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山东居住民俗/齐鲁民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齐鲁民俗丛书的取材与着笔,将一改前些年民俗志书通常综合陈述的方法,在统观全局的前提下,多取个案,使读者能够有亲历种种民俗事象的感觉,使山东人真正看到一种亲切的乡土教材,使入乡随俗的外地人有一个可信赖的向导。本丛书力图做到,一般读者觉得好读,旅游者视为伙伴,学者们又会觉得有用;而对于齐鲁地方文化,将是一种过时不能补救的存留。本书是丛书之一,介绍了山东居民的民间习俗。

内容推荐

本书之所以定名为《山东居住民俗》,而非《山东民居》,意图就在于突出我们对民居这一视角的民俗学关照,以期通过民居这个载体来阐释“居住”所广泛包容的民俗内涵。在我们看来,“居住”不仅指单纯的住所,更不仅局限于房屋、院落之类凝固的小空间,它还应该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川流不息的生活文化事象的集合,体现着人类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不断的调适与传承,其中涉及到人与人、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综合关系。这种关系也可以说是天、地、人合一的整合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居住观念、居住形态和居住行为。

由于写作体例的要求,本书只记述乡村居住民俗,而城市作为由乡村发展起来的一种聚落社区,这里仅略有涉及,作为与乡村居住民俗的一种对照。

目录

总 序

一 概说

自然与生态环境

历史文化与民居的形成和发展

地理板块中的传统民居类型

二 村落的形成

从自然村到行政村

村名的由来与变更

专业村与特殊村

三 聚落的维系

公共的生活设施

共建的防御体系

共享的神圣空间

共订的乡规民约

四 院落的格局构成

传统院落的格局

讲究的大门和影壁

正房、厢房和院墙

院落附属生活设施

五 房屋的建造

准备工作

房屋的建造

上梁与上梁歌

六 居室布局陈设装饰习俗

居室的布局和陈设

炕与床的起居习俗

居室的装饰习俗

七 居住的讲究

居家礼俗活动

邻里之间 

民居的信仰和禁忌

八 房屋的租赁与交易

确权发证

买卖租赁

析产分家

九 移民和迁居

移民 

迁居

移动的民俗

后记

试读章节

居住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自然需要,也是体现人类社会文明和自身价值的文化需要,居住民俗便在人类对这二者的追求、实践和完善过程中应运而生,并不断形成为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

由于研究对象的广泛性,民俗学经常会与其他学科关注的领域相互交叉。本书之所以定名为《山东居住民俗》,而非《山东民居》,意图就在于突出我们对民居这一视角的民俗学关照,以期通过民居这个载体来阐释“居住”所广泛包容的民俗内涵。在我们看来,“居住”不仅指单纯的住所,更不仅局限于房屋、院落之类凝固的小空间,它还应该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川流不息的生活文化事象的集合,体现着人类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不断的调适与传承,其中涉及到人与人、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综合关系。这种关系也可以说是天、地、人合一的整合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居住观念、居住形态和居住行为。

由于写作体例的要求,本书只记述乡村居住民俗,而城市作为由乡村发展起来的一种聚落社区,将在今后予以专门论述,这里仅略有涉及,作为与乡村居住民俗的一种对照。

自然与生态环境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因而其劳作、栖息或居住也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受天时地利的影响,体现出具有生态区域特色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地理形态产生不同的民居,从早期的穴居天然石洞,到背山面水定居的草屋、瓦屋聚落,再到近现代沿江河湖海兴起的大都市,基本如此。

山东省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度25分至38度23分、东经114度36分至122度43分之间。南北最长约400多公里,东西最宽约700多公里,总面积约15.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9%。全境包括半岛和内陆两大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与黄海之中,隔海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为我国最大的半岛。海岸线南起日照市的绣针河口,绕半岛至无棣县的伏河口,全长3024公里,约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六分之一。近海海域中散布着近300个大小岛屿,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庙岛群岛的南长山岛。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摘自《山东省地图册》)。

综观全省自然地貌,大致由低山丘岭和冲积平原两大部分构成。前者主要有鲁中丘陵和胶东丘陵,仅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和徂徕山的主峰海拔超过千米,其余均在千米以下。后者主要为黄河和淮河冲积平原,也有一些小范围的山前近海平原,如胶东半岛沿海地区。境域中部泰鲁沂山脉东西横列,山地突起,东部缓丘起伏,西南、西北低洼平坦,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具体又可划分为胶东丘陵区、胶莱平原区、鲁中南丘陵区、鲁西南至鲁西北平原区和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等几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巍巍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米,为全省最高点。黄河三角洲漫延鲁北,一般海拔2至10米,为全省陆地最低处。山地丘陵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4.9%,平原盆地约占64%,河流湖泊约占1.1%。

黄河由东平县入境,斜贯鲁西北平原,在垦利县注入渤海,境内长度617公里。沂河发源于鲁山南麓,南下由郯城进入江苏,为我省第二大河,境内长度287公里。其余尚有沭河、徒骇河、马颊河、小清河等长100公里以上的河流18条,10公里以上的河流1500多条,分属黄河、淮河、海河、小清河流域和胶东水系。

P1-2

序言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决定这种“不同”的,第一是地理环境,第二是文化传统。

山东地近大海,有泰山、崂山、昆嵛、沂蒙等大山,又在华北大平原中占有一席之地;被尊为母亲河的黄河在这里入海,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从这里过境;南有微山、东平诸湖,水域广阔,足成浩荡之势;北有马踏一湖,小巧而玲珑。多样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多样的民俗文化,都值得注意。

山东古为齐国与鲁国的国土,至今号称“齐鲁大地”。一条齐长城至今形迹宛然,一边是自古“好逐利”的齐人故乡,一边是“敦本抑末、崇礼重教”的古鲁国的疆土。齐鲁风俗的自古不同,很应该详细而忠实地记录。

笼统的综合陈述既不能如实地状写山东民俗文化的丰富与多样,我们就想到来作一套山东民俗丛书,将山东境内不同的民俗文化圈,各作成一本书,不仅区分山与海的不同,且又区分泰山、崂山、昆嵛山、沂蒙山的不同;不仅记录广大农村的民俗,更重点来作前人不曾很好作过的城市的民俗;不仅作一个个不同地区的民俗志书,也将黄河、运河所过之处的风情串连成册;不仅作相对宏观的区域民俗文化的描绘,也试作极有特色的一村一镇、一家一户、一事一物的微观探索。如此这般,将山东省的民俗展现于世人面前。

丛书的取材与着笔,将一改前些年民俗志书通常综合陈述的方法,在统观全局的前提下,多取个案,使读者能够有亲历种种民俗事象的感觉,使山东人真正看到一种亲切的乡土教材,使入乡随俗的外地人有一个可信赖的向导。

本丛书力图做到,一般读者觉得好读,旅游者视为伙伴,学者们又会觉得有用;而对于齐鲁地方文化,将是一种过时不能补救的存留。

后记

此书之作,起手甚早。四年前的一天,某一座楼的阁间小厅里,放着一张方桌,山曼、李万鹏、田禾、姜波各据一面。每个人的眼前都放了些纸,在讨论这本书的提纲的过程中,各人想到的都顺手写在纸片上,然后比较、增删、切磋,最后集拢合成了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提纲,并且分配了每个人的写作题目。当时都认为这本书会很快写出来。

可是不久,田禾因患眼疾而退出,写作的任务就落在了万鹏和姜波的肩上。新书并没有如想象的那样很快诞生。时间虽然拖得久了一点,但这部书的全稿在田禾的整理加工下,现在终于摆在了我们面前。仔细看过,还是一本颇具特色的著作。

万鹏作文向以“慢功出细活”著称,讲究布阵,讲究材料密集,讲究文字的朴实而有趣味,积土成山,绝不缺边掉角;姜波是近年山东民俗学界比较活跃的一位青年学者。他的本业是在大学里教建筑课,擅测绘,擅作画,擅摄影。他在山东各地采风,积下了很多珍贵的图像资料,因此使得这本书的文与图血肉相关地用在了一起,非一般所说的“图文并茂”所可比拟。

《齐鲁民俗丛书》到这里已经是第八本了,第一辑十册书全部出齐的日子也不远了,但是山曼诚知“老之将至”,不能再像一条壮汉那样全力投入工作;因此他与责任编辑戴永夏商议将山曼从前做的工作转由张士闪博士担当。张博士不但乐意接受这件工作,并且有很多更长远的想法。《齐鲁民俗丛书》的编辑出版因此将持久不衰。

人世会有更迭,事业却是一棵长青树,果然如此,真是莫大幸事,老一辈和新一辈共享做事的快乐。

山 曼

2005年盛夏于烟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山东居住民俗/齐鲁民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波//田禾//李万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03639
开本 32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2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25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04
141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