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决策(定战略的胆与识)/路杰领导力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路杰教授是我国第一位专门研究领导学的博士,现任国家行政学院领导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领导学所所长。他长期从事领导学的培训和教学工作。《决策》是在培训讲稿的基础上形成的,又采取了对话形式,用故事说理,读起来生动活泼,集中反映了他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全书充满辩证法,充满思想的火花。

内容推荐

西蒙关于经济决策的基本思想是,我们只有有限理性、理性是有局限有缺陷的,诺贝尔奖奖励他的也是这个核心思想。这个思想首先意味着对无限理性全面理性和以它为基础的经济人理性人假设的批判。我们一谈到决策,首先最容易想到对不对、科学不科学。这就是理性人经济人假设。

《决策》把领导人要决的策、要谋的事,放到工作群体的人际关系、价值观念和对它的接受心理以及决策的领导人这个全局和大背景中来看,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就事论事、就决策看决策,仍然是在某种“理想条件下”孤立地、抽象地看问题。管理决策是“重事”的决策,领导决策则是“重人”的决策。作者提倡用心思考,用心决策;既关注事,更关注人;既讲道理,更讲心理;既讲事实,更讲价值;既重科学,更重艺术;既讲理性,更讲悟性;全书充满辩证法,充满思想的火花。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找问题

(一)跳出来,看问题!

(二)跳出来,用心思考!

1 为什么要跳?  

2 用心怎样思考?  

3 全局是什么?  

4 关键在哪里? 

5 跳是突变!  

6 看世界的目光

(三)如何跳? 

1 从哪里跳? 

2 如何跳? 

3 跳的成果

4 跳的进程

(四)注意力稀缺

1 领导人注意力的集中

2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五)看问题的眼光

1 登泰山而小天下

2 看问题要精要管用

3 看问题要深入

4 企业家眼光

5 领导的眼神

第二章 抓问题

(一)抓问题即抓矛盾

(二)问题要常抓不懈

(三)舍得

(四)做大做强

1 怎么含? 怎么得? 

2 小学生用大学生

3 小聪明与大智慧

4 舍得的道理与心理

5 另一个世界的企业家

6 全球化与反思9·11

7 王石登珠峰

第三章 方向感

(一)方向

(二)感

(三)把握方向

研讨

(一)小领导与大问题

(二)专业技术有价值

(三)关于心中有数

(四)关于“主心骨”

(五)关于舍得

(六)“知道了也不告诉他”

(七)跳出来,回头看

(八)跳出来,抓细节

第四章 放

(一)从内脑到外脑

1 说什么? 

2 如何说? 

3 片面 

4 全面 

5 务虚 

6 务实 

7 创新

(二)从少数到多数

1 “重在参与”

2 热情与责任心

3 企业家与群众观点 

4 放与乱

5 民意要提要炼

第五章 收

(一)观点的收

1 更高的层次

2 更大的范围 

(二)思路的收

1 合情要合理,合理要合情

2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三)愿景

1 愿景是什么景? 

2 愿与景 

3 构造愿景

(四)讲故事

1 为什么要讲故事? 

2 怎样讲故事? 

(五)制造分歧

第六章 决

(一)从策到决

(二)从知识到胆识

(三)“有50%的把握就上马”

1 海尔怎么做决策? 

2 因为有胆,所以有识! 

3 “咬定青山不放松”

(四)不要十全十美

1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2 “进一步,退两步”

3 满意了就下决心 

(五)危机决策

(六)果断

(七)及时

(八)决策能力框架

1 有感觉没直觉  

2 有知识没胆识

3 做成功与说成功 

4 靠科学更靠艺术 

(九)最后下决心之人

第七章 执行力

(一)从决策到执行

1 议透

2 议决 

3 不争论

(二)领会决策意图

1 理解什么 

2 如何理解

3 理解过程

(三)执行中的再决策

1 善决策不善执行

2 执行要相对独立

3 蒋介石一竿子捅到底

(四)“关注细节”

1 为什么大大咧咧? 

2 关注细节的一口气 

3 凭什么“盯活”? 

4 CEO是改革家

5 邓小平提倡耐心细致的经常工作

(五)决策认同

1 认与不认

2 彭湃拜妈祖

3 群众工作要讲艺术

第八章 决策者

(一)问题

1 “烫手的山芋”

2 从理性看风险

3 做什么,如何做

(二)决策权

1 问题意识

2 风险态度

3 决策主体

(三)决策理论

1 从奈特到西蒙

2 问题的另一面 

3 从主观上看问题

研讨

(一)关于领导职务

(二)如何提高理解力 

(三)性格与能力

(四)知识与胆识

(五)胆识能不能锻炼 

(六)怎么看心理类型 

(七)直觉可靠吗 

(八)企业家能力与直觉

试读章节

跳出来,用心思考

我们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要跳出来看问题。事实上大家也都是从那样一个过程中走过来的,都经历过那个转换,对跳出来看问题那样一个心理转换、能力转换,都是深有体会。但要说清楚,跳出来看问题是一个什么过程、跳是怎么样一个转换、怎样用心思考等等,并不容易。

跳出来、用心思考是两句话,要分两方面说。一句话是跳出来,为什么要跳出来看问题?不跳出看不清、看不透。看不清、看不透,说的是两种能力,在倾向和类型上,不合适。一种是从细节上看问题、婆婆妈妈,这说的是一般群众、一般员工感觉的能力。另一种是支离破碎、从专业上看问题、从技术上看问题、这一摊那一摊整合不起来,这说的是专家学者、分管领导分析分解的能力,在能力的倾向和类型上叫思维型。两种能力共同的特点都是就当前看当前。

另一方面、另一句话是用心思考。领导人要去发现和把握的问题,总是那些战略全局方向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一个,它是总体…总体不同于构成它的部分和元素。所谓总体把握,还有一点就是,领导人不是就事论事、就事看事、就事谋事,他还要把要谋的事、要决的策放在本单位、本公司的全局中来考虑,放在人际关系、价值观念和大家对它的接受心理中来考虑。这样,总体就更大了。另一个是,总体是“看不见,摸不着”、虚无缥缈的。方向性的东西

  也是这样。它不是关于今天的而是关于明天的,当前你还看不见它;要看,也不是用眼看,而是用心看,是要用心去思考它。

【1】为什么要跳?

具体地说,就是从三种人的局限中跳出来。

一种人是一般员工、一般群众。他们的能力,在倾向和类型上,是关注细节、婆婆妈妈,事情就摊在那里,这一摊那一摊。面对这种碎,领导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它收拾起来、给它贯注一口气、让它动起来。此外,一般群众、一般员工最大的问题是不思考、不用心。不思考,是相对于专家学者、分管领导而言的。不用心是相对于把握总体而言的。对总体,也不能说他完全不用心。对自己的事情,他还是很用心的。但对单位总体的事情,他不用心。事实上,总体、把握总体也不是他的责任。

一种人是专家学者、分管领导。关注、关心总体、对总体负责的是专家学者、分管领导。但在能力的倾向和类型上,他们的能力倾向和类型是逻辑的、学理的,他们努力的方向是“分”,越分越细、越分越专,直到把问题分析分解到最后的基本单元。把问题分解到它最后不可冉分的基本单元,这很必要、很重要、很有意义,因为,领导的所谓综合把握,就是建立在真正的基本单元上,没有找到最后的基本单元当然综合不起来。

但,逻辑上、结构上的这种分,到最后,不可避免地,就要陷于支离破碎。不但如此,而且它必然陷于某种。矛盾。从左面看问题与从右面看问题,必然要矛盾。从上面看问题与从下面看问题,必然要矛盾。从前面看问题与从后面看问题,必然要矛盾。分管领导,从这个方面与从那个方面看问题,从这个领域与从那个领域看问题,必然要矛盾。当然要把问题分解到最后不可再分解的基本单元。领导的策,就是要对这样一个支离破碎、矛盾冲突、不一致、不连贯的东西形成总体把握。但从性质上看,努力的这两个方向,在能力的倾向和类型上,是相反的。这个时候最需要的,不仅是逻辑意义上的思维,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思考。

一般群众、专家学者、分管领导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是就当前看当前、就现在看现在。一般群众当然生活在当前、现在。群众很现实,必须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他可能很留恋过去,也可能很憧憬未来,但那是因为他对现在不满意。当然不是说,专家学者、分管领导不可以关注过去或未来,而是说,他是在给定的当前问题的前提下看问题,关注过去或者关注未来是关注当前在两个不同方向的延伸。在这个意义上,他仍然是就当前看当前、就现存看现在。

一般群众、专家学者、分管领导还都是一个单位的内部人。  看问题的第三个态度是所谓外脑、咨询公司。它看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它置身事外,给你提供一个冷冰冰干巴巴、学理上如此、道理上如此、理论上如此的东西。这个立场有它自身的优势,它对领导的决策也很有帮助。但领导人要形成的策,恐怕不是这种冷冰冰干巴巴、纯学理的东西。领导的策,是要人局、把自己摆进去、置身其中;而且,它还涉及对正确准确之策的价值观念、心理接受、能够决、愿意执行等等。很显然,外脑、咨询公司的这个立场对领导人要形成的策,是很不够的。在把握总体的问题上,理性是一个不适宜的工具。它太理性。

【2】用心怎样思考?

作为领导,我们有什么能力把支离破碎问题拎起来、综合起来、整合起来、作为总体把握住?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有一个观念,就是孟子所说的“心之官则思”、“用心思考”。但.什么是心?心能不能思考?用心怎么样思考?

查《现代汉语词典》,心就是思想、情感,是中央、中心、核心。真正把鸡零狗碎、支离破碎、矛盾冲突的东西吸纳进来、形成总体把握的,是这个心、中央、中心、核心的能力,是它在努力把对象作为总体把握住,不断地改造、加工、制作、构建、产出。

用心思考是相对于什么、相对于谁而言的?一是相对于一般群众、一般员工的不用心、不思考、不能思维而言的。其次.用心思考用的是心而不是头、不是脑。在能力的倾向和类型上,专家学者、外脑,某种程度上也包括分管领导,他们是在用头、用脑也就是用逻辑、分析在思维。他们擅长于思维但并不一定擅长于思考。再次是,用心思考是思考而不只是思维。相对于一般群众、专家学者、外脑、分管领导,统揽全局的领导人真正的能力是用心思考。

用心思考,在过程和能力上,包括两个主要环节。

首先,用心思考的含义是,他用的是心,而不是头、不是脑。用心,不仅仅是说要努力,而且是说,领导人实际上是在用一种不同于之前逻辑思维的、另外的能力倾向和类型去思考。在此之前,专家学者、外脑、分管领导也在努力,但他们的努力,在能力的倾向和类型上,是分析的和分解的,这是相反的方向。甚至于,在此之前,统揽全局的领导人,可能也会沿着这样的路径来看问题、想问题,但事实证明,这不成功、走不通。那么就需要换一种方式,也就是用心思考。

所谓用心思考,也就是对问题倾注心血,在心里不断地揣摩、琢磨、酝酿。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使原来支离破碎、矛盾冲突的东西,从一个无机的东西,变成一个有机的东西,赋予它生命。打个比喻,就像酝酿,不断地酝、不断地酿、不断地发酵,直到最后,粮食变成了酒。人,不因为有血肉、有骨骼就成为人,而是因为有了那一种精冲,人才成为了人。当然,倾注心血、使问题有机化,不仅是使支离破碎的问题本身有机化,而且也包括,要把问题本身摆进各方面的人际关系、特定的心理文化背景中来考虑。

其-次,用心思考是在思考而不仅是在思维。思维,说到底,就是一个概念、判断、推理。用心“思考”不是这样,它不是用概念、判断、推理,而是用意象、心象(Image)、形象去构思、构建、构造。某种像图画一样的形象活跃在你心中,你好像能看到它。这儿增一块,那儿披一块。这个东西调到那,那个东西调到这。“掰开了,揉碎了”。就像拼图游戏一样不断地拼、不断地凑,直到你把它作为总体把握住。

用心思考这个过程的显著特点是,意象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情感体验中总是包含有某种意象。有时候也分不清楚到底是情感还是意象,两者往往混在一起。但无论如何,用心思考的这个过程不允许自己欺骗自己,就是拼不起来、走不通,你无视自己内心的抵抗、硬拼硬撞当然不行。但是,最后,当你真的把整个结构拼凑起来作为总体把握住,就会有一种豁然贯通的感受。这是成功把握了总体的心理标志。为什么说是豁然贯通呢?因为,第一,总体不同于部分的新质生成了、你把握住了;第二,这样一口气贯注到了每一个细枝末节、神经末梢,诵了、顺了。P17-20

序言

自西蒙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的思想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管理的理论、实践、培训和咨询都非常重视对决策问题的思考研究。但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人讲的都是管理决策,而领导决策的特色不鲜明、不突出。其实,不仅“管理就是决策”,而且“领导就是决策”。事实上,领导与决策的内在联系更紧密。路杰教授的《决策》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始终抓住“领导决策”这个主题,别具一格地讲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很值得大家一读。

领导决策要先策后决,多策少决,功夫-在策,功力在决。策要靠“识”,靠“放”,策是“出主意”;决则靠“胆”,靠“收”,决是“断主意”。作者围绕决、策、胆、识四个字写得风生水起,一波三折,十分耐看,十分精彩。

西蒙关于经济决策的基本思想是,完全理性是有局限有缺陷的,我们只有有限理性。西蒙的这个思想是对建立在无限理性全面理性基础上的经济人理性人假设的批判。科学主义的完全理性追求的是可分析可分解可量化,但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可分析可分解可量化的。领导决策所要考虑的总体、战略、全局、方向性的东西就是不可分解不可量化的。领导决策所要考虑的更重要的价值因素和人的因素也是不可分解不可量化的。

《决策》把领导人要决的策、要谋的事,放到工作群体的人际关系、价值观念和对它的接受心理以及决策的领导人这个全局和大背景中来看,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就事论事、就决策看决策,仍然是在某种“理想条件下”孤立地、抽象地看问题。管理决策是“重事”的决策,领导决策则是“重人”的决策。

仅指出理性有局限有缺陷是不够的,关键要有正面的立论,要有自己的立论。理性既然是有局限有缺陷的,那么,有什么东西能弥补理性的不足?《决策》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有许多创新之处。作者提倡用心思考,用心决策;既关注事,更关注人;既讲道理,更讲心理;既讲事实,更讲价值;既重科学,更重艺术;既讲理性,更讲悟性;全书充满辩证法,充满思想的火花。我认为,这就是《决策》一书让人为之一振的地方,让人有所感悟有所收获的地方。虽然看起来只是在小地方着笔,却点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正是在这一点上显示了作者足够的理论功底和悟性。

我在这里想提醒一下读者,不要误解作者在贬低理性。经济人理性人假设、无限理性全面理性的观点,不是把人抬高了而是把人降低了,我们本来就比经济人理性人假设的人更全面、更强大、在某种意义上也更高大。领导决策不是不讲科学不要理性,而是主体的主观努力与科学理性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作者认为,能力的渊源和动力始终是心理,能力建设第一个是要悟,无论内外经验积累到什么程度,只有意识到它,它才转变为自觉的能力;悟了之后还是要在实践中锻炼它。这使我想起了毛泽东的名言,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它,而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觉它。

路杰教授是我国第一位专门研究领导学的博士,现任国家行政学院领导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领导学所所长。他长期从事领导学的培训和教学工作。《决策》是在培训讲稿的基础上形成的,又采取了对话形式,用故事说理,读起来生动活泼,集中反映了他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

我非常愿意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刘 峰

2007年3月于国家行政学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决策(定战略的胆与识)/路杰领导力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路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40091
开本 16开
页数 2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07-06-01
首版时间 2007-06-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34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4: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