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的编辑宗旨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像丛书名字中所陈述的,期望在新思维方面给科幻研究领域一些启迪。阅读中读者一定会发现,无论从各分册或文章的选题还是从研究方法上,本丛书的作者都突破了以往比较单一的文学研究模式,试图以多元视角和方法探索科幻文学。笔者认为,对于科幻这种跨越学科的文学存在,是值得肯定的探索。本书为科幻文学入门。
图书 | 科幻文学入门/科幻新概念理论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丛书的编辑宗旨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像丛书名字中所陈述的,期望在新思维方面给科幻研究领域一些启迪。阅读中读者一定会发现,无论从各分册或文章的选题还是从研究方法上,本丛书的作者都突破了以往比较单一的文学研究模式,试图以多元视角和方法探索科幻文学。笔者认为,对于科幻这种跨越学科的文学存在,是值得肯定的探索。本书为科幻文学入门。 目录 历久弥新(代序) 第一部分 了解科幻 论科幻小说的概念 科幻文学纵横谈 提倡科幻应有的观念 形形色色的科幻观 科学家与科幻小说 该读什么科幻书 为什么应该善待科幻文学 中外科幻小说的两个“第一” 文化传统与科幻小说繁荣 第二部分 题材举要 寻找“新”世界 科幻小说中的天文学 隐藏的宇宙危机 科幻的太空航具 中国科幻小说:一个百年载人航天梦 超时空的观念 多次元的宇宙 科幻怪物与太空英雄 外星人 早期科幻小说中的克隆技术 科幻机器人 科幻文学里的经济秩序 网络科幻的当代发展 第三部分 认识外国科幻 西方科幻小说发展的四个阶段 《弗兰肯斯坦》之谜 凡尔纳及其作品 威尔斯和他的科幻小说 柯南·道尔和他的科学幻想小说 阿西莫夫是人还是神? 星逝 詹姆斯·布里什与其科幻著作 拉里·尼文和他的科幻小说 哈里·哈里森 法马尔的神秘世界 安妮·麦卡芙瑞 平凡的简尼 卡尔·萨根和他的科幻小说《接触》 阿丽萨的“父亲”布雷乔夫 莱姆科幻的哲学空间 女人对科幻世界的“入侵” 小溪·山谷·科幻世界 推荐老牌科幻经典 第四部分 认识中国科幻 中国科幻发展的四个时期 我视野中的华夏科幻史 幻想力缺失是苦心设计的阴谋 西方理论对中国科幻的作用 现代性与中国科幻文学 发掘晚清科幻的宝库 1940年代:大师的相同与不同 1950~1970年代:中国科幻的“燃情岁月” 1990年代的中国科幻 论郑文光的科幻创作 刘慈欣与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 文化错位、性自虐与王晋康科幻小说的深层解码 韩松和他的《红色海洋》 文明蜕变、精神解困与星河的青春期心理科幻 杨鹏和他的儿童科幻小说 俄亥俄的雪——访张劲松 “边缘人”物语 第五部分 科幻亚文化 我所认识的科幻迷 科幻迷的未来 哥伦比亚与科幻之梦 后殖民时代的太空险航 科幻与非典之灾 纳米世界的“尺缩钟慢” 谈科幻艺术 好莱坞的科幻双星 也谈电影《2001年》 李连杰的“去大脑僵直” 中国科幻电影的一些“隐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科幻文学入门/科幻新概念理论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岩//吕应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52927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90 |
出版时间 | 2006-12-01 |
首版时间 | 2006-12-01 |
印刷时间 | 2006-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054 |
丛书名 | |
印张 | 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福建 |
长 | 239 |
宽 | 172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9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