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自诞生起,就与文人结下不解之缘,历代制壶名家与文人墨客的结合,才造就了紫砂多姿多彩的文化韵味。据考证,明清两代,参与紫砂陶艺的诗人、学者、艺术家不下90人,这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很多人和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本书为“大师说器”丛书之一,由徐秀棠为你讲述紫砂壶的有关知识。
图书 | 徐秀棠说紫砂/大师说器 |
内容 | 编辑推荐 紫砂壶自诞生起,就与文人结下不解之缘,历代制壶名家与文人墨客的结合,才造就了紫砂多姿多彩的文化韵味。据考证,明清两代,参与紫砂陶艺的诗人、学者、艺术家不下90人,这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很多人和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本书为“大师说器”丛书之一,由徐秀棠为你讲述紫砂壶的有关知识。 目录 正编: 嘉艺以致美——徐秀棠说紫砂 篇之一 宜兴紫砂工艺陶 缘起与兴衰 新生与薪传 紫砂茗壶的工艺特征 紫砂陶的装饰 篇之二 紫砂八谈 五色土和始陶异僧 世间茶具称为首 方非一式圆不一相 读壶 关于紫砂雕塑 陶名趣谈 陶铭 话说“曼生壶” 篇之三 阳羡茶事 篇之四 茗壶欣赏 出品 科格 名人 名作 升华 赝真 鉴赏 篇之五 供春壶考 篇之六 辨真识伪大彬壶 声名遐迩 时壶的特征 其他特征 生年的谜团 一个新设想 娄东的行期 辨真识伪 篇之七 紫砂历程与曼生壶艺 篇之八 壶如其人 篇之九 紫砂陶刻艺术 陶刻艺术初探 我的陶刻观 篇之十 “十八罗汉”自评 篇之十一 炉火纯青的壶艺 ——周桂珍壶艺评介 篇之十二 紫砂陶的发展与现状评说 跋 副编: 静思以求真——徐秀棠紫砂随想 紫砂的繁荣是传统文化的回归 紫砂经济与紫砂文化 紫砂的现状 紫砂是文人工艺品 壶好壶坏的标准 不要把紫砂泥与田黄石、鸡血石相比 好的紫砂泥两百年也用不完 爱护紫砂,就要尊重紫砂的发展规律 紫砂的隐忧 差不多一样的紫砂壶,价格悬殊的原因 传统与现代 紫砂收藏迷路指南 玩壶要有渐进过程 不要把紫砂艺术庸俗化 传统也要跟着时代走,创新也就是创旧 陶刻没有冲刀、飞刀 从业者要学会坐冷板凳 自我感觉 我的打算和自己的责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徐秀棠说紫砂/大师说器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秀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623129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15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7 |
出版时间 | 2007-12-01 |
首版时间 | 2007-12-01 |
印刷时间 | 2007-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6.34-53 |
丛书名 | |
印张 | 9.2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1 |
宽 | 171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