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从社会、文化、人文思想等角度探讨中医药学发展脉络的专著。全书就中国医药书籍、医药技术或学术成就及其相关思想的演变历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从医药学术的外部环境(社会、文化、人文思想等)去探讨了中医药学发展的历史与原因。同时,书中还研究了诸多小说中出现的蒙汗闷香、仙草灵芝,就如同武术中的点穴、气功一样,神神秘秘,似真似幻。
图书 | 药林外史/中医文化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从社会、文化、人文思想等角度探讨中医药学发展脉络的专著。全书就中国医药书籍、医药技术或学术成就及其相关思想的演变历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从医药学术的外部环境(社会、文化、人文思想等)去探讨了中医药学发展的历史与原因。同时,书中还研究了诸多小说中出现的蒙汗闷香、仙草灵芝,就如同武术中的点穴、气功一样,神神秘秘,似真似幻。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神农、本草与历代本草文献的演变 一、神农及其传说与遗址 二、“药”与“本草” 三、本草文献的起源 四、以《神农本草经》为核心的本草主流 第二章 本草学术主题与学风的变迁 一、早期本草著作的草创特征 二、绵延千年的药物基原考订 三、药效积累与药、方结合 四、金元药理探讨新风的由来与进展 五、精炼药效与南北本草的交融 六、临床药学研究与尊经之风 第三章 药效的发现与“传信” 一、经验与联想 二、权威与理论 三、本草药效的多源性 四、药效“传信”法 第四章 古代社会的用药风潮 一、仙药与丹药 二、“服石”与寒食散 三、香药与熟水 四、“以人补人” 五、成瘾药物与时尚药 第五章 中药炮制与雷公” 一、“炮炙”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二、炮炙起源与汉代医籍中的炮制 三、药业兴起与炮制理论总结 四、雷(学攴)与《雷公炮炙论》 五、宋代的药局、“煮散”与“饮片” 六、理论完备与炮制过当 第六章 本草插图的演变——兼谈本草插图中的写实与艺术问题 一、早期的本草图多为美术珍品 二、版刻本草插图的演变 三、宋、明画家的彩色本草图谱 第七章 本草与文学 一、本草中的歌赋及歌括类专著 二、文学作品的药物相关内容 第八章 历代药王与药王庙 一、韦姓药王 二、扁鹊药王 三、皮场王与药王 四、孙思邈药王 第九章 蒙汗药、麻沸散与麻药 一、“蒙汗”含义与方药 二、药酒、麻沸散与麻药 参考文献 重要名词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药林外史/中医文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郑金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36515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3 |
出版时间 | 2007-04-01 |
首版时间 | 2007-04-01 |
印刷时间 | 2007-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0.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31 |
宽 | 165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20-2006-139号 |
版权提供者 |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