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好孩子好习惯--孙云晓23年家教精华(新版)
内容
编辑推荐

习惯决定命运。

性格决定人生。

怎样使孩子在快乐的成长体验中养成好的习惯?怎样帮助孩子矫正不良习惯?如何发现孩子身上的成功者的潜能,使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功?这是天下父母都关心的话题。

以现代成功教育理念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先生,他的“成功就是发展,成功就是习惯”等教育观念,顺应时代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呼唤与要求,紧扣青少年和父母关心的前沿话题。他的这本新作,是作者多年来从事青少年教育和研究的精华。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共10章,从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从孩子的日常生活抓起入题,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大量生动鲜活的个案,理性地分析青少年良好习惯养成的重点和难点,科学地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并提出极具操作性的具体建议和实施方案,是一本生动有趣的家教实用指导书。

目录

自序:父母的“上岗执照”

 ——谈五元家教法

第一篇 良好的生活方式

第一章 儿童教育从体育开始

★培养孩子成为体育人口

★儿童教育应特别重视体育

★解放学校才能解放孩子

★多运动的孩子更安全

★不要让肥胖成为孩子健康的杀手

第二章 指导孩子用好电子媒介

★预防孩子患上“电视病”

★巧用“停电日”

★与孩子一起欣赏动画片

★网络文明从习惯养成开始

★让孩子成为网络的主人

第三章 养成读书习惯等于在孩子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

★养成爱读书的习惯终身受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不同年龄的孩子读不同的书

★让孩子在读书中感受成功

★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第四章 孩子没有朋友比考试不及格还要严重

★不会合作的人不是现代人

★警惕孩子的攻击性

★借个孩子去旅行

★独生子女的父母们联合起来

★真诚接受孩子的朋友

第五章 帮助孩子制定休闲计划

★理财教育要从小开始

★让孩子参加什么样的夏令营

★做一个对地球负责任的公民

★带孩子走研究型学习之路

★让孩子融入社区

第二篇 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第一章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有信任才有教育

★宽容高于惩罚

★请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

★不要让孩子畏惧父母

第二章 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

★秘密是成长的营养品

★为孩子创造一片“野地”

★考试分数是孩子的隐私

★对青春期要有理解之心和关怀之情

★批评孩子要对症下药

第三章 呼唤父教

★父教是不可缺少的

★父亲是一本好书

★注意父亲的榜样

★别做“第二位母亲”

★教孩子遵守规则

第四章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

★没有尊重的爱是一种伤害

★陪孩子做喜欢做的事情

★尊重孩子的智慧

★不可培养告密者

★注意教育忌语

第五章 平等是代际沟通的基石

★化“代沟”为“代桥”

★写信给孩子是交流的好办法

★和孩子来个有效的沟通

★学会与孩子谈判

★让家庆成为亲情的圣典

附录

 ★成功宣言

 ★永远的较量

 ★培养少年儿童人格化好习惯

 ★两代人的25个好习惯

一、爱国守法篇(成人部分)

爱国守法篇(儿童部分)

二、敬业奉献篇(成人部分)

敬业奉献篇(儿童部分)

三、明礼诚信篇(成人部分)

明礼诚信篇(儿童部分)

  四、团结友善篇(成人部分)

  团结友善篇(儿童部分)

  五、勤俭自强篇(成人部分)

  勤俭自强篇(儿童部分)

★孙云晓35部教育作品目录

试读章节

我在全国各地讲课,很多的父母都问我:我的孩子不爱读书,怎么让他们喜欢上读书呢?我们煞费苦心也不奏效,该怎么办呢? 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母亲发现,要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给孩子读半本书的办法特别有效。她选好一本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的故事书,先给孩子朗读,读到精彩处,等孩子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过来时,她便借故离开,不但不理睬孩子眨巴着眼睛的哀求,还故意吊孩子的胃口。孩子没办法,只好自己指着书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到后来,孩子不再等母亲讲前半段,而是完全自己看了。

这位母亲的做法使我深受启发,我认为,我们可以向这位母亲学习,当孩子有一定阅读能力的时候,就给孩子讲半个故事。

讲半个故事就是说你给他讲了一半的时候,就找个理由不给他讲了。

“讲啊!讲啊!妈妈讲啊!”别管孩子一个劲地要求,你告诉孩子,后面的故事你可以自己看,你看了之后,再来告诉我后面是个什么结果。你找的理由可以是没有时间了,现在只能讲半个故事。当孩子的心思完全被故事吸引的时候,他就会自己去把故事看完。可能有的父母会担心孩子看不懂,其实孩子看故事有个特点,只要有图,他就能从图画中看懂故事,完全不用担心他认的字不够多。

我曾经有一个邻居朋友,她经常给儿子讲故事,儿子很快就迷上了故事,每天都要妈妈讲故事。后来这位妈妈就让孩子自己读后面的故事,渐渐地孩子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还开始给妈妈讲后边的故事。这位妈妈很有教育孩子的办法,后来她在孩子讲了后半个故事之后,又引导孩子——想想故事还会有什么别的结尾吗?能不能给它续写故事呢?久而久之,孩子也喜欢上续写故事了。结果这个小男孩写了很多童话,成为了一个小作家,这样的成绩是父母完全没有想到的。

故事是孩子童年最好的伙伴,因为孩子的世界就是充满了好奇。你给他讲个头,他就要知道尾;他今天听了一个故事,他明天就要再听两个故事。给孩子讲半个故事,让孩子自己看后半个故事,其实这样的做法激发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能让孩子走上一条成功的道路。当孩子自己看书,自己以自己的理解读懂故事时,内心是一种无比的喜悦,因为这是孩子自己努力的成果。这位母亲明智之处就在于让孩子体会到了读书的成功,成功的感受能激发孩子读更多书、看更多故事的愿望,这不正是养成孩子阅读习惯的最重要的因素吗?

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成功,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我的教育建议是:

给孩子买“薄”书。父母给孩子买的书不宜太厚,这样能让孩子很快读完后,会有说不出的成就感,因此也就有动力继续看书,继续接受下一本书的挑战。

准备一张“完成表”。当孩子每读完一本书,就在“完成表”上写上书名,做些记录,当孩子看到这张表,就看见了自己努力读书的成果,这样的感受也能激发他读更多书的愿望。 “完成表”可以让孩子自己设计,能让孩子获得更多体验。

让孩子参与表演。当孩子在课堂上学了很多课文,有了一些他很喜欢的人物,很喜欢的故事,通过课本剧的方式可以使他体验剧中的人物,会激起他对作品的理解。表演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需要,是引导孩子读书的一个好方法。我女儿有一次回到家里,就在家里一遍一遍地练习,原来学校里搞艺术节,我女儿参加排练《美女与野兽》剧中的美女角色,她非常认真,一遍一遍地在屋里表演让我们看。我很惊讶,因为女儿有点内向偏于文静,一直以来很少参加文艺表演活动。我是万万没想到她能够在全校演出的,后来他们的表演很成功。我想女儿当时演出所受到的感染和启迪,是一次成功的体验。

引导孩子多读一些人物传记。每个人都有崇拜名人的心理,对于孩子而言,在爱梦想的年龄会有一个追星的时期,这是正常的。父母可以引导多读一些人物传记。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可以引导他们看一些伟人的故事,如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毛泽东、周恩来、曹禺、巴金等等的人物传记。一般来说,喜欢读人物传记的孩子,表现得更有理想、更有奋斗精神和前进的动力。据调查,一般孩子喜欢传记的大概占56%,全国的十佳少先队员达到95%。所以,父母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心里空空荡荡的,应该让每个孩子心中至少装下10个人,这10个人将会伴随他成长,成为他前进的动力。我推荐如下的经典书目:《贝多芬传》,贝多芬在最爱的母亲去世以后,他常常感到痛楚,再加上比病魔还要残酷的忧郁,但失聪后他仍以坚强的意志、无畏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努力向命运开战,他的《英雄》、《命运》交响曲,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的,无数人都认为这是奇迹。《拿破仑传》,拿破仑10岁进入军校学习,由于成绩优秀,15岁被送入巴黎军事院校学习,16岁被任命为皇家炮兵少尉。他读了大量的书,每读一本都要做笔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失去了听觉和视觉的海伦并没有被残疾压倒,而成功地大学毕业。她一生写了5本书,关于她的一生,人们拍成了3部电影。

引导孩子背诵名旬。背诵名句是一个读书的好方法,名句本身就包含人生的哲理,能给我们人生的启示。我喜欢读《老子》,比方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等等,这些句子都让我受益颇多。我建议父母和老师应该引导孩子在他记忆力极佳的时候,记下一些名言,不仅可以锻炼他的记忆力,也有利于他的写作、学习。另外,当孩子背诵了名句,如一些著名的诗词,能在学校里表演或朗诵给同学听,能极大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有益。当然背诵的名句要少而精,坚持每天背一点,不要让背诵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

引导孩子交读书之友。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孩子都是喜欢交朋友的,孩子非常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广西南宁市一位教育局局长跟我说过他的经历,在他下乡时,去借书,由于没有证件,人家不借,他就以诚恳的劳动作为交换,后来他终于借到了书。他发现周围的人都是非常爱读书的,其中有一个人读书特别有水平,他就专门接近他,和他交朋友,那个人不断给他推荐好书,他由此看了许多书,后来读了大学,当了老师,做了教育局的局长。所以父母要引导孩子交爱读书的朋友,发挥同伴的影响以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P45-47

序言

今日世界有上万种职业,几乎都需要持证上岗。譬如汽车司机。没有驾驶执照是不敢上路的,即使有驾照,一旦违章被警察扣了驾照,也只好乖乖呆着,有车也不敢开。于是,我就万分纳闷。做父母几乎是人世间第一艰难而复杂的职业,为什么就不需要任何执照呢?怪不得许多孩子有问题,原因之一便是父母“无照经营”。

呼吁父母持证上岗,眼下似乎是个浪漫的想法,但我敢预言,这迟早将成为一项法律的规定。我在全国各地巡回讲演过程中,上千万的父母听众,让我看到了太多太多伤心的泪水和绝望的眼神。于是,我开始久久地思考,可否将包罗万象的家教内容,简要地概括为一种方法。

33年从事儿童教育和研究的经历,尤其是做了23年父亲之后。我发现,仅靠某一种具体方法的教育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孩子是千差万别的,没有任何一种方法适合所有孩子的教育。再说。思想的不同决定了同一方法的效果不同,这表明任何方法都离不开观念的指导。因此,家庭教育的成功需要一套综合的方法,即将理念、方法、心理、生活方式和亲子关系融为一体,而又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经过多年积累并与诸多专家学者反复探讨。我终于总结出了五元家教法。毫无疑问,要提高孩子的素质,首先要提高父母的素质,这种前素质教育是教子成功的关键。一般来说,父母的教育素质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三大要素,具体可以归纳为五个元素,即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将这五大元素融会贯通即为五元家教法。

现代的教育观念是父母教育素质的核心。对家庭教育的目标、方向以及父母的教育行为起着制约和指导作用,也是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教育观念至少包含儿童观、亲子观、人才观、教子观等四个方面。儿童观,即父母对儿童本身及其发展的认识,如孩子是人,是走向成熟的人,是终将独立的人等等;亲子观,即父母对子女与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如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等等;人才观,即父母对人才价值的理解,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是成功之路等等;教子观,即父母对自身、对子女发展的影响力和本身能力的认识,如把做人的教育视为家庭教育的核心等等。

科学的教育方法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并直接关系到孩子在家庭中所受教育的效果。最重要的教育方法至少有4点:1.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2.教子成功从培养良好习惯做起;3.父母身教重于言教;4.让孩子在体验中和群体中长大,等等。

健康的心理是指,父母心理健康,才会给孩子以积极的影响。父母在以身作则的前提之下,引导孩子力求做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控制自己,这正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父母有自知之明,由自知而自信而自强,不因成功得意忘形,也不因失败惊慌失措,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稳定情绪,这将使孩子终身受益无穷。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人是环境的产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习惯才是真正的素质。在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方面,父母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

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必备条件。没有平等,培养不出现代儿童;没有和谐,建设不成民主家庭。因此,父母不仅应尊重儿童的权利,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独特个性,真诚地学习孩子身上的优点,使教育过程充满理智之爱。

如今,《好父母好方法》和《好孩子好习惯》两本书由漓江出版社出版了,我感到特别的欣慰,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五元家教法。虽然,我从事教育与研究工作已有33年,但我不敢说本书是孙云晓33年家教精华,因为年轻时当教师或当记者时,尚谈不上什么家教精华,只有开始了教育探索并有了做父亲的体验,才有了一些经验可以回味与总结。虽然我出过不少书,但这两本书是我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教育著作。

这两本书是一个可合可分的整体。说可合是因为《好父母好方法》重点讲了前三个元素,即现代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健康的心理,《好孩子好习惯》则重点讲后两个元素,即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因此,两本书合起来,才是完整的五元家教法。为什么又说也可分呢?因为五元家教法的每一个元素都是重要的,都可以独立阅读和参照使用,其中每一个元素都包含了五元家教法的整体思想。

细心的读者或许会发现,整个五元家教法采用了五五结构,即五元中每一个元素分5个要点,每个要点写5篇短文,两本书共由125篇文章组成。两三千字一篇,既可独立阅读,又可积少成多成为一个系列。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好孩子好习惯》一书虽然只讲了五元中的二元,但内容并不比《好父母好方法》少,因为收录了几篇读者非常欢迎的作品,如关于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的介绍,关于少年儿童好习惯培养内容与方法的介绍等等,都非常值得一读。

我曾多次说过,任何一本书或一项研究都是一个千人糕,是许多人心血的结晶。我感谢我所供职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感谢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组各位专家。感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颜雪梅协助整理大量书稿,还要感谢所有为我出过书的编辑和出版机构。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两本书的问世。

一本书的问世,好比一个孩子出生,作者自然是其父母,应对其负责任。也就是说,作者有责任倾听读者的意见,并不断改进,使其臻于完善。在此,我愿留下一些联系方式,以便与读者朋友沟通。

谢谢读者朋友!

         2005年12月15日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孙云晓的不少作品曾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他的作品有以下特点:人文关怀突出,用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紧紧抓住前沿话题,真心面对,真诚沟通,等等。总之,他的著作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解放人。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田慧生

孙云晓是一个才思敏捷、锐意创新的人,一个愿意敞开胸怀来理解和拥抱青少年的人,一个保持着童心和童趣的人。本书再一次体现了他的这样一种文风和人品。

——北京师范大学原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师》杂志总编辑劳凯声

孙云晓是很有思想的研究者,他提出“成功就是发展,成功就是选择,成功就是和谐”的新成功观,倡导“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这将对中国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其实,不论是好生教育还是“差生”教育,关键都是信心教育。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极盛

孙云晓先生的研究令人敬佩,他发现了许多被人忽略的问题,他提出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教授千石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好孩子好习惯--孙云晓23年家教精华(新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云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36491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25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1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5
出版地 广西
229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