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兰溪摊簧/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抢救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浙江省文化厅、财政厅决定编纂出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对浙江省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四十四个项目,逐个编纂成书,一项一册,然后结为丛书,形成系列。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兰溪摊簧》分册,“红叶清溪水急流,兰江风物最宜秋”,诞生于美丽兰江之畔的兰溪摊簧,文辞典雅,曲调委婉。

内容推荐

“红叶清溪水急流,兰江风物最宜秋”,诞生于美丽兰江之畔的兰溪摊簧,文辞典雅,曲调委婉。在曲艺大家庭中,她犹如幽兰绽放,以其极富江南韵味的表演风格,令文人雅士倾倒,也为广大民众所深爱。

目录

总序

前言

序言

兰溪摊簧形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壹】兰溪的地理环境

【贰】兰溪的人文历史

【叁】兰溪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兰溪摊簧的起源、发展和创新

【壹】兰溪摊簧的起源和发展

【贰】兰溪摊簧的现代创新

【叁】兰溪摊簧的主要班社和代表人物

兰溪摊簧的艺术表现形式

【壹】兰溪摊簧的艺术特征

【贰】兰溪摊簧的唱调

【叁】兰溪摊簧的唱调文体及宇位、节拍

【肆】兰溪摊簧唱调的音乐结构

【伍】兰溪摊簧的伴奏

兰溪摊簧的主要曲目和内容简介

【壹】兰溪摊簧的主要曲目

【贰】兰溪摊簧主要曲目内容简介

【叁】兰溪摊簧主要曲目谱例

兰溪摊簧的保护措施和相关评价

【壹】兰溪摊簧的濒危状况

【贰】兰溪摊簧的保护措施

【叁】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

后记

试读章节

本届曲艺节展演的节目题材广泛,唱响了主旋律,体现了多样化,充满着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如北方鼓曲联唱《新曲唱大风》,乐亭大鼓《北京龙》,绍兴莲花落《说也说不清楚》,常德丝弦《生在潇湘多自豪》,藏族折嘎《新世纪的拉萨》,河南坠子《考政委》,相声《感觉时尚》、《舞台逸事》,小品《大师哥》等,在反映新时代、新生活、新人物或讽刺、鞭挞社会不正之风等方面,或从大处落笔,或从小处着眼,既生动又富有新意。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杨子春、史琳演唱的对口单弦《节马颂》,在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弹唱中,以拟人手法赞颂了中华儿女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广东音乐曲艺团陈玉玲演唱的粤曲《秋声醒魂同》,自弹自唱,声情并茂,歌颂了巾帼英雄秋瑾的高风亮节。泉州的表演唱《深深海峡情》,将坐唱改为站唱,表达了两岸同胞期望早日实现“三通”的迫切心情。上海的音舞快板《边关欢歌》,介入了音乐和舞蹈,满台释放着年轻女兵的青春活力。浙江的新作兰溪摊簧《兰花吟》,唱词、表演和舞美、伴奏,都给人以优美清新之感,使淹没了近一个世纪的曲种重新呈现在观众面前。此外,张志宽等表演的快板书《长征》,以满怀豪情、多变传神的演唱,表现了红军长征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感染了观众。刘兰芳绘声绘色的评书《马年说马》和姜昆、戴志诚幽默风趣的相声《网络相声》,也都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10月29日晚上7时30分,北京长安大戏院内檀板弦索同操华彩和声,各具特色的曲艺表演共展绚丽丰姿。一个早已湮没的浙江地方曲种——兰溪摊簧也在这里重放异彩。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浙江的曲艺除评弹、绍兴莲花落曾进京演出外,尚无其他浙江地方曲种被正式选调去北京演出。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曲艺节在北京召开。兰溪摊簧《兰花吟》能够选送参演中国曲艺界的最高艺术盛会——中国曲艺节,实为浙江古老地方曲种的一大幸事。

据史料记载,兰溪摊簧最早的民间演唱团体为“余庆社”,在清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成立于兰溪县城。原为坐唱形式的曲艺,在历史长河中几经变革,流传于金华、衢州一带。至20世纪40年代后期,兰溪摊簧绝响,但其优美的唱腔音乐被金华婺剧所吸收、融合。金华婺剧的代表性剧目《僧尼会》、《断桥》等的基本唱腔均用兰溪摊簧的曲调演唱。近几年来,兰溪的曲艺工作者为挖掘、继承兰溪摊簧这一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积极创作、演出了《杨梅红艳艳》、《见面礼》等富有时代感的新曲目,受到观众欢迎。P140-143

序言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内涵丰富,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润物无声地滋养着民族世代相承的文化土壤。世界发展的历程昭示我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等“硬实力”,还取决于“文化软实力”。作为保留民族历史记忆、凝结民族智慧、传递民族情感、体现民族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历史的“活”的见证,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守护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薪火,就是维护我们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对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之源,拥有特色鲜明、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据考古发掘,早在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在这方古老的土地上活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浙江大地积淀了著名的“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浙江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熠熠生辉、弥足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省项目数量位居榜首,充分反映了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彰显了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留存于浙江大地的众多非物质遗产,是千百年来浙江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浙江地域文化的瑰宝。保护好世代相传的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努力发扬光大,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责任,是建设文化大省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任务,对增强我省“文化软实力”,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历来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重视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为此进行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特别是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制定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投入,创新保护机制,建立保护载体。全省广大文化工作者、民间老艺人,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参与,无私奉献,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抢救保护了一大批浙江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对我省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逐一进行编纂介绍,集中反映了我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成果,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的出版对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我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凝聚力,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将产生积极的重要影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保护文化遗产,既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我们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护原则,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把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新台阶,促进浙江文化大省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后记

在这个枫红菊黄的初冬季节,我们手捧《兰溪摊簧》手稿,拜访了兰溪摊簧“同乐会”最后一位成员陈永源先生。这位七十九岁高龄的兰溪文化老人,满怀深情地说:“兰溪摊簧总算有了‘存根’了。”是啊,兰溪摊簧这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流传了那么多年,我们的老祖宗在文字上记载的东西留下得太少了。于是,如何完整地发掘、记载、表述直至传承的重担,落到了我们的肩上。我们串村走巷,查古籍,阅县志,找艺人,倾听老艺人的回忆,分析唱调的结构,青灯黄卷,历时一年,最后才完成了这本册子的写作。自以为已付出了百倍努力,然而,兰溪摊簧历史如此悠久,唱调又如此绚丽多彩,再加上原始资料早已流失,按照我们的水平,可能会挂一漏万,我们衷心地希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并提供后续资料。

《兰溪摊簧》的编写和出版,是群体劳动的结晶。兰溪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领导和有关人员,对本书的策划、编写非常重视,给予了及时的指导和支持。我们要特别感谢浙江省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马来法先生在百忙之中对编写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设性意见;我们非常感谢陈永源先生,他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线索和资料;我们也非常感谢李政先生、林静翁先生,数阅文稿,斟词酌句,润色添彩;我们还要感谢为本书提供、拍摄大量图片资料的毛雄、王恩贶、黄金铨等先生。同时,在此对所有关心、呵护、支持兰溪摊簧保护、传承工作的各界人士,一并致以深切的谢意!

时间的小溪轻轻流唱,岁月的涛声哗哗作响。我们的祖先用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的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时空隧道里渐行渐远,销声匿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愿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支持、参与兰溪摊簧的抢救、保护工作;愿兰溪摊簧这朵艺术奇葩,在兰江两岸,逢春沐雨,枝繁叶茂,花红色香!

吴一峰杨丽萍

2008年11月2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兰溪摊簧/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一峰//杨丽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867556
开本 32开
页数 1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826.1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0
156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