达理。在一双善于体察人性的眼睛面前,一切人为设定的道德边界都不复存在。

内容推荐

《肆无忌惮(精)》是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40人论坛特邀成员、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林采宜女士的随笔集,全书收录了作者40余篇文化散文,她的文字既有缜密诗意的分析,又有潇洒自如的流淌,让人读后不禁会心莞尔。

目录

推荐序一人情练达皆文章

推荐序二也许我还记得你也许已把你忘记

导语

肆无忌惮(再版自序)

 肆无忌惮

 临水照花

 大唐之大

 男女

 踏花归去马蹄香

 此情无关风月

 “E”化之殇

温润如玉

 温润如玉

 青青子衿

 故乡

 眼神

 过年

 生活在别处

 知止不殆

云羽之外

 云羽之外

 英雄死掉,世道太平

 称呼

 让一部分人慢下来

 这是春山魂一片

 执子之手

微妙

 微妙

 “小偷”与“看守”之间

 石头记

 水

 随缘

 同桌

 闻香识女人

 滴水虽柔

站在云上

 黯淡光彩止静尘土

 站在云上

 和你在一起

 仁爱即佛

 墨痕断处是江流

 难得一份平常心

 距离

 棋到中盘

 藏书如养妾

 新圣女公墓

道德的经济学思考

 道德的经济学思考

 无友不如吾者

 甲女丁男

 忠诚

 剪不断的“义”与“利”

 无所不在的投资

 也说钱币

 自由是什么?

 所有权有时是个童话

 男性的立场,女性的情怀,天性的笔触

后记

再版后记

试读章节

午后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浓浓地泼洒在地板上,捧着一杯红茶读《乱世文谈》,第一篇便是《论张爱玲》。点评张爱玲的笔墨,胡兰成第一,“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鲁迅之后,有张爱玲”。这里有文学评论家的理性,更有一个男人情感世界的回声:“是这样一种青春的美,读她的作品,如同在一架钢琴上行走,每一步都能发出音乐。”这是文学的旋律还是爱情的旋律?我以为后者居多一些。

世人对胡兰成的指责,除了爱国之节不坚贞,多半还有其爱情之节不坚贞。殊不知,人生是不期而遇的一些偶然,无论政治际遇,还是男欢女爱,都是宿缘。以审美的眼光观看胡兰成,他才是中文世界的临水照花人。民族之间的情仇可以穿越,变成个人化的交往细节,温暖或者怨艾,都没有了激烈,和女性之间,恩和怨都很柔软,平和之中,他活得随意,但不潦草。

真情,原本就是一枝活生生的花,哪一朵开哪一朵谢,其实不由自主。

胡兰成的文章涉及题材很广,有史评、有政论、有宗教,还有一些杂谈,无论写什么,他都不顾忌学术的定论,也不遵循公认的逻辑,即便是写宗教,一样没有严肃和恭敬,而是一味地放纵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无拘无束”这四个字,似乎就是为他而造的。

而张爱玲不同,她是桀骜不驯的,始终以奇异的个性,以及比个性更奇异的才华,挑衅着这个被庸脂俗粉渲染得无比艳丽而其实猥琐的现世。短袄、长裤、绣在领口衣襟的花朵,香喷喷的糖炒栗子,在市井生活的真切细节里,张爱玲的颜色、线条和图案,都是罗马式的,真实到每一道皱褶,甚至一只爬行着的虱子。

大多数人与这世道,要么迎合,要么对抗,睥睨天下的张大小姐始终以自己的“独特”对抗着世道的庸俗,直到遇见一人子。这人子便是胡兰成,胡让她看到了自己的局限。对于蝇营狗苟的世界,胡兰成是无视的。无视道德的规范,无视学术的定论,无视世俗的评价,甚至无视身后的名誉。胡兰成的审美趣味是希腊式的,他眼里的美来自生活却超越生活,似真非真。

一个真正有根底的人,犹如一颗自由生长的树,吸收了世俗的阳光雨露,长出来的却是青枝翠叶,一树繁花都是生命本然的姿态,没有迎合,亦不对抗。

这种自由和本然就是随遇而安,胡兰成就是这么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对于社会、对于女人,他都是一个浪子。有人说时代“辜负”了胡兰成,胡兰成也“辜负”了那个时代。一个时代的浪子,来到世间,本来就无所谓抱负,是否“辜负”与“被辜负”我想对他而言都是不重要的。

相比之下,现世的“成功”故事,多半像是被人穿过的绸缎衣服,挂在华丽灯下,闪着熠熠的光芒,你伸手一摸,则会发现汗湿的纤维里有一种难以言传的龌龊。

这是一个颓败的时代。

繁华如奔雷,迎面袭来,淹没了世界。人,在物的繁华中慢慢地萎缩,缩成一片小小的标签。

在某一个时代看起来理直气壮的东西,经历时光的淘洗,会在历史的河床上变得虚妄甚至荒谬。曾经被掀动山河的激情所膜拜过的领袖、贴着各种各样标签的英雄,一切一切,都在远去,退缩到记忆深处,模糊成一团荒唐的旧事。只有院子里的梧桐树,在春萌秋落中每一年都增加一轮平平淡淡的年轮,如同日子里平淡幽微的琐事,积累成“生活”的参天大树。

阳光斜斜地照着,轻风,穿过金黄的银杏叶子,吹拂着午后的寂静,那寂静里有山河庄严,有天地肃穆。蓦然想起多年前遇到的一个人子,他说:“于我而言,无所事事是最好的人生。”刹那间,世间所有的莲花都默然开放。

真的神明,不在佛龛在心间。

P8-P10

序言

人情练达皆文章

◎林采宜《肆无忌惮》

读林采宜的文字,经常会眼前一亮,心中一惊。她是一个女性,但你看这些文字像是一个女性写的吗?

“被年轻的女性‘偷’,同时被年老的女性‘管’,成功的男士总是挣扎在诱惑和约束之间。”“女子在婚姻上最大的错位就是:上半辈子当‘小偷’,下半辈子当‘看守’。”

她开导“抢”到了一个优秀男人当丈夫的女子:谁叫你拥有“稀有资源”的,富有的人总要多几分风险,这是经济学。

她说出的话会让许多女性侧目:女子的“爱”一旦变成了一张让男人付出全部自由的账单,这样的美德几乎等同于恶行。

她把“出轨”定位为一种“情感旅游”,分析道:面对男人的外遇,为妻的经典问题是“她哪点比我好”,其实诱惑男人出轨的不是“好”,而是“不同”。接着劝慰道:“从渴望出游到渴望回家是人性的本能,游而不归通常是小概率事件。”

本书的书名是《肆无忌惮》。书中有些话的确说得比较肆无忌惮,然而根源却是一种相当彻底的通情达理。在一双善于体察人性的眼睛面前,一切人为设定的道德边界都不复存在了。作者的立足点正是真实的人性,而不是某种性别角色。她对人性的理解已足以使她超越自己性别的眼光,其实也就是被习俗训导出来的眼光,自由地换位思考。如果女人认为她是在长男性的志气,灭女性的威风,肯定是一种误解。提醒一句也许并非多余:如果男人这样认为,则是更严重的误解。

作者善解人类风情,既能入乎其中,洞察幽微,又能超乎其上,静观万象。你看她分析调情的微妙,譬作“一份打印精美却无任何承诺的合作意向书”,又告诫“情感的鸡尾酒,对调酒师的技巧及心理素质要求甚高,一不留神,就会变质、变味,成了偷情或者爱情”,真是异常精当。这时候,她是一个心理学家。你再看她从雨花石说到男人对女人的态度,有人是欣赏家,有人是收藏家,而多少年后,回忆前尘往事,我们会笑着说:“石头只是石头……”这时候,她又成了一个哲学家。倘若不是看明白了人类情感悲喜剧的真相,说不出这样的话。她有精致的味觉,品出了人生许多滋味,又有冷静的头脑,能对各种滋味做出缜密的解析。她说感情的死亡:“世界上最不可挽回的不是爱恨情仇,而是不知不觉的疏远,疏远是无疾而终的消逝。”说曾经的缘分:“无论怎样的追忆都找不回当年,缘分只是彼时彼地的感应,不是此时此地的找寻。”说乡愁:“故乡不是一座城,不是一间房,甚至不是一些人,它是随着你的足迹到处漂泊的梦境……飘飞的记忆越来越远,故乡,是我永远也无法回归的家园。”这些体验都带一点儿悲凉的味道,但丝毫也不让人感到悲苦,反而富有诗意。这是一个已经了悟人生的限度并且与之和解的人的心态。

从本书中还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性情中人。在这个功利社会中,她鄙夷那些励志类书籍传授的所谓“人际艺术”、“处世技巧”,相信真正经得起推敲的成功必来自正直、贵重的人品。她把人生基本状态分为忙和闲,解“忙”字为“心之亡”,“闲”字为“门内草木生”,并断定应酬是最忙的一种。她阐释“知止不殆”:一是在名利之前知道止步,二是情和德都知道适可而止,做到“情之有度怡人悦己,德之有度人情练达”。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作者自己是极善于把握“度”的人,在理性和情感之间进退自如,颇有“人情练达皆文章”之气象。可是,论及“德”,她出言似乎又有些肆无忌惮了,批评荆轲、屈原乃至谭嗣同辈“忠烈过之成愚夫”,断言自古成大事者无一吊死在“忠义”那棵歪脖子树上。其实,这里的肆无忌惮,根源仍是通情达理。她所激烈反对的往往是违背人之常情和事物之常理的偏执,只因为人们对于那种偏执已经习以为常,所以反而可能觉得是她偏激了。

从上面挂一漏万的引述已经可以看出,本书中的文章不但言之有物,而且文字功夫也相当好,许多句子可圈可点。我不得不引述,因为我无法用自己的话说得更好。使我略感惊讶的是,这些好散文出自一位高级经济专家之手,是她在工作之余的自娱之作。我们在全书中完全看不到她的专业可能带来的枯燥,少数文章引入了经济学知识,也是对真实人生体验的别样表述,令人感到新颖有趣。我相信,人是一个整体,一个人能够在职业与性情之间如此游刃有余,就必能使二者相得益彰。我可以想象,作者的真性情是她在职业上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职业上的成功又使她可以轻松地从事业余写作,只为自己的喜欢而写,这反而使她具备了写出好散文的基本条件。

周国平

于2005年7月10日

后记

对于一个喜欢独处的人来说,用什么抵御寂寞?我的答案是写作。

有时候,文字是一把刀,劈开你的宇宙,让热血流淌出来,浸润性情的江山;有时候,文字是一只手,抚摸你的灵魂,让情愫在黑暗中野蛮生长。

穿越时间的隧道,遇见影影绰绰前世今生的我,在魑魑鬼魅中笑或者泪。

《肆无忌惮》问世之后,数月内售罄,加印8000册,再罄。一些读者在网络上留下的评语诱导另一些只见评论不见书的读者则要求再版。

再版的计划刚刚形成,小女儿暖暖进入了我的生命,她打破了我的寂寞,在奶瓶、尿布和咿呀儿语的热闹中,温暖的忙碌吃掉了我所有的业余时间,于是只能搁笔,一放就是四五年。

这就是为什么从再版自序到再版的时间隔了这么多年。

认识王颖,是我人际圈子的偶然。而做文学类的书,恐怕也是她职业生涯中的偶然。然而她非常珍视这个“偶然”,在封面、版式、审稿、修订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用心到让我感到惭愧。惭愧中生出感激,于是我决意写了这么一段苍白的文字,以酬谢她真诚的付出。

是为后记。

林采宜

2014年11月3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肆无忌惮(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采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482253
开本 32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2014234283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