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代表我自己
内容
编辑推荐

邵燕祥,浙江萧山人。从195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至今共有诗集、随笔杂文集和人生实录等七十余种问世。作为著名随笔杂文家的邵燕祥,堪称我国当代的杂文大家。其作品沉实犀利,思想深邃,艺术厚重,是有责任感、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本书从其16本集子中选出杂文189篇。

内容推荐

邵燕祥,浙江萧山人。从195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至今共有诗集、随笔杂文集和人生实录等七十余种问世。本书从作者16本集子中选出杂文189篇。

在本书的编排上,以原来单行本的出版先后为序。但有不少后出的书中收了更早些的文字。这是因为不出自一家出版社,各社当时的出版要求和出版周期也不相同。为免混乱,一仍其旧,反倒眉目清楚些。

目录

你笑的是你自己

忧郁的力量/3

丑角的可怜/6

我代表我自己/8

杂文作坊/11

忍笑/13

怕不怕再出“高玉宝”/15

我也来干涉一下别国内政/18

有个集团又何妨?/21

听新闻/24

他们为什么没有来/26

“伥”与“蛊”/29

卡廷纪念碑/32

关于“抓替身”/35

关于傲骨/38

同僚与冤家/40

尊孔与读经/43

最后的净土/46

红尘小品

读空难消息/49

亭/51

真的比假的更可怕/53

游戏与规则/55

从“赫鲁晓夫死了”说开去/58

梦城风景/61

最好的纪念/63

贺吉林市博物馆着火书/64

从鞭督邮想到打屁股/67

“有益的工作”/70

新举措有感/72

“刘备摔孩子”论/74

戏说冤案/77

说“派头”/80

今日是何年/82

不像话/84

乱花浅草

想看真报纸/89

康有为的踪迹/91

毛泽东的踪迹/94

闹元宵/98

检阅天安门

算命/103

戏说自恋/106

戏说音乐/109

《邵燕祥随笔》序/114

读《瞎操心》/116

宫闱多戏/119

“好事之徒”写杂文/121

论丑闻/124

书呆子见识/126

重读鲁迅的“费厄泼赖”论/128

多少人想当国王?/131

还有什么可宝贵?/133

《抬轿图》记/135

妙人妙文/137

说“无愧于伟大时代”/139

一幅画前的两种爱国心/142

旧时燕子

客居小札/147

听雅乐时的俗念/150

打足球/153

蛮性与奴性/157

美国没有鬼/160

一本书的启示/164

爱憎出艺术/167

慎言“闹事”/300

还是尊重史实好/303

挂匾/307

也无风雨也无晴

让孑民先生安息/311

袁世凯与厕所/314

洗什么和怎么洗/316

比十次犯罪还严重/318

焚稿忆旧/321

豆选情结/324

扩大知情面/328

历史的明镜和神话的魔镜/330

观念不相同/333

说“临终”/336

买人头/339

正常年代的非正常死亡/342

说“黑”/344

也谈“牛鬼蛇神”/346

夜读札记

说“出离愤怒”/351

杨乃武案中的一份奏折/353

《咏蛙》诗的故事/356

荒唐慷慨两无妨/358

说起《祖国进行曲》/361

答韩国《现代文学》问/367

读《李贽传》/370

关于《人权宣言》/374

咬文嚼字说“反动”/377

遗体的命运/381

无权者说

面对历史的尴尬/387

叶圣陶之哭一/389

回答和不回答/391

不仅是美国的事情/394

搞不懂啦,希特勒/399

《鲁迅:人,还是神?》序/402

北新桥的命名/405

你这个坏东西

拟《你这个坏东西》/409

锣鼓与鞭炮

鼓掌的历史/417

阳光下的黑暗/423

代笔/429

四月一日该定成什么节?/434

在“正史”背后/436

一觉/438

巴金赠书“流散”联想/440

画中人/443

一样的广场/445

独夫心态/448

闯世纪

拟外国故事/453

猜一猜这是谁说的/455

灾难的记忆/457

陆兰秀:不该忘记的烈士/463

《爱因斯坦语录》/467

试读章节

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一案牵连甚广,后来查清,不但没有什么“反革命集团”,连“集团”也称不上;这些人,不过是胡风作为一位文艺理论家和期刊编辑所联系的一批作者和读者,其中有的过从较密,成了朋友罢了。

有些曾被卷入的朋友,闻“集团”而色变,在辩诬文章里多次申明:从来没有过什么集团。澄清事实是必要的,然而我想,即使过去真的形成过一个集团,就真是大逆不道了吗?再说,任何集团都必定是“反革命”的吗?

读斯大林主持编写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最叫人毛骨悚然的是各种“联盟”,性质无一例外是反党反革命的。我们50年代对共产党内的高岗、饶漱石,共产党外的章伯钧、罗隆基,也分别以“高饶联盟”、“章罗联盟”名之,表示他们是反共的右派。到了1955年反胡风中“集团”之说一兴,这“集团”云云就成了一顶帽子,1959年抛给“彭黄周张”,1966年抛给“彭陆罗杨”,下面各级还都有大大小小的“集团”,总之都是坏的、反动的(好的叫集体,不叫集团,如集体农庄、集体主义、集体经济、集体创作、先进集体等)。数也数不过来了。

查一查在“胡风反革命集团”尚未彻底平反时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那“集团”一词的解释也还是中性的:“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可以反革命,也可以革命的;可以“小”,也可以“大”的。因而想起《毛选》第一卷里就有批评“小团体主义”的提法。上述词典中虽没有“小团体”的词条,但在解释“小圈子”时,说就是“为个人利益而互相拉拢、互相利用的小集团”,集团即团体,小团体即小集团,着一“小”字,已表明它违背了大团体、大集团的利益,不过还网开一面。轮到胡风等人,则不能再称小,尽管人数毕竟是“一小撮”,但性质既属反党、反革命,就绝不是什么“小集团”了,正如当年胡风以至其他人检讨自己是“小资产阶级的什么”而没承认为“资产阶级的什么”,就会遭到有力的反诘:“小资产阶级,够用吗?”时间真是有趣又可怕的。时过境迁,流行的语词也起了变化。集团公司的大量涌现,于无声中也于无意中为“集团”二字洗刷了反动色彩,冲淡了政治色彩。在经济领域,今天不再讳言集团了。在文化领域则不然,大概还是胡风案件和不正常年代的阴影并没有完全隐去。“知识分子成堆”曾被看成修正主义的温床,心存戒备,密切注视,这是对管理者的谆谆提醒,也是对知识分子的切切警告。孙犁说文人“宜散不宜聚”,内涵很丰富也很深刻,既是远祸全身之途,又合敬业治学之道。

拿文学创作这一行来说,归根结蒂是个体劳动。真正以此为生命存在方式的作者,是不会牺牲自己的承担和选择,去作什么流派更不用说是宗派的附庸的;文学的生命在于独创,独创独创,离开了作者独立的个性,也就谈不到文学的创造了。当然,这不是说,有独立人格的作者全都落落寡合,孤僻独处,拒绝思想上的交流和艺术上的切磋。然而,这种交流和切磋,哪怕形成某种松散的团体,也确不同于政治性的集会结社。从“五四”到1949年的三十年间,文学的流派、社团可谓夥矣,但凡作家们自发的组织,多则三五年,少则一两年甚至几个月,往往便风流云散,“创造十年”,分了前后期,等于两个组织。这固然有政治上的高压取缔、经济上的拮据无援等原因,更基本的原因则是因思想感情艺术见解相同相近而聚,自然也会因产生变化和分歧而散,这种变化和分歧总是难免的;文人们自发的结社,多是松散的,不具强制性的,“合则留,不合则去”又是中国文人的老脾气,自发的文艺社团长不了,也就不足怪。至于文学流派,如是真正称得起流派,而不是哥儿们结成的帮伙,那必然更加松散,时可以相去多年,地可以相距千里,有时候同一流派中人可以互不相识,自己甚至不知自己之所属,不过被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那么一划就是了。——这倒与被划为胡风分子的人有点相似,但把胡风们划为“分子”的却是政治家,一划就都划成政治问题了。

文人怕弄成政治问题;政治家怕文人闹事。有点“麻秆打狼,两头害怕”的样子。历史地看,可以理解,但不能认为是正常的吧?

从我个人来说,无意于从事什么组织活动;然而我以为,一些从事文学创作的朋友,在文学上有共同的追求,—时结成松散的诗社、文学社一类组织,也未可厚非,聚散有时,自生自灭,不必大惊小怪。20-30-40年代,在国民党统治区,许多文学社团成为反对国民党的政治社团,那是共产党发起组织或参与领导的结果。以为今天的文学社团也都会变成反政府的政治团体,恐怕还是多年来警惕“知识分子成堆”的思维定势,以致多少丧失了自信。

我从积极方面着眼,认为如在文艺领域形成一些由专业或业余作者自愿形成的,类似当年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那样的群体,像19世纪俄罗斯之有莫索尔斯基等的“强力集团”,促进了音乐的繁荣一样,未始不是件大好事。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有个集团又何妨?

P21-23

序言

花了些时间气力,从16本集子中选出杂文189篇。由于字数不好掌握,可能略多于出版社限定的20万字,这就给编辑部提供了删汰的余地。

这16本书,是从1996年到2004年出版的,所收文章大体是从:1992年到2003年所作,十年光景吧。平均每年不到20篇,不算多;平均每篇1500字,不算长。

少数作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如选自《旧时燕子》的《审诗》一篇和关于美国话题的几篇,都写于1986年,但过去几个杂文选本都未收入,特再录存,请读者一看。

拙作杂文随笔,过去有过几种选本。篇幅较大的是作家版三卷本《邵燕祥文抄》(《史外说史》、《人间说人》、《梦边说梦》),只收到1995年初;百花版《邵燕祥杂文自选集》,只收到1989年初;朱正选编的花城版《非神化》,包括部分90年代之作(这里重复入选的有5题)。如果读者手中已有我过去的选本,可以看出此集是与上述选本大致相衔接的。

在本书的编排上,以原来单行本的出版先后为序。但有不少后出的书中收了更早些的文字。这是因为不出自一家出版社,各社当时的出版要求和出版周期也不相同。为免混乱,一仍其旧,反倒眉目清楚些。

选自各书中的篇目,有的按各篇写作时间分别先后,有的因当时曾依内容方面略分数辑,这里也未重新以年月日排序。

杂文姓杂,常常不好分类。我过去编集子,多半按写作先后编排,由于杂文多属“时文”,这样做让读者于无意中回到历史的氛围。不能这样做的时候,好在各篇自成起讫,不从事研究的人,也未必逐篇联系时代背景,何况不少旧文旧事旧说,今天重读,也仍然好像犹在目前呢。

一二百篇,也就有成百的话头,忽古忽今,忽中忽外,大题小做,小题大做,可分可合,可当真可不当真,可信可不信,此杂感之所谓“杂”也,亦杂文之所谓“杂”也、姑妄言之亦姑妄听之吧。

书名缘起见“代序”。

谢谢披阅此书的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代表我自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邵燕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957152
开本 32开
页数 4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5.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