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血橙
内容
编辑推荐

西里尔和费奥娜,一对弃世脱俗的情侣,他们曾与无数对夫妻或恋人交换伴侣,两人甚至互相鼓励,并乐此不疲。在他们看来,生活本该如此自由,爱情本该如此奔放,只要你情我愿,就无需承担道德和传统的压力。休和凯瑟琳,一对行事传统的夫妻,他们一直过着正统的家庭生活,虽然他们的内心深处充满着好奇和渴望,但在漫长而沉闷的婚姻中,他们学会了压抑和忍耐。  

一场意外将两对夫妻带到了一起,弃世脱俗的西里尔夫妇自然而然地向另一对夫妻伸出了诱惑之手,于是他们上演了一幕独特的情感“四重奏”。然而,几十年来的道德观念能否在一夕之间便被扭转?休和凯瑟琳在放纵与欢愉中是否会感到自责与痛苦?爱情忠诚的对象是内心的感觉,还是自己的配偶?婚姻是给予一个人归属,还是施与另一个人禁锢?探寻自由爱情的道路向来不曾是坦途,人们又是否应该停下追求的脚步?

内容推荐

本书的故事就发生在生满血橙的南欧。一对中年夫妻来到荒凉偏远的海滨小镇,栖身在破败的别墅里。丈夫西里尔是一个高大强壮的男子,仪表堂堂,性情温和;妻子菲奥娜是一个富有个性的女人,热情、张扬,有着牧神一般的气质。很显然,他们来自文明社会,与矮小猥琐甚至有些不开化的当地人自然显得格格不入。那么他们为何要来到这里呢?也许,他们是来度假的,因为两人喜爱冒险,对蛮荒之地充满了探索的兴趣。也许,他们是来避世的,因为这对夫妻对爱情和婚姻的观点颇有些离经叛道,为世俗所不容。他们曾经与无数对夫妻或恋人交换伴侣,两人甚至互相鼓励,乐此不疲。理所当然的,他们被主流社会所排斥;理所当然的,他们会寻找一片世外的乐土,以免受那些满含责难的视线的侵扰。

来到这座鲜有外人涉足的小镇,夫妻二人原本可以度过一段平静的生活。然而,一次意外打乱了这种平静。休和凯瑟琳,另一对来自文明世界的夫妻,因为这次意外而在小镇停驻。与西里尔和菲奥娜不同,休和凯瑟琳一直过着正统的家庭生活,他们有三个孩子,随行还养有一条狗。在漫长而沉闷的婚姻中,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压抑,他们更无从想象这次海滨之旅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冲击。

西里尔和菲奥娜一向无法忍受一成不变的婚姻生活,他们自然而然地向另一对夫妻伸出了诱惑之手。在他们看来,生活本该如此丰富多彩,爱情也本该如此自由奔放,只要双方你情我愿,就无需承担道德的压力。而休和凯瑟琳呢?虽然他们对这种诱惑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也许他们的内心深处早就渴望着变化。可是,几十年来的传统道德观绝非一朝便可扭转,于是他们在放纵中自责,在欢愉中痛苦,在叛逆中挣扎。对爱情的追求,对家庭的忠诚,就像一根越拧越紧的弦,终于不可避免地绷断了。

在这场以婚姻和爱情为赌注的冒险中,与激情四溢、总是主动采取行动的妻子不同,西里尔是个沉稳、酷爱思考的男人。他对婚姻和爱情有着独到的理解,一向以“爱神的歌者”自居。在他看来,对爱情的忠诚就是忠于内心的感觉,而不是忠于自己的配偶;在他看来,婚姻是一个人的归属,但绝不应该成为禁锢。在探寻自由爱情的道路上,他经历过挫折,经历过伤害,却从不肯停止追求的脚步。西里尔只有一个知己,就是妻子菲奥娜。他们是真心相爱的,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但他们恰恰忘记了去思考这种方式是否适合他人。于是,悲剧在快乐中酿就,他们的世界轰然崩塌……

试读章节

1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爱神收集尘世间的缱绻之丝,织成一匹瑰丽的锦缎。她轻拢慢捻,用甜美的气息浸透每一根脉络;她飞针走线,用绚烂的丝缕绣出神秘的音符。在她的锦缎上,有的地方薄如蝉翼,像雏菊一般快乐芬芳;有的地方却厚重密实,结满了悲苦与愁绪。伴着爱神的歌声,人世间春情开始勃发。鸟儿在吟唱,裸女在翩翩起舞。这一刻,连蛙鸣也变得不安分起来……

我很早就告别孩提时代,成为了真正的男人。十八年近乎完美的婚姻生活里,我时刻追随着爱神的指引。在她粉色的织锦中,不管属于我的那根脉络是走向何方,我都亦步亦趋。我从来不曾胆怯迟疑,更不会自大到抗拒爱神的意旨。我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众神创造男人,就是让我们去分开女人的双腿;他们让男人和女人相遇,为的就是“成其好事”——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存众神的安排下,我们随心所欲地享受着鱼水之欢。我一生中交往过各个年龄段的女性。对于她们,我永远来者不拒。我徘徊在爱神的纤纤玉手之间,听凭她的摆布。有时,我只是一头小小的白色瓷牛,迷失在锦缎的角落里;有时,我又赫然出现在锦缎中央,变作一只白色的双角巨兽,蹂躏着漂亮的金色小绵羊。在爱神的手上,我是一头公牛,一匹公羊,一个男人,一位丈夫,一名大众情人。我是那个身穿白色球衣的高大男子,流连在紫色的网球场上——那里是我“成其好事”的地方。我曾跟无数的女人发生关系,包括我的妻子、我妻子的朋友、我朋友的妻子,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女孩和女人,从豆蔻少女到半老徐娘,再从半老徐娘到豆蔻少女。只要时机恰当,只要爱神的歌声响起,我就会毫不犹豫地成就一番风流韵事。

现在,我身边只有一个南欧小女仆。她那口难听的乡音,我永远也学不会;而对于我的那些色情的明示暗示,她也一个字都听不懂。她总是板着一张脸,我还从来没有碰过她,可能永远也不会有男人碰她。这个一本正经的小姑娘似乎生来就是做打水烧火这些粗活的。我们住在一处破旧的别墅里,旁边还有另外一座,跟我们这座相对称。如果没人住,这些房屋肯定要荒芜了。房子是单层的,建成长长的一排,脱落的红色瓷砖随处可见,空荡荡的壁炉就像废弃的小便池。就在这座晴天透风、雨天积泥的别墅中,我结识了最后一位情人,唱了最后一首恋歌,最后一次分开了我妻子的双腿……可是现在,只有这个小女仆陪着我。我管她叫“小鹦”,因为她的小腿很粗糙,从来不刮腿毛,整天穿着厚实的灰色羊毛袜。她每天忙着做饭打水,我则忙着用那些她听不懂的话来挑逗她。虽然千方百计想要拨动女孩的心弦,但我在这方面还是有原则的,那就是“只动口不动手”。是啊,不能做得太露骨,只说些甜言蜜语就足够了。

十八年过去了,我那块柔软的旧锦缎是否早已褴褛不堪,只能隐约分辨出一朵揉皱的玫瑰或是一只孤零零的犄角?缺乏耐心的爱神啊,在打扫绣房积尘的时候,是不是把我也清除掉了?她是否把最忠实的歌者也赶出了自己的绣房?我想,这是很有可能的。隔着一排葬礼柏树,可以看见那座对称的别墅,那里面早已人去屋空。

但是,我是爱神忠实的追随者,我有足够的耐心。也许有一天,我会把手伸向小鹦的大腿;也许有一天,我最后的情人会回到我的怀抱。一切都有可能,让我们走着瞧吧。

2

昨天,我去探望了最后的情人。村镇后面的山上有~些摩尔风格的白色小房子,那是一处疗养院。我的情人就住在疗养院里,我每周去看她一次。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重拾旧日的礼仪风度,表现出希望和忠诚;也只有这个时候,你才能在我身上看得到昔日的那个大众情人的影子,看得出我过去的良好品味。

除了每周的例行探望,我还保留了一些过去的习惯,比如说:简单而仔细地沐浴;每天换一件衬衫,从褪色的领带中选一条系上;把浓密的卷发拢到耳后;细心地修剪指甲,锻炼身体。我甚至没忘记护理鞋子,即使不擦鞋油也一定要刷一下鞋面,磕掉粘在鞋底的干泥巴。没错,就存这例行的探望和每日的习惯中,我告诉自己,也告诉身边那个冷漠而落后的世界:这个被遗弃的男人尽管一文不名,却坚强地存活了下来;真正的优雅气度是不会被挫折打垮的。每到晚上,我就换上那套破旧的晚餐正装。虽然我再也没有机会旅游了,但我依然保留着几个牛皮旅行箱。我把它们收藏在床上方的石板壁橱中,尽管牛皮上已经布满了霉斑。

例行的探望,旧时的习惯,还有一段唯美的回忆——这就是我仅有的一切。如果上天肯发发慈悲,让我赢回最后的情人或者我的妻子菲奥娜,我一定会重新焕发魅力,像过去一样令她们神魂前倒。那时的我,就像一只夺目的白瓷公牛,在爱神的瓷窑中熠熠生辉。我一向认为,对爱情的忠诚是男人最可贵的品质。

昨天,那些摩尔式的小白房子依旧是上周的模样,那些胖胖的小妇人像往常一样等着我的到来。她们身穿白色的裙子,腰系蓝色的围裙,脚下踩着磨起毛边的便鞋。我把自行车锁在一株发育不良的小树上。这辆自行车很破旧,遍体锈迹斑斑,车轮很大,轮胎磨得破破烂烂,车把上的塑胶扶手也脱落了。破归破,这车还能骑,所以我一定要把它锁起来。在这种地方,无论男人、女人还是小孩,看到树上靠着一辆没锁的自行车,一定会迫不及待地把它偷走。门铃就像个铁铸的婴儿头,下面悬挂着一根皮带。在我锁车、拉铃的时候,矮墙后面有一个胖胖的小妇人一直注视着我。

我微笑着冲她点点头,随手扔掉湿漉漉的烟蒂。香烟是昂贵的奢侈品,我往往抽到很短才舍得扔。我扬起眉毛,用手做了个开门的动作,以询问能否进人。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露齿一笑。

这个过程每周都要重复一次:从我与小鹦居住的别墅出发,骑着自行车穿过一个贫穷的海边村镇,沿途尽是淤塞的运河河道和烧焦的茅屋,阴暗潮湿的深坑散发着下水道的臭味。穿越这片暗无天日的地方,再爬上一个土质的干裂的山坡,摩尔式的小房子就会跃入眼帘。疗养院里的看护们是一些打扮整洁的胖妇人和矮矮壮壮的男子,身穿紧绷的制服,终日无所事事。

就这样,我周而复始地重复着这段旅程,从阴郁的葬礼柏树到宁静安详的疗养院,从蜗牛横行、污垢遍地的旧别墅到敞亮的小山坡。院子里铺满橙色的沙土,还修了一座黄色的人造喷泉。四周栽满浅棕色的树木,肥厚的绿叶像一只只乞怜的手。每处房子都有低矮的露台、白色的墙壁、深凹的门窗。最吸引我的是屋顶的蓝瓦,仿佛把天空、海洋、婴儿眼睛的颜色加在一起,糅合成一种别出心裁的蓝色。每次来访,这些景致都会在旅程的尽头等着我,让我眼前豁然开朗。那屋顶的蓝彩,纯净得让人心痛;我的优雅至少能给它添加一抹亮色。疗养院是个简单而又神秘的地方,它突然出现在半山腰,与山上的杂草荆棘和山下的废墟瓦砾格格不入。不知这疗养院的设计者是谁,他肯定感受到一种刻骨铭心却难以言表的荒凉,于是用非语言的方式将之传达出来。

心痛。我不是一个喜欢煽情的人,但是这个词既可以形容屋顶的蓝彩,也可以形容我自己。心痛,这就是我昨天的感觉,也是我每次来访时的感觉。我怀着这种心痛,穿过橙色的庭院,走过清凉的树荫,经过一个右转弯,来到一处低矮的露台前。我的旧情人就躺在露台里面,身上裹着一条厚厚的毯子。我微笑着站在露台外面,凝视她安详的睡容。渐渐地,我的脑海、我的双眼、我的嘴巴、我的胸口都被心痛填满。这就是我最后的情人凯瑟琳,也是休的未亡人。据说她患了某种精神疾病,但我根本不相信。我知道她是在装睡,平静的睡容下隐藏着一颗仍在沸腾的心。也许,我们那段漫长的冒险历程让她有些不堪重负了。

就像以前每次来访时一样,我温和地对她说:“别这样,凯瑟琳。你心里很清楚,你仍然喜欢我的甜言蜜语。”我重新操起那头白色公牛特有的磁性嗓音:“不要孩子气了,凯瑟琳,接受我的鲜花吧。”

P1-5

序言

血橙,原产于南欧的一种橙子,剖开之后可见鲜红色果肉,其艳如血,是为血橙。

本书的故事就发生在生满血橙的南欧。一对中年夫妻来到荒凉偏远的海滨小镇,栖身在破败的别墅里。丈夫西里尔是一个高大强壮的男子,仪表堂堂,性情温和;妻子菲奥娜是一个富有个性的女人,热情、张扬,有着牧神一般的气质。很显然,他们来自文明社会,与矮小猥琐甚至有些不开化的当地人自然显得格格不入。那么他们为何要来到这里呢?也许,他们是来度假的,因为两人喜爱冒险,对蛮荒之地充满了探索的兴趣。也许,他们是来避世的,因为这对夫妻对爱情和婚姻的观点颇有些离经叛道,为世俗所不容。他们曾经与无数对夫妻或恋人交换伴侣,两人甚至互相鼓励,乐此不疲。理所当然的,他们被主流社会所排斥;理所当然的,他们会寻找一片世外的乐土,以免受那些满含责难的视线的侵扰。

来到这座鲜有外人涉足的小镇,夫妻二人原本可以度过一段平静的生活。然而,一次意外打乱了这种平静。休和凯瑟琳,另一对来自文明世界的夫妻,因为这次意外而在小镇停驻。与西里尔和菲奥娜不同,休和凯瑟琳一直过着正统的家庭生活,他们有三个孩子,随行还养有一条狗。在漫长而沉闷的婚姻中,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压抑,他们更无从想象这次海滨之旅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冲击。

西里尔和菲奥娜一向无法忍受一成不变的婚姻生活,他们自然而然地向另一对夫妻伸出了诱惑之手。在他们看来,生活本该如此丰富多彩,爱情也本该如此自由奔放,只要双方你情我愿,就无需承担道德的压力。而休和凯瑟琳呢?虽然他们对这种诱惑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也许他们的内心深处早就渴望着变化。可是,几十年来的传统道德观绝非一朝便可扭转,于是他们在放纵中自责,在欢愉中痛苦,在叛逆中挣扎。对爱情的追求,对家庭的忠诚,就像一根越拧越紧的弦,终于不可避免地绷断了。

在这场以婚姻和爱情为赌注的冒险中,与激情四溢、总是主动采取行动的妻子不同,西里尔是个沉稳、酷爱思考的男人。他对婚姻和爱情有着独到的理解,一向以“爱神的歌者”自居。在他看来,对爱情的忠诚就是忠于内心的感觉,而不是忠于自己的配偶;在他看来,婚姻是一个人的归属,但绝不应该成为禁锢。在探寻自由爱情的道路上,他经历过挫折,经历过伤害,却从不肯停止追求的脚步。西里尔只有一个知己,就是妻子菲奥娜。他们是真心相爱的,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但他们恰恰忘记了去思考这种方式是否适合他人。于是,悲剧在快乐中酿就,他们的世界轰然崩塌……

后悔吗?也许没有,因为西里尔是一个坚强的人。自责吗?也许没有,因为他从不认为自己错了。然而,他为什么经常独自陷入回忆?追求爱情的他,为什么拒绝了后来爱上他的乡村女孩?生活将波澜不惊地进行下去,过往的冒险经历将被埋在心底,就像那几个发霉的旅行箱,再也没有机会使用了,但西里尔将会把它们妥善收藏。

1999年,美国现代图书馆评选出“20世纪的100部最佳经典小说”,其中之一就是约翰·霍克斯的《血橙》。对此,关国《名仕》杂志曾这样评论道:“这部作品是真实人性的一个罕见的活生生的标本……”也正如《纽约时报》书评所言:“《血橙》叙述了一组独特的情感组合,一种独特的性爱关系,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人性诉求。”

姜 薇

书评(媒体评论)

一组独特的情感组合,一种独特的性爱关系,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人性诉求。

——《纽约时报》书评

这部作品是真实人性的一个罕见的活生生的标本。

——《名仕》杂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血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约翰·霍克斯
译者 姜薇//孙全志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683358
开本 32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6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7.12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20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贸核渝字(2005)第104号
版权提供者 John Hawkes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