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警校风云(共和国警察前传)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段激情澎湃的青春岁月,一段如火如荼的警校生活,当我们穿着绿色的时候,每天都在畅想蓝色的未来,而当我们穿上国际蓝的时候,绿色却已变成回忆了……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个发生在警校的故事。

内容推荐

这是一段激情飞扬的青春岁月,这是一段永不褪色的绿色回忆。无论你来自何方,无论你去向何处,心中始终牢记着一个声音:

我宣誓,我志愿成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我保证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听从指挥;严守纪律,保守秘密;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恪尽职守,不怕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愿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为实现自己的誓言而努力奋斗!

目录

序言/武和平

引子

第一章 下马威

第二章 午夜惊魂

第三章 越狱

第四章 回归夜任务

第五章 猎猫行动

第六章 拳击套里的秘密

第七章 丢枪

第八章 再见,校园

第九章 学警出更

第十章 奉旨捉奸

第十一章 直面死亡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1996年9月10日,我们这群在警校关禁闭的苦孩子迎来了入校后的第一个教师节,按照以往的经验,过节就等于放假,我们便翘首盼望即将到来的放松和休息,但始料未及的事情却发生了。

上午的训练仍然是拔军姿,10点的太阳照得我们睁不开眼,晴朗的天空上竟然没有一丝云彩。我们并排站在没有任何遮挡的操场上,任阳光狠毒地把我们慢慢烤焦。小朱今天心情还不错,也许是那天秦天痛苦的表情让他感到满足吧。从那天秦天替某大侠顶罪以后,小朱就认准了秦天,我们这些苦孩子都小松一口气,毕竟每次第一个从队伍里飞出去的不再是自己,而秦天就难免飞来飞去了。秦天来警校前是体校田径队的,生就一副男子汉标准身材,但在小朱面前仍然显得有些单薄。20分钟以后,秦天的麻烦来了。按照站军姿和着装的要求,我们扎在腰问的武装带要扎紧到不能伸进两个手指的程度,但秦天在被小朱检查的时候,却不幸被伸进了一个拳头。

“秦天,你这腰带是怎么扎的?规定是不能伸进两个手指,你为什么不执行?”小朱义正严词地说。

“我……”秦天知道难逃厄运,但他那股牛脾气又开始了。“报告教官,我腰细所以系不紧。”

“系不紧?”小朱可不容秦天与他顶撞。“好,你看林楠和胡铮的腰带,他们怎么系得紧?你看……”小朱说着就伸手拽我和胡铮的腰带。我们二位可不是吃素的,别看咱们年纪小,腰围数字可不少,说时迟那时陕我们哥俩气运丹田就开始鼓肚子,结果小朱愣是没伸进一根手指。结果可想而知,倒霉的还是秦天了。所以说胖有胖的好处,瘦有瘦的难处,这次秦天的英俊细腰比起我们那收放自如的救生圈腰还是要吃亏许多。但小朱却没有像往常那样让秦天做强制锻炼或队前现眼,而是指着操场边对秦天说:“快,去那里捡一块砖头过来。”

秦天一愣,不知道小朱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军令不可违,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在大家众目睽睽的疑惑眼神中捡了一块红砖回来。小朱接过红砖,熟练地一勒秦天的武装带,在“啊”的一声喊叫过后,红砖被严丝合缝地塞在了秦天腰间。在我们义愤的眼光里面,秦天更加笔挺了,小朱环顾四周,我们的眼神便迅速地由义愤转化为讨好,那位会用腹语功夫的大侠也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阳光下站满400人的操场此时只有虫鸣和鸟叫,我们安静地感受着时间如抽丝般的缓慢冗长,在我们忍耐到第二次原地踏步走之前,命运之神临幸到那海涛头上了。

此时那海涛大侠正静静地独自闭目数羊,据他所说,拔军姿时最好的度过方法就是让自己处于半睡眠状态。当不知第几千只羊跳进他脑海里的时候,那大侠突然感到武装带被一只有力的手抓住了。

“那海涛,出列!”小朱几乎是把大侠拽出了队列,“快,去那里捡一块砖头过来。”小朱说。那大侠那个后悔啊,习武讲究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他这么大一侠客竟然疏忽了小朱的动作。那海涛当然不会像秦天一样与小朱硬碰硬,他明白“真理在人家手中咱们只能挨整”的道理,正当我们疲惫地看着又一个同伴即将笔挺之时,那大侠却搬来了一块不能称之为砖头的砖头,确切地讲那是一块半大石碑。小朱一愣,确实有些出乎意料。

“哈,这下小猪头没办法了……”胡铮在我身旁用纯正的平谷口音说道。他的想法确实代表了我们队伍中的一部分群众,但我知道,事情绝对不会这么简单。

“你这是什么意思?”小朱有些生气地说。

“报告教官,你不是让我拿砖头吗?我刚才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小的,就只能拿这块大的了。”那海涛特正经地回答。

“好……好……”小朱被那大侠噎得有些尴尬,“真有你的,那海涛……”  那大侠为了给小朱的这个下马威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此后的一个小时里,那大侠被小朱惩罚抱着这块石碑绕操场慢跑,那大侠就这样在400人惊异的眼神中开始了搬家公司工人的基本功训练,11点的时候,胡铮说出了他入校以来又一句至理名言:胳臂拧不过大腿。

中午时间匆匆而过,下午训练的时候那大侠的胳臂仍然有点显长,毕竟石碑的重量不轻,大侠胳臂的长度虽比不了玄德公的双臂过膝,也差不多近膝了。站在我前面的黎勇最会察言观色,他远远地看着小朱说:“兄弟们,丫脸色可不好看。”按原定的训练时间,教师节下午的训练应该减半,结果我们96级1队不但没有训练减半,而且还对换了教官,负责1分队训练的小楚和负责我们的小朱自行进行了对换,此时站在我们面前的是被1分队称为“板栗脑袋”的楚平。

小楚走到我们面前,声音洪亮地训话:“同志们,我今天第一次负责你们分队的训练,希望你们好好配合我!下午的训练科目是长跑!谁都不许掉队……”

“我靠!今天的项目里没有长跑啊……”胡铮轻声叫苦。是啊,别的队都在练习齐步走,而我们却要长跑,怪不得下午集合的时候让我们统一换上迷彩服呢,原来是憋的这个坏。经过简单的跑前运动后,我们96级1队的100个难兄难弟便开始了在火热骄阳下的奔跑,操场是标准的400米跑道,脚下的路程显得那么漫长。小楚跑在我们队尾,看谁速度放慢便以对待逃兵的待遇处置,三圈过后,我们这帮祖国的花朵就已经快不行了。

“大侠,这俩孙子……玩的这叫什么啊?”我气喘吁吁地边跑边说。

那大侠两眼发直地回答:“你……你知道……古代穷人家为了不饿死而交换孩子的事吗?”

“啊?……”

“就是说……把两家的孩子对换,之后再吃了……明白了吧,这俩孙子是拿咱们对换着吃呢……”大侠英雄般地抹了抹流出的鼻涕继续奔跑。

30分钟后,我继胡铮之后晕倒在火热的训练场上。

P16-18

序言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该为百姓做些什么。这些富有哲理意味的诘问竟是和一个北京警察聊天时听到的,他叫吕铮,虽初出茅庐,却已有六年经济罪案侦查的经历,且有三部小说发表,可谓后生可畏。吕铮是我众多的北京警察朋友之一,说到首都警察,他们爱思考,不盲从,能吃苦,倍儿能干,不乏阅尽人M世故的老道,兼有性情中人的豪放,甭看平日嘻哈甚至有些玩世不恭,但一遇正事儿披挂整齐时,你便能感受到那防弹背心后边跳荡着的一颗颗忧国忧民的心。正由于此,当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以挺身而出,甚至血荐轩辕。这就是他们中间为什么能涌现出崔大庆、袁时光和唐成文这样英雄男儿的原因。

纵观世界诸国,可以没有军队,但不可以没有警察,何谓?正如马克思所言,犯罪生产警察。百姓的追求是安居乐业,理当有看家护院者,健康的社会肌体要避免病菌的侵袭,就需要配置相应的吞噬细胞,警察执法过程的丰富性、刺激性又使得公众对这一特殊职业群体多了几分神秘的猜测: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师出何门,如何在刀尖上跳舞、雪夜中巡查、马路上吸尘、黑白间挺立……回答这些,需溯着他们的成长轨迹,寻觅青年警察的源头。你会发现,他们大多来自于几所首都的警察学校,这就是我们年轻警察作者吕铮所描述的《警校风云》中的内容。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练七年期”,不管你是来自深宅院落的大家闺秀,还是胡同里的平民子弟,抑或是老实巴交的农家儿女,来到这里的第一天起,换上警服就立即投入了别样的生活,严酷的训练,不近人情的包括不准吸烟喝酒、不许谈恋爱这样的严格的警纪,日复一日的训练、学习和军事化的管理,这生活宛如熔炉,不管你带了多少杂质进来,立即熔为一炉钢水,既锤炼磨砺,又锻压铸造,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动心忍性,摔打出一块块合金钢成品来,达到最终的脱胎换骨。警校就是鹰巢,飞出的不是燕雀,警校是摇篮,从蹒跚走步到牙牙学语,走出的应是一流的儿男。吕铮正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情饱蘸着率真的琼浆,写出了这样一部作品,尽管稚嫩,但却原生态,是原汁原味的生活,作为曾经的警校教官,我喜欢!

苏轼诗云:“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枝绿时。”吕铮的小说如清溪自由淌漾;如赤字真纯坦荡;如鹅黄嫩绿的色彩,给人以满眼生命的盛景,更重要的是,他们已跨过世纪,生活在你我的中间,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当然,还要在千年奥运之时,展现在世界的面前……

欲知警察如何“炼成”,请读《警校风云》。

后记

写这本小说的时候,我常常会因为对一些细节的构思而彻夜难眠,因为我所记录的那些往事和经历都是我再也找不回来的青春,所以每当落笔都想精益求精。而一旦落笔,许多警校的奇闻趣事却又会因为自己的文笔能力有限而大打折扣,这也算是一种遗憾吧。写这本小说的灵感来自于我于2005年2月写的一首歌,歌的名字叫《春绿秋蓝》:

春天去了,秋天来,

爱情走了,花一样开,

春天绿了,秋天蓝,

时间变了,回忆难改。

也曾忧伤过世界,也曾幻想过一切,

把爱放在了春天,遗落在秋天,

也曾放逐着感觉,也曾怀念着那些日夜,

让所有往事,流连在春天过后的季节。

谨以此书纪念我那再也找不回的青春,纪念我那如火如荼的警校4年生活,纪念那段动情的岁月,纪念那些与我朝夕相处的战友、同学。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一定还会穿上这身绿色的制服,如果让我再活一次,我一定还是一名人民警察。祝所有穿过绿色、蓝色制服的战友们一生平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警校风云(共和国警察前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63693
开本 16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5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0: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