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消逝的长沙风景
内容
编辑推荐

长沙古城墙、1924年重建的天心阁、1938年“文夕大火”前的贾太傅殿、清朝末年定王台正殿改建的湖南图书馆阅览室、古开福寺山门、民国初年开福寺、左宗棠故居、文庙……这些曾经在湖南长沙显盛多时的名胜古迹,如今都已化为乌有。现在,我们只能从前人的文字记录和已届耄耋之年的老居民口中知道它们的存在了。本书中的这些老照片是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八方搜索才得来的,面对这些消失的风景,我们不能不增添对毁灭我们美好家园的侵略者的愤恨。

内容推荐

长沙作为一座历史文化的名城,本来有着众多的文化古城,但在中国战争中毁掉了大半,现在遗留下来的已经十分珍贵了。在那场战争中,长沙城比其他城市遭受的劫难更加惨重,而导致城市建筑近全毁的,则是某著名的军攻陷武汉后,大举向湘北进攻,当时中国的最高当局决定实际“焦土抗战”,当日军还距长沙城二百里外的新墙河时,便将长沙会之一炬。大火烧了三天三夜,长沙城原有的一千一百多条街巷中六百九十多条被烧得片瓦不留,还有三百三十条街巷被烧得仅存三、五栋房屋,两者加起来,占全部街巷的百分之九十。当时全城房屋总数约为三万八千六百一十栋,一炬之后,仅余二千五百三十八栋,占总数的百分之七。著名的文化古迹如天心心阁、天妃庙、贾谊故宅、文庙、火宫殿、麓山寺、云麓宫、曾国藩襟祠等等,全都化为焦土。有些古迹,边照片资料也没有留下,如今只能从前人的文字记录和已届的耄耄之年的老居民口中知道它们的存在了。本书中的这些照片是编者通过多种渠道八方搜索才得来的,面对这些消失的风景,我们不能不增添对毁灭我们美好家完的侵略者的愤恨。

目录

前言

古城胜迹

山水旧容

老街遗韵

名楼原貌

校园掠影

后记

试读章节

很古的时候,岳麓山下对面的湘江东岸分布一些村落,居民以打鱼种田为生,生活还算富庶,但常有兵匪骚扰,使得百姓不能安身。传说,一天两个青年姐妹骑马路过这里,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姐姐对妹妹说:如果我们在这里筑起一座城池,百姓就可免受其苦。妹妹赞同姐姐的意见,两人当即行动起来,姐姐从南边的山上取土筑墙,妹妹则从江边取沙建城,不一会一人筑起了一小段。这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姐姐筑的土城成了一堆稀泥,妹妹筑的沙城也被冲跨。这时,一位白发老者拄着拐杖走来对她们说:“用泥土和泥子掺在一起,筑紧夯实,城墙就坚固了。”两姐妹如法炮制,一道长方形的坚固城墙便耸立起来,她们又在城墙上开了几道门,请百姓搬到城里去住,并告诉他们:当兵匪来时,将城门紧闭,便可避免灾难。惊呆了的老百姓正要向她们道谢时,只见两姐妹骑着大马凌空飞去,白发老者也不见了踪影。人们才知道替他们筑城的原来是天上的神仙。

传说虽美,毕竟太虚幻,真实的长沙城是这里的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垒成的,始建于西汉长沙王吴芮时代,距今已两千一百余年。最初是一座土城,到明朝才改用砖石。清朝初年经过加高加固,城墙总长度二千六百三十九丈五尺,西濒湘江,其他三方在城墙下以便河围护。城区东西宽五里,南北长十里。设有城门九座。民国三年,长沙城城墙被拆除,便河亦被填平,东南北三方的城基开作马路,西面墙基改作铺屋。只留下东南天心阁附近一小段,至今犹存。

天心阁是古城长沙的标志,位于古城东南的城墙之上,这里是全城地势最高的地方。站在天心阁上,城廓一览无余。天心阁最初建于明万历年间,原有天心、文星二阁。乾隆年间重修时合二为一。它当时是观天象、祭天神的地方。天心阁上骚人墨客的题咏不少,黄士衡的一副长联,尤为人传诵:

高阁逼诸天,且看那洞庭月,潇湘雨,衡岳烟云,十万户棋布星罗,到此一开眼界;

江山留胜迹,最难忘屈子骚,贾生策,朱张性理,数千年声名文物,有谁再续心传。

天心阁自建阁以来,一直为官民所重,历朝都有修葺。清同治四年(1836),巡抚恽世临、李瀚章“度地阁前,垒石而上,视往制扩七丈有奇,支椽其间,崇五丈,广倍之,舒其外为行廓,缭以扶拦”,规模更加扩大。民国十三年(1924)天心阁辟为公园,在阁的左右两边各建一轩,覆以黄瓦,远远望去,如鸟张翼,颇为壮观。又在阁下修了一条天心游路,将蔡公坟、老龙潭、妙高峰、大椿桥几处景点连成一线。一九三八年文夕大火冲天一炬,天心阁及其附属建筑化为瓦砾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天心阁经过再次重建,才恢复了它原来的面貌,重现辉煌。

要说长沙的古迹,贾太傅祠才是最早的。汉文帝时贾谊被贬为长沙太傅,住宅就座落在湘江边上。哀前贤屈原的不幸,伤自己的不遇,于是作了一篇著名的《吊屈原赋》,贾谊留居长沙三年,后人遂以“贾长沙”名之。为了纪念他,在其故址修建了一座贾太傅祠。清光绪元年(1875)又在祠后增建湘清别墅,忠怀书屋,书屋上为忠雅楼,在此立牌祀屈子;再上有大观楼,可以远望麓山湘水;更有几楹精舍,名小沧浪馆、秋草亭、佩秋亭:精舍后面垒石为山、规土为池,构成了一座清雅园林。一九三八年长沙“文夕大火”,贾太傅祠化为灰烬。劫后,人们寻得贾谊古井,在旁边建了一座“太傅殿”,仅陋室一问,殿内供奉着一座木雕描金贾谊坐像,后来这尊坐像也被人盗走了。贾谊祠的遭遇也和贾谊生前一样令人唏嘘,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才终于转运,故宅得到修葺,现在第二期复原工程已经启动,不久贾谊故宅将按清光绪年问的旧貌复原。

定王台遗址在今浏城桥附近长沙市图书馆内。西汉定王在此筑台望母,故名。定王刘发为汉景帝妃子程姬的侍女所生,因为他是“庶出”,所以王子分封时将他封到了离长安较远的长沙。他是一个孝子,到长沙后天天思念母亲,便在城中筑了一座高台,经常登台遥望长安,寄托三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相传筑定王台的土是从长安运来的。几经战火,到清朝后期,定王台早已残破不堪,清光绪五年(1879)粮运夏献云捐资修复,并为大门撰写了“炎汉太宗长沙清庙,带江千里瞰廓万家”的石联,门上正中隶书石额“汉蕃古迹”四字。入大门,两侧林木葱茏,越二十七级石阶登正殿,檐下悬“定王台”楷书直匾。台左有蓼园,相传为定王故园,园中有台阁亭榭,风景幽美。清朝未年,定王台改建为湖南图书馆,馆舍毁于北洋军阀战争中。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又建了长沙市图书馆,附近辟为书市。如今定王台下读书乐,已成为长沙人的一种时尚。

P5-9

序言

长沙位于洞庭湖之南,南岳衡山之北,麓山耸翠屏西岸,湘水中分橘子洲。她风景秀丽,物产丰美,历史悠久,自古为楚南名城,湖湘文化的策源地。古往今来,这里演绎过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贾谊湘滨吊屈原,雄文远播;关云长大战长沙,青史留名;朱熹张拭讲学岳麓书院,薪火传千载;曾国藩左宗棠演练湘军子弟,声威震九州。上个世纪前期,一九三。年的红军打长沙,抗战时期的三次长沙大会战,一九四九年程潜、陈明仁领导的和平起义等一系列大事变,使神州乃至世界为之震撼。新中国成立后,她又以马王堆西汉女尸的出土招来全世界惊异的目光;一九九六年走马楼孙吴竹简的挖掘再次引起世人的瞩目。

长沙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本来有着众多的文化古迹,但在中日战争中毁掉了大半,现在遗留下来的已经十分珍贵了。在那场战争中,长沙城比其他城市遭受的劫难更加惨重,而导致城市建筑几近全毁的,则是著名的“文夕大火”。一九三八年月十月,日本侵略军攻陷武汉后,大举向湘北进攻,当时中国的最高当局决定实行“焦土抗战”,当日军还距长沙城二百里外的新墙河时,便将长沙城付之一炬。大火烧了三天三夜,长沙城原有的一千一百多条街巷中六百九十多条被烧得片瓦不留,还有三百三十条街巷被烧得仅存三、五栋房屋,两者加起来,占全部街巷的百分之九十。当时全城房屋总数约为三万八千六百一十栋,一炬之后仅余二千五百三十八栋,占总数的百分之七。著名的文化古迹如天心阁、天妃庙、贾谊故宅、文庙、火宫殿、麓山寺、云麓宫、曾国藩祠等等,全都化为焦土。有些古迹,连照片资料也没有留下,如今只能从前人的文字记录和已届耄耋之年的老居民口中知道它们的存在了。本书中的这些老照片是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八方搜索才得来的,面对这些消失的风景,我们不能不增添对毁灭我们美好家园的侵略者的愤恨。

由于老照片资料的缺乏等等原因,本书不能尽如人意,是可以预料的。敬希方家多加指正。

杨里昂彭国梁

2005年10月

后记

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得到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市教科院及相关的学校、医院、纪念馆、商店等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了一批老照片和文献资料,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深切的谢意。与此同时,本书还参考了湖南省志、长沙市志、相关的校志、区县志、《湖南省城古迹今释》(李抱一等)、《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手册》长沙文物古迹部分(肖湘等著)、《长沙古今大写真》、《长沙旧影》、《西人眼中的晚清建筑》、《千里江城》等著作,并从中转录了一些一九四九年以前的老照片,特向上述著作的作者、摄影者一并致谢。

杨里昂、彭国梁

2005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消逝的长沙风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里昂//彭国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316840
开本 16开
页数 1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6.41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30
18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