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革命史/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革命史是一门历史科学,又是一门政治理论性很强的科学。学习中国革命史,根本的目的不仅仅是要知道革命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从革命历史经济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反映客观规律所形成的理论原理。

本书主要讲解了中国近现代的革命,主要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三个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部分介绍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兴起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部分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夺取全国政权的人民解放战争。其他章节共同构成最后一部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兴起

第一节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和各阶级寻求国家出路的斗争

第二章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诞生和夭折

第三节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孕育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

第一节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第二节 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

第四章 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

第一节 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统治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的开辟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

第五章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中国人民奋起抗战

第二节 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的艰苦斗争

第三节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六章 夺取全国政权的人民解放战争

第一节 争取和平民主,准备自卫战争

第二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和全国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第七章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八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一节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挫折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与恢复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大动乱

第二节 林彪集团的覆灭和纠“左”的受挫

第三节 江青集团的覆灭,“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第十章 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转变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

第三节 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前进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与基本经验

第十二章 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迈进新世纪

第一节 抓信机遇,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第三节 高举旗帜,和平崛起,再创辉煌

结束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革命史/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志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010807
开本 16开
页数 3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0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图书小类
重量 0.36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1
丛书名
印张 20.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7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