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唐开国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本适合普通大众阅读的通俗历史读物。历史时间是隋末唐初,从隋炀帝的悲惨结局,到唐朝开国功臣,再到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座宝。全书讲述得条理清晰、环环相扣,既有深厚的历史感,又有很强的可读性。

内容推荐

一生颇有建树的隋炀帝,被弒杀于烟火三月的扬州,落下了千古骂名;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实际政治运作中,都不见得比兄长高明的李世民,铤而走险,杀兄逼父,终成一代圣君。

几乎集中了当时最优秀的人才的瓦岗寨主李密,雄才大略,却终究屈居人下,最后不得善终;同样出身于关陇贵族的李渊,于隋末大乱中顺势而起,稳扎稳打,开创了大唐帝国。

同样是李唐功臣,裴寂获宠,刘文静被杀,李靖、李世勋甘于沉默。

历史素户总是充满了偶然与悖谬……

目录

一、又是太原?又是太原!——旧山河里走出的新君

 1、暗渡陈仓:从尊隋到代隋

 2、凡事宁可慢半拍一一李渊的成功之道

 3、关陇情结:旧贵族与新朝廷

 4、跨不过历史分水岭

 附录 白牛溪畔的青年导师

二、再见扬州,再见扬州——隋炀帝的惨剧与悲情

 1、自恋者的自嘲

 2、一着不慎满盘空

 3、梦断江都宫

 4、游人只合江南老

三、兵临洛阳,兵败洛阳——李密的末路与瓦岗军的聚散

 1、尴尬的归降者

 2、成也瓦岗,败也瓦岗

 3、洛阳一一生死场

 附录一 走下瓦岗寨的魏徵

 附录二 李世民与瓦岗英雄

四、一路征战.一路成长——李世民的戎马岁月

 1、常胜将军“当年勇”

 2、太原起兵四巨头

 3、兄弟并肩入长安

 4、西线有战事

 5、檎充戮窦四海清

 6、迷信武力的教训

五、开国功臣,路在何方——功臣命运的一咏三叹

 1、有名无实的优待

 2、出身决定命运

 3、刘文静之死

 4、另类新贵:商而优则仕

六、英雄往事,细说从头——李靖与李世勣的私人传记

 1、囚徒李靖之谜

 2、从囚徒到将军

 3、徐世勣归唐

 4、平定突厥

 5、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

 6、天下谁人可托孤

七、面对父兄,面对权位——从玄武门走来的“圣君”

 1、相煎何太急

 2、局外人与追随者

 3、攻守之间

 4、山雨欲来风满楼

 5、决战玄武门

 6、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后记

试读章节

2、凡事宁可慢半拍——李渊的成功之道

稳得住与沉得住,是成大事者的不二法门。所有的成功者,都不急于将在头脑中已经成熟的想法迅速实施,而是要寻找一个最适合实施的时机。在恰当的时机到来之前,他们所能做的,就是等待——沉稳地、不露声色地等待。

李渊在这方面开创了一个成功的典范。他不仅在纷纷扰扰的形势下能够稳得住阵脚,而且在等待时机的过程中非常地沉得住气。他甚至还给人一个感觉,似乎面对后人可能的误解和曲解,也同样沉得住气。

千年之后的王夫之,也许是最了解李渊的人之一。在他看来,李渊是这样一种人,迟回而不迫起,在英豪竞起的时候,能够稳得住,不怕被别人抢了头筹,占了先机。而到头来,天时、地利、人和都青睐于自己,十拿九稳地摘取了胜利的果实。

李渊是天生就有如此良好的心理素质?还是艰险的政治风浪造就了他的应对能力?

李渊是典型的贵族子弟,尽管历史记载中对他的家世和郡望(祖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族的籍贯意味着其在地方上的影响力与威望)都不尽真实,但从他的祖父辈起,确实就是身处政治中心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中的核心家族。

他的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是当时的军事霸主宇文泰重要的助手,因而位列“八柱国之家”,是统兵的六柱国之一,对于北周的建立有佐命之功,北周初追封唐国公。他的父亲李晒继承了李虎的爵位,在北周担任内外要职。

李渊生于长安,七岁丧父,袭封唐国公。母亲独孤氏与北周明帝独孤皇后、隋文帝独孤皇后是姐妹,均为八柱国之一独孤信之女,所以李渊也算是隋文帝的外甥,和隋炀帝是姨表兄弟。李渊比杨广大三岁,而且据说从小就得到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喜爱,在孩提时代,或许还和杨广一起玩耍,是皇宫里一对无忧无虑的小伙伴。

因为李渊后来做了皇帝,所以他的儿时经历和个人特征也自然地按照为帝王歌功颂德的固定套路被美化。而那些被御用文人们加工过的有关李渊身世的传说,比起许多的帝王逸事来,应该说并没有特别离谱的渲染和神化。

唐朝后来有一种传说,相传李渊家在长安北边的高陵县有庄田,田边有一棵柏树。当李渊还在襁褓之中时,其母独孤氏前往田庄饷田,就把他放在柏树的树阴下。等她回来的时候,发现太阳已经移动,比刚才偏斜了许多,但是遮住李渊的那片树阴却还是没动。小说家称此事“史传不载,而故老言之”,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无非是后来附会的真龙天子的故事罢了。

要说体貌上有什么特殊的异相,那就是《新唐书·高祖本纪》说的“体有三乳”。不知道他的第三个乳房长在什么地方,是否可以得到医学的证实?当然,唐代没有严格的身体检查,记录国史的官员也不可能要求皇帝脱掉衣服来印证其是否真的生有三乳,也许,这一体貌特征还是医生为李渊看病的时候不慎发现的——当然,李渊并没有像《天方夜谭》里面的国王一样因此而杀掉目击者。

古代的帝王,总是要在史书中表现得和常人不同,才能突出他们的尊贵,有的帝王是“脚踏七星”,有的是“重瞳”,有的遍体生鳞,相比之下,李渊的“三乳”还不算太过特异。当然,如果并非病理现象,也许李渊的胸部有一块突起的赘疣,被他人误认为是多生一乳也不一定——这只是从情景上推测,因为无论是医生,还是后妃,看到李渊身上的异样,恐怕是不敢多看,唯恐因此而获罪的,所以以讹传讹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我们奇怪的是,不知道后来玄武门事变之后,他的儿子李世民按照“乳翁”的习俗,跪在他面前吸吮的是哪个乳?

《旧唐书·高祖本纪》也记载了李渊的与众不同,那就是有一个叫史世良的相面师所说的所谓“骨法非常”。然而,这说法恐怕也站不住脚,因为李大人的尊容,曾经受到过隋炀帝杨广的公开嘲笑。

李渊的长相应该不是很舒展很丰满的那种,而是“高颜面皱”,大概是额头很高,皱纹也多,典型的西北老汉模样。有一个传说,李渊和杨广原本关系很亲近,杨广做了皇帝后,还经常在退朝之后拿他开玩笑。有一次,杨广赐宴招待群臣,当众戏谑李渊为“阿婆面”,意思是李渊长了一副老太太脸。

一个贵族,被皇帝讥笑成老太婆,自然是一种屈辱。李渊又郁闷又气愤,但又不便表现出来。回到家里,还是憋不住了,一个劲地叹气流泪。他甚至怀疑自己的命相很苦,对自己的妻子窦氏说:“我李某人身世可悲啊。今天更是被皇上当众侮辱,称我为阿婆面。看来,我这苦命人是没什么希望了,儿孙也难免受饥挨冻了。”

好在窦氏很懂得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她当即做出喜出望外状,对李渊表示祝贺,并解释说,阿婆是女主人,就是“堂主”(有如今之湖南人称妻子为堂客)。堂者“唐”也,也就是您唐国公要当家作主了。这难道不是全家的福兆吗?李渊原本愁容惨淡,经聪明的夫人这么一说,当即涣然冰释,一家人私相庆贺了起来。

这窦氏绝非等闲之辈。北朝隋唐之际的女中豪杰,如花木兰一类的女子,原本就是成群结队,许多著名人物的妻子都是打理门户、操持内外的高手。窦氏出自西魏北周的权贵之家,父亲窦毅在隋朝担任定州总管,封神武郡公,母亲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据说窦氏刚出生时就发垂过颈,三岁时头发就长得与身体一样长。从小得到舅舅北周武帝的爱重,因此也就在皇宫中被养大。

最体现窦氏政治早熟的事情是,当她还在少年的时候,就知道劝慰周武帝抑制私情,以天下苍生为念。《旧唐书·窦皇后传》中,记载了这件事情,大体是说:周武帝迫于突厥的压力,立了突厥可汗的女儿为皇后,但心里总不满意,也时常表现出来。年幼的窦氏于是开导起做皇帝的舅舅来,私下对他分析说,“四边未静,突厥尚强,愿舅抑情抚慰,以苍生为念。但须突厥之助,则江南、关东不能为患矣”。就是要周武帝委屈一下个人感情,要争取突厥的援助,好全力对付江南的陈朝和关东的北齐。小小年纪,如果真的有如此见识,那简直是神童。也许那个年代,很多人都是人小鬼大。

而她的气节和魄力,则在隋朝取代北周的过程中表现得最真实。当她得知杨坚称帝时,气愤地自投于床,咬牙切齿地说:“恨我不为男儿,不能救舅氏之难。”此言一出,吓得她的父母赶紧掩住其口,提醒她说:“汝勿妄言,灭吾族矣!”

李渊在大业年问逐渐担任了重要职务,他在政治谋划方面,应该得到过窦氏的协助。窦氏对于隋炀帝盼『生格和作风有所了解,所以当李渊担任扶风太守期间,因有骏马数匹,她就劝李渊把骏马进献给隋炀帝,否则好鹰爱马的隋炀帝一定会借机收拾他。李渊没有听从她的意见,结果真的被降职了。——李渊被降职,也许并不一定仅仅因为他没有把所藏的良马进献给隋炀帝,可能是因为隋炀帝喜怒无常的性格以及对李渊的猜忌,但帝王大多喜欢臣子投其所好,却是没错的。

不久窦氏去世了。李渊感念她的劝诫,将自己视若珍宝的良马献给了隋炀帝,因此被封为大将军。李渊又悲又喜,喜的是自己终于能够被委以重任,悲的是为自己出谋划策的夫人已经不在人世。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于是,李渊在家庭宴会中,对几个儿子说,如果我早点听从你们母亲的建议,这个职位早就是我的了。一句话,透露出了李渊对妻子的追忆、佩服,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伤。

李渊步入仕途,走的是与众多贵族子弟一样的门荫出身。在隋朝初年,他担任皇帝的侍卫——千牛备身,然后进入仕途。他是典型的军事贵族家族的子弟,骑射水平和指挥作战的能力都是时人罕可比及的。

在后来唐朝人的心目中,李渊一直是以神勇著称的。大业末年,他带领十余人在山西打败无端儿(一作毋端儿)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数千人的事,就一直被传颂为神话。唐人小说((酉阳杂俎》里更传为以十二人击破无端儿数万人,又说李渊射箭是百发百中,一人射杀了八十个敌兵。

李渊善射当是名不虚传。当年窦毅夫妇为了给女儿求贤夫,采取的就是比箭招亲的办法。他们在门屏上画两只孔雀,只有在两箭之内射中孔雀眼睛的求婚者,才有资格中选。当时来求亲的都是自诩不凡的王公子弟,前后数十辈,无人能中。李渊姗姗来迟,开弓射箭,两发各中一目,因之娶得一代名门闺秀。

可以说,从家庭背景到个人素质,从姻亲关系到政治表现,李渊都是隋炀帝时期政坛上的一个实力派人物。而且他的政治野心或者说反隋之心,很早就萌生了。这一点,唐朝的国史并未隐瞒。《旧唐书》在记载史世良说“公骨法非常,必为人主,愿自爱,勿忘鄙言”之后,编者跟着加了一句,“高祖颇以自负”。这个说法应该来自唐朝的国史。

P11-16

后记

本书是教学相长的产物。许多内容和观点是我从吴宗国老师那里学到的或受到的启发,还有一部分体会和心得是从我与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堂外的讨论中得来的。和我一起承担本书写作任务的几位,都曾经是我在课堂内外讨论贞观话题的主要对象。本书具体分工是:刘后滨,第一章、第二章;赵璐璐,第三章、第四章;张耐冬,第五章、第七章;程锦,第六章。全书由张耐冬、刘后滨统稿。

我对唐史尤其是贞观时期的历史有所偏好,这和自己的学习背景有关,也和贞观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有关。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近年来承担的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选修课《唐诗与唐史》和《隋唐史》(主要讲授隋唐人物传记)的教学中,我越来越体会到:严肃而通俗的历史知识,其实是受到大学生广泛欢迎的。推而广之,联系到各种媒体有关历史知识讲座的广受欢迎,以及历史题材影视剧的热播,可以想见广大读者对中国古代历史还是很关注,很想探究真相的。

以出版古籍经典和严肃学术著作著称的中华书局,近年来推出了系列大众历史读物,这是出版界与学术界联手,对当前大众文化发展动向的一个积极回应。已经出版的一些著作,大都由专家撰写,面向普通大众,为通俗历史读物的创作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在中华书局李世文先生的邀请和鼓励下,我接受了撰写本书的任务。从一开始我就深知,要写好这样一本书,其实难度很大,甚至不亚于撰写一本学术专著。正如我在给任士英先生《正说唐朝二十一帝》一书所写的评介文字中所说,“对于大多数史学研究者来说,要从事历史知识普及工作,还是有许多的先天不足。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我们的叙事能力不足以应对大众需求的那种历史阅读方式。如何把纷繁复杂的历史运动讲述得条理清晰、环环相扣,既有深厚的历史感,又有很强的可读性?这其实是一个需要经过长期训练的功夫。其次是我们的知识面也还不够,不足以在汗牛充栋的典籍和层出不穷的历史故实中做到信手拈来,做不到把丰富的历史文化铺垫在一些具体事件和人物的背后,这就难免陷入就事论事的局限之中”。

我们尝试着,努力使本书在历史厚重感和真实性与表达的条理性和通俗性方面做到统一。但是,离这样的目标一定还有很大差距。希望能够得到史学界师友和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

刘后滨

2007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唐开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后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57492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7-11-01
首版时间 2007-11-01
印刷时间 2007-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42.09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6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1: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