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道教史(彩色插图本)/国民珍本丛刊
内容
编辑推荐

道家对于外来之教无不采取,与神仙方术合在一起,与天师道合在一起,将佛教合在一起,将摩尼教中的摩尼、基督教中的基督和保罗列入道教的祖师当中。古来阴阳五行、风水、谶纬等等民问信仰,所有一切没有一样不能放到道教的葫芦里头,真真够得上说,“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国内外研究道教的一个起始时期,或曰发轫时期。本书是这一时期中的突出成果,其突出之处,主要在于它是第一部道教的专史。……许地山先生因而也便成为系统梳理道教历史的先驱者。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目录

绪说

 一 上品道、中品道与下品道

 二 方内道与方外道

 三 清静说、炼养说、服食说及经典科教说

 四 正真教、反俗教、训世教

道教前史

第一章 道底意义

第二章 道家思想底建立者老子

 甲 老子是谁

 乙 《道德经》

 丙 老子底思想

 丁 道论

 戊 人生论

 己 老子底论敌

第三章 老子以后底道家

 甲 关尹子

 乙 杨子

 丙 列子

第四章 道家最初底派别

 甲 彭蒙、田骈、慎到底静虚派

 乙 假托管子所立底法治派

 丙 假托太公底阴谋派

 丁 庄子一流底全性派

 子 庄子。

 丑 庄子底著作

 寅 庄子底思想

(一)齐物论

(二)逍遥游论

 卯 庄子门人底思想

 辰 承传稷下法治派底庄子学

 巳 承传稷下阴谋派底庄子学

 午 秦汉儒家化底庄子学

 未 承传杨朱派底庄子学

第五章 秦汉底道家

 甲 《吕氏春秋》及养生说

 乙 《淮南子》及阴阳五行说

 子 阴阳思想

 丑 五行说

第六章 神仙底信仰与追求

第七章 巫觋道与杂术

 甲 尸与巫底关系

 乙 巫底职能

 丙 秦汉底巫祠

 丁 杂术

附录:道家思想与道教

绪论

原始的道家思想

道教思想底形成

试读章节

         甲 老子是谁

老子到底是谁,或谓没有这人,是近来发生底问题。在解答这问题时,随即要回答《老子》是谁底著作。日本津田左右吉先生以为老子是乌有先生一流底人物。他说在《史记·老子传》里所记老子底事实极不明了,一会说是老莱子,一会说是周太史儋,一会又说他是李耳。可知司马迁时代,老子是谁已有异说,而其中最有力的说法是以老子为老聃。《韩非子·六反篇》引《老子》第四十四章底文句,称为老聃之言。被疑为汉代作品底《庄子·天下篇》有一半见于《老子》;《寓言篇》也引用《老子》第四十一章底文句,所谓老子即是老聃。《淮南·原道训》引《老子》第四十三章底文句;《道应训》引第十四章底文句,也记老聃之言。老聃底名字屡见于《庄子》和《吕氏春秋》里头,可见他是当时为一派底学者所推崇,因为称之为老子。但老聃究意是谁也不得而知。

崔述在《洙泗考信录》(卷一)里也说:“老聃之学,经传未有言者,独记载《曾子问篇》孔子论礼频及之,然亦非有诡言异论如世俗所传云云也。战国之时,杨墨并起,皆托古人以自尊其说。儒者方崇孔子,为杨氏说者因托诸老聃以诎孔子;儒者方崇尧舜,为杨氏说者因托黄帝以诎尧舜。以黄帝之时,礼乐未兴,而老聃隐于下位,其迹有近似乎杨氏者也。今《史记》之所载老聃之言皆杨朱之说耳。其文亦似战国诸子,与《论语》、《春秋传》之文绝不类也。”

主张老子为历史人物比较地多。冯友兰先生以为李耳实有其人,而老聃底有无则不得而知。司马迁误以老聃与李耳为一人,故夹杂了许多缥缈恍惚之谈。《道德经》为老子所造,只为隐自己底名字而称为老聃之书。或者李耳之书本名《老子》,表明是一长老人所著,如《汉书·艺文志》中道家有《郑长者》,阴阳家有《南公》,农家有《野老》,《乐毅传》里底河上丈人,“老子”犹言“长者”,“丈人”,皆长老之通称;以《老子》名书,犹《野老》等之例。但今所有之《老子》亦曾经许多次添加修改,不能必谓成于一人之手。日本武内义雄先生也和冯先生一样,用《史记》所载老子子孙底系谱来做老子曾生于人间底根据。所不同者,他认老聃便是老子。《史记》记老子为孔子底前辈,就当纪元前五百年前后底人物,而在传后又载老子以下八代底子孙,说假仕于汉孝文帝,假子解为胶西王印太傅,因家于齐。胶西王死于汉景帝三年(西纪前一五四),今以三十年为一代推算起来,从西纪前一百五十四年上推二百四五十年老子便成为西纪前四百年前后底人物。这与孔老会见底传说底年代相差约一百年。司马迁采用俗说,以老子寿长百六十岁或二百余岁,表面虽可免于矛盾,但这样长寿,于事实上恐怕不能有。孔老会见底事情恐怕是出于老庄后学所捏造。至于老子子孙底系谱,《史记》以外底文献全然没有。司马谈曾从黄生学道家之说,可知这种记载是依据黄生所传底材料得来底。但司马谈是景帝时人,与系谱中最后一人同时,所以从老子底子孙直接说出也很可能。《史记》载老子底子孙为:

老聃—宗—注—宫—○—○—○—假—解

此中老子之子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史记·魏世家》及《战国策》都记魏将段干宗底名字,日本如齐藤拙堂诸人以为便是老子之子宗,恐怕还是宗之子孙较为适宜。但这些说法都没有充分的证据,不能执为定论。武内先生以为老子当与子思、墨翟同时,《论语》没说到他也是当然的事①。

至于孔子问礼于老子底事,若把《曾子问》与《史记·老子传》比较起来,便知二者底思想不同。若依《老子》(三十八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可以理会老子也是楚狂、长沮、桀溺一流的人物,岂是孔子所要请益底人?孔老相见底传说想在道家成派以后。在《吕氏春秋·二月纪·当染篇》里有孔子学于老聃底记载,问礼底传说大概是从这里来底罢。《史记·孔子世家》对于孔子问礼底事也用怀疑的语气,说:“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可见司马迁也不信孔子与老子有何等真切的关系。

将老聃和孔子放在同时代最古的文字是《吕氏春秋》与《庄子》。《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底书,庄子记孔老底那几篇也几乎是与这书同时。在《吕氏春秋》以前,没有孔老相见底说法,可见这是道家得势后底附会。

老子思想与孔子思想是立在对抗的地位上,《庄子》中关于孔老问答底那几篇便是本着这点写成底。所谓“楚人”,是因道家思想起自南方。儒家思想是北方所产。北方底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与南方黄帝、神家、许由、老子之道相对抗。战国末年,南方与道家思想有密切关系,所以倡行道家底宗师多被定为南方人。如《吕氏春秋·慎行论·求人篇》载许由生于“沛译之中”,《孝行览·慎人篇》又说他是颍阳人。《孟子》所说神农之道,也是在楚国盛行底。称老子为楚人,本不必限于楚国本境,因为战国末年,南方诸国都称为楚。

关于老子底乡里,《史记》说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而《庄子·天运篇》及《寓言篇》都说老聃是沛人。《史记》说老子出关,莫知所终,而《庄子·养生主》却记载老子死底故事。今本《史记》说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日聃”。《索隐本》载“名耳字聃,”而无字谥。以李为姓,《正义》与《索隐》底说明都是神话,为什么名聃,也没有的解。《汉书·艺文志》“老子邻氏经传四篇”注说,“姓李名耳”,恐怕以老子为姓李是刘向父子底时代流行的说法。《吕氏春秋·仲春纪·当染篇》“舜染于许由、伯阳”句下,高诱注说:“伯阳,盖老子也,舜时师之者也。”时代越后,老子所授底徒弟越古,越到后来,他便成为开天辟地以前底神灵了。以伯阳为老子底字,葛洪底《神仙传》是本于高诱底注而来底。以老子为周守藏室之史底传说或者本于《庄子.天道篇》,而《孔子世家》采用其说。但《天道篇》所记全是假托,不足凭信。

P20-2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道教史(彩色插图本)/国民珍本丛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地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40967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59.2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3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