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感悟东方之美--走进川端康成的雪国/走进经典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史记》中项羽自刎前悲怆吟诵的一句“时不利兮骓不逝”,让无数后人怆然泪下!凡·高绘画中那燃烧的向日葵,烧灼着每个观看者的心。海明威《老人与海》中与大鱼搏斗的渔夫,就是人类在这孤独的行星上奋力求存的象征。川端康成的《雪国》以凄楚的抒情、“人生如梦”的咏叹,感动了全世界的读者。沈从文用一生描绘的“湘西世界”,把边城流溢着野性而和谐的美,洒向了全世界……

本书为“走进经典丛书”之一,以生动流畅、浅切清新的方式和语言来阐释经典,深入浅出,以平易的笔调谈论深邃的思想,既有思想的光彩,也有文字的优美。带您走进《雪国》,感受寂寞凄凉中静静的狂热,体味人世纷乱中心灵的执著。

内容推荐

《雪国》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作品以有钱有闲的舞蹈研究者岛村与一位艺妓和一位纯情少女之间的感情纠葛,为读者展现了一种哀怨和冷艳的世界。

本书为“走进经典丛书”之一,带您走进《雪国》,感受寂寞凄凉中静静的狂热,体味人世纷乱中心灵的执著。一幅清纯与冶艳、幽静与迷思、传统与现代相互交织缠绕的东方画卷。

目录

导言: “我在美丽的日本"

一、静静的狂热

 寂寞凄凉的少年时代

 遨游书海,立志文学

 四位千代女子

 “火的冰山”

二、《雪国》的诞生

 战争中的宁静

 一条自己的路

 传统中的现代

三、感受中的美

 三上雪国

 一上雪国:初夏的雪国

 二上雪国:冬季的雪国

 三上雪国:深秋的雪国

 三位人物

 架设东西方的精神桥梁

 构图与对话

四、“川端文学"之韵

 清纯的朦胧美: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说

 传统美的深度探索:“二战”后的创作

 《雪国》美丽之拓展——《古都》

 《雪国》意蕴之源——《源氏物语》

结语:创造民族文化,就是创造世界文化

川端康成生平与创作大事纪年

试读章节

四位千代女子

青年时代,人人都会有自己的爱情理想。川端自幼失去家人的温暖,没有幸福和快乐。他需要得到人们的安慰与关怀,渴望人间真情。这种感情,导致了川端对女性的敏感和泛爱。川端康成成人之后,一连接触过四个名叫千代的女性,对她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过感情。

第一个名叫山本千代,是川端家乡女子学校的四年级学生。千代的父亲山本千代松曾借给川端的祖父一笔钱,川端祖父刚刚故去,他便将这笔借款匆忙改到未成年的川端的名下,甚至限定川端当年年底归还。他的做法遭到川端家以及乡亲们的指责。山本千代松大概是感到愧疚,临终之前,叮嘱千代要还给川端50元作为谢罪。千代根据父亲遗言,送还给川端50元,并欢迎川端到她家里做客。于是川端拜访了千代家,并被挽留住了三天。千代姑娘热情地邀请他以后经常来做客,让川端深受感动。但后来他才发现千代只是出于礼貌的寒暄,并无他意。

第二个千代,就是伊豆舞女千代。1918年10月,川端初次去伊豆旅行,与巡回艺人一行同路。当他听见有人喊这舞女叫“干代”时,心中不由一动,虽然觉得事出偶然,但仍感奇异。他刚摆脱第一个千代的影子,现在又遇上第二个千代,顿时产生了自己今生注定逃不出千代咒缚的宿命感。后来,他们又在天城岭不期而遇,川端不由自主地陪伴舞女等巡回演出艺人到了汤野。有感于14岁的舞女对他“好人啊!”的赞誉,川端孤寂的心灵得到莫大的慰藉,由同情萌生纯洁的友情、淡淡的爱意。但无论是川端还是千代,都没有直接把这种感情流露出来,只是把它深深地埋藏在心底。旅游归来的川端似乎变了一个人,少女的真情温暖了他悲凉的心。一向落落寡欢的川端一反常态,在烛光下神采飞扬地向周围的同学谈起同舞女千代巧逢奇遇的故事。这种感情长久地积淀于他的内心,激发他日后创作蜚声文坛的《伊豆的舞女》。川端日后的作品常常可见“伊豆舞女”的身影,可见此次伊豆之行也成为川端展示文学才华的情感契机。

川端康成对这两位千代恐怕还谈不上是恋爱吧。但是,她们对川端的生活和感情,多少留下一些影响。他为了从这两个千代的精神束缚中摆脱出来,想移情于一个酒馆的女招待,后来才知道这个女子也叫千代,而且已经有了未婚夫,方才作罢。

1920年,刚上大学的川端同第四个千代相识、相恋,掀起了更加炽热的感情波澜。这第四个千代,原名依藤初代,初代的地方语音读作千代,所以人们把依藤初代也叫做依藤千代,川端便把她叫做千代了。这个千代出身于岩手县的勤杂工家庭。她的母亲过世之后,父亲就将她带回老家去了。千代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独自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东京谋生,在东京本乡一家咖啡馆当女招待。川端同他的学友经常进出这家咖啡馆,一次偶然的机会,同千代相识,彼此感情逐渐加深。不久,千代在父亲的安排下,离开东京去了岐阜。第二年9月和10月,川端两次前往岐阜看望千代,二人订下了婚约。

川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将这桩婚事告诉了亲戚川端岩次郎、恩师菊池宽和几位好友,并且征得了千代父亲的同意。川端喜出望外,整日忙不迭地筹备结婚事宜。可是在11月7日,川端收到了千代一封“非常”来信,拒绝了二人的婚约。他读了这封信,犹如晴天霹雳,立即前往岐阜,想要挽回千代的心。但是几经周折,无济于事,川端的初恋就这样成为泡影。这年冬天,川端遭到了不可理解的背叛,痛苦地支撑着自己,心灵上留下久久未能愈合的伤痕。

一连遭遇四个千代,落得如此不幸的悲伤结果,川端认为自己染上了“千代病”,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总觉得这是“千代松”的亡灵在“作祟”,是他的处女作《千代》在“作祟”。从此川端下决心,不再同名叫千代的女子相恋了。川端经过这几次的失意,心中留下苦闷和哀伤。经过了多少岁月,这份哀伤仍未能拂除,而且面对爱情还产生了一种胆怯和自卑,他变得更加孤僻、压抑,也更加相信天命,再也不随便向女性坦然倾吐自己的感情了。

川端康成在失恋的哀伤与爱情的自卑中度过了几年,总觉得爱是朦胧的、不可捉摸的、可望而不可即的。1926年5月,川端康成在《文艺春秋》社的菅忠雄家里,第一次遇见了当年19岁芳龄的松林秀子。秀子是青森县人,父亲是该县的鸡蛋商,后来当了消防队的小头头。在一次抢救邻村的大火中,以身殉职。父亲死后,秀子随伯父家迁到东京。一次《文艺春秋》社招募职工,她去应考,监考人可怜她的身世,便介绍她住进菅忠雄家,一边工作一边替菅忠雄料理家务。就是因为这个机缘,她才同川端相遇。他们第一次相会时,川端给秀子留下的第一印象极佳。这年夏天,川端特地邀请她到逗子海边,倾诉了对秀子的感情。一年后,他们由恋爱而结合了。直到他们两人结合六年之后,到1931年12月2日才办完结婚手续,5日正式入了户籍。按日本人的习惯,入籍之后,妻子改姓丈夫的姓,秀子也称作川端秀子了。

据说,两人婚后一直没有孩子,只收养了表兄黑田秀孝的三女儿政子为养女。表兄原来的家在淀川边上的一个村庄里,这村庄也是川端母亲的老家,祖母也是这个家的人,而川端的祖父是养子,所以从这时起川端家的血统实际上已经断绝,现今是延续着祖母和母亲的血统。从这个意义上说,连这回领养的政子,黑田家有三代女人进了川端家。孩子的母亲也以孩子和川端之间的血缘关系为重。政子到了川端家,立刻就与养父母亲密无间,不仅从没有让他们受过领养孩子应付出的操劳之苦,而且给这个孤寂的家庭带来了无限的幸福和乐趣。自此,川端总算结束了自祖父病逝后近20年的孤独生活,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家,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P16-20

序言

刘勇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经典之作。所谓“经典”,可能是一本著作,一部电影,一幅绘画,一首乐曲,也可能只是一个公式,甚至是几个字符,但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漫长的时流里永恒地闪烁着光芒。

经典是崇高伟大的,又是淳朴平凡的,更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比如,人类一直都在关心:如何实现社会公义?如何追求真理?数千年来,众多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在呕心沥血地解决这个问题,孔子、孟子、亚里士多德、马克思……他们的努力和思考,凝聚成了《论语》《孟子》《政治学》《资本论》等经典著作。没有这些思想经典,人类命运的航船就没有指路的灯塔。

又如,人类一直苦苦追问:人为何而来?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宇宙运行的最终定律是什么?从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到霍金,科学家们相继不断地努力,完成了《几何原本》《天体运行论》《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相对论”等经典著述,他们智慧的思考使我们今天能够拥有轮船、汽车、电视机、电脑、卫星、航天飞机,能够潜入深海、登陆月球、克隆生命。没有这些科学经典,人类迄今仍处在茫荒之中。

至于文学艺术经典,就更与我们“心心相通”了。《史记》中项羽自刎前悲怆吟诵的一句“时不利兮骓不逝”,让无数后人怆然泪下!凡·高绘画中那燃烧的向日葵,烧灼着每个观看者的心。海明威《老人与海》中与大鱼搏斗的渔夫,就是人类在这孤独的行星上奋力求存的象征。川端康成的《雪国》以凄楚的抒情、“人生如梦”的咏叹,感动了全世界的读者。沈从文用一生描绘的“湘西世界”,把边城流溢着野性而和谐的美,洒向了全世界……没有这些文学经典,人类就不会懂得什么叫美,就会缺乏追求更美好的明天的愿望与激情!

然而,这些经典大师不是超凡脱俗的圣人。他们与我们一样,是活生生的人,会经历青春与暮年,会遭遇种种挫折,会痛哭,会大笑。被后世尊为“诗圣”的杜甫,其实是极为平凡的人。和大多数底层百姓一样,他挨饥受冻,所以才愤怒批判“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不公;置身在破屋里,同天下百姓一样身受淫雨之苦,所以才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吁。被称为“2 0世纪中国良心”的巴金,一生歌颂以奋斗为生命、以痛苦为力量、以献身为幸福的人物。巴金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与他平常充满人情的爱心是融合的。“文革”期间,巴金惨遭迫害,妻子也被迫害致死。读过他悼念妻子的散文《怀念萧姗》的人没有不心酸泪下的。只有把崇高的巴金与充满人情味的巴金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认识一个真实的、可敬可爱的巴金。

无论是杜甫,还是巴金,他们是崇高的,也是平凡的,或者说,他们的崇高正是从他们的平凡中生长出来的。如果说他们与我们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也许是他们的爱心更广,责任心更强,对理想的追求更执著罢了。他们所关心的,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民族的、国家的、人类的福祉。所以他们的思想和著作,能够超越性别、时代、地域的限制,而成为人类生生不息之伟力的代表。

经典虽是大师个人完成的,但经典之所以能不朽,却是一代代读者——也就是我们这些普通人——阅读的结果。经典的价值就在于:它们是后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是一代代人成长不可缺少的养分。其实许多大师本身都是在青少年时代汲取了前辈宝贵的营养才得以茁壮成长的。没有在青少年时期“读书破万卷”,杜甫是绝对不可能“下笔如有神”的。没有在青年时读到欧几里得和笛卡儿,牛顿也许一生碌碌无为,再大的苹果落在他眼前,他也可能无动于衷。因此,被公认为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的牛顿这样说:“我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们阅读经典,不是为了炫耀于人,而是因为它们能够启发我们,提升我们,丰富我们。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今天的青少年对有些经典似乎感到生疏和难以接近。这正说明我们需要这样一些书籍:它们必须能够联系现代生活重新阐释经典,为青少年的未来成长提供宝贵的、必要的养分。

为此,我们把这套丛书奉献给年青的朋友们,希望你们能够“走进经典”!

在本套丛书编撰过程中,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揭示出经典是如何生成的。大师们创造的经典固然伟大,但创造经典的过程更加耐人寻味。阅读经典的目的,一是获得知识,二是学习那些大师特有的品质。后一点比前一点更重要。因为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如何获得知识。经典不是凝固的化石,而是鲜活的机体。我们最大的期望是:当你放下书本时,能够感觉到那些大师的经典是栩栩如生的,就像刚刚从身边走开的师长兼朋友,他们亲切而智慧的话音还萦绕在耳旁。本套丛书特意附上大师生平与创作的年表,也是出于这一考虑。

我们的另外一个愿望,则是能够以生动流畅、浅切清新的方式和语言来阐释经典。真正成为经典的东西,都能深入浅出,以平易的笔调谈论深邃的思想,既有思想的光彩,也有文字的优美。介绍经典的文字更要继承这种文风。这套丛书结合作品内容选用了大量图片,也是出于这种目的。

此外,本套丛书还特别强调经典选择的多样性和代表性,在古今中外众多的经典中特别选取了文学、哲学、社会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经典。就每本介绍经典的书而言,则注重选取大师们最重要的代表作,同时兼顾青少年读者的阅读特点。如巴金作品首选《家》而不选《寒夜》,达尔文作品首选《物种起源》而不选《人类的由来》,卓别林作品首选《摩登时代》而不选《大独裁者》等,都是经过慎重挑选的。

值得推荐的经典太多了,本套丛书将分批陆续推出。丛书的宗旨是向广大青少年朋友推荐和介绍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经典,通俗、简明、淳朴是我们的追求。因此,没有特别注重某些学术化的要求如严格的注释等,这也是需要说明的。

作为这套丛书的主编,我在感谢所有编撰者辛勤劳动的同时,也特别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和相关负责同志。总编辑杨耕先生在丛书编撰的过程中,多次提出重要的指导性意见;尤其是总编辑助理傅德林先生,丛书从策划到编撰再到出版,都凝聚了他的智慧和心血。陶虹、高东风、薛萌等编辑也为丛书的出版不辞辛劳,奉献心力,还有那些在幕后为每本书默默审稿的专家们,这里也一并致谢!

2006年10月金秋于北京师范大学

后记

《走进经典》丛书,经过所有编撰人员的共同努力,历经两年之久,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

为了增强“经典”的生动性和可读性,更好地理解“经典”的深刻思想,本套丛书采用了一些珍贵的图片,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没能与部分图片的著作权人及时联系上,恳请各位见书后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时付酬。在此也特别感谢各位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由于我们的水平和能力有限,本套丛书中可能有表述不正确的地方,甚至存在某些错误,期待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我们特别想知道广大青少年朋友对“经典”的认识和理解,我们盼望着你们的回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11月24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感悟东方之美--走进川端康成的雪国/走进经典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象愚//胡春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3079629
开本 32开
页数 1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7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13.074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9: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