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文学史,就是日本文学的罪责史。在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就是日本侵华文学的一份“罪案”。战后,日本许多人,特别是许多政客官僚悍然为军国主义招魂,动辄大放厥词,掩饰侵华罪行,甚至美化侵略战争。对侵华历史的追究和清算还远远没有完成,它仍然是日本人民、也是中国人民的长期而又艰巨的课题。本书的研究,就是这个重大课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俗话说“以史为鉴”。将日本侵华文学加以研究整理,以此警世,以此做人,这就是本书写作的根本宗旨。
图书 | 王向远著作集(第9卷日本侵华史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侵华文学史,就是日本文学的罪责史。在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就是日本侵华文学的一份“罪案”。战后,日本许多人,特别是许多政客官僚悍然为军国主义招魂,动辄大放厥词,掩饰侵华罪行,甚至美化侵略战争。对侵华历史的追究和清算还远远没有完成,它仍然是日本人民、也是中国人民的长期而又艰巨的课题。本书的研究,就是这个重大课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俗话说“以史为鉴”。将日本侵华文学加以研究整理,以此警世,以此做人,这就是本书写作的根本宗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日本文坛与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国策”的形成 一、福泽谕吉: “文明战胜野蛮” 二、中江兆民:“三醉人”的醉翁之意 三、冈仓天心: “日本的伟大特权” 四、保田与重郎:战争“是日本人唯一的精神文化” 五、武者小路实笃:“大东亚战争”是“日本人的使命” 第二章 七七事变前日本的对华侵略与日本文学 第三章 日本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移民侵略及其“大陆开拓文学” 第四章 日本殖民作家的所谓“满洲文学” 第五章 “笔部队”及其侵华文学 第六章 “军队作家”及其侵华文学 第七章 日本的侵华诗歌 第八章 日军在中国沦陷区的“宣抚”活动及“宣抚文学” 第九章 石川达三的真话与谎言 第十章 炮制侵华文学的“国民英雄”火野苇平 第十一章 “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与日本对沦陷区文坛的干预渗透 第十二章 “亚细亚主义”、“大东亚主义”及其御用文学 第十三章 日本有“反战文学”吗? 第十四章 日本战后文坛对侵华战争及战争责任的认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王向远著作集(第9卷日本侵华史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向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703553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85 |
出版时间 | 2007-10-01 |
首版时间 | 2007-10-01 |
印刷时间 | 2007-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52 |
丛书名 | |
印张 | 3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宁夏 |
长 | 229 |
宽 | 165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25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