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消逝的苏州风景
内容
编辑推荐

盘门城楼、盘门城外运河、盘门三景、相门城垣、齐门水门、娄门、平门、金门、南新桥、观前街、老丹凤菜馆……这些曾经在苏州显盛多时的名胜古迹,如今都已化为乌有。现在我们只能从前人的文字记录和已届耄耋之年的老居民口中知道它们的存在了。翻阅本书,其中的这些老照片随即带我们恢复记忆,走进那从前的沧桑岁月。

内容推荐

苏州确实是世界城市史上的奇迹,自建城以后,城址未曾拓展,旧垣和城河将这方土地固定了两千五百多年。有人设想,如果城墙未拆除,街巷未拓宽,河道未填塞,城中的寺观、祠庙、宅院、园林即使是清末民初的面貌有,那苏州该是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博物馆了。这固然是美好如梦的假设。岁月是无情的,历史的轮蹄奔腾不息,不断改变着世界上的一切,对城市风景来说,也不例外。

这个时代正已远去,往事如烟,弥漫飘散,记忆越来越淡薄,印象越来越浮浅。幸亏近代摄影技术的发明,留下了定格的图像,人们也就可以凭借着这些图像,恢复记忆,追摹印象。那么就翻开这本书,慢慢走进旧时苏州的风景里去吧。

目录

前言

城阙残影

街市烟景

古桥影像

寺庙旧观

园林芳踪

山水梦寻

后记

试读章节

苏州是世界著名古城,历史久远,建城迄今已二千五百多年,虽然晚于托尼斯湾的迦太基、台伯河畔的罗马、幼发拉底河中游的新巴比伦,也晚于中国春秋时的其他都城,如周的成周、齐的临淄、鲁的曲阜、郑的新郑、宋的商丘、楚的郢、秦的雍等,但这些城市有的久已废圮湮没,有的几经徙移另建,惟有苏州古城,巍然独立,绝世仅存,这在世界城市史上是一个奇迹。顾颉刚《苏州史志笔记》便说:“苏州城之古为全国第一,尚是春秋时物;其次为成都,则战国时物。”苏州城的平面作“亚”字形,《吴地记》记道:“其城南北长十二里,东西九里。城中有大河,三横四直。苏州名标十望,地号六雄,七县八门,皆通水陆。郡郭三百馀巷,吴、长二县古坊六十,虹桥三百有馀。地广人繁,民多殷富,古迹灵踪,实异事。”南宋绍定二年(1229)镌刻的《平江图》,乃世界上至今发现年代最早、幅画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碑刻城市平面图,图上的平江城,街巷河道以棋盘式布局,井然有序,排列整齐,河道南北向的有六条,东西向的有十四条,纵贯直街七条,六十古坊散布于横巷之中。真是所谓“郛郭填溢,楼阁相望,飞杠如虹,栉比棋布”。张紫琳《红兰逸乘》有日:“吴城烟火奚啻百万,鳞次栉比,尝闻远游者云:‘天下如此都会,如京师外,惟扬州、杭州、汉口、台湾、厦门诸处及广东省城耳。’”1936年时,城郭居民三十五万馀人,依旧人烟稠密。这张照片从北寺塔上向南俯摄,玄妙观三清殿、双塔、文星阁及因果巷薛家园的钢架火警晾望塔隐隐可见。

自古以来,苏州城内河道如经如纬,街巷依河而建,构成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城市格局。全城景象,俯瞰最得真切。旧时城内可登临眺览者,有各城城楼之上、各浮图之巅,以及子城齐云楼、玄妙观弥罗宝阁、长洲学文星阁等处。凡登临者的诗文,从另一个视角记录和描绘了这个城市的真实面貌,这种感受与踯躅街衢、漫游水巷是不同的。且以白居易诗两首为例,都是写齐云楼上所见。《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有日:“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远近高低寺问出,东西南北桥相望。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间棋布城册方。人烟树色无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齐云楼晚望偶题十韵兼呈冯侍御周殷二协律》有日:“欲辞南国去,重上北城看。复叠江山壮,平铺井邑宽。人稠过扬府,坊闹半长安。插雾峰头没,穿霞日脚浅。水光红漾漾,树色绿漫漫。”文星阁在城东,登临眺览,景象迥异,程邑《登文星阁》诗日:“往返吴门话胜游,诗坛酒社足淹留。临风直上五成阁,倚槛何殊百尺楼。东壁图画回远堞,西山爽气逼高秋。由来文物三吴盛,夜夜祥光烛斗牛。”又,彭行先《登文星阁》诗有日:“杰阁渺云汉,长峙城东偏。傍城皆绿水,绕阁多平田。”北寺塔在城北,登临作三面环视,位置最宜。僧大珉《雨后登塔》诗日:“巍然一塔逼寒云,绝顶登临眼界宽。浅淡湖山归杖底,参差楼阁出林端。烟开宝座瞻毫相,风动金铃响画栏。最是雨馀幽思远,绿阴遍野草漫漫。”又,金天翮《登北寺塔》诗日:“十万楼台影,分明脚底看。只身凌绝顶,孤塔耸云端。大野回春色,重城锁暮寒。江山无霸气,高歌拍阑干。”这张照片系从塔上西望,近则金昌繁华之地,雉堞万家,杨柳掩映;远则青山如屏,太湖如镜,波光明灭,混漾天际。

观前街因在玄妙观之前而得名。玄妙观即西晋真庆道院、唐开元宫,北宋时改天庆观,街称天庆观前;元至正十八年(1358)改玄妙观,遂称玄妙观前;明代因观内桃花盛开灿若云锦,又有称为碎锦街者;至清末始称观前大街。观前大街东止醋坊桥,西止北仓桥(今邵磨针巷北口),与察院场相接,后延伸至察院场东口。玄妙观之东,人称观东;玄妙观之西,人称观西。明清时期,由于苏州工商业发展迅速,传统商业中心由乐桥向北和西北方向偏移。张紫琳《红兰逸乘》记玄妙观前的情形:“钱补履语云:康熙间居民绝少,立桥上望见张王府基,一片荒烟蔓草。今则廛闱扑地,挂鹳驾肩矣。”从乾隆、嘉庆时期起,观前商业中心开始形成,并逐渐热闹繁华起来,故苏人有所谓“荡观前”者。不仅如此,凡出殡也以经由观前大街为荣,王德森《吴门新竹枝词》咏道:“观前街上女人多,接踵摩肩推背过。争道今朝盛出殡,店门排列活弥陀。”“满街仪仗忽喧哗,赛会迎灯无此华。旗帜鲜明人马众,送丧妇女艳如花。”这张照片系由玄妙观山门前向西拍摄。悬“松萝”市招者为汪瑞裕西号茶庄,其西为苏九华扇庄,再西为德昌绒钱铺;对街为老义昌席庄,其西为“发兑经史子集”的文怡书局,再西是经营丝竹班鼓的张凤兴,都是当时各具特色的名店。

郑振铎《黄昏的观前街》写道:“我们在这条街上舒适的散着步,男人,女人,小孩子,老年人,摩肩接踵而过,却不喧哗,也不推拥。我所得的苏州印象,这一次可说是最好的。——从前不曾于黄昏时候在观前街散步过。半里多长的一条古式的石板街道,半部车子也没有,你可以安安稳稳的在街心踱方步。灯光耀耀煌煌的,铜的,布的,黑漆金字的市招,密簇簇的排列在你的头上,一举手便可触到几块。茶食店里的玻璃匣,亮晶晶的在繁灯之下发光,照得匣内的茶食通明的映入行人眼里,似欲伸手招致他们去买几色苏制的糖食带回去。野味店的山鸡野兔,已烹制的,或尚带着皮毛的,都一串一挂的悬在你的眼前一一就在你的眼前,那香味直扑你的鼻上。”咸丰十年(1860),阊门、胥门外的繁华商市几毁于兵燹,殃及西半城。至同治、光绪年间,观前街酒楼食铺增多,玄妙观内茶肆吃摊丛集,故市井有“吃煞观前街”之说,程瞻庐《苏州识小录》写道:“城内有四街,性质各异:仓街冷落无店铺,北街多受阳光,观前街食铺林立,护龙街衣肆栉比。苏人之谣日:‘饿煞仓街,晒煞北街,吃煞观前街,着煞护龙街。’”这张照片由西向东拍摄观东街景,“三鲜大面”、“广式食物”等市招,正可见“吃煞观前街”的情形;远处“大有恒”,为当时著名布庄,坐落在今醋坊桥陆稿荐西。

P20-23

序言

晚近以来,苏州遭受两次战火的洗劫,一次是太平军战事,陷城之战,克复之役,城垣、街市、寺庙、桥梁、宅院毁坏严重,死人无算;一次是1937年日机空袭,持续数月,继而入城,烧杀抢掠三天,毁屋四千馀,死人三千馀。苏州又经过两次平静的过渡,一次是1911年11月5日苏州光复,相传江苏巡抚程德潜只用竹竿挑下屋檐上的一块瓦爿,就从封建专制转而为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一次是1949年4月27日的人民解放军进城,夜来只听见枫桥有零星枪声,第二天满街唱的已是“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了。

自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作为全国最大经济城市的苏州,已风光不再,传统手工业面临机器工业品的强势竞争。虽然太平军战火使苏州经济遭受重创,人口急剧下降,但府城人口仍有五十万,为复苏经济提供足够的劳动力。苏州的洋务运动以李鸿章创办的洋炮局为代表,这是中国引进英国技术装备的第一家机械化兵工厂,也标志着苏州近代工业的诞生。光绪二十一年(1895)后,根据《马关条约》,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先后成立了苏州关监督公署和税务司署,开始与各国通商贸易;官督商办的苏经丝厂和苏纶纱厂建成投产;在青殇地辟日本租界和公共租界(公共通商场),外资企业特别是洋货代理企业纷纷进驻。电报分局和德律风公司的营业,标志苏州近代通信业的发端。沪宁铁路的通车,改变了苏州的区位优势,上海的经济辐射更为直接,封闭的苏州古城迅速向近代开放城市转进。1914至1918年,苏州先后开办了苏经纺织厂、振亚织物公司、东吴绸厂等股份制丝织企业。1927年北伐战争后,革除厘卡制度,形成国内统一市场,推动了苏州民族工业的全面发展,工业生产普遍使用电力机器,苏纶纱厂进入期货市场,鸿生火柴厂、华盛造纸厂、华章造纸公司、太和面粉厂等也欣欣向荣。沦陷时期,苏州是伪江苏省政府所在地,城市人口畸形骤增,商业也畸形发展,日伪也以最大努力恢复并维持苏州的局面。

光绪九年(1883),美国传教士蓝华德、柏乐文创办博习医院;二十七年(1901),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创办东吴大学堂,开苏州高等教育先河,客观上给苏州带来科学文明。甲午战争后,受“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思潮影响,苏州大批青年知识分子赴海外留学,学成归来,在传播西方民主思想和科学技术、兴办工业企业和教育事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戊戌变法后,苏州出现了曾朴、包天笑、金天翮、吴梅等追求民主的新一代文化人。宣统元年(1909),陈去病、高旭、柳亚子等在张公祠成立的南社,对传统文化有较大冲击。民国时期,苏州教育事业发展极快,中小学已遍布城乡,各专科学校也相继创办,以培养专业人才。新文学运动对苏州有直接影响,出现了叶圣陶、俞平伯等新文学作家。为挽回昆剧的衰落之势,成立昆剧传习所,培养了“传”字辈一代艺人;评弹则异乎寻常地繁荣,流派纷呈,名家辈出;苏滩、滑稽戏拥有较多的观众,话剧也受到市民的欢迎。以颜文棵为代表的西画画家,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为代表的现代美术教育,标志着苏州美术的新趋势。

“同治中兴”后,阊门、胥门、观前等传统商市又市廛辐辏、百货骈阗,娄门、齐门也开始热闹起来,特别是青呖地,本是一片坟场,由于租界的开辟,民族工业的崛起,盘门外、葑门外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民国时期,苏州市政建设按近代城市的要求而改善,1928年开始实施新的城市规划,拓宽和改造了护龙街、景德路、观前街等十条主要道路;重开平门,新开金门、胥门;改筑各城门跨河桥梁;在王废基建造了公园,并在其中新辟了图书馆、电影院、音乐厅等现代文化设施;在北局建造了国货大楼,与周围的戏院、书场、电影院、酒楼、茶馆等形成繁荣的商业、娱乐中心。厕所和垃圾箱也在各街巷里建造起来,改善了苏州的公共卫生状况。金融、电力、交通、邮电等都有了新的发展。

新旧交替时代时的苏州,固有的城市风貌和文化精神依旧具有醉人的魅力,而现代生活内容的进入,给人以安静、舒适、方便、丰富的生活感受。1929年,徐志摩在苏州女子中学作题为《匆忙生活中的闲想》的演讲,他充满激情地说:“苏州——谁能想像第二个地名有同样清脆的声音,能唤起同样美丽的联想,除是南欧的威尼斯或翡冷翠,那是远在异邦”,“所以只剩了一个苏州准许我们放胆的说出口,放心的拿上手。比如乐器中的笙箫,有的是袅袅的馀韵;比如青青的柏子,有的是沁人心脾的留香。在这里,不比别的他处,人与地是相对无愧的,是交相辉映的;寒山寺的钟声与吴侬软语,一般令人神往,虎丘的衰草与玄妙观的香烟同样的勾人留意。”特别是北伐战争后至抗战爆发之前,苏州是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活舒适,并充满了风物人情之美的城市。

这个时代正已远去,往事如烟,弥漫飘散,记忆越来越淡薄,印象越来越浮浅。幸亏近代摄影技术的发明,留下了定格的图像,人们也就可以凭借着这些图像,恢复记忆,追摹印象。那么就翻开这本书,慢慢走进旧时苏州的风景里去吧。

2005年8月21日于苏州

后记

苏州确实是世界城市史上的奇迹,自建城以后,城址未曾徙移,也未曾拓展,城垣和城河,将这方土地固定了两千五百多年。有人天真地想,如果城墙未拆除,街巷未拓宽,河道未填塞,城中的寺观、祠庙、宅院、园林即使是清末民初的面貌,那苏州该是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博物馆了。这固然是美好如梦的假设。岁月是无情的,历史的轮蹄奔腾不息,不断改变着世界上的一切,对城市风景来说,也不例外。

虽然有些县邑乡镇,由于交通敝塞、经济滞后、天灾人祸较少,还基本保留旧时的布局和建筑,但那里洋溢的时代气息,那里的生活情态和风俗习惯,自然不会是旧时的了,就那个地方的文化精神来说,也是消逝了。更有甚者,由于历史格外青睐,有些人文遗迹得以留存下来,但如何认识保护遗迹和城市发展的辩证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苏州观前街是一个典型例子,它第一次拓宽是在1930年,时有拆迁派和保守派,保守派知道拓宽道路属政府工程,或反对无效,退而求其次,要求保留玄妙观正山门两边的八字照墙,拆迁派并不以为照墙有什么用,浪费寸土寸金之地,两派激烈论争,后由省政府定夺,拆除照墙,原地各建一幢三层商楼。虽然正山门夹在两幢商楼之间,没有什么壮观的气派了,但山门内三十一殿阁巍峨参差,还算保存了玄妙观的旧貌。好了,上世纪末又改造观前街,这次将两幢商楼拆去,也不砌墙,从街上望三清殿一览无馀,正山门孤零零的,似乎缩小了许多,好像乡村里的土地庙了。正山门、三清殿并不是假古董,但周围的环境变化了,建筑虽在,但已不是那么一回事了,玄妙观的旧时风景,终然也是消逝了。

怀旧是人之常情,留下来的老照片,可以让人作往事的追忆,也可以让人作悠远的遐想,还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和考索。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那些老照片更是城市变迁的真实记录,那是特别有意思的。

2001年,我印过一本《苏州旧梦》,意犹未尽,近年又看到不少新发现的老照片,也就做起这本书来。写照片的释文,用的还是老办法,即适当引用一点前代文献。这大概算是笺注,笺注诗文辞赋,古已有之,笺注视觉图像,似乎还不多,那就继续尝试,由浅而略深。在我想来,这些记述和咏唱不但是照片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本身也是一道旧时风景。

王稼句

2005年8月22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消逝的苏州风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稼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316826
开本 16开
页数 1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11-01
首版时间 2006-11-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5.33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30
18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