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里的神话》由耿林莽著,是《快餐文学坊》系列之一。书中分为四辑,收入了《海和红房子》《有一只虫子在唱歌》《冬天,老人的季节》《手是无辜的》等作品。
乡村,是诗的摇篮。写了几十年诗,这一理念,由模糊到坚定,终于形成不可动摇的认识了。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诗情与诗意最早的萌动,便是对于自然美的迷离和沉醉。而乡村。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片辽阔的天地。我不幸从小生长在扬子江边的一座古老的小城,成年后,为生活奔波,辗转流离。也全在城市之中。……
图书 | 月光里的神话/快餐文学坊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月光里的神话》由耿林莽著,是《快餐文学坊》系列之一。书中分为四辑,收入了《海和红房子》《有一只虫子在唱歌》《冬天,老人的季节》《手是无辜的》等作品。 乡村,是诗的摇篮。写了几十年诗,这一理念,由模糊到坚定,终于形成不可动摇的认识了。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诗情与诗意最早的萌动,便是对于自然美的迷离和沉醉。而乡村。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片辽阔的天地。我不幸从小生长在扬子江边的一座古老的小城,成年后,为生活奔波,辗转流离。也全在城市之中。…… 内容推荐 《月光里的神话》由耿林莽著,是《快餐文学坊》系列之一。《月光里的神话》收录了作者近十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散文数十篇,作者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出发,揭示生活真理和真谛,给人以启示。 目录 第一辑 语词札记 站 门 渡 舟 雨 酷 “囚”与“被囚者” 寺:“空门”之实 第二辑 冷的海 安魂曲 海雾飘飘,035 海和红房子 海:摇篮或坟墓 九月的杯子 竹之恋 冷的海 少年早识愁滋味 小城·小河·小巷 那一棵树,是银杏 玉米情结 想起了私塾 我喜欢的虫子 钟声漂泊 每个人的落日 我的梦:印象与解说 有一只虫子在唱歌 所有的麻雀都是一只麻雀 白色花,蓝色花 红果诗情 望悬崖 水中的女神 饮茶札记 第三辑:岁月与人 岁月与人 布衣情怀 人,失去了乡愁 冬天,老人的季节 想变一只鸟 清明时节雨纷纷 月光里的神话 不好意思散步 跪,还是站着? 奥斯威辛之后 吴冠中如是说 鼠性难移 蝉以鸣夏 鹿死谁手 玻璃是透明的 第四辑:诗是一种慢 诗是一种慢 一个少年迷上了诗 郭风的“风” 手是无辜的 沈从文:家书见真情 钟子期在哪里 美,无所不在 乡村,是诗的摇篮 清贫出好诗 乡愁:一缕淡淡的烟 试读章节 站 一 从一个词语出发:站 “立”+“占”=站。人活在世上,或坐,或躺,或走,或站,总要占有一定的空间。坐、躺、走、站的常见姿态中,双脚直立站着,是占有面积最小的一种了。 宇宙之大,天地之阔,区区一人,占有的地盘藐乎其小矣。但要觅得一个站住了脚的地方,也不容易。 旧戏舞台上清贫书生穿一袭寒酸的蓝衫,唱道:“上无片瓦遮天地”。一片瓦或许比头颅还小些,然而即此也不可得。脚下呢?“贫无立锥之地”。旧时代的贫困人等,要在社会上站住,难矣。 人口问题说到底其实也是个“站”的问题。就业问题说到底其实更是个“站”的问题。“僧多粥少”的矛盾贯串古今,横越中外。当年一批批城市知青涌向农村,是到“广阔天地”接受再教育。由于“广阔”,抡得开胳臂伸得开腿,“站”自然不成问题。而今一批批农村青壮年却又从“广阔”向“窄小”流动,纷纷涌人城市,想在这里“站”住,就颇不轻松了。在低矮工棚中占上一个铺位的民工是有福的,找不到岗游手游足,虽不“好闲”却只能“闲”着,便不自在了,若是穿破衣烂衫,神态又不怎么从容,在豪华宾馆、星级饭店,堂而皇之的什么“度假村”“别墅”“公寓”大厦门前“站”几分钟试试,保安们挥手相驱,用那鄙夷的目光瞪你几眼,你还不得立马转身而去,“站”得住么? 二 站的物化形态是又一番风情。汽车站、火车站、船码头、飞机场,是车、船、飞机们由动转静,或由静而动的转折点,走着走着,不走了,“站”一下,这个称为“站”的地方,便会热闹非常,成为人来人往,人流穿梭之处。“站”的静止带来了人的流动,车的流动,船的流动,飞机的起降飞行。“站”也者,“不站”也。 站是空间的标志,又是时间流动最为敏感的场所。时间的精确度是每一趟列车每一架班机必须严格保证的正点,分秒必争。而人,来来往往的人,不过是短暂的过客。“站”即“暂”,等车,登车,下车;等人,送客,话别;人生旅程中,惟车站、码头、机场这令人无比激动或无限伤感的地方,人们最能体认时间的转瞬即逝,一刻千金,抓不住又拉不回的无限珍贵与无比重要。一挥手,一握别,一拥抱,一热吻,一声唤,一行泪,一个眼神,一句嘱咐,迅即被厚厚的门、墙或窗玻璃所隔断。一声鸣笛,车轮轧轧,火车喷出了浓烟,远了远了,泪眼模糊中,如梦骤醒。也许此一别便永生难见,白发人送黑发人,永难团聚的情人之最后一次相依,等等。人生自古伤别离,那飞机的影子早被厚厚的云层所遮蔽,吞没了。 站是人生舞台,人是匆匆过客。每日每时,多少悲剧喜剧以及不喜不悲的奔波劳碌,人情往来,例行公事,不得不迎来送往,无可奈何地“登台表演”,车站、码头、机场,提供了多少戏剧性场面,被搬上银幕舞台者不过点点滴滴而已,每个人都是演员,又都是观众,来去匆匆,几十年光阴,在地球上某一角落里“站”这么一站,终于“走”了。“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人呢?一代的过客而已,岂有他哉。 三 大城市的车站、机场,车水马龙,人流涌动,密度大,空间小,节奏快,戏剧性很强,诗意感便少了。我喜欢的是小站:一段铁栅,两行树篱,站前站后便是漠漠旷野,荒凉诚然荒凉,却每能引发想人非非的遐想与幻想。 古时人行路难,但也有驿站,有路亭。辛安驿,清风亭,仿佛又听到边远的马蹄声寂寞地踏过。“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种境界只能从古诗词里寻觅到了。 荒凉的现代小站另有一种情调。火车驰过去,很少停足。“小站不停”,只留下一缕烟,喷出的烟尘权作为对荒原的馈赠,落满路边瘦瘦的树丛。我曾在一个落雪的深夜从陌生的小站下车,冰冷的雪花灌满我的脖颈。还有几次在日落的黄昏,我看见了夕阳也像个异乡人迟疑地踯躅,我看见愈来愈浓的烟雾模糊了陌生的田野,我是谁,我来到了什么地方,我将向何处去呢? 小站,荒凉的小站是我向往的地方,它对我的诱惑远胜于万家灯火的辉煌和旅游胜地的喧嚣。小站,小站的荒凉为我编织一个荒诞不经的梦—— 轮子放缓了节奏,在一个无名的小站停住。“临时停车”——有人悄悄地说,我走到车门口,门为我打开,我走了下去。 小站。没有名字的小站。无人查票,没有栅栏。有一条碎石铺就的小径,冬青树、牛蒡草,剑麻开着洁白的花朵。没有人。 我自己走了出去,站住。 “没有站,我便是站了:一个人站着。”我对自己说。 火车已经在地平线边沉沉的雾霭中消失,将全部的荒凉留在了背后,留给了我。 大树上贴着一张告示,是“通缉令”。我注视那逃犯的照片,不是我。不是逃犯,不是流浪者。“寻人启事”都不屑一寻的人物,如此的无足轻重,真好。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不过是到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来走一走。 不是走一走,是站一站。 一个人的“站”,多随意,多自在,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P1-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月光里的神话/快餐文学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耿林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94382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4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8 |
CIP核字 | 2013228410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新疆 |
长 | 231 |
宽 | 161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