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商道门徒
内容
编辑推荐

《商道门徒》是吴淑平四年磨一剑的长篇哲理小说,该小说语言精练、深入浅出、情节清新。《商道门徒》也是一部“人性图腾”,它以生动细节揭示中国房地产业操作内幕,以亲身实践阐述购房秘籍,以黑色幽默反映职场生存哲理,以现实的残酷爱情提出“相爱不能相守的灵魂追问”。由于书中的人物都有原型,很有生活感,被誉为“中国首部由人物原型和真实经历创作的长篇哲理小说”。

内容推荐

三个年轻人从深圳到北京,再从北京到深圳,演绎了一个以商场、职场和情场交叉进行的故事,故事蕴藏禅佛哲学。故事的三位主角吴孤鹤、望月和大汉因在深圳压力大,不约而同地去北京谋求发展,邂逅于火车,才知道竟然去同一家公司。不去北京不知道会议多,不到深圳不知道节奏快。他们因不适应北京的企业办事风格,又受到排挤,在留与走之间矛盾重重。期间,望月与吴孤鹤相爱,而他们在香港各有男友和女友。相爱不能相守,深爱却不敢有性,灵魂活受拷问。而无意中闯入的“第三者”大汉却与望月发生着没有爱的性关系,情场与职场一样剪不短理还乱。后来,吴孤鹤历经周折,破解了公司总经理杀人灭口的案子,得到集团老板的赏识,老板想重用他,他却感悟出人生的真谛: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他觉得自己不适合这家企业,只好独立门户。吴孤鹤终于与他的香港情人相聚与深圳,望月感叹在这个城市的性和爱很难统一,最后写下“如果爱了,生和死都是天堂”后,去天堂祭奠爱情,自杀于深圳。吴孤鹤单独在海边买一套房,安放着望月的大照片,经常一个人去看她,默默地为这个美丽、善良而不幸的女子掉泪……

试读章节

几年前,我从深圳到北京发展,邂逅一个沁人心脾的美女。

她叫望月。

望月灵异媚骨,似《聊斋》狐仙,幽怨而沧桑,隐约有鬼魂附身。

那年,望月25岁,我27岁。

相视的一刹那,望月在昏幽中淡然一笑,勾人魂魄。那一刻,如果给我一口油井,我会让地球高潮,会让月球心跳脸红。

这个玲珑剔透的女孩,没想到后来竞在一个乳房与人民币一样坚挺的都市,以一种非常方式去祭奠人性与爱情。

那年月,除了我们的身高和工资没涨,什么都猛涨。涨得最鼓凸的是房价、性用品和殡仪馆的花圈。家很动荡,性很虚假,死亡很奢侈。一群涨价的幽灵,像空气一样四处游荡。

风水最怕移动,命运在乎迁徙。人不能只学会适合环境,还要学会选择环境。北上跋涉,就是为了寻找契机。

傍晚,我登上深圳开往北京的K8848次快车。

列车缓缓而动。我从行李包里取出一个精美的紫砂壶,泡了一壶观音王,把清香纯美的茶汤倒进一个陶瓷小茶杯。茶香随着蒸气袅袅飘起。茶壶和茶杯放在走廊窗户下的小桌子上。桌子旁边有个小凳子。

我坐了下来,慢慢品茶。品着噪音中的寂寞。品着生活的苦与涩。品着人生的流畅与粗糙。然后,看窗外一闪一闪而过的瞬间风景。

一排排大树小树从窗前掠过,远处房子如水彩画飘过。眼前的一切像电影,像运程,像生命,像人生,一眨眼就成了真实的梦。

看累了,就想女人。想累了,就看风景。然后又品茶。

吵吵闹闹的男女混合声音。开门上厕所的声音。打牌的争吵声音。卖盒饭的吆喝声音。暖昧的唧喳声。很近,又似乎很遥远。

第一次抛弃深圳,到遥远的北方,还真不是滋味。

在一个城市呆久了,流着这个城市的血,分泌着这个城市的激素,散发着这个城市的体味,流着这个城市的汗水,所有的牵挂都是一条钢丝绳,越磨越亮。我突然很佩服徐志摩这小子,离开一个地方能“轻轻的,我走了”,能“不带走一片云彩”。

也许诗人天生就比别人喜新厌旧。

渐渐地,灯暗了下来。所有的嘈杂声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偶尔的呼噜声和暖昧的动作声。

不远处的上铺,一对恋人正在接吻。他们唇舌接触的声音很小,小得几乎只有润滑声。越寂寞越像盲人,听觉特别灵。

我起身,又泡了一杯茶,放在幽暗的桌上。窗外,鱼龙混杂,高大与矮小并肩,浅薄与深沉交错,如一个黑色的大染缸。一对男女从我身边走过。 女的闻到香气,稍稍停顿,鼻子刻意嗅了嗅,随口对男的说:“真香。这香气让人感觉好舒服,懂得品这种茶的人,绝对要修炼十年的茶道。”

我侧脸扫描了他们,两个差距很大的身影:一个肥硕粗壮,走路笨拙,像一头直立行走的河马;一个郁郁幽雅,轻盈润滑,像一位善良的妖精。

这种女孩似乎在童话故事里才见过。

我说:“谢谢夸奖。”

女孩丹唇未启,冷淡一笑,无语。这笑有点像铁观音,有苦有涩有淳,也有一丝太阳光下的草香。

肥硕大汉对女孩说:“人饿了,水也香。明天富豪公司给我们接风,饱餐一顿,你就闻不到香气了。”

富豪?我就是被富豪集团北京房地产公司聘为办公室主任的,正在走马上任。莫非是一个公司的?

我知道,富豪集团这次在深圳招了二十名职业经理人,分别被派往各地分公司任职。其中有三名上北京分公司。  但我不知道其他两人是谁。

富豪老板没让人事总监通知我们互相认识,怕我们交换信息,对比工资的高低。这样,工资就可以保密下来,谁也不知道其他人的工资是多少,可以左右压低。

老板就是一个榨汁机,你别指望他真的赏识你,你的才华越丰满,被榨的汁就越多。才华如粪土,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才华。才华斗不过资本,资本斗不过行政,行政斗不过政治,政治斗不过潮流,潮流斗不过宇宙规律。

我问他们:“这位帅哥和这位美女也是去富豪的?”

大汉说:“你怎么知道?你不会也上‘富豪排行榜’了吧?”进富豪公司,我们戏称为上富豪排行榜。

“呵呵,你们也是榜上有名?我叫吴孤鹤。真巧,握个手。”我说着,与他们一一握手。

踏破铁蹄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也并非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我在你旁边,你却不知道我是你的同事。

眼前这个幽幽的女孩就是望月。肥头大汉的真名叫席洋洋,一个土得跟水泥一样的名字,我们习惯叫他大汉。

望月即将任总经理秘书,大汉将任工程部经理。

我们三人闲聊了约莫一个小时。望月陪我品茶,大汉端着玻璃杯大口大口地喝白开水。望月不爱说话,我给她不断倒茶,没话找话。

我说:“人生如茶,经过了涅檠,才会有超过身体意义的价值。就跟土地一样,只有在它上面长出房子,变成没土地,价值才会倍增。”

望月说:“我不太懂茶,但也经常喝绿茶和普洱茶。喝绿茶是为了看茶叶在水中的生存,看它们在水的滋润后如何展现自己的个性;喝普洱茶是为了温胃养颜。”

一提到茶的话题,我极为精神。我心如茶。每当月色下,或一缕晨光射进玻璃窗的时候,在窗台边,在清幽的房间,在实木古茶桌前,被这样的宁静,这样的甘泉,这样的醇厚一起熏陶,我的心就如茶芽找到了温度,被这样泡得熙暖如春。于外的奔波也罢,劳碌也罢,所有的疲惫、紧张与伤感,在水的浸润下,一点一点地沉淀下去,最后融入、化解、出色,随着天然的香幽烟雾,飘散,飘散,再飘散,生命随之升华……

男人品茶在乎精神感觉。女人品茶在乎视觉感觉。所以望月说喜欢看茶叶在水里的生存状态。为了顺着她的话题说下去,我说:“你喝过女儿茶吗?”

大汉接过话:“是不是像女儿酒那样的来历?女儿出生的时候种的,等女儿出嫁的时候采摘茶芽来品味?”

望月说:“当然不是。这茶我听过,好像是属于普洱茶的一种,但我不知道它的来历和品质。”

我告诉他们,女儿茶是属于普洱茶的一种,但颇有讲究。每年二月间采蕊,蕊细而白,谓之毛尖,古时以作贡品为主。传说,每年贡后,方许民间买卖。其做法是:采而蒸之,揉为团饼。其叶之少而尤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大而圆者名紧团;小而圆者名“女儿茶”。传说女儿茶为各村选出的最美少女所采,于“雨前”得之。

望月听得有点入神。大汉说:“这么多细节,好复杂,比我们搞建筑工程还麻烦。”

我说:“不过比地产营销更有意思。”

望月轻轻地喝着茶,若有所思。她的嘴唇轮廓分明,丰满而不厚重。

既然大汉对茶没兴趣,我便跟他们谈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走势,谈离开深圳的感觉,谈对新环境的期望。

深圳是一个一手房市场被半垄断、二手房市场半混乱的城市,我们不想进入二手房市场,不想成为“二等”地产公民,只好以退的方式,力图求进。深圳特区内的土地储备几乎为零,使得每个商品房小区成为绝版,半垄断组织只好打旧村改造的主意,这种项目,普通的地产公司无法插手。

望月说,深圳地产界内外部都充满忽悠思想。对外,在营销上忽悠消费者;对内,在人事与经济上忽悠员工,太累。

三人都谈到对深圳感到矛盾,所以才都像吃不饱的鱼,往北游。呆在深圳,不一定是爱深圳;离开深圳,也不一定是恨深圳。

大汉说,深圳就像一个妖娆的少妇,当你迷上她,她也没有拒绝你时,你才发现,原来她有点狐臭。

望月一直沉默,不想说这个话题。后来,她才叹着气说,深圳是一个伤城,她是伤城里的一个谋生工具,像一个没有找到归宿的铲子,像一个没有沉淀感的砂漏,像一具在人海中漂浮的尸体。

我对前途也没感到很明朗,也许深圳人都有这种忙碌而缺少轻松感的心态。

望月说:“其实到哪个城市都一样,伤心了就出来走一趟。就跟租房一样,喜欢就住,不喜欢就搬走。女人比男人容易伤心,容易爱上一个城市,也容易抛弃一个城市。”

说着,说着,大汉的哈欠声随之而起。胖子嗜睡,没办法。

凌晨一点,三人各自默默躺下休息。望月在我的邻铺,我们都睡中铺。大汉在隔壁车厢。

第二天一早,我们终于在北京这陌生的灰色天空下打开了眼皮。望月缓缓地从被窝里钻出身子,像一条发育完美的黄瓜,精致而可口。(P2-5)

序言

人未老,心已清净。沧桑过后的淡然。

十多年前,我大学毕业后因寂寞而躁动,从福建南下深圳。摆过地摊,遭遇过黑社会的敲诈,借睡过工厂里破旧如丐帮的宿舍。五年后,我成为一家中型外资企业总经理。期间摸爬滚打,做过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广告公司策划部经理、麦当劳生产厂家策划师、网站总编、房地产公司副总经理等职,转战过北京、长沙、上海,又回到深圳。躁动过后又安静下来,默默地做编辑工作。

人生就是一个轮回,到了终点又回到起点。

这是我首次说自己的经历。我不爱谈自己,这些“隐私”连我的亲友和父母都不知道。我每月只记得给父母寄钱,每周报平安,他们以为我一直在深圳一个固定单位。我最怕父母为我操心,我必须承担所有的忧愁和烦恼,只把快乐和欣慰留给他们。经历的丰富和特殊,让我随便把一段经历摘出来,就可以写一部真实感很强的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的细节大都来源于我亲身经历的生活,全部来源于现实,所以挖掘人性的东西,看似轻巧,其实有着深刻的感受。相信读者朋友会有所感触。

经常有读者问我:为什么你写小说总要从字里行间阐述许多哲理?从《放爱一条生路》到《这种感觉你不懂》,再到这部《商道门徒》,都是这样。传统小说讲究情节,讲究故事的离奇与曲折,而你为什么偏重语言与哲学?

这可能跟我的性格和生活有关。我嗜茶如命,天生好静,每天从早到晚离不开茶。茶道讲究禅境与悟性,追求清净,享受超脱。人安静了。就喜欢思考问题。

禅茶对于红尘中的你我,似乎有点玄机。其实,禅也好,哲学也罢,就像空气,包围着我们,无处不在。倘若我们以善为本,以静为灵,以悟为心,必能领悟禅茶精髓,领悟商界、生活、红尘中无穷无尽的“道”。

道可道,不一定是非常道。

是为序。

后记

这是我最用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修改了n次。稿子基本定下来后,我很慎重地从深圳飞到北京,把打印稿送到作家出版社编辑手中。

以前听一位文学大师说,他每写出一部长篇后,就感觉“再也写不出长篇小说了”,那时不理解,现在我终于明白其中的道理。一部长篇,有时会把作者的内心掏空。我不会封笔,但我想,未来两三年内,我可能写不出长篇小说了。

我是个偏内向的人,喜欢独处,喜欢安静,不爱应酬。但我又希望能听到、看到读者对这部书的真实感觉或评价。所以,在此希望读者能为此书写点随笔、评论或杂谈,什么方式的文字都可以,长可万字,短可几行,每篇必看,来信必回,有的来稿我可以推荐给报社、杂志社编辑,来稿请注明通讯地址,以便发稿费。

来稿可发到我邮箱:wsp8@sina.com,长期有效。

作者:吴淑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商道门徒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淑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40373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7-09-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2: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