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桂林山水的传说
内容
编辑推荐

桂林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称,在桂林美丽的城市里和风光秀丽的漓江两岸,流传着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桂林山水许多美丽的景点因传说而得名,这些美丽的传说又如桂林的山水一般源远流长,与桂林的一山一水紧紧相连。当人们置身在桂林山水之间时,这些传说如美酒一样更加叫人沉醉。

内容推荐

本书是关于介绍“桂林山水的传说”的专著,具体收录了:《桂林城的来历》、《老人山的来历》、《龙隐洞中不隐龙》、《老君戳洞涌清泉》、《西山飞凤》、《寿星公公》、《绣山宝塔》、《出米岩》、《老人收苹果》、《僧尼相会》等文章。

目录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传说美如画

桂林城的来历

七星■

七星岩

龙隐岩

木龙洞

风洞山

蜘蛛石

还珠洞

象山水月

南门古榕

老人山的来历

渡口乌龟

千人锅

将军一箭定输赢

白鹤洞

花桥的来历

龙隐洞中不隐龙

骝马山和猴山

芙蓉石和灵剑石

老君戳洞涌清泉

西山飞凤

漓江九十九道湾

鲤鱼挂壁

鸡笼■

寿星公公

相思滩

九牛看三洲

斗米滩和望夫石

冠岩

绣山宝塔

桃源村

石龙拦江

鸳鸯滩

挂靛山

出米岩

老人收苹果

并蒂蓬花

荷包山

九马画山

蚂■跳潭

僧尼相会

太白醉酒不朝皇

与太白酒醉遗卓笔

姜女梳妆

莲花池

古窖岩

十八门楼水推上

东岭朝霞

鉴山

八景窗

钟灵山八洞

碧莲洞

天池

竹蔸山

仙桃石

故鹤亭

螃蟹山

龙懂仙泉

神山■

平头山上姐成仙

望江石

书童山(一)

书童山(二)

玉屏白燕

秀才着榜

仙姑山

金叙射虎

砧板山

刘女仙石

金钧钓蛤蟆

月亮山

都乐山大十八面

红颈山

犀牛潭

租公塘和蚂■岩

遇龙桥

香花坳

龙母岩

仙人掌

火烧胡麻子

后记

试读章节

桂林市的中心,有座用青石料一块一块砌成,方圆几华里,高一丈多的王城。在这座王城的中间,耸起一座像竹笋一样麻麻直直的独秀峰。远看,它像座直崭崭地砌起来的玉石宝塔;近看,又像根圆溜溜插在地上的擎天柱。大家称它南天柱。要想晓得这南天柱和桂林城的来历呀,还得从秦始皇赶山填海讲起哩!

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一边抓民夫重修长城,一边征老百姓建造阿房宫;另外,他还亲自到处察看,想扩大地盘。有一天,他走到南海,一看大海平平荡荡,宽得没有边边,就想:如果把陆地上的高山大岭,都赶来填海,陆地就又平又宽了,那多好啊!

秦始皇跑回宫里,把这想法对满朝文武一讲,大家都像吃了生柿子一般,涩得张不开口了。秦始皇看大家想不出办法,就成天在宫中唉声叹气,眉头皱得像栗树皮皮。有一天,修万里长城的一个监工突然跑来报道:“皇上,好事,好事!修长城的民夫不晓得从哪里弄得一条条红丝线,他们挑担时个个往肩膀上一放,力气就大得赛过牯牛。那些民夫从前走路时脊背弯得像虾子似的,现在挑起担来腰杆直得像棕树……”秦始皇听了,起初感到古怪,后来一想,就哈哈大笑起来,忙叫监工赶快回去,把民夫肩膀上的丝线统统收来。监工领旨,像兔子一样跑出宫去。

工夫不长,监工把丝线送了来。秦始皇把它编成了一条鞭子。他走出皇宫,拿起这条鞭子对着大大小小的山丘一扬,那些山丘真像牛羊见了鞭子,慢慢走起来了。秦始皇高兴得连打了三个哈哈,马上决定赶起高山大岭去填南海。他走呀,赶呀,眼看离南海越来越近,走在最前头的山,有的扑通扑通滚到海里了。秦始皇得意地唱起来:“大山听话小山乖,快去南边填大海……”

哪晓得他这一唱,被南海普陀山上的顺风耳听到了。顺风耳急忙跑上了山,把秦始皇唱的歌告诉了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一听,就叫善财童子下山看个水落石出。一杯茶工夫,善财童子回来报道:“不好啦,秦始皇把山赶下大海,海水被挤得漫上山坡了。”观音菩萨听了,扬了扬柳叶眉,轻轻念道:“善哉,善哉!”善财童子急着要去把秦始皇手上的鞭子夺过来。观音菩萨说:“不必你去,自有人要他放下鞭子。”

秦始皇赶山走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里路,腿从来没酸,脚从来没软,口从来没渴。不晓得怎么搞的,这时突然背皮一麻,脚上如绑了千斤大锁,挪动一步,浑身的汗水像包谷籽籽一般,成串成串地滚落下来。他的喉咙干得像旱田开了白裂,嘴唇干得滴出了生血,再不沾水,就要昏倒了。凑巧得很。正在这时,有对流浪的年轻夫妇,背着一个水壶从他身边走过。秦始皇就向他俩要水喝。这对流浪的夫妇心蛮好,忙把水壶递了过去。秦始皇放下鞭子,捧过水壶咕噜咕噜大喝起来。等他喝饱把水壶还给年轻夫妇之时,忽然发现放在地上的赶山鞭不见了。秦始皇猜想准是那对夫妇在搞鬼,他气得鼻孔里喷火,拔出剑就朝年轻夫妇砍去。这时,天上突然大声喊:“快住手!红丝线是观音菩萨发给民夫解脱劳累的,不是给你赶山填海的,菩萨已经收回去了。这对夫妇为你送水解渴,你怎么还要杀他们?”秦始皇闻听,吓得浑身筛糠,半晌说不出话来。过了会儿,他才看见那些没赶进海的山岭,都仿佛剃光的和尚头一样,树没一棵,草没一根。他想,这样的土地再宽,也是多出来的六指头——没得用。不如把它封给那对年轻夫妇,一来自己扩大了地盘,二来报答了他俩送水解渴的情义。想到这里,他就指着山山岭岭对年轻夫妇说:“你们就在这里安下家来,把山上栽出树木,在山下种出五谷吧!”流浪夫妇见皇帝开了金口,只好答应了。

年轻夫妇等秦始皇一走,就跑上山,只见这些山上全是东倒西歪层层叠叠的大青石,山脚下虽有一层泥巴,也是黄精精的瘦土。这样的地方哪里能栽得出树木,种得出五谷呢?可是大家都晓得秦始皇是个砍人脑壳如割麻的人,他讲的话,谁敢不依!两人愁眉苦脸地找了个岩洞住下,你望我,我望你,不由得抱头大哭起来。两人一直哭到月亮偏西,才迷迷糊糊地闭上眼睛睡去。 

第二天清早,丈夫先从梦中醒来。他推醒妻子说:“古怪呢,我梦见一个手捧净瓶的女菩萨告诉我说,这岩洞里有股清幽的泉水。只要我们两人诚心诚意地去把水提出来,地再瘦,不到三天,就会长出高粱、包米;山再荒,不到七天,就会长出红花、绿草和梭柏木(梭柏木:针叶长绿树,木质呈红色,烧时香气四溢)、桂花树。”妻子听丈夫说完也吃惊地说:“怪事呢!我也做了一个和你相同的梦啊!”

夫妻俩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决心进洞去看个水落石出。他们忍着肚饿,慢慢往岩洞里爬。手被石头划破了,膝盖磨出血来了,才爬进一道石门槛。他们继续往前爬,爬过第三道石门槛时,终于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夫妻俩高兴极了,觉得梦已灵验了三分,便一口气爬到泉水边。那股清水,像长龙一样摇头摆尾,从石缝里哗啦哗啦地流了出来,流过五尺石槽,又潜进了岩石缝底。两人捧起水喝了几口,味道和蜜糖一样甜,饿扁了的肚子,一下就觉得饱乎乎的了。他们急忙拿来竹水筒,舀起水背到洞外边,见土就泼,见山就浇。夫妻二人接连背了三天三夜泉水,泼湿了八八六十四垧平地,浇透了九九八十一座大山。

一天过去了,地还是原样瘦,山还是原样秃;两天过去了,土还是黄精精的,山还是石头股;三天过去了,夫妻二人走出岩洞一看,啊嗬!地上真的长出了嫩绿的高粱、包米。七天过去了,夫妻二人爬上山头一瞅,嗬嘿!山上真的长出青草、鲜花和梭柏木、桂花树。夫妻二人笑眯眯的,脸上像阳春三月开放的鲜花。从这天起,这地方要柴有柴,要米有米,日子过得好甜美。他们快快活活地住了一年,就添了个胖乎乎的娃崽。娃崽出世那天,满山满岭的桂花树第一次开出了金黄金黄的桂花,香气熏得一家人就像喝醉了酒似的,于是他们给娃崽取了个名字——桂娃。

桂娃出生三天,要洗三朝啦!桂娃爸弄来了红蛋给他圆脸(用蛋在小孩脸上滚,表示小孩像蛋一般圆润好看),又煮了鸡蛋甜酒给阿妈补养身子。桂娃妈看到这些东西,就对丈夫说:“你这样也准备好了,那样也准备好了,就是有一样最要紧的没准备好。”

“你讲还缺哪样?”桂娃爸问道。

桂娃妈说:“我们俩初来乍到这里时,山岭光秃秃,地上样样无,全靠菩萨托梦指点找到清水,这地方才变了样子。今天给桂娃洗三朝,应该先拜拜菩萨啊!”

桂娃爸听妻子讲得有理,就恭恭敬敬地在岩洞外摆上供桌,又把供果、礼酒、香灯放好。然后,夫妻俩抱着桂娃跪在供桌前面答谢菩萨。

供罢菩萨,夫妻两人把熬好的梭柏木香汤,烧开的桂花香水,一起倒在大木盆里给桂娃洗三朝。说来也怪,哪晓得把香水往桂娃身上一抹,桂娃脚一伸,手一犟,眨眼工夫就长高了三尺;又一洗,桂娃在盆子里一翻身就站起来走路了,嘴里还喊开了“阿爸、阿妈”。夫妻二人把桂娃当成了宝贝,又是抱,又是亲。桂娃哩,也乖巧得没谱,什么话他一听就懂,什么事他一看就会。他刚刚满月就跟着阿爸、阿妈下地种高粱,上山栽树木了。阿爸、阿妈看了,喜欢得拍起手板打哈哈。

树长高了就会分权。哪晓得桂娃洗三朝那天,又是梭柏木,又是桂花酒,发出的股股香气飘到了三十三天上的太清官。玉皇大帝嗅到了这股异香,全身像炸透了的开花枣,舒服得酥了。他急忙命令巡天大圣去查看,这股香气是从哪里飘来的。巡天大圣到南天门看了看,又跑回太清宫报道:“启奏玉皇天尊,那股异香是凡间一对夫妻帮娃崽洗三朝时用的梭柏木和桂花酒。梭柏木的香气常年不散,桂花酒的香味永不消失。所以这香气冲上三十三天来了。”

玉皇大帝听了笑道:“妙哉,妙哉!想不到凡间有这等宝树,如果弄到天上修建神宫,酿造仙汁,三十三天里里外外,都会香气扑鼻了!”

巡天大圣是个见风使舵的角色,他说:“皇上想要这树并不难,只要叫火斗星君下凡弄来就是了!”玉皇大帝一听有理,便命火斗星君速去人间。

这天,桂娃和阿爸、阿妈挑着箩筐,正在山上摘桂花。一个满头红发,一脸红须,身穿红袍的道人大摇大摆地走来,对桂娃的阿爸和阿妈说,他要买尽这山上的桂花树和梭柏木。阿爸、阿妈见这个人来得稀奇,生得古怪,心中咚咚地像敲小鼓一般,害怕地说:“这些树是一瓢水,一瓢汗浇出来的,现在刚刚成了林,开了花,我们实在舍不得卖。你老人家硬想要,我们只好送一棵给你!”

红袍道人听了,恶声恶气地说:“不卖也要你卖!讲得好,留个蔸蔸给你发种;讲不好,连根巴都一点不留!我看你能抛起石头去砸天?”

桂娃和阿爸、阿妈见这个人蛮横无理,也就气上心来,同声说道:“你硬要揿倒牛头喝咸水——专门欺侮好心人,我们就连片叶子都不送给你了,看你能把我们怎么办!”

“好!那你们就等着看吧。”红袍道人说罢走了。

这天,一家人的心中都像烧着一把火,坐到深更半夜才闷闷不乐地去睡。他们蒙蒙睡了一根香工夫,突然听到轰隆一声,震得山摇地动。一家人急忙跑出一看,只见山山岭岭燃起红彤彤的大火,梭柏木和桂花树全被裹在火焰里。桂娃和阿爸阿妈不顾一切地抓起水桶,挑起水就跑上山去灭火。哪晓得刚把水一浇,呼的一声,一阵旋风乱卷,就把桂娃的阿爸和阿妈卷进火海里烧死了。P1-4

序言

桂林山水甲天下 山水传说美如画——《桂林山水的传说》序

享誉世界的桂林山水,是长盛不衰的风景名胜,当然也是自然关和文化美兼备的。其自然美,四季各有佳景,耐品耐赏。其文化美,兼备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乃历代诗人、散文家之作,可吟可诵。民间文化含代代传承的谚语、歌谣、传说、故事、佚名之作,可唱可讲。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七言两句,道尽桂林之风流。这谚语谁首创的?哪个朝代始传的?尚无可考。但本地桂林人,阳朔人传之,到过桂林的外地人认同之,尚未到过桂林的不少外地人也知之。笔者1949年由北京南下,火车,汽车,木帆船,两条腿,行行重行行,11月下旬步行抵达桂林之郊,群峰列队,迎面而来,大异于见过的江苏、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湖南之山,情不自禁欢呼:“桂林山水甲天下!”由抽象遥遥知之,到亲见而认同之,长途跋涉之腰困腿乏顿时消解,于是精神抖擞,步履矫健,直达独秀峰下,连连三日,三登独秀峰,眺望清清爽爽的初冬桂林。三访峰下晋代颜延之读书岩,默默立志:全心全意为广西人民服务,好山水陶冶了年轻人的意志与情操。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诗云:“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北宋李纲诗云:“日暮碧云浓作朵,青深稚笋翠立丛。”

清代李秉礼诗云:“漓江下瞰净如练,水底倒插青芙蓉。”

现代贺敬之诗云:“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的深呵梦一样关,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意满怀呵情满胸,恰似漓江春水浓!/呵!汗雨挥洒彩笔画:桂林山水满天下!”

历代诗人、散文家之作,引我们品味桂林山水之自然美和文化美,给我们桂林之游增添了浓浓的情趣。但还需要进而欣赏民间文化。

佚名民间故事家的传说故事,发挥联想和移情作用,运用民间现实主义与民间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口头文学创作方法,一景一传说,一山一水一井一洞一石一故事,编织出一篇篇绝妙好辞,表达了人民的喜与怒,爱与憎,悲与愤,欢乐与憧憬,使桂林山水“活”了起来,添了“灵气”,洋溢着人情味。

民间传说故事,是桂林山水的绝妙导游。李肇隆等三人搜集整理的《桂林山水的传说》,是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曾获全国民间文学首届(1978—1982年)优秀作品二等奖,广西首届(1976—1988年)铜鼓奖荣誉奖。这本传说故事集,初版迄今24年了,为满足全国读者和来桂林旅游者的需求,漓江出版社扩展增订出版,不仅内容更加丰厚,装帧也更为精美。

传说乃人民口传的“山水志”。桂林山水的传说,沿着桂林城区和漓江.一山一水一井一洞一石,有人有事,有景有情,也有理有诫。

《七星岩》叙讲:府台老爷为测试儿子的才学举行考试,见儿子名排七人之后,就查收前七人的书籍和文房四宝谋害他们拉车求生。神仙化作老人赠书和令崖壁七星放光,照着七个书生读书成才,进京考中,而府台之子却名落孙山。府台气愤凿岩取星灯而殒身。民众借此传说扬善惩恶,很有社会意义。

《风洞山》叙讲:孟风和尚天天烧茶挑往叠彩山半山腰凉亭供人解渴。一天,被老人撞倒弄得桶破衣烂。老人要赔偿他,问他要钱还是要衣服木桶。孟风和尚钱物都不要只要凉快。当夜孟风和尚梦着老人送来衣物,辞谢不收。老人发怒将衣物往石壁砸去。孟风和尚惊醒,见石壁出现一洞,南北贯穿,凉风习习,孟风和尚在洞口乘凉化为石罗汉登仙而去。传说风趣地传播着一曲心灵美的赞歌。

《桂林城的来历》和《老人山的来历》都有“赶山鞭”的细节,观音菩萨的神力,内含佛教文化因素。总之,这些传说无论从哪个角度入手,都把洼林山水的奇山异洞的由来或形貌神化得惟妙惟肖,既描叙得浪漫神奇,又具现实质感,把情和景,事和物契舍得入理切情,天衣无缝,给人们感觉真实生动。

《桂林山水的传说》,文化底蕴丰厚,篇篇精美如画,极富情趣。值得一读。

后记

桂林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称。这里奇峰俊秀,峭壁屹立,绿水澄澈,岩洞深邃。奇巧的山峦,有的似金童、玉女、仙翁、神将;有的像飞凤、盘龙、雄狮、奔马;有的两面洞穿,如明月、辰星、画屏、宝镜。登临览胜,犹如置身仙境之中。

在这秀丽的山城和风光明媚的漓江两岸,流传在广大劳动人民中间的山水风物传说数不胜数,许多山、洞、石因传说而得名,许多湾、滩、洲因传说而生灵性。可以说,桂林座座青山有来历,条条滩洲有传说,个个岩洞有故事。这些传说就和桂林的山水一样,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充分显示了桂林人民群众高尚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无比卓越的艺术创造能力。千百年来,这些传说与山水共融,传承讲述,成为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一份异常珍贵的遗产,很值得挖掘整理保存。

为了把这一宝贵遗产继承下来,同时,也为了使广大游客更好地领略桂林山水的特色,以及它蕴蓄其内的民间文化品位,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邀集郭金良、秦焕艺两人,深入桂林漓江两岸的村寨、渔船,步行近千里,访问了近百位老农民、老渔民和老船工。其中精通桂林山山水水,善于谈古道今的有:阳朔县福利公社82岁的莫嗣瑞,兴坪公社81岁的徐喜良,白沙公社82岁的封成甫,金宝公社72岁的邓少安,杨堤公社60岁的冯震和74岁的廖廷善,以及桂林的黄广辉、莫子明、粟文俭、周树生等老同志。他们口述的传说,题材别致,内容新颖,有的生动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理想和愿望:有的热情歌颂了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斗争;有的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和生活的苦难;有的颂扬舍身取义和纯洁忠贞的爱情:还有寓言式的山水传说,把风物人格化,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给人以哲理性的教诲和启迪。掌握这些资料后,我们严格遵照“全面搜集,慎重整理’’的原则,将主要景区,流传广泛,具有特色的传说整理成《桂林山水的传说》。这个集子曾得到专家的好评,也得到广大读者的赞赏。

当这个集子再次出版时,又增补了《将军一箭定输赢》(一箭穿三山)、《白鹤洞》、《花桥的来历》、《西山飞凤》、《七星堆和七星岩》,《鲤鱼挂壁》、《太白酒醉不朝皇》等20多个生动而富有情趣的传说,望能为游客观赏桂林山水景观时,得到更为丰厚的民间文化的熏陶和鉴赏。

李肇隆

2005年4月于桂林

书评(媒体评论)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桂林山水的传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肇隆//郭金良//秦焕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35579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3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77.3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29
16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