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澧县城头山》中的一册,本书与前面三册(《澧县城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的体例有所不同。因本册各篇的执笔者均为该项调查、分析工作的实际操作者,其成果为测试、分析、鉴定报告和研究论文,因此均由执笔者署名,并独立成篇。第一篇为安田喜宪教授撰写的《长江文明的环境考古学》,此篇实为对这次两国学者合作成果的总结。
图书 | 澧县城头山--中日合作澧阳平原环境考古与有关综合研究(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为《澧县城头山》中的一册,本书与前面三册(《澧县城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的体例有所不同。因本册各篇的执笔者均为该项调查、分析工作的实际操作者,其成果为测试、分析、鉴定报告和研究论文,因此均由执笔者署名,并独立成篇。第一篇为安田喜宪教授撰写的《长江文明的环境考古学》,此篇实为对这次两国学者合作成果的总结。 目录 写在前面 长江文明的环境考古学 长江中游澧阳平原的微地形环境与土地开发 澧阳平原的黄土与地形 澧县八十垱遗址的地形环境变化及稻作 从地形分析和植硅石分析看城头山遗址的环境及稻作 从城头山遗址沉积物的孢粉分析看农耕环境 城头山遗址孢粉分析 城头山遗址的大型植物遗存 试从大型植物遗存看城头山遗址的稻作环境——以杂草种子、果实为主 城头山遗址的植物遗存 从城头山遗址的植物遗存看大溪文化的环境背景 城头山遗址的木材分析 城头山遗址的昆虫和硅藻化石 城头山遗址的寄生虫分析 城头山遗址出土动物残骸鉴定 城头山遗址出土猪骨鉴定 城头山遗址南门外古地形及古水田调查 城头山遗址周边水田选址环境与传统的水利灌溉系统——关于长江中游地区稻作的基础研究 城头山遗址炭化稻米的遗传学研究 城头山遗址水稻的综合研究 城头山遗址建筑遗构之复原考察 澧阳平原初期农耕遗址的数字(照片)测量及复原 用最新型的加速器质量分析装置精确测量14C年代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澧县城头山--中日合作澧阳平原环境考古与有关综合研究(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介钧//安田喜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02049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7-01-01 |
首版时间 | 2007-01-01 |
印刷时间 | 200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5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2.644 |
丛书名 | |
印张 | 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300 |
宽 | 228 |
高 | 3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