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4节气与养生宜忌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本四季养生参考读本。全书以24节气为线索,根据春湿、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依据两性生理心理的不同特点进行养生防病,告诉你如何用最新廉价的养生法、最简单的养生技巧,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书本语言通俗,内容丰富,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很强。

内容推荐

自己才是最好的医生!拥有健康,关键在于根据自然界24节气变化调整养生方略。本书以24节气为线索,根据春湿、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依据两性生理心理的不同特点进行养生防病,告诉你如何用最新廉价的养生法、最简单的养生技巧,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目录

part1 春之卷

3/立春的节气养生与春季保健要点

3/立春气象特点与养生

5/春季养生重在阳

6/春季养生之衣、食、住、行

7/春季养生养肝为先

10/春季家庭保健“三大注意”

11/暖冬过后须预防春寒病

13/雨水的节气养生与春季疾病预防

13/雨水气象特点与养生

14/春寒要预防猝死

14/早春当心“倒春寒”

15/春季小心免疫疾病

18/中医防治春季流行病

20/春天要预防胃病

21/春季要警惕甲肝和戊肝

22/春天须防旧伤痛

24/春日防病小偏方

24/春季小心“精神异常”

27/惊蛰的节气养生与春季日常保健

27/惊蛰气象特点与养生

28/摆脱“春眠不觉晓”的困扰

31/自制香袋防春困

33/春季养生妙法——伸懒腰

33/春季谨防“房劳”过度

35/女性春季养生从泡温泉开始

37/老人春练的“四项注意”

38/春季穿着宜忌

40/“春捂”应当如何捂

41/春天梳头好处多

42/春季适宜的运动有哪些

44/春季锻炼的六项注意

45/春季如何绿化家庭生活环境

47/春分的节气养生与春季饮食保健

47/春分气象特点与养生

48/春季宜多吃养肝补脾食物

49/春季食物的忌与宜

51/春季养肝粥

52/春天百花入菜有讲究

53/春天宜多吃野菜

54/春季食用时鲜蔬菜的忌宜

56/春季宜食枸杞苗及枸杞子

57/春季减肥宜食胡萝卜汁

59/清明的节气养生与春游

59/清明气象特点与养生

61/春游有益于身体健康

62/春季出行防患于未然

64/春季出门感冒用什么药

65/春游保健要点

65/春季钓鱼有益于养生

66/春季赏花与养生

67/老人春游的八大注意事项

69/谷雨的节气养生与春季美容护理

69/谷雨气象特点与养生

71/春季如何保养皮肤

72/踏青需防“桃花癣”

73/春季护肤要领

73/春天如何选择护肤用品

part2 夏之卷

77/立夏的节气养生与夏季保健原则

77/立夏气象特点与养生

79/夏季养生全方位提醒

82/夏季保健的六个误区

83/夏季养生“清”为贵

84/夏季饮食不宜太“清淡”

86/夏季健康三要决

86/夏季的饮食原则

89/女性夏季保健五不宜

91/小满的节气养生与夏季皮肤护理

91/小满气象特点与养生

92/夏天应怎样保护皮肤

94/空调环境中的皮肤保养

95/夏季防痤疮食疗方

97/芒种的节气养生与夏季健身运动

97/芒种气象特点与养生

99/男性夏日健身十戒

102/轻快运动防“苦夏”酷暑

103/运动清肠,健康度夏

105/耐热锻炼克酷暑

107/夏至的节气养生与夏季饮食保健

107/夏至气象特点与养生

109/夏天比冬天更需要营养

110/夏日饮水时间表

112/天热宜多吃的四种食物

113/夏季饮食宜多吃“苦”

114/夏日常见“内火”的防治

115/夏季多饮三豆汤

116/数款夏季祛暑清热药粥

117/夏季多食大蒜好处多

118/夏季女性宜多吃丝瓜

119/夏日食物应取稀薄

121/小暑的节气养生与夏日疾病预防

121/小暑气象特点与养生

123/夏季注意养护心脏

124/暑热期护肝宜忌

126/夏天哪些药物该进冰箱

127/夏季用药的三不宜

127/夏季巧用藿香正气水

128/夏防“三多”别大意

129/天热须防“情绪感冒”

130/炎夏女性须防“首饰病”

131/夏天皮肤病的防治

134/夏令谨防“家电病”

137/盛夏“阴暑”更伤人

137/夏季预防感冒必喝的一种汤

139/夏季忌食品从冰箱内取出马上吃

141/大暑的节气养生与日常消暑保健

141/大暑气象特点与养生

143/夏季健康来自睡眠

144/喝水不当也会“中毒”

145/夏日饮茶防“醉”

146/炎夏“抗汗”多补钾

146/夏天洗澡用什么温度的水最好

148/穿露脐装当心得病

148/夏季不要用凉水洗脚

149/盛夏别让空调成为“健康杀手”

150/盛夏房间九大必扫之处

154/空调房里吹电扇最伤人

part3 秋之卷

159/立秋的节气与秋季养生原则

159/立秋气象特点与养生

161/秋季养生“肺”为先

162/秋季保健的衣食住行

164/秋季养生重“和”

167/秋季养生的误区

170/秋季保健三忌

172/处暑的节气养生与户外郊游

172/处暑气象特点与养生

174/秋季重休眠

175/科学“秋冻”才健康

176/秋天冷水浴有助于健身

177/适宜秋天养生的健身运动

178/秋季晨练忌“吸毒”

178/秋季美容宝典

179/秋凉睡眠与穿衣须讲究

181/白露的节气养生与秋季出游

181/白露气象特点与养生

182/秋游野炊四忌

184/老年人秋游保健要诀

186/秋后游泳宜忌

187/秋季出游必备知识

188/秋游外出选好鞋袜

190/秋分的节气养生与秋季饮食调理

190/秋分气象特点与养生

193/秋季忌乱补

194/秋天吃螃蟹的学问

196/秋季谨防食物中毒

196/初秋宜多吃萝卜多饮茶

198/秋天宜多喝蜜、少吃姜

199/民间秋季养阴润燥食疗方

200/秋季滋补中药大全

202/秋日进补须防伤脾胃

202/饮食对付“秋老虎”

204/素食者秋补宜多吃芋艿

204/入秋食疗宜补肾

205/金秋板栗健肾补脾

206/秋天宜多吃柚子

208/寒露的节气养生与秋季起居保健

208/寒露气象特点与养生

209/当心秋季得干燥综合征

210/自我保健防秋燥

212/秋季你被“电”了吗

213/秋季谨防上火

213/秋燥引起嗓子起火、嘴唇发干怎么办

214/秋季嘴唇干裂别用舌舔

215/秋季巧防孩子“烂嘴角”

216/煲汤防秋燥

218/霜降的节气养生与秋季疾病预防

218/霜降气象特点与养生

219/秋季要注意胃部保暖

219/秋季保健注意预防肠道传染疾病

220/秋季养生多“设防”

222/秋季防感冒食疗方

223/秋防感冒“十字歌”

223/多病之秋防疾病有妙方

225/中老年人秋季防病保健宜忌

226/秋凉须“胃暖”

227/秋季支气管、哮喘病进补方

228/秋季保健需防“贼风”

229/秋令防“面瘫”

230/秋季易生“气象病”

231/温差大导致“气象过敏症”

part4 冬之卷

235/立冬的节气养生与冬季保健原则

235/立冬气象特点与养生

237/冬日健康要素

240/冬天为什么要调理情志

241/冬季的精神调养法

245/小雪的节气养生与冬季起居保健

245/小雪气象特点与养生

247/冬令保健三法

248/冬令保暖三诀

248/冬防烫伤三诀

249/居室温度要常变化

250/爱美女性冬季穿裙装的注意事项

252/大雪的节气养生与冬令进补

252/大雪气象特点与养生

255/冬令进补有讲究

256/女性每天500克绿菜不能少

257/冬季宜多吃零食

258/冬季清润炖汤推荐

259/冬天吃汤锅宜忌

260/冬季进食御寒有讲究

261/冬日健康饮品推荐

263/冬季要适当“吃冷”

264/冬季养生“茶疗方”

265/冬季食腊八粥选料有讲究

268/冬至的节气养生与冬季健身

268/冬至气象特点与养生

270/冬季锻炼的注意事项

271/冬天健身防病宜“冻一冻”

272/冬季长跑的防护要领

273/冬练“三九”的八个要领

276/老年人冬季晨练要慢起身

277/小寒的节气养生与冬季日常保健

277/小寒气象特点与养生

279/冬季泡澡防三大杀手

280/冬季宜调节好居室湿度

281/冬天的健康洗出来

283/冬季的护肤五戒

284/冬日美肤水疗法

285/冬季护肤三项提醒

287/冬季怎样快速让肌肤充满活力

289/大寒的节气养生与冬季疾病预防

289/大寒气象特点与养生

291/怎样安然度暖冬

293/冬季防病不能随心所欲

295/冬季预防疾病须从细节人手

296/老人人冬尤须防六病

298/冬季防治冻疮有妙方

300/冬季须防“捂出来”的“暖病”

301/冬季风湿病的预防与治疗

301/药膳方巧治冬季小病

304/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雨水气象特点与养生

“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

春季气候转暖,又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春季饮食可多吃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

雨水时分的养生应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即顺应自然,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从而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春寒要预防猝死

严冬刚过,春寒料峭,由于寒冷的刺激,导致许多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人冠状动脉痉挛、收缩和闭塞,血液流通受阻,血流中断,血氧供应产生困难,使心肌因急剧而持久的缺血与缺氧发生局部坏死,容易诱发心肌梗塞、心脏骤停甚至酿成猝死的严重后果。

中医云:“春来不可背寒,寒则伤肺。”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防风防寒,防寒保暖,随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为减少心血管刺激,应戒烟、少饮酒、多喝水,不食辛辣厚味的食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减轻压力;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患有冠心病或高血压的老人,平时要注意规律饮食和按时服药,可有效预防猝死的发生。

早春当心“倒春寒”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然而早春时的天气最是冷暖不定的,今天也许还春风和煦,明天可能就寒气袭人。早春时节,这种气候特点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倒春寒。

由于自然界季节交替的时节,容易使人体自身产生不适,特别是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以及身体相对衰弱的老人。不过,只要我们对倒春寒有足够的重视,还是可以避免由此所产生的身体不适感。

首先,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当气温发生骤降时,注意添衣保暖。另外,要注意休息和保持情绪稳定,在精神和体力上都不要过度疲劳和紧张。

在饮食方面,可以多饮茶,食用菌汤,多吃菇类、黑木耳等。因为茶叶中的茶色素可有效对抗纤维蛋白原的凝集,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集聚,黑木耳中的某些成分能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液凝固。

春季小心免疫疾病

春季里,许多人开始在清晨打喷嚏、流鼻涕不止,皮肤常常出现瘙痒等症状。

免疫力下降导致过敏。

春天在中医上属“风邪”,风邪入侵,会产生过敏反应,如频繁打喷嚏、流鼻涕、发烧、咳嗽、盗汗、皮肤瘙痒,容易出现划痕等。部分人还可能表现为红斑狼疮,牛皮癣,皮肤起红点、出脓水,或者皮肤出现一块块癣。这主要是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下降而导致的过敏反应。从根本上来说,则是因为人体脾胃虚弱、湿热过重,导致营卫之气受损,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所致。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免疫力。  专家指出免疫疾病的发作,多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如经常使用热空调、电热毯等,会影响人体内部的水环境,使呼吸道、表皮层的抗体减少。而睡眠时间过少、抽烟、喝酒等,也会加速体内的水分流失。春寒料峭,许多人仍然延续冬季的饮食习惯,大吃烧烤、火锅等热性食物,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力。而一些辛发食物,如羊肉、狗肉、海鲜等,过多食用后会诱发免疫系统失调。

补充水分、维C、维A。

此外,有过敏性皮炎者,可以喝菊花茶、玫瑰花茶,洗澡时放一些菊花、玫瑰花等,预防皮肤瘙痒。出现过敏性咳嗽者,不妨吃枇杷露预防、治疗。而过敏性鼻炎则能通过简单的按摩缓解,用食指、中指搓鼻至发热,同时用力点鼻通穴、迎香穴等,疏通鼻窍。  

暖春更应该预防过敏。

专家认为,随着全球气温变暖趋势加强,我国暖冬暖春现象突出,各种植物吐花(絮)扬粉的时间提前,一些植物开花甚至由一年一季变为两季,或是出现“花期爆炸”(即不同地区的同一种植物集中开花),导致各地植物的最大传粉期时差缩小,花粉、飞絮集中飘散。低空大气中弥漫的大量花粉在气流汇合处随雨水降落,便形成“花粉雨”。

花粉是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在风的作用下在空气中传播。有些人吸入花粉后会产生过敏反应,即花粉症。专家提醒,花粉过敏症患者出门前最好先了解“花粉指数”,“指数”高的日子应尽量减少外出,更不要到树木花草多的公园或野外,尤其要避免在花粉数量最高的傍晚出门。必须在户外活动时,应戴上口罩、太阳镜。遇干热或大风天气,最好关闭门窗。开窗时应挂湿窗帘,以阻挡或减少花粉侵入。购买新车时,应选择通气系统里有过滤装置的车。外出归来,若发现自己有“结膜炎”或“流感”,且久治不愈,就要考虑可能发生了过敏症,应立即就医,并告诉医生自己是过敏体质,有接触花粉史。

P13-17

序言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烦事绕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无门禅师这首诗偈教人们从四季的美景中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春夏秋冬,四时交替;花谢花开,人事变化,自然界的生灵无时无刻不在受春湿、夏热、秋凉、冬寒气候变化的影响,人也不例外。

中医养生学认为,入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与四季轮回相应的二十四节气和保健养生关系密切。

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分为二十四段,每段约隔半个月。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这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和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用来划分一年四季的。

传统养生学的要点在于顺从自然,即顺从四季冷暖变化,顺从二十四节气气象变化。人体的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盛衰与四季有相应的变化规律;人的脉象变化也与四季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似乎不再需要看大自然的“脸色”,因而很多人逐渐忽视了节气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事实上,现代生活带来的“文明病”、“富贵病”就是不注意自然规律的结果。“三分治病七分养”,治疗“文明病”、“富贵病”其实不必花大笔金钱买进口药,上危险的手术台,只要根据二十四节气进行日常养生保健,从生活细节做起,不但能重获健康体魄,还可以延年益寿。二十四节气养生法,既经济又实惠,何乐而不为?

基于人们对健康的渴求,我们特别编著了这本探讨二十四节气与养生宜忌的书,通过二十四节气与春夏秋冬四季饮食、起居、健身、疾病预防的关系,为您提供日常自保自疗的养生宜忌建议。传统养生学说注重两性身体、心理不同,讲究男女养生保健须有针对性和差异性。这也是本书特别强调的。

我们真正拥有的只有自己的身体,与其等到将生命之火耗尽再去花大钱维持生命,不如从现在开始,随气候、草木的变化调养身体。

愿您通过阅读本书成为自己的健康专家!

编著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4节气与养生宜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76703
开本 16开
页数 3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12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1
16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