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领袖身边十三年(毛泽东卫士李家骥访谈录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毛泽东的卫士不少,任期10年以上的不多,李家骥便是其中一个。给毛泽东当卫士是幸运的事,在毛泽东身边13年更是人生的幸运。李家骥真是好运气,最初他是怎样到了领袖身边的呢?他在领袖身边又经历了什么我们常人所不能经历的事呢?请看本书。

内容推荐

毛泽东的卫士不少,任期10年以上的不多,李家骥便是其中一个。给毛泽东当卫士是幸运的事,在毛泽东身边13年更是人生的幸运。李家骥真是好运气,最初他是怎样到了领袖身边的呢?他在领袖身边又经历了什么我们常人所不能经历的事呢?请看本书。

目录

序篇 初到领袖身边

第一篇 建国前后

第二篇 第一次访苏

第三篇 休假,还是工作

第四篇 从纠“左”到反右

第五篇 领袖之间

第六篇 “大秘书”与“大警卫”

第七篇 严父与慈父

第八篇 江青参与的两件大事

第九篇 生活中的习惯特性

第十篇 在大家庭里

试读章节

有人说:“时来天地都相助,运去英雄不自由。”这是讲“时运”的。“时运”不是迷信,不是唯心,是一个很大的唯物的哲学概念。

1948年,几百万的人民解放军,几十万的晋察冀军区部队中,为什么只有李家骥来到了西柏坡,并当上了毛泽东的卫士?是偶然还是必然?是唯心还是唯物?用“时运”解释似乎更合适。

决定命运的调转

杨庆旺: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新一代人。当然与你这样的建国前就参加了革命,尤其还在革命领袖身边工作的人无法相提并论。但有一条我们是相同的:我们都受党的传统教育比较多,传统观念也比较多。我们之间共同语言自然也比较多。所以,我为能认识您感到荣幸,能采访您,能听您讲讲毛主席的故事实在是我求之不得的心愿。我愿洗耳恭听,相信通过采访,我又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又受了一次党的优良传统教育。我将慢慢咀嚼,慢慢体会,慢慢深化,慢慢……融化到血液中去。我希望能先从您自己说起。

李家骥:我也很愿意和你聊聊我自己尤其是聊聊在主席身边的难忘的岁月。我想这不仅对你有意义,对我自己也是有意义的。我首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

1932年旧历11月。黑暗的社会又加上寒冷的冬天。

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降生在山西省盂县大吉村的一个破产的地主家庭。到我父亲这一辈时,家里就很穷了。我这辈兄姐弟6人,我是老三,我的二哥李家颐比我参加革命时间早,而且对我影响最大。

杨庆旺:我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我对你们家乡的历史比较了解。

盂县,虽然比较贫瘠,却有着悠久文化和革命传统。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这里是仇犹国所在地,后为晋国。县内的盂山又叫藏山,传说是春秋时期晋程婴藏赵氏孤儿处。山腰有藏身洞及藏山庙,建筑宏伟,有塑像、石造像,山上风景雄奇壮观。有一出传统京戏叫《赵氏孤儿》,里面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盂县西部的山西和河北交界处有个叫娘子关的地方,是著名的关隘,是出入山西的咽喉。相传唐太宗的妹妹平阳公主统领娘子军驻此设防,后来改叫这个名字。再往东进入河北省境有个叫井陉的地方。楚汉相争时韩信用背水阵大破赵国,在中国军事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盂县东北方向的河北省境内就是平山县的西柏坡。

李家骥:讲古代历史,我不如你知道的多。我还是多说我知道的当代的历史事实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盂县为革命做出了很大贡献。1945年前后,山西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觉悟的青年积极参军。我就是在1945年5月份参加八路军的。那时我才13岁,还是个娃娃。入伍后,先在盂县西道村进行2个月的集训,我被分配到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管理处当通信员,搞通信、勤务、供给等工作。记得管理科科长叫荣光、供给科科长叫周揆中,他俩都领导我。

杨庆旺:战争年代与现在真是大不一样。我8岁读书,一直读到“文化大革命”,20岁之前是父母为我操心,自己的主要任务是读书,而你在13岁就参加革命。时代的差异,经历的不同,人们的感受也不同,认识也会不同。

李家骥:3个月后,1945年8月25日晋察冀八路军解放张家口的特大喜讯传到军区所在地阜平县城南庄时,我高兴极了。这是我参军后第一次听到解放这么大的城市,第一次听到打了这么大的胜仗,能不高兴吗!整个司令部都轰动了,就像开了锅一样热闹。地方政府、当地群众,纷纷向司令部大院拥来祝贺。他们怀着对日本鬼子的恨、对自己子弟兵无限的爱,慰问为他们报仇血恨的人民军队。慰问群众赶着车拉着粮,推着车装着猪羊的、提筐的、抱鸡的,都挤在司令部的门外,军队爱人民、人民爱军队的情景,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上。

为这次胜利司令部改善了伙食,排了话剧。我在剧里还当了一次小演员呢!剧情简单感人:爷爷领着孙子在一个小车站拾煤核,被鬼子和汉奸发现,遭毒打。孩子的父亲为了保护他们爷俩,而被鬼子打死。演爷爷的就是我的战友屈杰英。几个演员还受到领导的表扬。当时我们真高兴,为解放张家口高兴,为人民群众热爱自己子弟兵的真挚情感高兴,为我们演了一个受老乡喜欢、领导表扬的节目高兴。

我随着部队于9月初离开城南庄,9月6日进驻张家口,位于火车站不远的一个大院里。直到1946年10月11日夜暂时撤离张家口。

1946年末1947年初晋察冀军区成立野战军司令部,我随司令部到了河北省安国县城西南四里外的一个村子。1947年3月晋察冀军区在此召开了会议,我为会议还做了服务工作(后来称安国会议),会后军区首长在这里指挥了有名的清风店战役和石家庄战役。

1947年末我调阜平城南庄司令部,1948年3月,我参加了前往平山的突击队,到了平山县烟堡村(离石家庄比较近,离西柏坡50多里)才知道,原来是为了晋察冀军区撤离这里做准备(实际这时已建立华北局)。我们负责为军区首长建指挥中心,地点就在村南山下,这个指挥点建得真是既能攻又能防。我们去的人就是备料运料,木材砖瓦沙石灰,样样都由我们供应。为了保密,木材夜间从几里外往回扛,砖从山顶往下背(拆破庙的老古砖)开始我只能背6块,后来增加到8块。每天劳动开始还有个钟点,后来为了赶时间,就搞起突击来了。为了战争的胜利,为了解放全中国,大家都没有怨言。3个月的工程不到两个月就完成了。军区首长6月初搬进了新建的指挥部,军区首长还表扬了我们。

俗话说,当兵打仗。当兵不打仗总觉得没意思。那时我特别想到作战部队,亲手消灭几个敌人。不知什么原因始终没有实现这个愿望。但由于年龄小,一天跑跑颠颠,无忧无虑,一晃就过了两三年。

P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领袖身边十三年(毛泽东卫士李家骥访谈录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家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322187
开本 16开
页数 6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图书小类
重量 0.9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A752
丛书名
印张 4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1
4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4: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