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洪昭光谈家庭健康(修订本健康名家讲堂)
内容
编辑推荐

家是人生的驿站,生活的爱窝。只有家庭健康了,社会才能健康;家庭幸福了,社会才能幸福;家庭安定了,社会才能安定。洪昭光教授为我们讲述了家庭中不同成员的健康知识,从心理、饮食、运动等多层面展开。所以这既是一本医学普及读物,更是一本家庭保健必备的书。

内容推荐

家是沙漠里的绿洲,风浪中的港湾;家是人生的驿站,生活的爱窝;家还是夫妻间悄悄的心理诊所。漫漫人生路,没有比家更温暖的去处了。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第一代富人比富态比肚子;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第二代富人比房子比车子;到了21世纪,中国的第三代富人比健康比身子。

家庭健康了,社会才能健康;家庭幸福了,社会才能幸福;家庭安定了,社会才能稳定。

男人要想身体好,下班回家伴小跑。一杯清茶一张报,闲来多往厨房跑。女人要想容颜俏,天天三笑最重要。晚饭就吃八分饱,夫妻灯下把话聊。60岁以前没有病,80岁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100岁,高高兴兴一辈子。世上只有家最好,男女老少离不了,男人没家死得早,女人没家容颜老。有家看似平淡淡,没家立刻凄惨惨,外面世界千般好,不如回家乐逍遥。

日行八千步,夜眠八小时;三餐八分饱,一天八杯水;静心八珍汤,强体八段锦;无病八十八,有寿百零八。

目录

走进千家万户的健康使者

——采访洪昭光教授手记/1

第一部分 健康理念篇

健康——人类最美好的追求/3

2l世纪是人类健康的世纪/3

新世纪、新观念:人人都能健康快乐100岁/5

中国人平均寿命不短,但健康寿命不长/6

提倡正确的健康观念/7

他们走进了健康观念的误区/9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10

健康比金子要珍贵/11

知识是健康最好的钥匙/13

病于无知,死于无知/13

“身体最好”,死得最早/14

知识与文明能够减少疾病/16

预防为主——亚特兰大的启示/17

明智之举——一次免费的午餐会/19

高科技治疗手段远远不如预防好/20

健康的人就不用关心吗/21

违背健康规律就倒霉/23

我们不能选择基因,那是爹妈给的/25

小白兔和北京鸭——就是不一样/25

“慢病”——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27

内因不决定一切——靠后天努力/28

第二部分 健康家庭篇

身体健康离不开家庭健康/31

世上只有家最好/31

家庭像一辆精细复杂的马车/32

家庭健康的内外因/33

一步错位,一生错位——离婚率居高不下/34

车子、房子、票子不是爱情的基础/35

孝敬父母——年轻人谈恋爱的准则/37

菜园、乐园、花园/38

全家协力,营造健康家庭/39

目标锁定家庭健康/39

家庭健康第一宝——话聊/40

家庭健康第二宝——牵手/42

家庭健康第三宝——爱窝/43

笑口常开,积极乐观/44

第三部分 健康男人篇

男人的健康成了大问题/47

男人怎么死得越来越快了/47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是罪魁祸首/48

剖析男人——社会学家的四条理由/50

长了脾气,丢了健康/53

情绪波动影响健康/54

男人一样有更年期/55

让健康走近男人/56

男人如何吃出健康/56

运动对男人至关重要/58

保护大脑,男人请注意/59

男人别硬撑着/59

男人发胖,从肚子开始/60

腰带越长,寿命越短/61

警惕男人40岁综合症/63

改变坏习惯,扮演好角色/64

第四部分 健康女人篇

家庭健康取决于女主人/67

女人是家庭的“营养师”/67

解开外国老太太“不老”之谜/68

不做餐桌上的“清洁员”/69

最省钱、最有效的女士运动——快步走/71

减肥不能影响健康/72

关爱自己,远离误区/73

做母亲——使女性更聪明/73

职业女性的“心病”越来越重了/74

干家务也能干出“职业病”/76

骨质疏松症逼近年轻女性/77

不可忽视的女性更年期/79

更年期沉重的心理压力/80

平衡心态——顺利度过更年期/81

在家中,女人最需要疼爱/83

第五部分 健康老人篇

第二个春天才是真正美好的春天/87

人类的生命之树——120岁/87

看花开花落,观云卷云舒/89

暗示效应不是“练功不吃药”/90

要长寿,就得心理健康/91

只有身体完完全全属于自己/93

三八年老革命和八三年小白领/94

因祸得福的老先生/95

别跟蚊子较劲/96

老人也有自己的心理需要/97

良好的状态是最好的抗癌药/98

健康的钥匙在您老手中/100

饮食要讲究,不能瞎凑合/100

老人膳食三注意/101

有氧运动适合老年人/102

太极拳和气功——不花钱的健身方法/104

夜间下床“三个半”,夜间意外少一半/105

早中晚“三个半”,健康又简便/106

“两多”要多做,“三不”要记得/107

关注老年健康,享受健康人生/108

当心!老年性痴呆症/108

预防是关键,护理不可少/109

早预防、早知道、早治疗/110

顺应生物钟,逞强会倒霉/111

一触即发成千古恨,豪饮冰啤误百年身/113

给老年朋友健康留言/114

关心科普才能“健康老龄化”/115

第六部分 健康儿童篇

儿童为什么得了“成人病”/119

动脉硬化是个“瓜熟蒂落”的病/119

家族遗传不可忽视/120

肥胖——儿童患“成人病”的罪魁祸首/121

关爱生命,自幼开始/122

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123

牛奶和母爱伴随孩子一生/125

一袋牛奶振兴一个民族/125

英国孤儿院的研究/126

睡前喝奶,终身喝奶/126

猴妈妈的实验/127

一岁以内喝母奶/129

健康教育必须关注家庭教育/130

心理健康的教育是长期的工程/130

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131

造就和毁掉一个孩子有时就在一句话/132

儿童教育来不得急功近利/134

第七部分 四大基石篇

第一基石:合理膳食/137

21世纪,每天一袋奶/138

250克主食,调控体重的秘诀/139

什么都吃,什么营养都不缺/140

适可而止,什么都不能过/142

饭前喝汤,苗条健康/143

三份高蛋白,不能多也不能少/145

黄豆的美称——“田野中的肉”/146

合理搭配膳食——有粗有细/147

合理搭配膳食——不甜不成/148

合理搭配膳食——三四五顿/149

合理搭配膳食——七八分饱/150

200只猴子的启示/151

500克蔬菜和水果——大自然恩赐的保健品/152

西红柿、红酒是健康的朋友/153

红黄色蔬菜——维生素A之最/154

延缓衰老,绿茶最好/154

燕麦——花钱不多的保健品/155

不是因为没营养才能减肥/156

黑木耳——降低血黏度有奇效/157

给你和家庭打分——属于哪种膳食结构/158

便秘——看似生活细节,却影响家庭健康/159

让体重和腰围帮你做出正确判断/161

爱心推荐——健康食谱/162

第二基石:适量运动/164

狼医生的故事/164

体育运动具有八大功能/165

步行——最好的运动方式/167

慢跑还是步行——因人而异/168

偶尔运动无益处——科学三、五、七/169

第三基石:戒烟限酒/170

一份历经两年的绝密研究/170

吸烟——生命的“微笑杀手”/172

吸烟是死亡的“加速器”/173

戒烟难于上青天/174

只要你想戒烟——学学列宁/176

一分钟戒掉37年烟瘾/177

女人是戒烟大军的健康力量/178

控烟的关键在教育青少 /179

每天限5支,不妨试试看/180

世界风行的“五日戒烟法”/180

举杯邀明月,酒量需斟酌/182

酒,越少越好——世界卫生组织对酒的口号/183

少量饮酒有益健康/184

第四基石:心理平衡/186

心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186

心理压力导致癌症/187

镇定自若心地宽/189

凡是贪官心理压力都大/190

心情好坏能够主宰一个人的生命/191

好心境得自己去创造/192

音乐使你心理健康/193

特殊的天安门之行/194

起搏器、胶囊、吗啡说明了什么/196

说说心里话——癌症疗法/198

保持稳定心态的三个“三”/199

送你一服“养心八珍汤”/202

适者有寿,仁者无敌/204

结语/206

试读章节

只有身体完完全全属于自己

荣耀是领导的,成绩是大家的,金钱是子女的,老伴是

人家的,只有身体才是自己的。

什么意思呢?你是劳模,你的本事再大,你的荣耀是谁的呢?领导的,没有领导的关心、爱护、栽培,你能当劳模吗?不可能。那你现在的成绩是谁的?大家的。没有大家一起干,你一个人怎么可能当劳模啊?金钱是谁的呢?金钱是子女的,你死了,金山银山的你根本带不走,你只能空空走来,空空走去。所以,金钱是留给子女的。老伴呢?人家的啊!你死了,老伴跟人家走了,她不会跟你走的。因此,没有自己的东西,唯一的就是身体是自己的。所以只有自己关爱自己,一切都要心理平衡。

在现实中,心理平衡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这不仅是因为客观环境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还因为心理平衡并非一个理论问题,更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品德修养和生活实践长期磨炼、不断升华的过程,绝非朝夕之功可以解决。心理平衡并非心如枯井,更不是麻木不仁。心理平衡是一种理性的平衡,是人格升华和心灵净化后的崇高境界,是宽宏、远见和睿智的结晶。

三八年老革命和八三年小白领

“有说有笑”就是乐观开朗,心地善良;“没心没肺”

就是心胸开阔,小事糊涂。

老人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节衣缩食,勤俭持家,把孩子拉扯大,到了年龄退下来后,孩子工作了,可自己的心理渐渐不平衡、不满意起来:现在是儿子比老子挣得多,孙子比儿子挣得多,想当年自己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干革命,现在倒没有刚参加工作的儿女挣得多,这不是“三八年老革命不如八三年小白领”吗?不平衡。

仔细想想,过去老革命出大力,流大汗,抛头颅,洒热血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下一代能生活得比自己好吗?现在孩子们生活好了,钱富裕了,买了车子,买了房子,有了票子,应该高兴才对呀!难道干革命是为了下一代生活越来越不好?要是儿孙们每月都跟你伸手要钱花,你不就惨了?其实一个月有一两干块钱生活得满好了。你这么一想,心里就敞亮了,就平衡了。还有的老人,退下来在家闲着,子女们都要忙事业,不能总在自己身边嘘寒问暖,老人就感到自己成了没用的人,成了社会的累赘,整天唉声叹气,这就会影响身体健康。特别是冠心病、脑血栓、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长期心理负担重很容易引发这些疾病。因此老年人要想保持健康的身体,就更需要首先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一位94岁的老人,鹤发童颜,步履矫健,看上去就像60岁出头。问他长寿秘诀,吃什么补品,打不打保龄球,他笑了笑说:“我只有两句话,叫做:‘有说有笑,没心没肺。’”妙哉!八字长寿经。“有说有笑”就是乐观开朗,心地善良;“没心没肺”就是心胸开阔,小事糊涂。这虽是平常人的平常话,但其内涵绝不亚于哲人的箴言。

因祸得福的老先生

一次吵架,“吵”走了

老先生的“妻管严”。

有位老太太和老先生过得挺好的,高高兴兴,什么事也没有。可就因为她的一句话,差点儿要了老先生一条命。

老先生说,昨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被枪毙了。他还挺认真地说:“这种做法胡来,政治斗争。”

老太太也挺认真:“活该,应该枪毙。”

老先生说:“他就不应该枪毙。”

两人为了齐奥塞斯库该不该枪毙争论起来。齐奥塞斯库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呀?结果不到三分钟,老先生胸疼,脸色苍白,满头大汗。不得了,赶紧上医院。一做心电图,急性心肌梗死,紧急抢救,推到监护室,一个小时化开了,最后还不错,恢复了。

出院那天,老太太给我们送了一面锦旗,感谢救命之恩。她说:“这回我真的知道生气的危害性了,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往后我们俩绝对不吵架了,以后老头说什么我就听什么。”

老先生过去“妻管严”,什么都不怕,就怕老太太,这回他因祸得福,老太太再也不敢让他生气了。

别跟蚊子较劲

调查200多个猝死的病人,50%在4小时内情绪激动;

25%死前生气、着急、喝酒、吵架。

情绪波动对健康的影响很大。有个博士生导师跟他的学生生气,你一个博士生还没毕业,就这样蛮不讲理。老教授忍无可忍,“啪”,一拍桌子,脑血管当时破裂,胳膊抬不起来了,半身不遂,腿也不行,坐不住了,歪着歪着扶不住,倒在地上。年轻人站起来指着老教授说:“我可告诉你,法律有规定,气死人不犯法。”甩手走了。

我不讲这个年轻人的道德问题,只是说老教授跟年轻人生气没必要。他不听话,让他不听话,生活早晚会教训他。他头撞南墙自然就听话了,你没必要跟他生气。你因为情绪波动,会使血压猛然升高,导致血管破裂,你多不值呀。

我们收过一个病人。他从国外回来,到深圳去旅游。晚上10点睡觉,房间里有一只蚊子,60多岁的人爬起来打蚊子。蚊子那么好打吗?打到清晨4点钟,总算把蚊子打死了。他想我还得等半个钟头,看看房间里还有没有第二只蚊子。听了半个钟头,没事,才睡下了,可再也睡不着了。他一直坚持吃降压药,平常血压120,这天天亮后测试血压196,长了76。医生曾告诉他:“药量可以加倍。”赶紧加倍吃药,不行,再加倍,结果加到8倍药还不行,赶紧上医院。刚到医院门口鼻子就突然大出血,止住血后医生告诉他,你真幸运,要是脑子里出血,恐怕你就完了。为了一只蚊子,血压就升高76,实在不值得。

老人也有自己的心理需要

孝敬老人不光是物质上满足

要让老人感觉到你发自内心的关怀。

老人要保持心理健康说起来容易,其实老人也有自己的心理需要,满足了需要才能心理平衡,才能健康。

老人最希望有一个和睦的家庭,融洽的环境,儿女孝顺,子孙满堂,互敬互爱,和和美美,这样才会感到温暖和幸福。但实际生活里,经常是子女忙于工作,老人退休在家无事可做,一天到晚都是老头儿对着老太太,冷冷清清。特别是有些老人虽然退了休,但依然身体硬朗,有工作能力,经验丰富,要让他们整天闷在家里没什么事做,反而会闷出病来。

每个孩子都是吃妈妈的奶长大的,孝敬老人不光是给吃给喝,物质上满足,主要是心灵关注,尊重、尊敬、宽容,尽量满足老人的心理需要,让老人感觉到你发自内心的关怀。比如有的老人爱唠叨,有的老人爱清静,有的老人性格豁达,有的老人性格古怪,子女都应该理解和体谅。那老人自己呢,也应该心胸开阔,多找点儿自己感兴趣的事来做,或是找老朋友聊聊天,或是参加一些社区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良好的状态是最好的抗癌药

听了一节课,胜读两年书,

现在才知道应该怎么做。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最好的抗癌药。20世纪60年代一次国际肿瘤会议上曾提出:“保持青春就是抗癌。”实际上,一个人心理平衡,什么病都不会得,得了病也好得快。任何病都是这样,这个力量非常强大,有时强大得你不可想象。

我们有个病人是心肌梗死,他因为在外省,大面积心肌梗死,室壁瘤,里面还有血栓,医生说没有办法,唯一的希望是到北京安贞医院做搭桥术,把室壁瘤切除。我说:“你要做可以,但要先做一个心肌存活试验,如果心肌还有存活的,搭桥就有效,否则搭桥也无效。”可是一做心肌存活试验,没有活的心肌。哎呀,他说这下完了。刚巧那天我们有个健康教育讲座,每月一次。他听了这个教育讲座后说:“听了这堂课,胜读两年书,灵魂受到很大震荡,别看我当了一辈子银行行长,应该怎么做现在才知道,我们的健康四大基石太好了。”他回去后不但句句照办,而且还自己总结了四句话。

P93-99

序言

走进千家万户的健康使者

——采访洪昭光教授手记

初见洪教授,望着眼前这位身材不高、面容慈善、轻言细语、和蔼可亲的长者,没有丝毫“大家”的矜持,没有一点儿“名人”的傲慢,我们几乎无法将他与在全国乃至海内外掀起“健康风暴”的大名鼎鼎的洪昭光联系起来。随着数次采访,了解他的工作,走进他的生活,倾听他的心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洪教授,是有一颗平常心的凡人,是一位胸襟开阔的智者,同时还是一位思想家,一位心理学家,一位哲学家,一位文学家,更是怀有一颗爱心的仁者。

洪教授说,家庭的地位太重要了,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家庭几乎都有男人、女人、老人、孩子,我们现在谈健康,不可能离开家庭健康,我们的工作就是让健康新观念走进千家万户。我们这不是“中老年保健”,我们这是从根本上传播一种观念,一种新的健康观念,让老人、孩子、男人、女人,让全社会的人都懂得健康,懂得科学知识,珍爱自己,珍视生命。

做一名有爱心的医生

有的医生给病人看病时连眼皮都不抬,看完病甚至不知道病人是男是女。这怎么能做一个老百姓喜欢的医生呢?

洪教授把是不是老百姓喜欢的合格医生分成了五等。

甲等医生:对病人如亲人,满怀亲情,病人看病后感到亲切、舒心;

乙等医生:对病人如熟人、朋友,满腔热情,病人看病后感到满意、放心;

丙等医生:对病人如病人,心怀同情,态度认真,病人感到友善、安心;

丁等医生:待病人如路人,冷冷淡淡,不阴不阳,病人感到失望、寒心;

戊等医生:把病人不当人,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病人看病后反而添病,感到气愤和痛心。

洪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们的医生和所有的医务工作者都能记住‘大医至爱’,能用爱心和热情对待病人,那么现在紧张的医患关系就能尽快得到缓解。”

洪教授认为,其实有一半的病人可以不得病,这就需要医务工作者奉献出智慧和爱心,同时需要让老百姓懂得更多的健康知识。

70多种健康知识传抄本的诞生

早在10年前,洪昭光在给病人看病中发现一个问题,很多患者发病的原因都很简单,其实只要一两句话就可以完全避免患病,可就是因为没有这一两句话,就要花去几万、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来治病。

于是,洪昭光教授开始琢磨怎么才能把深奥的科学知识传播给大众。

开始,洪教授利用查房的时间给一个病人和家属讲健康知识,结果连同屋的病人也听入了神,给两个人讲,四个人听,给四个人讲,八个人听……听洪教授讲课的病人和家属越来越多。于是洪教授就给科里全部病人及家属进行了一次小型的健康讲座。结果,有的病人记笔记,有的病人拿录音机,还有的病人不时地对着笔记,生怕漏记一个字。讲完后,全体热烈鼓掌。

后来,应群众的要求,健康讲座从科内到院内,再到院外各个单位、各个地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听。人们整理录音、打字、复印,然后像送礼物似的把传抄本送给自己最亲的父母、家人,送给最好的朋友、同事……洪教授深有感触地说:“我这才感觉到,我随便讲了讲,就这么受欢迎,原来病人这么渴望健康教育知识。以后形成了习惯,需要就讲。”就这样,70多种不同的版本诞生了。

几年来,洪教授不断地了解百姓的需求,把自己讲座的内容逐渐扩大,从怎么预防心脑血管病,到如何合理运动,再到如何调节人的心理,都成了他讲座的重点。他潜心总结自己40多年的临床经验,精心配制了许多“秘方”,并且将其编成浅显易学的健康格言,用不少很有说服力的临床病例,为开展更大范围的健康教育讲座做好准备。洪教授的讲座使大江南北成千上万的家庭受益匪浅,被广大百姓奉为“健康圣经”,他本人也被众多媒体誉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传道士”。

语言是医生最重要的法宝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对于病人来说,语言、药物、手术刀,哪样最重要呢?洪昭光教授认为,语言是最重要的法宝。“言为心声”,语言是一个人思想、感情、能力、爱心等多种素质的综合体现。通常病人非常相信医生的话,医生的语言有强大的暗示作用,不管是正面或反面的,都能极大地影响病人的心情和病情,甚至有时能达到刻骨铭心、“四两拨千斤”的程度。

医生一句鼓励的话,可以使病人精神倍增,转忧为喜,病情立见起色;相反,一句泄气的话,也可以使病人抑郁焦虑,卧床不起,甚至不治而亡。正如常言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洪教授告诉我们,临床上证明,从总体上看,大约有1/3的病人是自愈的,1/3靠药物治愈,1/3是不易治愈的。一位名医说过,一半以上的疾病是不需要用药的。

语言还是爱心的体现。现代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认为,爱心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1854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24岁的英国女护士南丁格尔主动请缨上前线为伤病员服务,她以母亲般的亲情和金子般的爱心关怀照顾着伤病员,使他们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心中充满信心和力量。结果奇迹出现了,在南丁格尔服务期间,伤病员病死率由50%降低至2.2%,最后降至1%。爱心的神奇力量的确让人惊叹不已。

大道至简,大医至爱

关于健康的书市场上很多,健康教育工作有很多人在做,为什么偏偏洪昭光这么火,他的书卖得最好,他的健康“顺口溜”成了老百姓的口头禅呢?

洪昭光说,简单地说就是八个字——大道至简,大医至爱。意思是说,最深奥的道理其实最简单,最高明的医生就是要有爱心。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不存在技术和设备的差别,有的只是观念的差别。外国的早期预防工作比我们做得好,有些预防观念我们不是不知道,只是长期以来光讲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了,没有普及,就是因为太专业了。

有些专家认为,我的东西是阳春白雪,给老百姓看,老百姓看不懂,说明自己的水平高;我一讲,你懂了,说明我没水平。很多人把“讲得谁都不懂”当成科学,这个观念需要改变。科学不能吓唬人,科学应该很朴素。钱学森要求每个博士生必须有不到1000字的科普论文,你能说他科学性不强吗?我们很多人自认为水平高,认为别人听不懂的是科学,平易的就不是科学,这种是愚昧的观念。

比如在吃的问题上,如果讲每天摄入2200千卡热量,脂肪摄入不超过30%,其中饱和脂肪酸8%,不饱和脂肪酸10%,这些枯煤的字眼,老百姓不理解,没法比较,也记不住,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洪教授又举了一个照相机的例子:“好相机几万块钱,什么长镜头、长焦距、高级光圈、滤色镜等等,进13的,非常好,可老百姓不要,太复杂了。‘傻瓜’照相机只要把胶卷放在里面就行,谁都会用。你说‘傻瓜’不如‘专业’,是不如,但老百姓很少买‘专业’的,‘专业’的不一定好接受,‘傻瓜’虽然不精确,但好用,照出来也不错,就行了。”

洪教授的一些代表性的健康格言,如“养心八珍汤”“三个半分钟”“三个半小时”“红、黄、绿、白、黑”等,将深奥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成浅显易懂的健康口诀,为老百姓提供了生动形象的“健康处方”。

热爱生活,奉献社会

“事能知足人常乐,心到无求品自高。”是啊,人只有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才能奉献社会,品味美好人生。凡听过洪昭光教授健康讲座的人们都认为,洪教授不仅在向人们传播健康知识,也在向人们阐释一种人生哲理。

在洪教授的办公室采访,不时有电话铃声打断我们。趁着洪教授接电话的空当,我们环视了一下四周。不大的空间里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窗台上几盆绿色植物郁郁葱葱,巴西木、观音竹枝繁叶茂,将窗外的阳光编织得一缕缕地散落在桌上、地上。最吸引我们的是十几个造型各异、玲珑精巧的紫砂壶,错落有致地沿着墙台站立着,在白墙的映衬下,轮廓清晰,活灵活现,仿佛是一排顽皮可爱、会说话的孩童……

看到洪教授放下电话,我们忙问:“这是别人送给您的吗?”洪教授笑了:“我非常喜欢紫砂壶,出差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有时问,我就会转一转,买个紫砂壶带回来。你们看,这都是……”洪教授饶有兴致地一一介绍着它们的“身世”,如数家珍。由此可窥见洪教授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其实,洪教授的成长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他也经历过种种不如意。早年,他因父亲是从新加坡回国的银行家,被视为出身不好,入团入党都比较晚。当初研制出的“北京降压O号”尽管疗效很好,但由于学术界的争议,“养在深闺人未知”达20年。晋升高级职称时,他的条件完全可以破格,但领导提出要他把名额让给其他同志。人到中年,事业正如火如茶,却在一次体检中被怀疑得了肺癌,不久妻子又患癌症去世。这些都对他打击很大。然而,一切的一切洪教授都挺过来了。

洪教授说,他受东方哲学的影响,天人合一,人是自然的儿子,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是改变不了环境的,只能完善自己。生活中有挑战、挫折、不幸,都是正常的,总体上,机遇和挫折是公平的,人人都会有机会。多周折,不气馁;再得意,莫张狂。洪教授回忆起30多年前的一件事,“十年动乱”时期,他在工厂给工人看病。有一个老工人对他说了一句话让他很感动:“你别往心里去,周总理都有人说坏话,更不要说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了。”这句话让他一直牢记到现在。“我一想,是呀,我怎么比得了周总理呢?所以我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经历了这么多挫折,如今,洪教授依然热爱生活,热爱着他所从事的事业。有人觉得,洪教授吃了那么多苦,现在应该老老实实做个医生才对;也有人说,搞健康教育,这本应该是教育工作者的事情,而不是一名职业医生的责任。对此,洪教授并不这么看。

洪教授笑得很祥和:“当初我跟华罗庚教授合作研制‘北京降压O号’,每一片给国家节约几块钱,一年生产5亿片,就可以节约25个亿,后来一年生产10亿片,就节约50个亿,可我一分钱没拿着。这没关系,我很高兴,为什么?因为我们俩的智慧能为中国几十年节约500个亿!烈士们为中华民族抛头颅、洒热血,命都没了,我们还在乎这点儿钱吗?现在我不仅给病人看病,还在做健康教育普及工作,这同样是因为我觉得这是我的一种社会责任,只要是对人民有益,我就应该把我的智慧和能力奉献给人民,尽我自己所能。”

洪教授说:“我的原则是诚实做人,认真做事,无愧于心。”

他是健康观念的实践者

与洪昭光教授面对面,听着他平静地叙述,仿佛他是在讲着一个个已经久远了的故事,语气平缓,不急不火。你哪里看得出,他每天面临的工作千头万绪,而且全国有上千场报告在等着他去讲。每当有电话打进来,他都会很抱歉地对我们说声“对不起”,然后拿起听筒。对方有向他咨询病情的,有通知他开会的,有请他出差去做健康报告的,有约他写文章出书的……一个一个电话打进来,洪教授没有一点儿不耐烦,接完电话又和我们继续谈下去。

我们很想知道,眼前这位闻名全国以至海内外的健康使者,平时在生活中是怎样的。洪教授告诉我们,只要不出差,他都会按照他讲的健康生活方式度过每一天;无论工作再忙再累,他从不把烦恼带回家。看来,他既是健康观念的宣传者,又是健康观念的实践者,给别人讲的健康知识,也正是自己身体力行的。

他每天6点起床,走路半个小时,然后回家吃早餐:或燕麦粥、玉米面粥,或牛奶、面包,不一定吃水果;中午在医院食堂吃饭,然后睡午觉一到一个半小时。上下午的工作、活动安排非常满,但晚饭尽量回家吃。晚饭一般是夫人做,他也会帮忙。他喜欢吃青菜和清蒸鱼,喜欢清淡,很少烹炸,每天必吃西红柿和水果。总之他吃得很简单,比较随意。晚上看完“新闻联播”后和夫人一起散步半小时到一小时,即使出差在外,也尽量保证散步的时间。

洪教授说,1961年他大学毕业时体重是62公斤,40多年过去了,现在体重是64公斤,平均20年长1公斤,平时没有刻意地去保持。他从不吸烟,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经常的运动帮助他做到了控制体重、预防肥胖、体形良好、提高工作效率和抗病能力。

如今,60多岁的他血压不高,心脏很好,身体没有什么病,工作起来精力充沛。所以,他深有体会地给人们讲“运动可以代替药物,但没有任何药物能够代替运动”。

洪昭光成了名人,成了明星,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亲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洪昭光,越来越多的人会背诵“洪氏语录”。不管洪教授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认出来,人们热情地围住他,问这问那,请他签名留念。洪教授深有感触地说:“说实在的,老百姓记住了我,是对健康教育工作的肯定。我的这一套健康理念最早应归功于中科院老院士吴英恺教授,是他建议开辟服务百姓健康的‘第二战场’,并主动捐款建立健康演讲基金,是他教导我们一定要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他说,医生不能被动地在家里坐等病人,要跨出一步,承担健康教育的责任。这不仅是一个普通医生应做的分内事,也是社会的需求。”

查房、开会、做报告……洪教授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我们的采访也断断续续持续了几个月。采访结束时,我们请洪教授为本书题词,洪教授欣然提笔,写下16个道劲潇洒的大字:

“大道至简,大医至爱;适者有寿,仁者无敌。”

我们在心里为洪教授祝福:为了全国的百姓,为了普及大众健康的科普知识,请多保重!

编 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洪昭光谈家庭健康(修订本健康名家讲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洪昭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318176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8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61.6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4
出版地 北京
232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