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资治通鉴(精)/中华国粹经典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实用的政治百科全书,自从问世以来,历代帝王、将相都视如珍宝,把它作为必读之书,以资治道。本书编者从篇幅浩大的《资治通鉴》中摘取重要段落进行删繁就简,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有机结合,将这部文学巨著全方位、立体地层现在读者面前。

内容推荐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有资于治道。《资治通鉴》是一部文采斐然的政治百科全书,自从问世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都视如珍宝,争读不止。本书从篇幅浩大的《资治通鉴》中选取若干集中描述历史上著名人物、事件的篇章,通过简明的体例和精练的注译,让读者能够了解这部文学巨著的概貌,对古代历史产生深刻的认识。

目录

中华国粹经典文库:经典常新

前言

商鞅变法

孙膑奇计胜庞涓

张仪游说六国

胡服骑射

将相和

触龙说赵太后

荆轲刺秦王

鸿门宴

萧何月下迫韩信

垓下悲歌

卫、霍击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

苏武牧羊

昆阳之战

第一次“党锢之祸”

第二次“党锢之祸”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玄武门之变

安禄山范阳起兵

试读章节

商鞅变法

[原文]

周显王七年,秦献公薨,子孝公立。孝公生二十一年矣。是时河、山以东强国六,淮、泗之间小国十馀,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皆以夷翟遇秦,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之会盟。于是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强秦。

[译文]

周显王七年(公元前362年),秦献公死,他的儿子孝公继立。孝公出生已有二十一年了。这时黄河、华山以东有六个强国,淮水和泗水之间有小国十多个,楚国、魏国与秦国接界。魏国筑长城,从郑邑开始伸向洛水之滨,往北则有上郡;楚国从汉中之地开始,往南边则有巴、黔申之地。这些国家都把泰国当夷狄对待,排斥它,不允许泰国参与申原各国的会盟活动。于是秦孝公发愤,布行德义,修明政治,想使泰国强大起来。

[原文]

八年,孝公令国中曰:“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公孙鞅者,卫之庶孙也,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病,魏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王嘿然。公叔曰:“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召鞅谢曰:“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后以告子。子必速行矣!”鞅曰:“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卒不去。王出,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卫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

[译文]

八年(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给国内下令说:“从前我们的先祖穆公,在岐山、雍都之间实行德政建立武备,向东平定了晋国的乱患,以黄河为国界,在西方称霸于戎狄,扩大土地千里,天子给了我们方伯的称号,诸侯们都来称贺,为后代开创辉煌美好的基业。不幸后来遭致厉公、躁公、简公、出于这几代不安宁的政局,国家内有忧患,没有余暇处理外部事务。韩、赵、魏进攻并夺取了我们先君已有的河西地方,没有什么比这更为耻辱的了。到了献公即位之后,镇守安抚边境,迁徙到了栎阳,并且打算向东攻伐,恢复穆公时的原有国土,实行穆公时的政令。我思念已故君王收复失地、修明政令的本意,经常心申悲痛。宾客们臣子们凡是能够出奇计使泰国强大的,我将给他加官晋爵,并给他分封土地。”卫国的公孙鞅听到这个命令,于是便西行进入泰国。公孙鞅是卫国公族的庶出孙辈,爱好刑名之学,事奉魏国丞相公叔痤,公叔痤知道公孙鞅贤能,但还没有来得及向魏王荐举进用。正值公叔痤身患重病时,魏惠王前来看望他,并询问说:“公叔你如果有什么意外,那我们的国家怎么办?”公叔说:“我手下的中庶子卫鞅,年纪虽轻,但有出众的才能,希望君王将国家大政听任他去处理!”魏惠王听了后默不作声。公叔接着说:“君王若不任用卫鞅,一定要把他杀掉,不要让他走出国境!”惠王答应了公叔的话便离开了。公叔召见卫鞅,告诉他说:“我是把君王排在前面,把臣子放在后面,所以先给君王谋划,然后才把这些告诉你。你一定要赶快出走,离开魏国。”卫鞅说:“君王不能采纳你的意见任用我,又怎么能采纳你的意见杀死我呢?”最后没有离开魏国。惠王从公叔那里出来,对身边的大臣们说:“公叔病得沉重,真使人难过!他竟然想要我把国家大政听任卫鞅处理!过后又劝告我杀死卫鞅,这不是荒谬背理吗?”卫鞅到了秦国后,通过秦孝公宠爱的臣子景监而求见孝公,向孝公进说富国强兵的方略。秦孝公十分高兴,与他商议国家大事。

[原文]

十年,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P1-5

序言

经典是敏锐的目光、善良的心趣、睿智的大脑进行的缜密思维的结晶。民族经典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函封,无论何时,打开这个函封,我们就能读出那些闪烁邦家之光的密码。因此,要了解一个民族,最佳途径就是阅读这个民族的经典。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文明形态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个民族创造了内涵丰富的经典,又被这些经典一代一代哺育浸润。无论你将其当做“灵光”瞻仰,还是视为“阴影”涤荡,在你的心灵深处,始终摆脱不了她潜移默化的影响,无不受之启迪、规范、教化和塑造。然而,人类世界日新月异,每个社会都必将顺应时代化俗为雅,所以,经典的原则是亘古不变的,经典的阐释是与时常新的。

史学的经典是常新的,她让我们用前人的经验来透视当今的纷纭,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坐标;文学的经典是常新的,她让我们用前人的审美来捕捉当今的生机,以享受自己的人生乐趣;哲学的经典是常新的,她让我们用前人的智慧来诠释当今的信仰,以培养自己的人生操守。所以,阅读这些常新的经典吧,她使我们丢弃的是那些幼稚和浮华,而给我们带来的却是理性和高雅,以及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乐趣。

这就是我们编纂这套丛书的初衷。

鲍思陶

赵发国

2007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资治通鉴(精)/中华国粹经典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北宋)司马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崇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311803
开本 32开
页数 193
版次 2
装订 精装
字数 88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4.3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7
14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4: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