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张爱玲的光影空间
内容
编辑推荐

她是一个梦,一个属于旧上海纸醉金迷的梦。

她是一个谜,一个一生漂泊、结局未知的谜。

她是一座方碑,一座可能永远让人无法逾越的碑。

她是一口井,淘不尽,挖不完……

她的世界,深刻,敏感,才气四溢。

她,艳异而淡雅,华丽又脱俗;高傲又现实,神秘却不失亲切。种种的不和谐使她成为一个谜,其人是谜,其文亦是谜。

是的,就是她,她是张爱玲。

她留下了一个关于旧中国、关于女人、关于文学的永久的梦。

内容推荐

从《不了情》到《色,戒》,电影走过漫长的60年时间。60年里,两岸三地上演了一部精彩纷呈的张爱玲作品影视改编史。她有什么秘密武器,让全球顶尖的华人导演都抱着挥之不去的“张爱玲情结”去一再挑战“张爱玲考验”?本书试图以张爱玲电影的方式,再次走近并纪念这位一生传奇的女子。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传奇与流言

——张爱玲的人生历程

第二章 世事与才情

——从影迷到影评家的转变

第三章 对照与和谐

——张爱玲小说影视技法探究

第四章 暗香与苍凉

——电影剧作家张爱玲评价

第五章 颠覆与重生

——张爱玲影视剧全记录与解析

第六章 时尚与经典

——对“玲女郎”们艺术人生的理性诠释

尾声 缚茧与破茧

——无法抹除的历史光影

试读章节

古人云:传奇者,因奇而传。事,无奇不传。

对于传奇,张爱玲有自己的说法:书名则传奇,目的是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早寻找传奇。其实,传奇无须寻找,张爱玲其文其事便是了。都市千般繁华下的满目苍凉,温柔富贵中的凄情哀婉,华丽、传奇、才气、冷艳、张狂、孤傲……众荷喧哗,她只做最静的那一朵。张爱玲魂归大海都已经十余年了;她的传奇小说,她的传奇生涯,是一个个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也是一个个有着悠长同味的故事。她那些饱含苍凉的故事,总是带着几丝淡淡的愁绪,总是蒙着几分隐隐的悲情。

“在很久以前,在遥远的东方,在中国的上海,有一个女孩子,她每一天都在做着她的天才梦……”(《流言·天才梦》)

(一)

在一些人看来,历史似乎就是僵化的故纸堆,尘封泛黄,毫无用处。其实,历史是灿烂而神秘的星空,不仅可以映照今天,甚至可以预示未来,而家学渊源无疑是夜空群星中的大且亮者。张爱玲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传奇》。其实用“传奇”来形容张爱玲的一生是最恰当不过了,虽然她本人的处世态度是“在传奇中寻找普通人”,那么我们只有将“传奇”归于不奇,倾听她所乐道的通常的人生回响。

张爱玲有显赫的家世,但是到她这一代已经是最后的绝响了。让我们将历史闪回到李鸿章的年代。李鸿章,这位清末重臣自1862年在上海平定太平天国时发现洋枪的威力以后,便在朝廷的支持下发起了洋务运动,后又斥资四万五千两白银,在上海建造了一座兼有西式风格的豪华住宅,这些或可看做张爱玲的家史中与西方文明的最早挂钩。但是这位清末的文华殿大学士对于张爱玲来说实无直接联系,他所做的唯一与张爱玲有关联的就是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了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

张佩纶(1848~1903),字幼樵,同治进士,清末同光年间“清流派”的中坚人物,同治辛未翰林,官至侍讲,署左副都御史,是正直且忧国忧民的儒生。少时熟读经书,中进士,入翰林,凭着一支笔,参倒了许多的贪官,也得罪了不少的人,被誉为清流健将,名震天下。据《清史稿》记载,马尾之败后,张佩纶罚满归京,听候起复。1888年4月,是张佩纶生命中第二个华美的春天。在李鸿章的努力下,这个流因回到了津门,成为李鸿章幕僚下掌管重要文件的文书。在张佩纶重返天津不到半月的时间里,李鸿章就把女儿李菊耦许配给大她近20岁的张佩纶,成为了晚清的一段著名的佳话。

张佩纶虽然娶了李鸿章的千金,但李鸿章因与他为翁婿,反而不便保奏他了。1895年,张佩纶携妻迁居南京,从此告别了官宦生活。张佩纶夫妇在南京买了一所住宅,是康熙年间一个有功老臣的旧宅。民国时期,那幢房子曾做过国民政府的立法院,20世纪30年代毁于战火。

南京生活期间,张佩纶对社会政务极少关心,甚至“断不置喙”,他深知自己的政治生命已经完结,遂又回归到自得其乐的书生生活。他和李菊耦吟诗作赋、煮酒烹羹、夫唱妇随、诗酒应和,其乐融融。他们的书房叫“兰骈馆”,也缘自一段故事——二人结婚后,喜诗词的李菊耦拿出珍藏的宋拓兰亭,张佩纶惊奇不已,因他也有一份兰亭,“兰骈馆”即因之而来。从他们的日记中可见,有梦中得诗的快乐,有精心赏茶的雅趣。他们合写过一本食谱,也合著了一本武侠小说,自费印刷。张佩纶一生还有一些著述,如《管子学》二十四卷、《涧于集——奏议》八卷、《涧于草堂文集》三卷、《涧于日记》十四卷、诗四卷,为他的才学功业留下了真实记录。

1903年,56岁的张佩纶因肝疾而逝。临死前他对后人说:“死即埋我于此(指南京)。余以战败罪人辱家声,无面目复入祖宗邱垄地。”九年后,他的妻子也病逝于上海。  他们留下了一儿一女。儿子张志沂(廷重)——张爱玲的父亲,女儿张茂渊——张爱玲的姑姑。

张佩纶与李菊耦的婚恋是很有些浪漫色彩的,他们的佳话被文人名士们传诵得有声有色,而且年复一年地传扬着。但是,他们子女的情感生活刚好翻了个儿,儿子并不安生,也不专情,一娶再娶;女儿一直单身,年老方嫁,长期过着独居的生活。

传奇依然延续着。跨过世纪的门槛,就到了张廷重(1896~1957)——爱玲父亲这一代了。

大盛大衰,也是宿命。这样显赫的门第,给后人的命运投下了沉重的影子。无法增添荣耀,不如颓废。又逢乱世,家也就渐渐败了。

乱世人自有乱世人的活法。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一生落寞守成、碌碌无为,与在史书上留名的李鸿章、张佩纶等的辉煌生涯形成强烈反差。张廷重生于1896年,没多久清朝就灭亡了,他成了一个出身豪门贵族、身带“皇”气的遗少。他曾做过短期的英文秘书,除此之外没有过正式的职业,主要靠其母即李鸿章的女儿留下的遗产生活。

“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念头也不一定不好,可惜太不成材。于是只好“一半生活在现在,一半生活在过去”。昔日多么的显赫也遮挡不了后辈的衰败。

这时,黄素琼——张爱玲的母亲出场了。她是黄军门黄翼升的孙女、黄宗炎的女儿,嫁给张廷重可谓才貌相配、门第相当。这件婚事在当时想必也是轰动一时的大事件。

《诗经》里说:“桃之天天,灼灼其华”,美得让人怨不住惊动。大约就是崔护看见桃树下的女郎时,“人面桃花相映红”的那种悸动惊艳。她初嫁予他时,不知是不是这样欢欣喜悦,是不是这样娇羞不安。

当初,一个是宰相孙儿,一个是军门孙女。张廷重和黄素琼,世人眼中的“金童玉女”。那一日,大红灯笼高挂,宾客满堂。大红喜服,龙凤烛燃,连乱世末的暗灰天地,都被这桩喜事映得微显生机。

会有人念“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亦会有人闹洞房,在帐头床中洒下花生红枣桂圆石榴,嬉闹叫嚷着:“早生贵子,多子多福。”会有人准备好合卺酒,待新人交杯饮过。他揭下她的红盖头时,曲终人散的寂寥中,两两相望。这个男人,就是那个与自己白头到老的人么?初为人妇的黄素琼定会有微微不安和疑虑,但她一定会真心期盼和这个男人相伴到老。

她一定不会料到后来的变故,不会想到在有了一女一子以后,他们会一步步走向决裂,更不会想到她和他的恩怨,会牵扯到子女,影响了爱玲的一生。P3-6

序言

她是一个梦,一个属于旧上海纸醉金迷的梦。

她是一个谜,一个一生漂泊、结局未知的谜。

她是一座方碑,一座可能永远让人无法逾越的碑。

她是一口井,淘不尽,挖不完……

她的世界,深刻,敏感,才气四溢。

她,艳异而淡雅,华丽又脱俗;高傲又现实,神秘却不失亲切。种种的不和谐使她成为一个谜,其人是谜,其文亦是谜。“文坛寂寞得恐怖,只出一位这样的女子。”李碧华如是说。她将都市千般繁华下的满目苍凉,温柔富贵中的凄情哀婉,都表达得淋漓尽致。当生命褪去其华丽的外表,露出赤裸得不堪任何碰触的内核时,即便是她也逃不脱这浮世的悲欢,只能发出这苍凉莞尔的一笑。

是的,就是她,她是张爱玲。

一个才女,一段传奇。

张爱玲,这个清末权贵李鸿章的曾外孙女,这个经过了战火纷飞离乱的孤独才女,她的出类拔萃,不但在于小说散文独创一格,而且电影创作也是不同凡响。张爱玲是在灵魂深处爱着电影的,在她的文字里,也总是贯穿着电影线索的林林总总。在张爱玲的笔下,“电影”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词语,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具,而是情节本身,是一种感情上的奢侈方式,是毋庸解释的恋情,甚至就是生活本身。张爱玲的小说是精彩的,而她的电影也是精彩的。可是,这种精彩不是谁都可以拿来玩味的。在她的电影里,你不能逃避人生的苍凉和爱本身的虚幻、悲苦,她要说的并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滚滚红尘中的男女们都可能遭遇的故事——曾经最美好的,曾经有过最真实的……张爱玲在“电影”身上寄托了一种最强烈的生命之爱。只有“懂”的人,才可能潸然泪下。

似乎是命中注定一般,张爱玲与电影特别有缘。1947年,她编写出了第一个电影剧本《不了情》,之后她的不少小说都被改编成电影,其后又出现不少以她为题材的影视作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她的作品在内地风行一时,而张爱玲的多部作品如《半生缘》、《金锁记》和《倾城之恋》等一再被改编为影视剧及话剧。近几年,关于“张爱玲文学”的讨论及研究尚未尘埃落定,影视及话剧的改编又掀起了高潮。2007年,著名导演李安将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搬上银幕,并在第64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摘得“金狮”大奖,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色,戒》及张爱玲影视改编现象的关注和讨论。

从《不了情》到《色,戒》,电影走过漫长的60年时间。60年里,两岸三地上演了一部精彩纷呈的张爱玲作品影视改编史。她有什么秘密武器,让全球顶尖的华人导演都抱着挥之不去的“张爱玲情结”去一再挑战“张爱玲考验”?本书试图以张爱玲电影的方式,再次走近并纪念这位一生传奇的女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张爱玲的光影空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澍//王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33120
开本 16开
页数 3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2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5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8: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