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游记人物画传/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人物画传
内容
编辑推荐

孙悟空、白龙马、玉皇大帝、白骨夫人、铁扇公主、玉兔精、西梁女王、牛魔王、如来佛、太上老君……你了解这些《西游记》人物吗?本书是目前对《西游记》人物评介作吕中收录人物最多、角度最佳、事件最详且面对普通大众的读物,全书共收录了78人,插图180多幅,令读者对《西游记》人物有了更深入彻底的了解,从而对《西游记》这部小说的创作主旨有更深刻的认识。

内容推荐

《西游记》是这样一部中外老幼成宜、既有积极意义又且艺术价值极高的小说。本书是目前对《西游记》人物评介作吕中收录人物最多、角度最佳、事件最详且面对普通大众的读物,全书共收录了78人,插图180多幅,令读者对《西游记》人物有了更深入彻底的了解,从而对《西游记》这部小说的创作主旨有更深刻的认识。

目录

卷一 取经五众

 孙悟空/001

 唐僧/014

 猪八戒/027

 沙和尚/037

 白龙马/042

卷二 三界神仙

 玉皇大帝/045

 王母娘娘/048

 如来佛/051

 观音菩萨/056

 木叉蕙岸/060

 太上老君/061

 龙王/064

 泾河龙王/066

 阎王/070

 李靖哪吒/076

 二郎神/078

 太白金星/082

 灵吉菩萨/084

 镇元大仙/086

 毗蓝婆昴日星官/090

卷三 各路妖魔

 黑大王/091

 黄风大王/094

 白骨夫人/096

 黄袍怪百花羞公主/098

 金角大王银角大王/103

 青毛狮子精

 八角琉璃井龙王/109

 红孩儿/114

 鼍龙/119

 虎力大仙鹿力大仙

 羊力大仙/121

 灵感大王/126

 水鼋/130

 独角兕大王/132

 如意真仙/136

 蝎子精/138

 六耳猕猴/140

 铁扇公主/143

 牛魔王/147

 玉面公主/149

 万圣龙王九头驸马

 万圣公主/151

 杏仙凌空子孤直公

 十八公拂云叟/155

 黄眉大王弥勒佛祖/158

 蟒蛇精/162

 赛太岁/165

 蜘蛛精/169

 百眼魔君/172

 青毛狮子怪黄牙老■云程万里鹏/174

 比丘国丈美后/179

 地涌夫人/184

 南山大王/187

 九灵元圣/189

 辟寒大王辟暑大王

 辟尘大王/192

 玉兔精/197

卷四 人间国度

 西梁女王/202

 朱紫国王/205

 灭法国王/207

 凤仙郡侯/210

 玉华王/212

 金池长老/214

 陈光蕊/216

 寇员外/219

附:《西游记》人物表/222

后记/225

试读章节

为《西游记》人物作传,是久有的心愿。

记得在儿时候,农村中无可娱乐,农闲或阴雨天,有时围上一屋子人,听一个稍有文化的人读《西游记》小说。一天,我进入了一个这样的地方,听书的人听得很投入,跟着书中的情节,时而沉默,时而哄笑,还有人会即兴插嘴,加一些“评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西游记》。从那时起,我便与《西游记》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我也找了一本《西游记》来读,似懂不懂地读着书中的文字,看着书上的绣像,深深地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住了。但又觉得人物头绪多,互相交叉错杂,而且有着密切关联,就想把它理理顺,能有一天将各个人物的来龙去脉弄清楚。那时只是头脑里一闪念想想,嘴上随便说说。天生好思考的我,总是有玩不完的新鲜玩艺,产生着没完没了的疑问。玩的名目太多了,一掉头就把这事撂到脑后去了。再说,一个小孩子家家的,哪有这种可能?

到了小学高年级,仍在课余读《西游记》,常为它那优美的文字,神奇诙谐的情节所折服。这时我的触角已伸到许多新的领域,同时阅读了《封神演义》等一些小说,发现《西游记》与外面世界通着哩。《西游记》中的许多人物,在其它小说中也有出现。有的互相吻合,有的互相柢牾,不知谁对谁错。小朋友们在一起,常常争得面红耳赤,就想找个人问个究竟。然而,始终无人为我解惑释疑。后来我也想明白了:这些都是神魔故事,是做书的人随意编造的,何必那么认真呢。

渐大以后,我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我的乡前辈吴承恩。对书中的淮安方言土语感到十分亲切,于是又阅读起这部小说来,并认真地作些研究。上世纪80年代初,很有远见的淮安地方领导,组织了全国第一届《西游记》学术讨论会,我被指派为大会筹备人员。以后我又陆续参与第二届、第三届全国《西游记》学术研讨会的筹备工作,并被大会推为全国《西游记》学会筹备组五人成员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学会始终未能捣鼓成。但这当中,我与吴圣昔先生及胡小伟兄等,确实认认真真地做过一些工作。另外,我在地方领导支持下,组织了一个淮安市西游记研究会。这是全国第一个研究《西游记》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主编了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西游记》的学术内刊《西游记研究》。同时,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吴承恩诗文集笺校》,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吴承恩论稿》。后来,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西游记研究》无法支撑,我又创办了《西游记宫》学术网站,换一个方式,为研究《西游记》的专家学者以及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论著和资料的平台。这总算是做了一点研究,做出了一点贡献。回想当年,我是一个检察官,在各次学术会议中,不但是个“不务正业”的散兵游勇,而且服装另类,常常引起人们的好奇,似乎也很有趣。

时间长了,《西游记》读的遍数也多了,对《西游记》的人物也熟悉多了,便将书中人物的资料分类,形成“档案”,作为研究的参考材料。后来,又想将这些“档案”整理出来,将人物关系理清楚,于是我又回到了儿时的天真状态。今年吉林人民出版社约我写这本书,正好是个契机。我放下手头一切工作,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一宿愿。

我想,如今的小朋友读《西游记》时,肯定也会有我儿时的想法,甚至成年人,也会有类似的想法。不过,我不希望过于钻牛角尖,当年作者也是信手拈来。许多都是佛道混杂,并不合于神佛的规范。我这次为《西游记》人物作传,仅是就事论事地排列人物本事。将《西游记》主要人物,在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事迹,归拢到一起,然后加以过滤和勾稽,按时间或类别,像对一个普通人那样,写成一篇传记。从一篇传文中,可以知道该人物的家庭身世、成长过程、主要经历。偶加一点小议,表示个人的管见。某些人物的某些事件,在中国文化中留有某些影响,则在该传末尾略加附说。如果说《西游记》是一部纵向的取经史,那么,我希望这部拙著是附骥的一部横向的列传。不敢说是阅读《西游记》之羽翼,只希望能对阅读《西游记》的朋友,以至搞研究的先生们,有点用处。基于以上的想法,所以书中的人物资料,全部出于百回本《西游记》中,其他书中的资料一概不羼人。我所用的本子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本《西游记》,即附录有唐僧家世故事的本子。

由于时间匆忙,加之学识所限,书中有疏忽错漏之处,在所难免,请方家不吝指教。八十八岁高龄的前辈何满子先生,为本书作序,特表衷心谢意。

                         刘怀玉

              2006年10月24日于淮城小沧洲上二吴斋

序言

《西游记》在明代就已被列为小说中的“四大奇书之一。它又是老幼中外成宜的杰作。大多数中国学童,比如我自己,《西游记》便是最早阅读的小说。它的瑰奇有趣的情节,吸引得儿童废寝忘食,而上了年纪的读者,则又叹赏其讽喻世态人情的真切和艺术想象力之丰富。外国读者读别的中国小说,多少需要具备中国现代和历史的先行知识,而《西游记》则是“神魔小说”,情节是超人间的神佛仙魔、山妖木怪的活动。超人间,便有普遍性,不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读者,也无碍于接受。

《西游记》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不大为人注意:它是一部对宗教迷信极有杀伤力的反迷信思想的杰作。当然,作者吴承恩并没有正面宣扬反宗教迷信,而且它的主题就是描述玄奘西行取经的佛教故事。可是,作者将天堂、佛国、地狱、龙宫等都谑画化了;而且对天帝、佛祖、诸路神道,都极尽其揶揄嘲弄之能事,揭破了神佛之类神圣不可侵犯的光环,还他们以与平常人同样可笑乃至可憎的性格。比如,大闹天宫时玉皇大帝的惊惶失措,极乐世界的佛菩萨,还要向取经的远方信徒索取“好处费”之类,神圣的神佛世界和尘世并无二致。吴承恩还真是“世法平等”,对神佛与.妖怪一例看待。有些妖怪,如平顶山的小妖精细鬼、伶俐虫之类,还显得比神佛更戆直可爱。

由于《西游记》是这样一部中外老幼成宜、既有积极意义又且艺术价值极高的小说,所以它极宜于作“动漫”题材。上世纪以来,取《西游记》故事制作的卡通片就有多种。《大闹天宫》至今还在央视屏幕上反复播映,深得观众特别是少儿的喜爱。也出现过不少撷取《西游记》片段故事的连环画。但不论动画片和连环画,乃至舞台上的以《西游记》故事改编的戏剧,都未尝显示过小说《西游记》的全貌。甚至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也只撷取了从孙悟空出世,到取经成功为止的较有表演手段可以发挥的情节,而且对于情节中的人物性格,也很难表演得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总之,以视觉艺术的形式来表现《西游记》还大有用武之地。

吴承恩《西游记》的表现方法有个很显著的特点,他描写人物时,极少用概念性的言辞来描写,而是将人物的性格表现在他们的言行斗竞中,即在情节中显豁人物。因此,不少为《西游记》瑰奇多姿的情节所吸引的读者,反而对各个人物的来由、历史、他们在情节中的“角色作用”,缺乏深刻印象。我想,这本《西游记人物画传》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它将《西游记》中出现的重要人物一一列传,宛如史书中的人物传记,勾勒出人物的来历、特征、在情节所担当的“角色作用”,等等,将人物构造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当然,这都是从小说《西游记》中勾稽出来、彼此可以印证的。这样的人物传,配上视觉艺术的绘画,文与图相互彰显,对读者理解《西游记》这一经典性的小说,效益当匪浅鲜。

传文作者刘怀玉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同乡。显然是由于热爱乡邦文物吧,几十年如一日地从事《西游记》的研究和宣扬,除了研究《西游记》专著外,还主持过《西游记研究》学刊,开办《西游记宫》网站,的确将研究和弘扬《西游记》,当做了他的终生事业,其精神至可敬佩,上世纪80年代,我曾访问过淮安,很荣幸地与刘先生有一面之雅。他知道我也极为欣赏《西游记》,故命我为《西游记人物画传》弁以数言。雅意难辞,遂匆匆将鄙见表述如上,并祝刘先生的研究更有新的成果。

                           何满子

                        2006年10月19日

后记

为《西游记》人物作传,是久有的心愿。

记得在儿时候,农村中无可娱乐,农闲或阴雨天,有时围上一屋子人,听一个稍有文化的人读《西游记》小说。一天,我进入了一个这样的地方,听书的人听得很投入,跟着书中的情节,时而沉默,时而哄笑,还有人会即兴插嘴,加一些“评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西游记》。从那时起,我便与《西游记》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我也找了一本《西游记》来读,似懂不懂地读着书中的文字,看着书上的绣像,深深地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住了。但又觉得人物头绪多,互相交叉错杂,而且有着密切关联,就想把它理理顺,能有一天将各个人物的来龙去脉弄清楚。那时只是头脑里一闪念想想,嘴上随便说说。天生好思考的我,总是有玩不完的新鲜玩艺,产生着没完没了的疑问。玩的名目太多了,一掉头就把这事撂到脑后去了。再说,一个小孩子家家的,哪有这种可能?

到了小学高年级,仍在课余读《西游记》,常为它那优美的文字,神奇诙谐的情节所折服。这时我的触角已伸到许多新的领域,同时阅读了《封神演义》等一些小说,发现《西游记》与外面世界通着哩。《西游记》中的许多人物,在其它小说中也有出现。有的互相吻合,有的互相柢牾,不知谁对谁错。小朋友们在一起,常常争得面红耳赤,就想找个人问个究竟。然而,始终无人为我解惑释疑。后来我也想明白了:这些都是神魔故事,是做书的人随意编造的,何必那么认真呢。

渐大以后,我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我的乡前辈吴承恩。对书中的淮安方言土语感到十分亲切,于是又阅读起这部小说来,并认真地作些研究。上世纪80年代初,很有远见的淮安地方领导,组织了全国第一届《西游记》学术讨论会,我被指派为大会筹备人员。以后我又陆续参与第二届、第三届全国《西游记》学术研讨会的筹备工作,并被大会推为全国《西游记》学会筹备组五人成员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学会始终未能捣鼓成。但这当中,我与吴圣昔先生及胡小伟兄等,确实认认真真地做过一些工作。另外,我在地方领导支持下,组织了一个淮安市西游记研究会。这是全国第一个研究《西游记》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主编了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西游记》的学术内刊《西游记研究》。同时,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吴承恩诗文集笺校》,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吴承恩论稿》。后来,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西游记研究》无法支撑,我又创办了《西游记宫》学术网站,换一个方式,为研究《西游记》的专家学者以及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论著和资料的平台。这总算是做了一点研究,做出了一点贡献。回想当年,我是一个检察官,在各次学术会议中,不但是个“不务正业”的散兵游勇,而且服装另类,常常引起人们的好奇,似乎也很有趣。

时间长了,《西游记》读的遍数也多了,对《西游记》的人物也熟悉多了,便将书中人物的资料分类,形成“档案”,作为研究的参考材料。后来,又想将这些“档案”整理出来,将人物关系理清楚,于是我又回到了儿时的天真状态。今年吉林人民出版社约我写这本书,正好是个契机。我放下手头一切工作,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一宿愿。

我想,如今的小朋友读《西游记》时,肯定也会有我儿时的想法,甚至成年人,也会有类似的想法。不过,我不希望过于钻牛角尖,当年作者也是信手拈来。许多都是佛道混杂,并不合于神佛的规范。我这次为《西游记》人物作传,仅是就事论事地排列人物本事。将《西游记》主要人物,在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事迹,归拢到一起,然后加以过滤和勾稽,按时间或类别,像对一个普通人那样,写成一篇传记。从一篇传文中,可以知道该人物的家庭身世、成长过程、主要经历。偶加一点小议,表示个人的管见。某些人物的某些事件,在中国文化中留有某些影响,则在该传末尾略加附说。如果说《西游记》是一部纵向的取经史,那么,我希望这部拙著是附骥的一部横向的列传。不敢说是阅读《西游记》之羽翼,只希望能对阅读《西游记》的朋友,以至搞研究的先生们,有点用处。基于以上的想法,所以书中的人物资料,全部出于百回本《西游记》中,其他书中的资料一概不羼人。我所用的本子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本《西游记》,即附录有唐僧家世故事的本子。

由于时间匆忙,加之学识所限,书中有疏忽错漏之处,在所难免,请方家不吝指教。八十八岁高龄的前辈何满子先生,为本书作序,特表衷心谢意。

                           刘怀玉

              2006年10月24日于淮城小沧洲上二吴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游记人物画传/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人物画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怀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6051593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5
173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13:20